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一个诗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18
里尔克:一个诗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里尔克:一个诗人》援引大量里尔克的书信、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等,在资料的详实方面远超目前所有里尔克传记。
《里尔克:一个诗人》以深邃优美的文笔对里尔克作品展开深度溯源与阐释,力图将里尔克的人生线索、作品评析合二为一,全方位呈现诗人的生活面貌。
里尔克,作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传记或许来得有些迟了;幸好,诗人的价值是永恒的,对他和他的诗歌的关注与解读,早些或晚些,对整个人类生存史而言,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里尔克:一个诗人》以丰富详实的史料、深邃优美的文笔,对里尔克的人生线索和作品里程展开深度溯源与细腻描写,呈现了诗人在“生活的古老敌意”中逆水而行、孤独地辨认生命本质的坎坷一生,凸显了作为诗人的里尔克对生与死乃至整个宇宙秩序的思考与呼告。
在里尔克的诸多传记中,身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拉尔夫?弗里德曼的这本《里尔克:一个诗人》,态度谨严、冷静公允,精确切入里尔克诗作与小说的思想内核,将里尔克生平与著作紧密结合,其准确性与可读性兼而有之,对里尔克的理解与诠释更是令人叹服。
拉尔夫·弗里德曼,1920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除《里尔克:一个诗人》外,他还撰写了《赫尔曼?黑塞传》,此两部传记在西方广受好评,为他在全世界赢得极大声誉。
译者周晓阳,文字工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在读,曾译《漂泊手记》、《垮掉的行路者:回忆杰克?克鲁亚克》等。
译者杨建国,大学教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曾译《帝国》、《非洲笑声》等。
拉尔夫·弗里德曼所撰里尔克之传记较以往传记更加彻底,他将洞察力深入到里尔克周遭的社会情形以及政治环境,将里尔克的故事讲得一丝不苟。
——TheNewRepublic
作为传记作家的拉尔夫?弗里德曼,其优点在于对传主之尊重,在于判断之成熟、研究之彻底,在于学识之广博。
——ChicagoTribune
《里尔克:一个诗人》既不唏嘘,也不漠视,既不缩水,也不膨胀;它不视里尔克的特点为“绳结”要人解开;它允许里尔克的天才与缺点一并落下,仿若手套落在桌上;它看重故事本身,而非讲述者之主题:拉尔夫?弗里德曼这部堪作典范的传记,在最深的意义上拥护了里尔克的诗歌……它是一本“赞美之书”。
——TheNation
上编 年轻的诗人
第一部分 诗人的诞生
第1章 缘起
第2章 早年的履历
第3章 年轻的作家
第二部分 诗人的觉醒
第4章 慕尼黑的新天地
第5章 情人的学徒
第6章 变化:来自俄国的经验
第三部分 突破
第7章 离开:两位白衣女子
第8章 穿过伊甸园
第9章 悲哀之争:雕像中的痛楚
第四部分 寻找和更新
第10章 重获缪斯
第11章 写完组诗
第12章 返回以及被逐
下编 大师
第五部分 彻底的修订
第13章 朝向一种新风格
第14章 死亡和浪子
第15章 马尔特:通向天国之路
第16章 天使和情人:早期《哀歌》
第六部分 内心图景
第17章 诗人皈依
第18章 梦想心灵之约
第19章 欧洲牢笼
第20章 从流离到混乱
第七部分 俄尔甫斯的魔力
第21章 优遇中的逃亡
第22章 爱的狂想和诗的语言
第23章 俄尔甫斯再生:后期《哀歌》
第24章 成为另一个人:打开法国的窗口
第25章 最后的哀歌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诗歌并非……仅仅是情感……亦是体验。想写一首诗,你得看过很多城市,很多人和很多事……得知道小花儿清晨绽放的模样。你必须能忆起不知名的街坊马路、意外的邂逅、明知早晚将至的告别。童年依旧迷影重重的几个日子……儿时生的病……海边的早晨、大海本身、各处的大海、旅途之夜……而且还不够。
——《马尔特手记》
1.
