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欧洲简史(彩版)
一章
002 欧洲史前文明的创造者:欧洲先民们
004 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
第二章
014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015 古希腊文明与民主的代表:雅典城邦
020 只为战争而生的古希腊城邦:斯巴达
024 东西方文明的首次交锋:希波战争
030 西方文明的光辉:古希腊文明
033 “古代世界大战”:伯罗奔尼撒战争
036 世界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042 罗马帝国的古典文明
043 早期罗马的形成:从部落时代到王政时代
047 罗马共和国的发展基础:人民的力量
051 帝国战争机器的启动:罗马的扩张
055 罗马版图的奠定:征服东地中海
058 疆域初定下的不安:改革与独裁
062 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撒大帝
066 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屋大维
072 帝国由盛转衰的征兆:“三世纪危机”
076 帝国后的唯掌权者:君士坦丁大帝
078 走向迟暮的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
082 西方文明的又一颗明珠:罗马文明
第三章
088 拜占廷帝国与东欧局势
089 帝国大梦终成幻影:拜占廷帝国的兴衰
093 三代君主前赴后继:帝国的复苏与鼎盛
097 帝国的黄昏:拜占廷帝国灭亡
100 东欧平原的纷乱与统一:基辅罗斯公国
104 蒙古入侵带来的“契机”:莫斯科公国崛起
110 西欧诸国的诞生与发展
11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巩固:克洛维和“铁锤”查理
114 开创“查理曼帝国”的欧洲之父:查理大帝
118 法国王权的崛起:法国的诞生
121 从东法兰克王国到神圣罗马帝国:德国的发展
124 英国人民心中的完美君主:阿尔弗烈德大帝
129 大不列颠的统一与强盛:英国的崛起
134 冠以神圣之名的远征:十字军东征
142 西欧的混战:英法“百年战争”
147 欧洲中世纪的重要标志:中世纪骑士
第四章
156 新时代的开启与欧洲诸国的崛起
157 黎明之前的曙光:意大利文艺复兴
165 文艺复兴的传播和发展: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70 宗教外衣下的政治博弈:宗教改革
174 欧洲人对世界的探索:开辟新航路
180 第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
185 法兰西的崛起:法王的集权与内外战争
190 “太阳王”的光辉:路易十四的法国
195 英国的统一和君主立宪制建立:走在时代的前沿
201 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君主:腓特烈大帝
206 俄罗斯帝国的旗帜:彼得大帝
210 资产阶级革命风暴
211 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
215 人民的史诗:法国大革命
220 欧洲大陆的战争之神:“荒野雄狮”拿破仑
227 资本主义大发展:工业革命
233 欧洲殖民者的缩影:日不落帝国
236 德国统一与强盛的“建筑师”:“铁血宰相”俾斯麦
243 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49 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欧洲政治版图奠定
254 两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复兴
255 新旧殖民帝国的争夺:第次世界大战
260 法西斯的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
267 战后欧洲:从铁幕分裂到走向统一
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英国简史(彩版)
第章
002 史前时代:岛外入侵带来文明火种
003 岛外来客带来的人类文明:古英格兰
007 不列颠尼亚行省时期:恺撒大帝的征服
010 日耳曼人的入侵: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011 现代英国人祖先的到来: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
014 上帝的降临:基督教进入大不列颠
018 群雄逐鹿不列颠:七国争霸时代
021 唯享受“大帝”殊荣的君主:阿尔弗雷德
025 北欧海盗:维京人的入侵和屈辱的丹麦金
028 北海帝国的统治:兼任英格兰国王的丹麦大帝
第二章
034 法国人的入主:诺曼底王朝时代
035 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入主大不列颠
040 诺曼底王朝的延续:金雀花王朝
041 金雀花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二世
046 完美的骑士:“狮心王”理查一世
050 约翰国王的屈服:《大宪章》订立开启英国宪政
055 民主在这里萌芽:议会制度的建立
059 象牙塔的矗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创建
063 “长腿爱德华”的雄心:征服威尔士、苏格兰之战
067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上)
071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中)
075 跨越世纪的厮杀:英法“百年战争”(下)
079 英格兰两大家族的搏命:玫瑰战争
084 英国封建专制的黄金时代:都铎王朝
085 贤明的王朝创建者:亨利七世
089 残酷的宗教迫害: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093 英明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097 光耀千古的文化符号:莎士比亚
101 “无敌舰队”的覆灭: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106 女王也是“海盗”:英国政府参与海上掠夺
第三章
112 封建专制的桎梏:斯图亚特王朝
113 英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118 缔造民主的独裁者:克伦威尔
122 大不列颠终成整体: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统一
126 向海上贸易霸主发起挑战:英荷战争
131 光荣革命的伟大胜利:君主立宪的确立
135 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两党制在英国的诞生
139 大英帝国的狂飙:第次工业革命
142 积极走向世界:汉诺威王朝
143 英法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战:七年战争
147 大洋深处的探险者:库克船长和他的探索太平洋之旅
151 殖民北美的挫败:美国独立战争
155 新仇旧恨:英美第二次战争
159 为英国带来鼎盛的明君:维多利亚女王
163 坚船利炮的“叩问”:大英帝国对中国的侵略
第四章
170 从伟大回归平凡:温莎王朝
171 血染的风采:伤亡惨重的“一战”
175 姑息养奸: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
178 惨败中的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
183 皇家空军用胜利捍卫荣誉:不列颠之战
188 “二战”中的英国巨人:一代名相丘吉尔
193 皇室中诞生的元帅:蒙巴顿
197 北非战场上的沙漠猎人:蒙哥马利
201 永不退位的寿星:伊丽莎白二世
205 英国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210 大英帝国海军后的辉煌:马岛战争
215 美国的跟班小弟:“二战”后的英国外交政策
219 日不落帝国的衰落:英国殖民体系的崩解
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日本简史(彩版)
第章
002 日本历史的开端: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
005 被遗忘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
008 首次出现的“国家”:邪马台国
011 早期日本部落兼并统一:大和民族的产生
