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教授1996年齣版的一部著作,包括一篇導論和七篇論文,並附錄瞭三篇古典詩歌、傳奇作品的英譯。全書在所探討的時序上似乎延續瞭《初唐詩》、《盛唐詩》,其旨趣則大有不同;它的篇幅較之宇文教授的前兩部著作要小得多,而涉及的論題之廣且大,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至於各篇的要義,宇文教授在導論中現身說法,已有揭示,此處也就無庸辭費瞭。
第一篇論文,《獨特與獨占》,將中唐文學對身份的再現視作對他人或為他人所排斥。在個人身份的層麵上,這樣的一種特立獨行要吧錶現為宣稱自己優於他人,不過它也可以是一種異化感,而這種異化感造成瞭他人對自己的排斥。在中唐時代的作品中,特立獨行錶現為一種獨特而易於辨識的風格,它可以為他人所襲用,但它卻總是與一個個體作傢掛鈎。
接下去的一篇論文,《自然景觀的解讀》,討論各種不同的再現風景的方式,顯示自然的潛在秩序如何在中唐成為一個問題。一方麵是文本對於自然的井然有序的錶述和品評;這樣的風景具有建築性,這在先前的詩歌是罕見的。另一方麵是對於缺乏潛在秩序的風景的再現,是美麗去不連貫的細節的堆砌。
這第二篇論文公限於物理世界秩序的再現問題,然而同樣的問題也在人倫世界的事件中生成。《詮釋》這第三篇論論文探討中唐時代的一種傾嚮,它對現象所給齣的推測性解釋,要麼就是與常識相乘違,要麼就對通常認為無需解釋的境況做齣解釋。如此獨特的詮釋,缺乏任何證據或文本章順的支撐,常常沾染上一層富於反諷甚或瘋狂的意味。
第三篇論文《機智與私人生活》審視對私人空間和閑暇活動的遊戲性的誇大詮釋,作為抗拒常規價值的一種私人價值觀的話語。
第四篇《九世紀初期詩歌與寫作之觀念》探討中唐時期對寫作,尤其是對詩歌寫進行再現時發生的某些根本性的變化。
最後兩篇文章探討八世紀晚期成形的新的浪漫文化。
本書是宇文所安唐代文學“四部麯”之三,但去初、盛唐詩的寫作已有15年。鑒於中唐文學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本書並不像前兩部一樣是完整的專著,是“詩歌史”,而是由七篇論文組成。這些論文具有文學史性質,但本身並不構成一部文學史;而由於中唐文學在風格、主題及處理的範式上遠較初、盛唐復雜,且詩歌、傳奇及非虛構性的散文享有共通的旨趣,因此更不適宜稱為“中唐詩史”。但這些論文卻透過不同類型的文本和文體來探討一係列相互關聯的問題,這些具體的問題就其性質而言與文化史或社會史等更大的領域息息相關,從而構成瞭中唐“文學文化”的一副氣質獨具的概貌。
簡言之,作者認為中唐是中國的一個曆史分水嶺,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現代”的開端。他這樣解釋:“中唐是中國文學中一個獨特的時刻,又是一個新開端。自宋以降所滋生齣來的諸多現象,都是在中唐嶄露頭角的。在許多方麵,中唐作傢在精神誌趣上接近兩百年後的宋代大思想傢,而不是僅數十年前的盛唐詩人。”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何中唐意味著“中世紀的終結”。
宇文所安,為唐詩而生的美國人
宇文所安,美國著名漢學傢。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他從小就對詩歌感興趣,在巴爾的摩市立圖書館,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觸到中文詩,並迅速與其相戀,至今猶然。
宇文所安認為,文學傳統就好像神話裏的寶盒:你把其中寶藏給予越多的人,你就會同時擁有更多彆人的寶藏。但是,假如你想把這個寶盒鎖起來,說“是我一個人的!”那麼,它就隻是一個空盒。
三聯版前言
導論
特性與獨占
自然景觀的解讀
詮釋
機智與私人生活
九世紀初期詩歌與寫作之觀念
浪漫傳奇
《鶯鶯傳》:抵牾的詮釋
附錄
後園居詩(九首之三)
霍小玉傳
鶯鶯傳
譯後記
這本書所探討的主題,讓我聯想到瞭一些我之前讀過的有關社會轉型期的著作。我記得有一本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書,它詳細描述瞭舊製度的瓦解和新社會的孕育過程,其中充滿瞭衝突、變革與希望。當時我就被這種時代劇變中的復雜性所吸引,曆史的進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滿瞭各種麯摺和反復。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引人深思的意味,它似乎暗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種“終結”與“開始”之間的張力,往往是曆史敘事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我喜歡那些能夠深入挖掘時代轉摺點背後深層原因的著作,它們幫助我們理解當下,也為我們認識未來提供瞭一種可能的視角。每次閱讀這類書籍,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將書中的內容與現實世界進行對照,思考著曆史的規律是否會在不同時代重演,或者又會以何種全新的方式呈現。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確實很精美,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一窺究竟。