“诗人有回忆还不够,”赖纳?玛丽亚?里尔克笔下的主人公,年轻诗人马尔特?劳里斯?布里格(此君亦可视作里尔克的化身)有言。“你还得能忘掉它们。”他的创造者遵循的正是这一信条:记下、储存住一则则生命体验,然后在冷酷的献祭中将之一笔勾销。
不难想象此番评论所适用的背景:巴黎左岸一间昏暗小屋里,煤油灯摇曳不定,桌上椅上文件堆积如山,从中抽出的某张纸片上,诗人之笔正刮擦而过;或者,是那么多次在国家图书馆里:寂静无声中清清嗓子、沉吟踱步;或者是数年后罗马一间小屋里,或再迟些,残夏瑞典的一棵山毛榉树下。
直到人生尽头,诗人终于悟出,真正的生命必然仅在内心潜藏,随时准备破茧成蝶。《悲歌之七》有言:
世界别无它在,吾爱,只在我们内心。我们的
生命变化而流逝。外界
日益萎缩
这些诗句写于他短暂一生的最后阶段。瑞士,群山环绕的一座高塔中,一个比实际年龄看起来更为苍老的人,在一张站立式书桌前奋笔疾书。而回忆,一经涌现,旋即被挪用,被他技巧高超地加以重新塑形。
2.
诗人的一生始于布拉格。
他在19世纪最后15年间度过年少时光,那时伏尔塔瓦河沿岸伫立的建筑依旧辉煌如昨。河面映射着众多咖啡馆和剧院的煌煌灯火,古砖上的灰泥尚未剥落。布拉格城堡俯瞰城市,高墙威严高耸,一派帝王气概。
瓦茨拉夫广场,或者按照这个双语城市的德语叫法,“温策尔广场”,巨大无比,绿树环绕,一条繁忙大道从国家博物馆宽大的台阶一路通往市中心。里尔克的童年时代便围绕着这片地域展开。如今车轮隆隆的货车和马车早已被汽车和卡车取而代之,古老的格局却鲜有改变,令人恍然觉得时光冻结、当下永恒。今天的访问者如果从博物馆附近的地铁站走出,踏上年轻的里尔克生活过的那些街道,他会看到一幕即便在今天也足以令他梦回遥远的1870年代的景象。里尔克出生的街道——琴德里斯卡路,又名“海因里希路”——蜿蜒穿过模样疲惫的建筑物群,古旧的大楼尽管前面都开了新型店铺,却仍洋溢着19世纪风貌。
海因里希路19号就是儿时里尔克同父母住过的出租公寓(该建筑已遭拆除,原址上建了一所银行),几码开外,大街拓展为一片广场,其上伫立着一扇大门,后头有一座教堂,与保存完好的神父寓所比邻而立,这就是所谓的琴德里斯卡大教堂,也叫圣海因里希大教堂。教堂大而宽敞,有圆形中庭,以及一个粗短尖塔,塔和大门同为黄色砂岩质地。这里就是里尔克受洗的地方,也是他幼年时,母亲做祈祷之处。
小里尔克的周遭环境在许多重要意义上,影响了诗人日后的思想构造。海因里希路19号对面是赫伦路——又名潘斯卡路——里尔克母亲的娘家曾在此拥有一幢大宅,母亲就成长于斯。这幢建筑也已拆毁,原址上建了银行,不过从周边的装饰结构上,我们仍可以辨识出它昔日的惊人雅致。里尔克从父母的公寓窗口往外看去,必然会惊愕于自己的小家与街角这幢大宅之间的强烈反差,想必也会忧心自己或许并不怎么属于后者。因此,还在孩提时代,里尔克就已生活在两个近在咫尺却天差地别的世界:普通人的海因里希路和“贵族之街”赫伦路,或者说琴德里斯卡路和潘斯卡路。它们决定了他的生活,乃至他的作品的脉络格局。
布拉格是奥匈帝国重镇,各阶层、语言和种族云集:捷克人、德国人、犹太人。德语是奥地利统治精英、军官和专业人士的语言。也是大量德国人和说德语的犹太人的母语,这些人共同构建了此地活跃而不乏矛盾的文化。
布拉格和波西米亚在奥匈帝国的复杂历史导致了颇多冲突,与那种德国少数派统管社会和经济生活,捷克多数派遭歧视并被频频打发到较低社会地位的殖民城市里的情景类似。不过,在里尔克的童年时代,捷克知识分子的声音已经日益强大,在卡尔-斐迪南大学成立了一个捷克自治部之后尤其如此,它促进了本土专业人士阶层的进一步发展。当时的优秀艺术家们更是培植出一种丰厚的文学和文化传统。
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世纪末岁月,德国中产阶级家庭,比如里尔克一家,难免不被卷入社会和种族冲突。身为少数派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他们和许多同胞一样压力重重。诗人的父母虽有德国人高人一等的身份,却又并非贵族,在德国社会中地位堪忧。