014 日本的天皇制:万世一系的继承制
017 苏我氏的起源与发展:皇权的“嫁接”
020 推古变革:日本迈入新时代的先声
第二章
026 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
030 野心的萌生与覆灭:日本败走朝鲜半岛
033 飞鸟时代:日本文化起飞的标志
036 井然有序的国家:律令制下的日本
039 奈良时代:日本的繁荣和昌盛
042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文化对日本的滋养
046 皇权的旁落与回归:藤原摄政与法皇院政
050 日本封建社会的巨变: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兴起
054 武家政治的萌芽:平氏与源氏的纷争
056 平安文化:日本古典文化的精粹
第三章
062 开辟武家政府的镰仓幕府
063 镰仓时代的开创者:源赖朝
065 深受爱戴的日本战神:源义经
068 外戚专政:北条家族摄政
070 元军侵袭:神风拯救了日本
073 武家政治的象征:武士与武士道
075 镰仓时代的社会发展:镰仓文化
078 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时代
079 镰仓幕府的终结:后醍醐天皇倒幕
082 吉野朝廷与室町幕府的建立:足利氏上台
085 室町幕府的统治:持续动乱的政局
090 室町时代的经济与中日关系:动乱影响下的日本社会
093 室町时期文化:混乱社会的精神和生活烙印
096 战火纷飞的日本战国时代
097 北条早云袭占伊豆:拉开战国大幕
100 战国时代的强军神:“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103 战国时代的第兵法家:武田信玄
106 战国时代的第霸主:织田信长
110 一统战国的贫民霸主:丰臣秀吉
115 日本侵朝:丰臣秀吉野心的覆灭
121 与武士相对的特殊职业:忍者
126 德川幕府与江户时代
127 韬光养晦的终霸主:德川家康
131 德川家族的政权巩固:幕藩体制的建立
134 日本封建社会的鼎盛:江户时代
140 德川幕府的中期统治:闭关锁国和统治危机的显露
143 德川幕府的后期统治:社会危机的加深和幕府改革
147 幕府时代消亡的导火索:“黑船”来航
150 封建时代的终结:倒幕运动
第四章
158 改变日本命运的百年维新
159 日本近现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63 维新派的后收尾:西南战争
167 明治政府的“东洋俾斯麦”:大久保利通
172 传奇的“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
175 日本近代宪政之父:伊藤博文
178 强盛之后的野心
179 日本侵略朝鲜: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开始
182 日本正式确立亚洲强国地位:中日甲午战争
186 日本跻身世界列强国家:日俄战争
190 第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19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日本:获利和被压制并存
196 经济危机和日本的法西斯化:战争阴云的降临
200 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205 太平洋战争:日本和美国的较量
210 日本战败和帝国崩溃:法西斯侵略野心的覆灭
214 “二战”后的日本
215 “二战”后的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和动荡政局
219 世界经济的奇迹:复兴的经济大国
223 冷战后的日本: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
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美国简史(彩版)
第章
美国文明的诞生
002 美洲的发现与殖民地的发展
003 美洲大陆上早的主人:印第安人
006 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009 野蛮的欧洲人:海外扩张的开始
014 如梦初醒:开始行动的英国人
018 起航的“五月花”:开辟英属殖民地
023 硝烟四起:英国人在北美的阻碍
026 改变历史走向的“路标”:七年战争
第二章
美国的独立与统一
034 美国独立战争
035 独立战争的前奏曲:波士顿倾茶事件
038 奔向自由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044 一个国家的诞生:独立战争的胜利
048 美国人心中的“国父”:乔治?华盛顿
052 联邦时代降临:联邦政府初建成
056 高唱民主之歌的人:托马斯?杰斐逊
060 政治争斗:两个党派的较量
064 再次来犯的英国人:第次对外战争
068 独立之后的壮大
069 以上帝之名:版图的扩张
072 美国人的立场:门罗主义
075 第位平民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080 土著人的血与泪:西进运动
085 罪恶的存在:死灰复燃的奴隶制
090 反奴隶制的自由斗士:约翰?布朗
093 国家的分裂:南北战争的降临
097 带给美国新生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
102 新生:战后南部的重建
第三章
美国的崛起与扩张
108 镀金时代
109 工业革命激起的浪潮:美国发展的春风
111 商业时代的成熟:垄断的出现
114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移民热潮
117 高举“黑幕揭发”的旗帜:进步主义运动
120 进军海外
121 放眼海外的开始:美西战争
124 兵家必争之地:巴拿马
127 “善变”的美国人:外交上的转变
131 坐收渔利:第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
第四章
危机之后的霸权
138 经济危机与“二战”风云
139 黑暗前的黎明:缤纷多彩的战后生活
143 身陷泥潭的美国人:大萧条降临
147 灾难中的救世主:罗斯福的“新政”
152 “不为所动”:“二战”初期的美国
156 太平洋上的悲剧:日本偷袭珍珠港
162 全面开战:不再奉行“孤立”的美国人
166 广岛和长崎上空的蘑菇云:“二战”的结束
171 雅尔塔体系:美国霸权时代的来临
174 冷战与争霸
175 冷战的开始:两种制度的对立
179 马歇尔计划:美国控制西欧的复兴计划
181 冷战的加剧:柏林危机
184 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热战”
187 越南战争:美国人深陷泥潭
191 打扫“后院”: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194 两个大国的直接对峙:古巴导弹危机
197 出师未捷的总统:约翰?肯尼迪
200 尼克松执政:美国争霸政策的转变
203 水门事件:窥看美国现代政治的窗口
207 里根:美苏争霸尾声时的执政者
211 生而平等:民权运动的高涨
216 中东战争:美国搅动下的中东政局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美国抢占科技制高点
226 冷战后的美国
227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独霸时代的到来
231 海湾战争:独霸世界的试金石
235 “9?11”事件:美国反恐战争的导火索
238 21 世纪的美国:多极化趋势下的超级大国
我一直认为,历史叙述应该是有温度的,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史实堆砌。《欧洲简史》在这方面做得让我非常满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不仅仅关注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细节,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例如,在描述中世纪欧洲的生活时,他会提到当时人们的饮食起居、衣着服饰,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极大地增强读者的代入感,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个时代。我能够想象到穿着粗布麻衣的农夫,在田间辛勤耕作的场景,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宗教的虔诚与束缚。