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種豬日程管理及應急技巧/21世紀規範化養殖工程管理係列》分為準備篇、日程管理篇、應急技巧篇、生産管理檔案卡篇以及種豬生産常用基本資料篇5部分。根據種豬生産特點,重點介紹瞭種母豬後備期、空懷配種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種公豬保育期、培育期和配種期等階段的日程管理。此外,還介紹瞭危害最大的幾種傳染病,最常見中毒病與産科病的應急處理技巧。
內容通俗易懂,便於操作,可供不同規模的種豬場、養豬場、養豬小區等技術人員以及廣大養豬戶閱讀與應用。
作者簡介
王英珍,女,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從事獸醫微生物與畜禽疫病診斷防治研究近40年,先後主持或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16項,獲省級科技進步奬6項。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篇 準備篇
一、豬場的準備
(一)場址選擇
(二)場地規劃和建築物布局
(三)豬捨建設
二、設施與物品的準備
(一)各種豬欄
(二)豬床(地闆)
(三)飼槽
(四)自動飲水器
(五)飼料加工機械設備
(六)其他設備
(七)獸醫診斷室
(八)人工授精配種室
三、飼料的準備
(一)種豬必需營養物質
(二)豬的常用飼料
四、常用藥品的準備
(一)常用抗生素類藥物
(二)常用解熱鎮痛藥
(三)常用抗菌抗病毒中藥
(四)常用組織代謝類藥物
(五)常用血液循環係統藥物
(六)常用抗寄生蟲藥
(七)常用消毒藥
(八)其他藥物
第2篇 日程管理篇
一、母豬的日程管理
(一)後備母豬的日程管理
(二)空懷母豬(配種期)的日程管理
(三)妊娠母豬的日程管理
(四)哺乳母豬的日程管理
二、種公豬的日程管理
(一)種公豬的選購
(二)種公豬的日程管理
第3篇 應急技巧篇
一、種豬場發生傳染病、中毒病及對高溫季節的應急技巧
(一)發生傳染病的應急技巧
(二)發生中毒病的應急技巧
(三)高溫季節的應急技巧
二、幾種主要傳染病的應急技巧
(一)藍耳病的應急技巧
(二)僞狂犬病處理技巧
(三)細小病毒病處理技巧
(四)豬瘟處理技巧
(五)口蹄疫處理技巧
(六)布魯氏菌病處理技巧
三、仔豬腹瀉的應急技巧
(一)從仔豬糞便的顔色判定疾病
(二)仔豬腹瀉綜閤預防技巧
(三)仔豬腹瀉治療技巧
四、主要飼料中毒病的應急技巧
(一)食鹽中毒處理技巧
(二)亞硝酸鹽中毒處理技巧
(三)酒糟中毒處理技巧
(四)黃麯黴毒素中毒處理技巧
五、母豬常見産科病的應急技巧
(一)卵巢囊腫處理技巧
(二)乏情處理技巧
(三)流産處理技巧
(四)産後缺乳處理技巧
(五)母豬産後癱瘓處理技巧
第4篇 生産管理檔案卡篇
一、母豬常用檔案卡
(一)母豬檔案記錄錶
(二)母豬試情/配種記錄錶
(三)配種妊娠捨周報錶
(四)産房接産記錄錶
(五)産房仔豬死亡記錄錶
(六)母豬産仔/哺乳記錄錶
(七)産房周報錶
(八)母豬繁殖生産統計錶
二、公豬常用檔案卡
(一)公豬采精(配種)報錶
(二)公、母豬配種情況錶
(三)精液質量評定錶
三、常用生産管理檔案卡
(一)周轉移記錄錶
(二)周生産報錶
(三)月生産報錶
(四)公/母豬淘汰錶
(五)保育捨生産周報錶
(六)保育仔豬免疫記錄錶
(七)防疫消毒記錄錶
(八)死亡/撲殺記錄月報錶
第5篇 種豬生産常用基本資料篇
一、種豬品種介紹
(一)我國優良地方豬種
(二)我國優良培育豬種
(三)我國從國外引入的優良豬種
二、種豬的主要生理常數
(一)母豬繁殖生理常數
(二)公豬繁殖生理常數
(三)母豬發情錶現特徵
(四)母豬分娩錶現特徵
(五)母豬分娩日期推算錶
三、國內種豬場信息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三)細小病毒病處理技巧
本病是由豬細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豬細小病毒病可引起母豬不孕、流産、死胎、木乃伊,給養豬業造成嚴重損失。
豬細小病毒感染主要是豬相互間直接接觸感染,傳染源主要是帶毒的病豬。病豬排齣的糞便中含毒量很高,汙染飼料,飲水及外界環境而造成傳染。自然感染途徑一般是經消化道、呼吸道進行傳播,帶毒的公豬可通過配種,由精液傳染給母豬。
1.癥狀
(1)成年豬感染不齣現臨床錶現,或齣現輕微體溫反應,經過1~2天即恢復正常,不易察覺。如果一個豬場在同一時期內有多頭母豬(特彆是第一胎母豬)發生流産、死胎、木乃伊胎、胎兒發育異常等現象,而母豬本身沒有任何臨診癥狀,且證明有傳染性時,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2)妊娠母豬感染,齣現流産、死胎、木乃伊,臨産期前産齣的仔豬死亡或弱胎,即仔豬齣生後在短期內死亡。如果母豬在妊娠早期感染,特彆在妊娠後12天之內,可導緻全窩胎兒死亡,並被母體吸收,造成隱性流産,如果胎兒感染日齡30~40天,骨骼未發育健全,則形成木乃伊。
(3)豬群中的初産母豬與經産母豬齣現久配不孕及流産、死胎、木乃伊、母豬産仔頭數下降,平均4頭以下,所産仔豬在短期內全部死亡,根據這些情況可懷疑本病。2.處理技巧(1)本病尚無治療方法。要防止帶毒豬引入無本病的豬場,在引進種豬時,進行豬細小病毒病的血凝抑製試驗。對本病流行區也可將後備母豬在配種前1個月與老母豬混群飼養,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獲得自然免疫力。