父亲约瑟夫生于1838年,即便在中产阶级中也属失意者。1875年儿子出生时,他尽管服役多年,甚至在奥地利与兴起反抗、谋求统一的意大利的战争中表现不错,却没能混到一官半职,末了在铁路局当一员小吏。由于喉病,他不得不频频请病假,到1865年,连小吏的位置也难保,只得转到图尔瑙-克拉鲁普-布拉格铁路局(这还是多亏较为成功的长兄雅罗斯拉夫出手相帮),勉勉强强了此残生。不过,他向里尔克的母亲求婚那会儿,相貌英俊,举止得体,尽管身着平民服装,却一副帝国军官派头。
索菲(或者按照她自称的名字,菲亚)?恩茨出生于1851年,比未来夫君小13岁。她父亲是银行高官,拥有帝国参事头衔。她母亲卡洛琳来自中产阶级上层(非贵族)的德国家庭,娘家是制造商和大地主,家境殷实、声名显赫。卡尔?恩茨虽说不曾获得贵族头衔,但在本阶层内已攀至顶级。菲亚与姐姐和两个兄弟成长于斯的赫伦路大厦将永驻菲亚心头,成为备受她珍爱的完美象征:一幢巴洛克风格的大厦,高高的天花板,宽大的台阶,房间众多,家具锃亮。
然而,菲亚在华丽的家中却倍感束缚。某次她叛逆地喝掉一整瓶香槟,举座震惊。此举源自一种对个人自由的渴望,它日后在她儿子身上同样有所表现。在那个年代,追逐社会地位——这也将是勒内?玛丽亚的理想——是女人的主要出路,正因为此,她为约瑟夫?里尔克的军事生涯所允诺的美好前景所吸引。1873年,他们结为夫妻。
由于雅罗斯拉夫?里尔克刚刚荣升贵族阶层,菲亚或许希望他弟弟也能分享此种殊荣。然而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她曾幻想约瑟夫能将她带进城里一流人家的贵族宅院,但这到头来证明只是美梦一场,为此她终生不肯原谅他。
在海因里希路的简陋公寓里,他们很快陷入困境,约瑟夫的薪水无法满足菲亚的需要。她的嫁妆迅速挥霍一空,而拥挤、装修拙劣的公寓让她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抉择的错误。同时,她妹妹夏洛特却成功跻身贵族阶层,嫁给有贵族头衔的帝国官员马勒?冯?马勒西姆,后者在里尔克小时候就成了上校。
菲亚对约瑟夫的期望并非异想天开。约瑟夫?里尔克的家族素来不乏跻身贵族的可能性,正如他们向来有着从军服役的传统。只不过四个儿子中的三个先后遭到死亡、疾病和绝望的打击,功亏一篑。家族次子艾米勒因痢疾丧命,随即约瑟夫做出急流勇退的决定,再之后是小儿子,里尔克童年时代非常喜欢的雨果叔叔,因为不堪忍受在51岁时仍是上尉而自杀。只有家族长子雅罗斯拉夫堪称成功。他是几个兄弟中不曾入伍的那一个,到头来成了一名杰出的律师,光宗耀祖。他们的妹妹加布里埃尔嫁了一个贵族丈夫温策尔,后者拥有库切拉-瓦波斯基骑士头衔,同时还是布拉格的检察官,加布里埃尔和他生了四个孩子。
雅罗斯拉夫是家族的核心人物,充任所有人的安慰者和保护伞,他慷慨又专横的精神对年轻的里尔克影响甚大。他像《旧约》里的长老一样运用着自己在世间的高贵地位。他的律师事务所为布拉格和波西米亚省的大量德国要人家庭做代理,其中许多人都是地主,仰仗他的法律知识处理地产事宜。他在政治上也很活跃,担任波西米亚省立法大会代表一职。
不过,雅罗斯拉夫对于贵族地位也是觊觎多年。他通过结婚达到了这个目的——夫人名叫梅尔维恩,头衔为冯?施洛瑟男爵夫人——此外他还力图证明他的家族拥有源自克恩滕公国(Carinthai)的贵族血统。他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1873年,雅罗斯拉夫荣封鲁里肯骑士,不过这一头衔只允许他和他的孩子们享用。一度他发动整个事务所的人力,花了好几星期时间追溯家族根源,却仍无法证明他们的贵族来源。这一举动失败后,皇帝嘉奖他的服务时,规定贵族头衔仅授予他本人及其直系后代。
最后,雅罗斯拉夫打算转向弟弟约瑟夫的独生儿子,将他也纳入自己的继承人行列。结果,里尔克未能遵从家族的期望,去参军或者当律师,相反却竭力争取作诗人的权利,这成为他的生涯中一个很大的冲突之源。
……
刘皓明:“真实的和扮演的感情”:《里尔克:一个诗人》中译本序
十五年前的冬天,我在柏林写博士论文。某晚与友人约晚餐,到餐馆后不料他父亲也在。我这朋友虽是柏林人,却是我耶鲁的同学,那时他刚自古典系毕业,得了博士学位归国,已供职于南德一家报社。其父是位大学教授。我同这父子二人谈话,前辈问起我的论文题目,我如实奉告说在写里尔克。不料他很严肃地质问我:“你怎么不做德国文学?”