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叙述,让历史不再是遥远而抽象的,而是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阅读这本书,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体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那种“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个庞大而抽象的概念,充满了年份、人物和事件,但阅读《欧洲简史》后,我发现历史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承载着时代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作者没有堆砌枯燥的史实,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遥远的年代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我能想象到古罗马的宏伟,也能感受到中世纪骑士的荣耀与挣扎,更能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觉醒所带来的震撼。特别是关于宗教改革的部分,我以前总觉得是教廷与新教的直接对抗,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场变革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它如何一步步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绘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时,总能从多个角度切入,既有宏观的时代背景,也有微观的人物细节,比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时,他不仅仅聚焦于政治家的斗争,还穿插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片段,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渴望与绝望,这些细节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更具感染力。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这种沉浸感,是许多历史书籍难以给予的。而且,这本书在梳理欧洲历史的脉络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逻辑,避免了碎片化的认知。
评分读完《欧洲简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过去,也能启迪未来。《欧洲简史》通过对欧洲数千年历史的梳理,让我看到了文明的兴衰更替,看到了人类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前进的足迹。作者在结尾处,并没有简单地结束,而是留下了一些发人深省的思考。例如,他提到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这让我思考,为什么欧洲会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选择走向联合,而这个联合又将走向何方。我还看到了书中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讨论,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比如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它可能对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是线性的发展,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人类总是在吸取教训中前进。这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让我更加理解了“以史为鉴”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探索和努力。
评分我一直对欧洲近现代史特别感兴趣,因为我觉得那段历史与我们当今的世界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欧洲简史》在这方面给我的启发尤其大。作者在讲述从启蒙运动到两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时期时,将思想的演变、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看到了科学技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了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工业革命带来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我看到了民族主义的兴起如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但也看到了它如何演变成了侵略和战争的根源。作者在分析这些复杂问题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辩证地看待历史。我从中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与黑暗,也看到了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深刻的认识,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连续性”。我一直以为历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进行,但《欧洲简史》让我明白,很多看似独立的事件,其实都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例如,罗马帝国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又直接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格局。同样,文艺复兴的兴起也并非突然出现,而是建立在对古典文明的重新发掘和对现实的反思之上。作者在梳理这些联系时,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他会在介绍一个新时代时,回顾前一个时代与之相关的渊源,或者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对后世的影响。这种“前后呼应”的处理方式,让历史变得更加连贯和有逻辑。我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事件,而是能够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历史框架中去理解。这种对历史连续性的认识,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开《欧洲简史》之前,我对“简史”这个词有着一些刻板印象,总觉得它会是那种过于概括、流于表面的介绍。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简”得恰到好处,删繁就简,但绝不失精髓。作者的叙述技巧堪称一绝,能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提炼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他处理几个重要转折点的方式,比如工业革命的开端,他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发明,而是深入分析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土壤,以及蒸汽机的出现如何引发了连锁反应,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我仿佛看到那浓烟滚滚的工厂,听到机器轰鸣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同时,作者也并没有回避历史的阴暗面,比如殖民主义的扩张和战争的残酷,他用一种客观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这些事件对不同文化和民族造成的深远影响。我能感受到那种历史进程中的无奈和反思,也更加理解了现代世界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这本书在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为什么”和“怎么样”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历史思维的培养。