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笑话集大成者。
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表现。
内容丰富,讽喻令人绝倒
《笑林广记》内容包括古艳、腐流、术业、形体、殊禀、闺风、世讳、僧道、贪吝、贫窭、讥刺、谬误。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习惯用语、口语、俚语等等,而且很多内容具有讽喻的价值,
老父
一市井受封,初见县官,以其齿尊,称之曰:“老先。”其人含怒而归,子问其故,曰:“官欺我太甚。彼该称我老先生才是,乃作歇后语,叫甚么老先,明系轻薄。我回称,也不曾失了便宜。”子询何以称呼,答曰:“我本应称他老父母,今亦缩住后韵,只叫他声老父。”
监生自大
城里监生与乡下监生,各要争大。城里者耻之曰:“我们见多识广,你乡里人孤陋寡闻。”两人争辩不已,因往大街同行,各见所长。到一大第门首,匾上“大中丞”三字,城里监生倒看指谓曰:“这岂不是丞中大?乃一征验。”又到一宅,匾额是“大理卿”,乡下监生以“卿”字认作“鄉”字,忙亦倒念指之曰:“这是鄉里大了。”两人各不见高下。又来一寺门首,上题“大士阁”,彼此平心和议曰:”原来阁(各)士(自)大。”
仿制字
一生见有投制生帖者,深叹“制”字新奇,偶致一远札,遂效之。仆致书回,生问见书有何话说,仆曰:“当面启看,便问老相公无恙,又问老安人好否,予曰俱安。乃沉吟半晌,带笑而入,才发回书。”生大喜曰:“人不可不学,只一字用得着当,便一家俱问到,添下许多殷勤。”
江心赋
有富翁同友远出,泊舟江中。偶散步上岸,见壁间题“江心赋”三字,错认“赋”字为“贼”字,惊欲走匿。友问故,指曰:“此处有贼。”友曰:“赋也,非贼也。”其人曰:“赋(富)便赋了,终是有些贼形。
作揖
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
认族
有王姓者,平素X好联谱,每遇姓相似者,不曰寒宗,就说敝族。偶遇一汪姓者,指为友曰:“这是舍侄。”友曰:“汪姓何为是盛族?”其人曰:“他是水窠路里王家。”遇一匡姓者,亦认是侄孙。人曰:“匡与王,一发差得远了。”答曰:“他是墙内王家。”又指一全姓,亦云:“是舍弟。”“一发甚么相干?”其人曰:“他从幼在大人家做蔑片的王家。”又指姓毛者是寒族,友大笑其荒唐,曰:“你不知,他本是我王家一派,只因生了一个尾靶,弄得毛头毛脑了。”人问:“王与黄同音,为何反不是一家?”答曰:“如何不是?那是廿一都田头八家兄。”
游戏主人,并非一个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据周作人《苦茶庵笑话选》(北新版)考证,《笑林广记》的内容是从冯梦龙《笑府》、李卓吾《笑倒》、石天基《笑得好》等书中选辑出来的。
卷一古艳部
比职
发利市
贪官
有理
取金
糊涂
不明
偷牛
避暑
强盗脚
属牛
家属
州同
衙官隐语
武弁夜巡
垛子助阵
进士第
及第
封君
老父
公子封君
送父上学
考监
咬飞边
入场
书低
监生娘娘
监生自大
王监生
自不识
半字不值
借药撵
斋戒库
附例
酸臭
仿制字
春生帖
借牛
哭麟
江心赋
不愿富
薑字塔
医银人肚
田主见鸡
讲解
训子
卷二腐流部
辞朝
上任
厮打
钻刺
证孔子
放肆
贽礼
不养子
野味
僧士诘辩
头场
识气
无一物
穷秀才
颂屁
出学门
抄祭文
凑不起
四等亲家
七等割屎
腹内全无
不完卷
求签
梦入泮
谒孔庙
狗头师
狗坐馆
师赞徒
请先生
兄弟延师
读破句
退束惰
赤壁赋
於戏左读
中酒
教法
浇其妻妾
梦周公
猫逐鼠
问馆
改对
挞徒
咬饼
想船家
叔叔
是我
屎在口头
村牛
瘟牛
歪诗
咏钟诗
老童生
认拐杖
拔须
卷三术业部
医官
冥王访名医
抬柩
医人
迷妇药
跳蚤药
医乳
愿脚踢
锯箭竿
怨算命
包殡殓
送药
补药
取名
索谢
包活
退热
僵蚕
看脉
医女接客
大方打幼科
幼科
小犬窠
骂
赔
吃白药
游水
阴阳生
法家
相相
不着
写真
胡须像
讳输棋
好棋
银匠偷
有进益
裁缝
不下剪
要尺
木匠
待诏
蓖头
头嫩
取耳
同行
偷肉
卖淡酒
三名斩
酒娘
走作
着醋
酸酒
炙坛
卷四形体部
愁穷
胡瘌杀
抛锚
通谱
一般胡
稀胡子
胡答嘲
光屁股
亲爷
无须狗
没须屁股
拔须去黑
黄须
老面皮
搁浅
瞽笑
被打
吃螺蛳
兄弟认匾
金漆盒
问路
乌云接日
鼻影作枣
虾酱
疑蛋
拾蚂蚁
捡银包
漂白眼
聋耳
呵欠
火症
讳聋哑
屁股麻
麻卵袋
赤鼻
鼻耐性
蒜治口臭
残疾婿
鸽口
过桥嚏
争座
直背
驼叔
认屁
屁婢
錾头
路上屁
贼屁
吃屁
桌面响
田鸡叫
怕冷
大乳
抓背
卷五殊禀部
恍惚
作揖
爇(ruo)衣
卖弄
出像
刚执
应急
掇桶
正夫纲
请下操
虎势
访类
吐绿痰
理旧恨
吃梦中醋
葡萄架倒
痴婿
呆子
父各爨
烧令尊
子守店
活脱话
母猪肉
望孙出气
买酱醋
悟到
藏锄
较岁
认鞋
记酒
盗牛
籴米
呆算
代打
七月儿
靠父膳
觅凳脚
访麦价
卧睡
懒活
白鼻猫
露水桌
咸蛋
看戏
演戏
祛盗
后跌
缓踱
出辔头
铺兵
鹅变鸭
帽当扇
买海螺
浼匠迁居
混堂嗽口
信阴阳
合着靴
发换糖
……
卷六闺风部
卷七世讳部
卷八僧道部
卷九贪吝部
卷十贪窭部
卷十一讥刺部
卷十二谬误部
附录笑笑录
刚拿到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系列里的《笑林广记》,就被其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沉甸甸的书本,纸质细腻,印刷清晰,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这样一套能够系统性地接触到国学经典的载体,而这套“精粹”系列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特别是《笑林广记》,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零散的古代笑话,但能拥有一本系统整理、且带有现代译文的版本,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非常欣赏“无注释译文”这种处理方式,它在保留了原文的精炼和韵味的同时,又通过现代语言的辅助,让晦涩的古文变得易于理解。这对于许多像我一样,古文功底并非特别深厚的读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故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智慧。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以及古人特有的幽默感是如何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场合中得以体现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一些笑话,更能让我从中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肌理,体会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态度。它应该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每次都能有所收获的书籍。