这质问恐怕要惊倒不少中国的西方文学读者。在很多人看来,同用德语写作的德国文学和奥地利文学根本就是同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籍贯布拉格的里尔克就是个德国诗人,做里尔克难道不就是做德国文学?
不过对于熟悉里尔克研究的人,这位前辈的质问中所暗含的德国人对里尔克的文化异化感却并不鲜见。这种异化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其内涵恐怕更深更广:从智识到情感,从艺术到个人生活,对这位出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首府一个天主教家庭的诗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质疑的声音从未中断,而德国是最主要的批评发源地。比如胡戈?弗里德里希(HugoFriedrich)在其有名的《现代竖琴诗的结构》(DieStrukturdermodernenLyrik)一书中对里尔克辛辣的讽刺就很有代表性:
现代诗歌所肇始的魔法化[趋势]以男性方式约控住了。在其嘈杂不谐和晦涩之上仍有阿波罗这个清晰的艺术良知统治着。早在十九世纪初,作为诗人品质之唯一证据的灵感迸发就已经衰落了。然而这种对灵感迸发的尊崇仍有余响,久久流连在读者公众的思想里。他们所惊叹的楷模是一位二十世纪的德语诗人,他具有艺术上的伟大,然而却是没有性别的。诗歌是在“黑夜里的疾风暴雨”中“强加”给他的,对于他来说诗歌跳“进了广袤空旷的感情中”,以至于他“手发抖、脉管迸裂”;随后他便详细地向公主们、女伯爵们、女士们和“极为高级可亲的先生们”报告自己这类“被掀翻”[的体验],用了很多“以某种方式”和“在某处”这类词,并使用很多最庄重的属格形式。这产生了致命的后果,导致把这个个例同作诗的一般状况相混淆。
这段批评之所以不点出里尔克的名字,与其说是为“尊者”讳,不如说是出自对所批评者的轻蔑:这位批评家嘲笑诗人对其贵族保护人的阿谀,鄙视其中散发的势利和做作,更奚落了诗人所体现的诗学的时代错位,还顺带贬损了其语言的浮夸和装腔作势;其中尤为犀利甚至是个人化的,是对诗人及其诗学的性别角色错乱的指责:他说里尔克的诗歌是“没有性别的”,而真正的现代诗歌其魔法化做法总是会被诗人以“男性的方式约控”。对于一个自幼男扮女装、有个女性化的或者说中性的名字(“马利亚”)、惯于依附有势力的成熟女人、一战时走高层路线(也是通过女性)免于上前线、善于在给女贵族们的书信中自伤自怜以求怜爱和资助的诗人,弗里德里希的挖苦真是不能更准更狠了。但是这么严厉的批评是否过分了?
