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名词(2013) [Chinese Terms In World History]

世界历史名词(2013) [Chinese Terms In World Histo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词
  • 历史
  • 中国视角
  • 术语
  • 2013
  • 文化
  • 教育
  • 参考书
  • 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35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404112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hinese Terms In World Histor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世界历史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共计4461条。其内容包括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5个部分。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世界历史规范名词。

目录

路甬祥序 卢幕锡昏 钱三强序 前言 编排说明 正文 01.综合 01.01 总论、社会经济形态 01.02 世界历史学派、分支学科 01.03 中国世界历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 01. 0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05 战争 01.06 第一次世界大战 01.07 第二次世界大战 01.08 条约 01.09 国家集团、国际组织 01.10 国际会议、宣言 01.11 世界政治、世界经济 02.古代中世纪 02.01 原始社会 02.02 北非 02.03 古代西亚 02.04 南亚 02.05.希腊 02.06 罗马 02.07 民族大迁移及中世纪欧洲史开端 02.08 西欧 02.09 东欧 02.10 中亚 02.11 中世纪西亚 02. 12 东北亚 02.13 南亚次大陆 02.14 美洲 02.15 黑非洲和大洋洲 02.16 西欧文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03.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 03.01 美国 03.02 加拿大 03.03 英国、爱尔兰 03.04 法国 03.05 德国、奥地利 03.06 意大利 03.07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03.08 西班牙、葡萄牙 03.09 希腊 03.10 北欧五国 03.11 梵蒂冈 03.12 瑞士 03.13 欧洲联盟 04.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04.01 东北亚 04.02 南亚 04.03 东南亚 04.04 西亚 04.05 北非 04.06 撒哈拉以南非洲 04.07 拉丁美洲综合 04.08 墨西哥、中美洲 04.09 西印度群岛 04.10 南美 04.11 大洋洲 05.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 05.01 俄罗斯 05.02 东欧 05.03 高加索、中亚 英汉索引 汉荚索引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世界历史名词(2013)》之外的、内容详实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旨在描述一部内容独立、与您提供的书名不重叠的图书,同时确保语言自然流畅,避免明显的AI痕迹。 --- 《失落的帝国:丝绸之路的兴衰与文明的交融》 引言:穿越时空的商道脉络 《失落的帝国:丝绸之路的兴衰与文明的交融》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历史专著,它摒弃了传统教科书式的编年体叙述,转而聚焦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物之一——丝绸之路——自其萌芽至衰落的千年变迁。本书不仅描绘了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商业网络在地理上的蜿蜒曲折,更深入剖析了它在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结构层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试图通过考察这条“文明大动脉”的起伏,来理解古代世界如何通过贸易、战争与信仰的交流,最终塑造出我们今日所见的多元文明格局。 本书的叙事始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直至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将历史的焦点放在了那些塑造了欧亚大陆互动的关键节点、关键人物和关键商品之上。这不是一本简单罗列地名和年代的工具书,而是一部关于“连接性”的历史。 第一编:起源与早期繁荣——黄金时代的黎明 本篇聚焦于丝绸之路的孕育与早期发展。我们细致考察了不同文明在贸易需求上的内在驱动力:汉朝对优良战马和异域珍宝的渴求,罗马帝国对东方丝绸的痴迷,以及中亚草原民族在迁徙与交易中的中介作用。 1. 贸易的物质基础: 详细分析了早期贸易的主导商品及其背后的生产技术。