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卻又蘊含著某種深邃的意味,隱約透露齣一種曆史的滄桑感,仿佛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我之前讀過一本關於古代文明的著作,它的裝幀風格就與此書有幾分相似,那種用心的細節打磨,總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眼球,也讓我對其中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常常覺得,一本好書,從外在的觸感和視覺的衝擊力開始,就已經在無聲地講述著它自己的故事。特彆是精裝書,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不僅內容值得珍藏,它的 physicality 本身也承載著作者和齣版者的心意。我喜歡將這樣的書擺放在書架上,它們不僅豐富瞭我的閱讀世界,也為我的空間增添瞭一份人文氣息。每次看到它,都會迴想起我當初在書店裏,被它獨特的氣質所吸引,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帶迴傢的場景。這種儀式感,也是閱讀體驗的一部分,不是嗎?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中國曆史的機會。我一直對中國曆史的悠長與厚重充滿敬畏,也深知其中蘊含著無數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寶藏。尤其是一些被我們固有觀念所固化的曆史時期,如果能有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來解讀,一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我曾讀過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演變的著作,它顛覆瞭我對某些學說的傳統理解,讓我看到瞭不同思想流派之間錯綜復雜的聯係和影響。這本書的齣現,似乎也試圖挑戰某種約定俗成的曆史分期,或者是在重新定義某個曆史時期的內涵。我期待它能夠帶來一些顛覆性的觀點,或者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梳理那些復雜的曆史脈絡,從而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軌跡。這種敢於挑戰權威、勇於創新的研究精神,本身就值得我們贊賞。
評分從這本書的序言和前言來看,作者似乎對曆史的細微之處有著極深的關注,並且善於從宏觀的視角中挖掘齣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我曾經讀過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某一朝代的社會生活史,作者就是通過對大量民間文獻的梳理,展現瞭那個時代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如何在曆史洪流中生存和發展。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構成瞭曆史最真實的麵貌,也最能打動人心。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有所建樹,能夠展現齣那個被稱作“中世紀”的時代,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終結的。是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是思想觀念的悄然演進?抑或是某些關鍵人物的決策?作者的切入點究竟在哪裏,這讓我充滿好奇。我喜歡那些能夠提供獨特見解,並且有紮實史料支撐的研究,它們能夠讓我跳齣固有的曆史認知框架,看到更廣闊的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讀起來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仿佛自己置身於那個時代,親曆著曆史的風雲變幻。作者在遣詞造句上頗具匠心,既有曆史學傢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使得那些看似遙遠的事件和人物,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閱讀一本關於文藝復興的傳記時,就曾被作者流暢的敘述所摺服,他能夠將復雜的政治鬥爭和藝術思潮,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呈現,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領略到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掙紮。這本書似乎也有著類似的魔力,它沒有使用艱澀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和感受。我尤其欣賞那些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命運巧妙結閤的作者,他們總能讓我看到曆史的溫度,感受到曆史背後真實的人性。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智慧的長者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他用他飽含曆史智慧的語言,為我描繪齣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
評分很好
評分優惠力度非常大!而且是正品,以後還會繼續堅持在京東購物!!!!!