把弗里德里希的批评翻译成学术术语,里尔克诗歌的核心问题就是所谓Unverbindlichkeit。这个德文词的意思有点类似于数学或逻辑学意义上的“不一致性”,换成中文白话说,就是言不由衷,不是受人逼迫威胁而言不由衷,而是一个人习惯于说漂亮话、习惯于触景发言不考虑所说的话真不真算不算数的那种言不由衷,再换句话说就是里尔克的诗读起来不好当真,比如他诗集题为《日课书》(DasStunden-Buch),但你要是以为他笃信天主教或是有意复活中世纪的宗教和精神生活,哪怕是说按照俄罗斯东正教的样子,那你就受骗了:出身于天主教家庭的他曾多次明确表达对天主教的强烈反感,此外他也不具备深入中世纪文化的学识,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也较肤浅,像《日课书》的标题和内容这样的意象所造成的印象、产生的艺术、历史、宗教和思想史的联想,终不免让人觉得是徒有其表或者是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误导。里尔克用这些词就仿佛爱丽丝在掉下兔子洞时大声说“经度”和“纬度”这两个她并不懂的词儿,只是觉得说出来很气派一样。
同样,他那首一度洛阳纸贵的《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的爱与死的歌》(DieWeisevonLiebeundToddesCornetsChristophRilke)对中世纪骑士尚武精神的歌颂,也没有坚实的个人信念、历史、艺术主张等观念的支撑,故而这首作于十九世纪末的诗虽一战时风行一时,其作者却在其所歌颂的战争到来时托关系走后门避免去像他笔下的同名英雄那样战死沙场。再比如他曾多次参加对他后期生活与写作最重要、他一生中密切交往过的地位最高贵的恩主玛丽郡主(MarievonThurnundTaxis-Hohenlohe)在家举行的扶乩活动,对于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化人来说,这不啻为一个大丑闻。人们有理由质疑,他参与这种荒诞低级的迷信活动是为了取悦于其恩主还是自己真信?抑或兼而有之?寻求恩主庇护,却介入这类活动,难免让我们跟《儒林外史》中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之流用飞檐走壁取仇人头(其实是猪头)的闹剧哄骗蘧家公子的事发生联想。
最后,我们更不要说弗里德里希所讽刺的《杜伊诺哀歌》开始对天呼吁的姿态:西方古代诗人在诗作开头要呼吁诗神缪斯赐予自己灵感,这是荷马史诗所创立的传统,但是早自古罗马时代起,随着民智的启发,诗人采纳这一程式的时候,都多少要表露出某种变通和距离感,不好完全像古希腊的天真诗人那样,对诗神的存在深信不疑。里尔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却貌似万分虔诚地做出灵感来自上天的姿态而没有任何反讽,这在现代西方诗歌中是绝无仅有的,因而难免要被人讥为做作和虚假。从这些例子看,按照德国人(其实也是狭义的西方)要求一致性和系统性的一贯思路,说里尔克的诗歌有个Unverbindlichkeit的根本性问题,是很自然很合理的。
如果人们拿同时代的德国诗人与他相比较,比如一战期间嗑药致死的特拉克尔(GeorgTrakl),比如阴郁的早期贝恩(GottfriedBenn),比如以讽刺和亵渎为己任的布莱希特,那么以风花雪月的情怀走红的(虽然这并非他诗歌的全部)里尔克的时代错位就十分明显了。说他的诗歌时代错位,并不是像人们说起荷尔德林等浪漫派诗人对古希腊乃至中世纪的追求和感叹那样,有着哲学、诗学和思想史的内在逻辑——例如荷尔德林的名句:“朋友我们来得太迟!”——而实在是爱丽丝式和有甚于爱丽丝式的语言、意象、社交、阶级的附庸风雅和趋炎附势。虽然里尔克也感叹他所向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但是他在作品和生活中显现出来的这种情绪,很难看出有什么深刻的智力的层面,这与荷尔德林相对于古希腊而发的生不逢时的感叹背后有着完整的浪漫派和观念论体系支撑是完全不同的。同荷尔德林的哲学与神学意义上的怀旧相对立,里尔克的怀旧情愫集中体现于他作品中的贵族情结——比如热衷于虚构自己遥远的贵族出身:《里尔克的爱与死行》、小说《马尔特》以及书信中的一些段落——和生活中刻意巴结附庸贵族。对于他的这种怀旧贵族情结,无论是作品里的还是生活中的,人们都无法对它进行哲学的分析,因为最适合的分析只能是心理分析和社会学分析:他的小市民出身、严肃刻板却权威沦丧的父亲、他那位虚荣自私任性势利的母亲等等。
诗歌没有内在的Verbindlichkeit,没有内在的理,那它遵循的就只能是感觉,而在布拉格狭小的租赁房里出生与长大、幼年被母亲男扮女装当女孩抚养、随后却又被投入寄宿军校长达五年的里尔克最富有的就是感觉。就像下肢残疾的人上肢常常有过人的力量一样,缺乏理的素质的里尔克其感觉的发达罕有其匹。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豹》(DerPanther)就是一个范例。在这首诗中,诗人的目光和想象穿过巴黎动物园囚禁豹子的铁栏,把对豹子的感受转变为豹子自身的感受,诗人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投入非常完全的移情,即把对对象的观察——他称之为einsehen,“看进去”、“穿透般的审视”——变换为对象本身的感觉:写豹子,诗人就自觉如同豹子,写教堂,诗人就仿佛自己就是一幢屹立的教堂,写贴在大卫王身上的妾亚比煞(Abishag),诗人就变成了这个懵懂的婢女。这就是中期的诗人(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反复强调的进入物自身的写物诗(Dinggedicht)的含义。