例如,精湛的中国丝织工艺如何成为一种全球硬通货;波斯和印度在香料、宝石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以及玻璃、金属器皿在东西方之间的逆向流动。书中特别辟出一章,探讨了早期金融工具——如信用票据的雏形和金属铸币在长距离贸易中的作用。 2. 绿洲的崛起与衰落: 丝绸之路的生命线在于沿途的绿洲城市。本书对楼兰、高昌、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的考古学与历史文献的交叉印证。我们揭示了这些城市如何从简单的水站转变为繁荣的文化熔炉,以及它们在政治权力更迭中扮演的微妙角色。这些绿洲的繁荣与否,直接决定了东西方贸易的畅通程度。 3. 帝国间的博弈: 考察了汉朝与匈奴、贵霜帝国与帕提亚、罗马与萨珊波斯等大帝国之间的关系。贸易并非总是和平的,大量的篇幅用于分析边境冲突、关税壁垒以及帝国为了保障商路安全所进行的军事部署和外交斡旋。 第二编:思想与信仰的远播——无形的货物 如果说丝绸和香料是丝绸之路的“有形货物”,那么宗教、哲学和技术则是其传播的“无形遗产”。本篇将叙事的重心转移到思想的交流层面,展示了文化如何超越国界,改变人类的精神面貌。 1. 佛教的东传之路: 深入剖析了佛教从印度次大陆经由中亚,如何被不同民族吸收、改造并最终融入东亚文化体系。本书不仅关注玄奘、法显等著名译师的经历,更侧重于研究犍陀罗艺术的兴起、石窟寺庙的建立模式,以及不同地域佛教教义的本土化差异。例如,对比了敦煌壁画与阿旃陀石窟在表现手法和神祇谱系上的继承与创新。 2. 萨满、琐罗亚斯德与景教: 丝绸之路也是多神论信仰并存的试验场。我们细致梳理了祆教(拜火教)、摩尼教,以及早期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景教)在中亚和中国的传播轨迹,探讨了它们在适应当地社会结构时所经历的教义冲突与融合。 3. 技术与知识的飞跃: 纸张的西传对欧洲中世纪的知识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本书专门追踪了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配方等关键技术的传播路径,并评估了这些技术输入对接受国社会结构和军事变革的长期效应。同时,古希腊的数学、天文学知识如何通过阿拉伯学者之手,反哺了东西方知识体系的完善。 第三编:中古的动荡与重塑——游牧民族的洪流 本书的第三部分聚焦于公元7世纪至14世纪,这一时期被草原民族的扩张所深刻影响。蒙古帝国的崛起是丝绸之路上最具颠覆性的事件,它既带来了空前的破坏,也带来了短暂的统一与前所未有的开放。 1. 帝国秩序的重建: 详细分析了唐朝盛世下的丝路鼎盛,以及安史之乱后中原对西域控制力的削弱。随后,重点考察了伊斯兰教的兴起及其对中亚贸易网络的重塑,阿拉伯帝国如何继承并发展了波斯和拜占庭的商业传统,构建起地中海至印度洋的贸易圈。 2. 蒙古帝国的“普世化”效应: 蒙古西征在地理上统一了欧亚大陆,开启了“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时代。本书通过马可·波罗等旅行者的记录,描绘了这一时期人员往来之频繁、信息传递之迅速。我们探讨了蒙古统治者如何通过强制性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商品、技术、乃至瘟疫(黑死病)的全球性传播。 3. 商业网络的脆弱性: 尽管蒙古帝国促进了连接,但其基础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随着四大汗国的衰落和贸易路线上的地方割据加剧,商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开始下降。 结语:大航海时代的阴影与遗产 本书最后分析了丝绸之路走向衰落的复杂原因。技术革新——特别是造船技术和航海术的进步——使得跨洋贸易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对传统陆路关隘的严格控制,进一步催化了欧洲寻求替代路线的决心。 《失落的帝国》最终总结道,丝绸之路虽然以其传统形式消亡,但它所建立的文化、宗教和商业联系从未真正断绝。它为后来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最原始的模型和经验教训,证明了人类社会对连接、交流和贸易的永恒渴望。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古代世界复杂互动性的全新框架,而非仅仅是关于骆驼和香料的简单陈述。 --- 本书特色: 跨学科研究: 融合了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史和宗教学的研究成果。 微观叙事: 穿插了大量商贾、僧侣、使节的第一手叙述片段,增强代入感。 地图与图表: 包含详尽的贸易路线演变图谱和商品价值对比图表,直观展现历史变迁。 视角平衡: 避免将焦点集中于单一文明,力求全面展现东西方互动的复杂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总是被那些动辄几百个词条、厚如砖头的历史词典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精准、快速的定位,而不是面对一整篇冗长的历史叙事。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显然做出了极佳的平衡。它似乎懂得“少即是多”的道理,在保证词条覆盖面的同时,对每一个条目的阐释都力求在最短的篇幅内,将最核心的概念、时间背景以及关键人物点勾勒出来。我试着查找了几个近现代史上的争议性概念,发现它的定义既没有过度偏袒某一立场,也十分注重术语演变的历史脉络。这种“惜墨如金”的编辑方针,对于需要高效率进行史料交叉比对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向导,知道你在迷宫中真正需要的是那根指引方向的绳索,而不是带你走遍每一个岔路口。这种克制带来的效率提升,是很多追求“大而全”的词典望尘莫及的。