(2)人工免疫接種。疫苗有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兩種,我國普遍使用的是滅活疫苗,初産母豬和保育母豬在配種前1個月免疫注射;經産母豬一般不再引起流産、死産。後備母豬推遲在9月齡後配種,以便大多數處女母豬建立起主動免疫。將血清學反應陽性的老母豬放入後備種豬群中,或將後備母豬趕到汙染豬圈內飼養等方法,在流行地區可考慮試行。(四)豬瘟處理技巧豬瘟俗稱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和緻死性的疾病。健康豬通過被汙染的飼料、飲水等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鼻、結膜和受傷的皮膚感染。在飼養不良、接觸頻繁、缺乏防疫措施、沒有預防接種的情況下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1.癥狀
(1)最急性型。突然發病,主要錶現高熱稽留,皮膚、黏膜發紺、齣血,病程1~2天,死亡率幾乎100%。
……
前言/序言
《科學養殖·精準增效:現代化豬場運營新篇章》 這是一本麵嚮新時代畜牧業發展趨勢,深度聚焦現代化豬場精細化運營與效益提升的專業著作。本書旨在為廣大豬場管理者、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可操作的現代養殖理念與實踐指南,幫助他們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突破傳統養殖模式的局限,實現可持續、高效率的生産目標。 第一部分:前瞻視角下的現代豬業發展趨勢 本書首先將帶領讀者審視當前全球及國內生豬養殖業麵臨的宏觀環境與深層變革。我們將深入剖析: 全球與國內生豬市場供需格局演變: 分析人口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國際貿易以及偶發性疫情(如非洲豬瘟)對市場價格、生産規模和區域布局帶來的長期影響。 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要求: 探討國傢及社會對畜牧業環保標準的日益提高,包括糞汙處理、節能減排、生物安全體係建設等方麵的要求,以及如何將這些要求轉化為技術創新與管理優化的驅動力。 科技賦能養殖業的顛覆性變革: 詳細介紹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生物育種等前沿科技在現代豬場中的應用前景與實際案例,展示科技如何推動養殖嚮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轉型。 消費者對優質豬肉的需求變化: 分析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健康、營養、福利養殖等方麵的關注度提升,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養殖管理滿足這些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提升産品附加值。 産業政策導嚮與扶持舉措: 梳理國傢在現代畜牧業發展、規模化養殖、環境保護、疫病防控等方麵的最新政策法規,解讀其對豬場運營的深遠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 第二部分:精細化管理賦能豬場運營效率 本書的核心內容在於為讀者構建一套科學、係統、可復製的豬場精細化管理體係。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關鍵維度展開深入闡述: 智能化飼養管理係統: 精準飼喂策略: 探討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品種、不同生理狀態豬隻的營養需求,以及如何利用現代化設備(如自動飼喂器、精準稱重係統)實現個體化、智能化飼喂,最大化飼料轉化率,降低生産成本。 環境調控技術: 詳細介紹豬捨溫度、濕度、通風、光照、氨氣、二氧化碳等環境指標的科學調控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自動化設備實現精準調控,為豬隻提供最佳生長環境,減少應激,提高健康度。 行為監測與分析: 闡述如何利用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監測豬隻的活動、采食、飲水、排糞等行為,並通過大數據分析識彆異常情況(如疾病早期信號、應激反應),實現預警與乾預。 科學繁殖與高效生産: 母豬繁殖管理優化: 深入講解母豬的繁殖周期管理,包括配種時機、人工授精技術、妊娠期管理、産仔管理、哺乳期管理等,如何通過精細化操作提高母豬的配種受胎率、産仔數和斷奶窩重。 仔豬培育與早期健康: 介紹仔豬斷奶後至離乳前的關鍵管理措施,包括初乳攝取、營養供給、溫度控製、疾病預防等,如何降低仔豬死亡率,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 生長育肥期管理: 探討如何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隻的特點,製定科學的飼養計劃、免疫程序和健康監測方案,確保豬隻健康快速生長,達到最佳齣欄體重和肉質標準。 生物安全體係的嚴密構建與執行: 全方位風險評估與防控: 詳細分析各類潛在的生物安全風險源,包括人員、車輛、設備、飼料、飲水、病原微生物傳播途徑等,並提供針對性的風險評估方法。 區域化管理與人員管理: 闡述豬場內部的功能區域劃分(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人員進齣管理、洗消程序、著裝規範等,以及如何建立嚴格的內部人員管理製度。 車輛與物資進齣管理: 介紹車輛消毒、物資溯源、包裝處理等關鍵環節,防止外部病原體通過車輛和物資傳入豬場。 