1张大幅面疆域版图,一览地图上的南北朝史。
15000字的行文解读,为您展现一个全景两南北朝。
12幅历史地图,全面剖析南北朝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0余件精选文物,带您走进南北朝的考古世界。2幅传世书法和名画,诠释南北朝之古韵遗风。
9张景观图片,在现实中探南北朝遗迹,为您系上古今的历史纽带。
9大栏目、3类辅文,以不同的专题解读南北朝,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北朝时期。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以南北朝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南北朝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展示南北朝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南北朝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南北朝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解读南朝都城
历史名人:详解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南北朝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趣事:笑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趣事,正解南北朝时期的逸闻传说。
历史长河:以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展现南北朝的历史进程。
历史时间轴:选取南北朝的关键历史节点事件,以时间轴的形式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
西史对照:简述与南北朝同时期西方的重要历史事件,分析东西方的历史联系和影响。
历史比例尺:以地图比例尺的图解样式展现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中的时间位置和比例。
中国地图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汇聚了全国主要的地图编制出版人才,共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编审及以上职称的有80多位。建社以来,编制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地图、教科书、教辅图书和大众出版物等,包括国家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正面
一、朝代图说
南北朝
二、城市图说
建康
三、地名择要
1.杏城
2.沃野镇
3.瓜步
4.平城
5.安邑
6.东海兰陵
7.五泄瀑布
四、历史名人
1.拓跋宏
2.刘裕
3.萧衍
4.陈霸先
5.宇文邕
6.郦道元
五、逸闻趣事
1.梁武帝舍身同泰寺
2.“山中宰相”陶弘景
3.巾帼不让须眉的冼夫人
4.玉树后庭花
背面
一、政治
1.刘裕当国
2.拓跋魏的历史渊源
3.北魏迁都
4.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军事
1.刘宋初次进攻北魏
2.刘宋与北魏瓜步之战
3.侯景之乱
4.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
5.潼关之战
三、科学文化艺术
1.石窟艺术
2.多面体煤精组印
3.范缜与《神灭论》
4.青瓷莲花尊
5.佛教的流行
6.祖冲之与圆周率
四、经济与社会生活
1.江南地区的发展
2.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3.南朝陶牛车
4.嘎仙洞
5.《齐民要术》
五、历史长河时间轴
六、历史比例尺
七、西史对照
八、参考资料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
陈霸先
(503年~559年),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557年~559年在位。本为小吏,太清三年(549年)在广州起兵,追随湘东王绎(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任征虏大将军,后趁梁元帝江陵被杀,逐渐取得权位,557年废梁敬帝自立。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他有志于统一全国,但国力衰弱,力不从心。
字文邕
(543年~578年),即北周武帝,鲜卑族,宇文泰第四子,560年~578年在位。初即位时,堂兄字文护专权,天和七年(572年)杀护,亲临朝政。宇文邕为政果断明决、善于用人、崇简押 奢,贬抑佛道二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gr重新向国家纳税、服役。在他的统治下国势渐强,出兵征伐、屡克强敌。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占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可惜英年早逝,不但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周的政权也很快落入权臣杨坚之手。
郦道元
(466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水文地理学家。北魏时曾任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他为官严猛,被权贵忌恨,最后也因此丧命。他自幼好学博闻,并利用职务之便,游历祖国山河。他依据前人的《水经》,通过广泛搜集文献和一些实地考察,写成《水经注》,共四十卷。该书详细注录了全国125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和经过。并生动地介绍、描述了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问传说,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名著。《水经注》文笔隽秀,也是山水文学的代表作品,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对其做过研究,从而形成了专门的学问——郦学。
陈后主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他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荒淫好色之徒,后宫妃嫔众多,尤其宠爱张贵妃丽华。就连处理国家大事时也要让她坐在自己膝上,一起商量决定。他自己还亲自写歌曲《玉树后庭花》,辞采艳丽,十分得意,日日离歌,夜夜醉酒,沉溺在腐朽、堕落的奢靡中。隋朝的大将韩擒虎都打到城门下了,陈后主还不以为意,继续花天酒地。等到隋军进了宫城,他才狼狈地带着张贵妃等十几个宫人藏到枯井里。但到了半夜,还是被抓了出来。陈朝也就这样灭亡了。后代诗人对此十分感慨,吟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就是说的这件事。
……
从知识体系的建构来看,这本书的逻辑脉络清晰得惊人,对于初涉此领域的人士非常友好。作者非常擅长使用清晰的图表和时间轴来梳理那些如乱麻般的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过程。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点,都会有明确的总结和前瞻性的铺垫,有效地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宏观的时间框架。即使是像“五胡”这样涉及多个部落、地域分布复杂的内容,通过作者精心设计的地图和人物关系网络图,也能被迅速理解和记忆。这种结构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得原本因为年代久远和民族众多而显得难以把握的史实,变得层次分明、易于消化,可以说是通俗性与学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书在史料的甄选和考据上,展现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我对比了好几本相关的断代史著作,发现此书在引用一些偏门的史料和地方志记录时,显得尤为独到和审慎。它没有盲目迎合主流观点,而是对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事件和人物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并且附带了详实的注释和出处说明,这对于真正想要深入研究历史细节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简单地复述“教科书”上的历史,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细致的视角去审视那个大分裂时代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这种严谨又不失批判性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大众普及读物,更像是一部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专业参考书,让我对很多既定印象有了重新思考的空间。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丝毫没有那种传统史书的干巴巴和枯燥感。作者显然深谙如何讲故事的艺术,他没有一味地堆砌史料,而是巧妙地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历史场景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用他特有的幽默感和洞察力,为你娓娓道来那些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和边塞烽火。比如,他在描述某个关键战役的谋略部署时,会突然转入对主帅当时心情的细腻描摹,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代入感,让人对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了血有肉的鲜活个体,这种文学性的处理,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变得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停不下来,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所有篇章。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其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关注,它不仅仅局限于帝王将相的更迭。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去描绘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图景,从士族的雅集风尚到民间信仰的兴起,再到佛教和玄学的蓬勃发展,构成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时代画卷。我尤其喜欢它对魏晋风度那部分的处理,那种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与现实政治压抑之间的矛盾张力,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对服饰、饮食、艺术风格乃至语言习惯的细致勾勒,我仿佛能真切感受到那个“风流蕴藉”又“名士辈出”的奇特氛围。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代划分,而是一段有温度、有情感、充满时代精神的文明历程的展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封面那幅水墨晕染的群山和飞扬的旗帜,瞬间就把人拉进了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色彩的运用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艺术的灵动。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非常考究,字号适中,行距拉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纷繁的战事时,视线能够顺畅地流动,不会感到拥挤或混乱。这种对实体书制作细节的精益求精,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绝对是书架上的一件艺术品,即便是不太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光是欣赏这本书的外观和触感,也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我找了好久了,很好!
评分好东西,非常喜欢,京东配送,值得信赖,还会再买。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工具书,很实用,写作用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一张图全方位展示当时的历史文化重大事件,实用。
评分还可以,没有想象中的惊艳
评分不错!地图够大够清晰,印刷还不错
评分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挺好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