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被《笑林广记》这个书名所吸引。我一直觉得,笑话和幽默是人类最能体现智慧和人性的地方之一。古代的笑话集,往往比正史要来得生动和真实,因为它们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也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笑林广记》听起来就像是古代社会的“段子集”,充满了市井的智慧和人间的烟火气。而“无注释译文”这个标签,对我来说是个惊喜。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古籍,但常常被生僻字和晦涩的文言文劝退,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纱在看东西。有了“无注释译文”,我就能更顺畅地进入故事的情境,理解那些幽默的点在哪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放声大笑,也能让我若有所思。我想要看看,古人是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令人捧腹的场景,又是如何通过故事来讽刺那些不合理的现象,或者只是单纯地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我相信,一本好的笑话集,不仅仅能带来短暂的欢愉,更能启迪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系列的书籍,我对《笑林广记》这本尤为感兴趣。我一直以来就对中国古代的幽默故事和笑话集颇有好感,总觉得这些看似轻松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社会乃至人性的独特观察和洞察。《笑林广记》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联想到无数令人捧腹的片段和充满智慧的调侃。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无注释译文”的版本,这意味着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又提供了一层现代语言的解读,应该能帮助我更轻松地理解那些可能因为时代背景或语言差异而难以直接领会的幽默。这种“无注释译文”的组合,让我既能品味古文的韵味,又不至于被生僻字词所困扰,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最贴心的设计。我设想,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盒,里面装满了古代文人的机智、戏谑,以及那些穿越时空的笑声。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现代娱乐的年代,古人是如何通过文字来逗乐彼此的,又是如何用幽默来化解生活的苦涩和不公的。我对书中收录的故事类型充满好奇,是讽刺时弊的辛辣之语,还是日常生活的趣味轶事?是关于官场百态的滑稽表演,还是市井小民的机智应对?这一切都让我充满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心灵的洗礼和一场愉快的阅读之旅。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其中《笑林广记》这本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但很多时候,原汁原味的古文阅读起来总会有些门槛。这本“无注释译文”的《笑林广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通过现代汉语的翻译,让故事更加通俗易懂,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认为,笑话和幽默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是否活泼、是否充满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我非常好奇,在没有现代媒体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通过文字来传递欢乐的?《笑林广记》是否收录了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段子?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幽默感。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交流,我希望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感受乐趣,让自己的生活也多一份轻松和豁达。
评分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书籍,里面收录的《笑林广记》是我最期待的一本。我一直觉得,笑话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直接、最有趣的方式之一。不同于正经的史书,笑话往往更生动、更贴近生活,也更能反映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智慧。《笑林广记》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古风古韵,让人联想到那些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古代故事。我特别喜欢的是“无注释译文”的呈现方式。这意味着在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和韵味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现代读者一个更便捷的阅读通道。我不用担心因为古文功底不足而错失其中的乐趣,也能够更轻松地品味那些跨越时空的幽默。我设想,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代的茶馆,听着说书人娓娓道来,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会心一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也能够让我从中看到古代社会的生活百态,体会古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一本消遣读物,更是一扇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小窗。
评分挺好看的呗内容很充实 没有删减
评分没看呢
评分收藏
评分收藏
评分很好的书,要是64K就更好了。
评分买了五十多本,阅读经典,开卷有益
评分可以
评分收藏
评分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