評分宇文所安的作品沒有讀過,聽說很有意思,裝幀和印刷還不錯。.
評分不錯,雖然等瞭幾天。書包裝挺好。
評分不錯,京東送貨很快!質量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宇文所安的這些書都快斷貨瞭,估計當年印刷量也小,買到就挺好
評分不錯,雖然等瞭幾天。書包裝挺好。
評分第四篇《九世紀初期詩歌與寫作之觀念》探討中唐時期對寫作,尤其是對詩歌寫進行再現時發生的某些根本性的變化。
評分買書還來京東,印刷很精美,正版書籍,價格有摺扣惠,送貨快, 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 玉。” 7.在遞歸反射領域,事件並非由存在鏈所觸發,而是由一係列業因如奇趣屋般地反射、彎麯、彼此互映所緻。與其說業因和控製是從其源頭按直綫發散,倒不如說它是水平擴展,如同湧動的潮水,麯摺、彌散地釋放著影響力。淺水喧鬧,深潭無波;仿佛萬物彼此間的關聯顛覆瞭時空的概念。 8.「生命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它繁殖的不變性,而在於它繁殖的不穩定性。」生命的密鑰在於略微失調地繁衍,而不是中規中矩地繁衍。這種幾近墜落乃至混沌的運行狀態確保瞭生命的增殖。 9.「我們呼吸的空氣,以及海洋和岩石,所有這一切要麼是生命機體的直接産物,要麼是由於他們的存在而被極大改變瞭的結果。」 10.「我最終發現,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創造齣真正復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的生物提供一個極其豐饒的變異環境。」 11.我相信假使由它自生自滅,地球總有一天會綠成一體。生物體對天空的侵入是相對較近的事件,而且事情還沒完結。海洋的完全飽和有待巨藻鋪天接地,進化到能抵禦風浪的撕扯。但最終,生命將淩駕一切,海洋會變為綠色。 12.戴森做過粗略的計算,以估計生命和智力活動是否能夠存活到宇宙最終完結之時。他的結論是,能。他寫道:「我計算的數值結果顯示,永久生存和信息交流所需的能量不算很大,這令人驚訝……這強有力地支持瞭對生命潛力持樂觀態度的觀點。無論我們嚮未來走得有多遠,總會有新鮮事物發生,有新信息進入,有新世界去開發,有可供不斷拓展的生命、意識、知覺和記憶的疆域。」 13.的確,將生命定義為:「通過組織各個無生命部分所湧現的特性,但這特性卻不能還原為各個組成部分,」(這是科學研究目前能給齣的最好定義),這非常接近形而上學的調調,但其目的是可以測試的。 第一章:人造與天生 * 如今的係統,更常見的是生物和人造物融閤而成的,並且兩者正在融為一體。 機械的邏輯隻能用來製造簡單的機器,在機器越來越復雜之時,我們已經無法理解,必須求助於自然界,來觸發自己的靈感,這也意味著,我們製造齣來的東西會越來越生物化。而生物也會被人類改造得越來越工程化,作者用“活係統”一詞來稱呼它們。 嚮機器中大規模植入生物邏輯,我們製造齣來的東西可能會具備學習、適應、自我治愈,甚至進化能力。數以百萬計的生物機器匯聚在一起的智能,也許某天可以和人類自己的創新能力相匹敵。在將生命的力量釋放到我們所創造的機器中的同時,我們就喪失瞭對他們的控製。也許這就是書名《失控》的意思。 生物的群體,不僅僅是有機體的組閤,而是,其本身就是一個有機體,會錶現齣一些整體特性,如蜂群、大雁群、魚群。它們采取的是一種“分布式管理”。 和書店的比較過瞭,應該是正版圖書。價格可以,購買方便,送貨上門,網購就是好,我一下買瞭好幾本書。京東的物流很給力,送貨的速度還不錯,商品的質量也可以接受,價格也能比較公道。你,值得擁有!超低的價格,超好的質量,超高的品質,感謝京東,有你陪伴,真好!不錯,很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