動物源性病原體防控: 講解重點疫病(如非洲豬瘟、豬藍耳病、豬瘟、口蹄疫等)的流行特點、傳播途徑、診斷方法與防控策略,並強調疫苗接種、藥物使用、隔離檢疫的重要性。 廢棄物處理與環境消毒: 介紹病死豬、墊料、糞汙的無害化處理技術,以及豬捨、場地、設備的日常消毒與定期大消毒程序。 精準健康管理與疫病防控: 早期診斷與預警機製: 強調建立係統性的健康監測體係,包括體溫監測、采食量監測、行為觀察、糞便檢查等,並結閤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實現疫病早期發現和預警。 科學的免疫程序製定與執行: 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産階段豬隻的需要,製定科學閤理的疫苗接種計劃,並確保疫苗的正確儲存、使用與記錄。 用藥管理規範化: 講解獸藥的閤理選擇、使用劑量、療程、休藥期規定,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用藥記錄,避免耐藥性産生與藥物殘留。 獸醫技術支持與閤作: 強調與專業獸醫機構建立緊密閤作關係,及時獲取專業診斷、治療指導與技術谘詢。 人力資源與團隊建設: 專業化人纔培養與引進: 分析現代豬場對人纔的多元化需求,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的員工培訓體係,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與管理意識。 績效考核與激勵機製: 設計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案,將員工的付齣與豬場的效益緊密結閤,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力。 安全生産與應急管理培訓: 強調員工的安全意識培養,定期進行安全操作規程培訓,並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團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第三部分: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 本書不僅關注技術層麵的管理,更將著眼於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成本控製與效益提升: 飼料成本優化: 通過精細化飼喂、原料選擇、預混料使用等方式,有效降低飼料成本。 人工成本精簡: 依靠智能化設備和高效管理流程,提高人均生産效率,適度降低人工成本。 疫病損失減少: 嚴密生物安全和精準健康管理,顯著降低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 提高産品附加值: 通過改善豬肉品質,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安全豬肉的需求,從而提升産品售價。 數據驅動的決策與優化: 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與分析體係: 詳細介紹豬場日常運營中需要采集的關鍵數據(如生産性能、健康狀況、飼料消耗、銷售數據等),並指導讀者如何利用Excel、專業軟件或雲平颱進行數據分析。 基於數據的運營決策: 闡述如何利用數據分析結果,對飼養、繁殖、管理等環節進行科學評估,找齣問題,製定改進措施,實現持續優化。 預測性管理: 探討如何利用曆史數據和當前趨勢,對未來生産情況、市場變化進行預測,提前做好規劃和應對。 綠色養殖與循環經濟: 糞汙資源化利用: 介紹沼氣工程、有機肥生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技術,將養殖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降低環境汙染。 節能減排技術應用: 推廣節水、節能設備和技術,減少豬場運營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品牌建設與市場競爭力: 提升産品質量與安全性: 通過全流程的科學管理,確保齣欄豬肉的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為品牌建設奠定基礎。 構建可追溯體係: 建立完善的産品追溯係統,讓消費者能夠瞭解豬肉的來源、養殖過程等信息,增強消費者信任。 探索多元化營銷策略: 結閤綫上綫下渠道,進行品牌宣傳與推廣,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市場占有率。 結語 《科學養殖·精準增效:現代化豬場運營新篇章》並非一本提供簡單操作手冊的工具書,而是一次對現代豬業運營理念與實踐的深度探索。本書融閤瞭行業前沿理論、科學管理方法與實際應用案例,旨在引領讀者打破思維定勢,擁抱變革,通過係統性的精細化管理,構建起高效、智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豬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實現養殖業的科學轉型與蓬勃發展。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資深養殖者,還是初入畜牧行業的青年纔俊,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知識財富與實踐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