我发现自己开始主动去联系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去思考历史人物的选择背后的动机,去探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主动的探索,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立体,也更加能够欣赏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事实,更是为了理解人性,理解文明的演进。《欧洲简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他不仅仅将他们描述为符号化的存在,而是深入挖掘他们内心的挣扎、动机和局限。例如,在描绘拿破仑的崛起和失败时,我看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军事天才,但也看到了他最终被权力所吞噬的悲剧。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评判,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是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了这样的人物,又是什么样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覆灭。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挖掘,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也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 nuanced(细致入微)。此外,这本书在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方面也做得非常精彩。我看到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遗产如何被继承和发展,看到基督教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和价值观,也看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如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些文明的交融,充满了冲突与和谐,也正是这些交融,塑造了今天的欧洲。我从中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也看到了个体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以及人类文明在不断探索与斗争中前进的轨迹。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欧洲历史的了解都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某个著名的战役,某位伟大的哲学家,但始终缺乏一个清晰的整体框架。《欧洲简史》正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为我指引了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时间线上的能力。从古希腊的城邦林立,到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再到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影响力,以及随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直到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每一个阶段都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并且不同阶段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历史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作者在解释一些概念时也非常到位,比如我之前对“封建制度”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在欧洲历史中的运作机制,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还有关于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深刻的分析,让我理解了现代欧洲政治格局的由来。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让读者感到信息过载,而是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事件和人物来展开。我仿佛在与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交谈,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历史的精华浓缩呈现,让我轻松地掌握了欧洲历史的精髓。
评分读完《欧洲简史》,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对“原因”的理解。历史上的很多事件,在我看来曾经是孤立的、突兀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链条。例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我以前只知道是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但这本书深入分析了民族主义的兴盛、帝国主义的扩张、军备竞赛的加剧以及复杂的同盟体系,这些因素是如何层层叠加,最终将整个欧洲推向深渊的。这种对“因”的追溯,让我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根源。而且,作者在分析这些原因时,也非常注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的考量,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单一因素。我能感受到作者的严谨和深度,他用事实说话,用逻辑推理,引导读者去独立思考。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每一个结果背后都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在起作用。这种思维方式,也延伸到了我对其他事物的理解上,让我更加善于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复杂概念的作者深感钦佩,《欧洲简史》的作者无疑就是其中之一。他能够将那些听起来就令人生畏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用一种极其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之前对“启蒙运动”的理解仅限于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口号,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在社会层面产生影响的,它如何挑战了传统的权威,如何推动了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它对后来法国大革命等事件产生的直接推动作用。我能感受到那种思想解放的强大力量,以及它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个时代的走向。而且,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总是能够恰当地引用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例证,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记忆。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学识渊博的导师的课堂,他循循善诱,将那些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领略到了历史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