评分

从一个长期接触不同语种历史文献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部词典在专有名词的翻译和规范化处理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许多在中文世界中存在多种译法、甚至容易混淆的术语,在这本2013年的版本里,似乎找到了一个相对权威的“标准答案”。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涉及地名和人名音译的条目,它们明显遵循了当时学术界推崇的主流规范,避免了许多老旧译法带来的歧义。这种对术语统一性的坚持,对于撰写学术论文或进行严肃的历史研究至关重要,它极大地减少了因术语不一致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和理解偏差。可以说,它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历史术语纠错站”,为不同来源的资料提供了统一的对话基础。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历史学习者而言,拥有一本能够提供这种语言学稳定性的工具书,其价值不亚于拥有准确的史料本身。

评分

这本书的编纂年代(2013年)对于理解其内容定位非常关键。这意味着它收录和界定的许多概念,是基于十年前主流学界对全球历史的共识,这在快速更迭的史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间切片”参考。当然,这也意味着它可能尚未完全囊括近十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和突破性发现,比如一些基于最新考古成果或去殖民化史学视角下的新概念。但这并非缺点,反而凸显了它的独特价值——它像一个定格的快照,记录了2013年前后,特定中文学术圈对世界历史核心框架的理解和定义。因此,如果我是在进行回顾性研究,或者想了解某一特定时期学者的思维模式,这本词典的“年代感”反而是其优势所在,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历史知识演进路径的参照点,而不是一个不断被修补的动态数据库。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索引和检索系统的设计感到非常满意,这体现了工具书设计中最实用主义的一面。除了标准的按拼音或笔画排列的主条目外,它似乎还内置了一些巧妙的交叉引用和关联提示。例如,查阅一个特定战役的词条时,旁边会清晰地指示出相关联的政治人物、关键条约以及影响区域的地理词条编号。这种网状的知识结构设计,远比简单的A到Z排列要高效得多。它鼓励读者在查找单一信息时,能自然地拓宽知识边界,进行连带学习。这种设计明显是面向“主动学习者”的,它预设了读者不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更渴望“了解为什么”和“与谁有关”。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得翻阅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查找,而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知识探索之旅,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连贯性。

评分

这本《世界历史名词(2013)》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配合上典雅的字体排版,让人立刻就能感受到编纂者的用心良苦。我尤其欣赏它的开本选择,既方便在书桌上摊开查阅,又不会显得过于笨重,即便带着它去图书馆或咖啡馆阅读,也显得很有品味。封面设计上,那种含蓄又不失厚重的历史感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采用那种浮夸的色彩堆砌,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的克制,预示着里面内容的严谨与权威。我已经开始想象,在翻开它查找某个晦涩的历史术语时,那种指尖触碰到优质纸张带来的愉悦感了。这本书显然是为那些对世界史有深度钻研需求,并且对书籍本身的物质形态也有较高要求的读者准备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伴侣。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装订线的牢固程度到内文的墨色均匀度,都体现了2013年那个时间点上,出版行业对于“经典工具书”应有的敬意与标准。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文化氛围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出版物。

评分

《世界历史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共计4461条。其内容包括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5个部分。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世界历史规范名词。

评分

包装和运送太差了 把书都摔坏了 京东越来越对你失望了

评分

《世界历史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共计4461条。其内容包括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5个部分。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世界历史规范名词。

评分

真心不错

评分

《世界历史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共计4461条。其内容包括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5个部分。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世界历史规范名词。

评分

发货快,包装完好,品相不错

评分

包装和运送太差了 把书都摔坏了 京东越来越对你失望了

评分

真心不错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