但是转变为移情的强大感觉归根结底是一种负能力或消极能力(anegativecapacity),这是十九世纪初的济慈(JohnKeats)早就认识到的。古今中外,负的概念是与一连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消极、阴性、女性、被动、坤、柔、承受等等,这么说来,弗里德里希对里尔克的性别批评初看之下虽似显尖刻,却实在是有深厚的诗学根底的。因为弗里德里希是说,里尔克的诗和作诗法不是要主动地为人们纷纭的感觉、为这个混乱的世界建立观念的、意象的、语言的秩序,所谓
里尔克:一个诗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里尔克:一个诗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里尔克:一个诗人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里尔克:一个诗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好书推荐啊
评分评判标准在各人,作个一家之言看着吧
评分在里尔克的诸多传记中,身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拉尔夫?弗里德曼的这本《里尔克:一个诗人》,态度谨严、冷静公允,精确切入里尔克诗作与小说的思想内核,将里尔克生平与著作紧密结合,其准确性与可读性兼而有之,对里尔克的理解与诠释更是令人叹服。
评分经典是永恒的,每一首经典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都有一段传奇的人生,每一首经典犹如一颗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它冲破一切黑暗,照亮过去,点燃现在,引领未来。无数的经典便构成了无数的星座,高悬在智慧的天空,它是无数古圣先贤们躯体灭亡后羽化而成的思想灵魂。在失意迷茫时,静静地瞻仰头上的“星座”,它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充满艰难苦痛的人生旋涡中把握住自己的风向标;在意气风发时,停住脚步瞻仰头上的“星座”,它会让我们远离浮躁,调整心态,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不至于迷失自己。 经典是朴实的,孔子的“仁政、宽容”,老子的“无为”, 屈原、杜甫的忧国忧民,岳飞、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苏轼、辛弃疾的英雄豪迈,李大钊、方志敏的革命情怀、、、、、、无一不是内心中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最朴实、最真诚的情感表白。 经典是智慧的精灵,经典是理想的赞歌,经典是催人奋进的主旋律,经典是高扬的旗帜。经典是饭后的一杯清茶,是入睡前的一曲轻音乐;经典是炎炎夏日里一股清凉的风,寒冷冬夜里一盆暖暖的炉火。经典是远航途中的灯塔,是沙漠旅人的一弘甘泉,是振翅高飞时的基石„ 经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典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经典能陶情冶性情,经典能启迪智慧;经典让我们宠辱不惊,经典诠释着真善美。
评分BUCUOBUCUO不错不错很好很好
评分《里尔克:一个诗人》以丰富详实的史料、深邃优美的文笔,对里尔克的人生线索和作品里程展开深度溯源与细腻描写,呈现了诗人在“生活的古老敌意”中逆水而行、孤独地辨认生命本质的坎坷一生,凸显了作为诗人的里尔克对生与死乃至整个宇宙秩序的思考与呼告。
评分最喜欢的作家与诗人!
评分轻率的永生观念在包围着我们,因为当今流行文化的主题不再是摇滚音乐会,而是被摇滚乐录像所取代,其本质是一种瞬间的不朽,或一种不朽的可能性。宗教与文学的不朽观念之间的关系总是纠缠不清,即使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也是如此,当时的诗艺和奥林匹斯诸神之间的关系也是混乱复杂的。这种烦恼可以容忍,在古典文学中甚至是良善的,但它在基督教的欧洲则变得更为不祥。天主教对神的永生和人的名声之间区分十分明确,因为那是牢固建立在神学教义之上的,这种区分一直延续至但丁出现,但丁自认为先知并暗中赋予《神曲》一种新圣经的地位。但丁实际上取消了世俗和神圣经典构成的区分,这一区分再没恢复过,这是我们对力量和权威产生烦恼意识的另一个原因。
里尔克:一个诗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