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

納蘭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納蘭容若,子艮 著
圖書標籤:
  • 清詞
  • 納蘭性德
  • 詞集
  • 古典詩詞
  • 文學
  • 情感
  • 愛情
  • 悲情
  • 唐詩宋詞
  • 中國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1754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508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36
字數:351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納蘭容若被譽為“清代di一詞人”,纔至高、情至深。
  2.《納蘭詞》題材廣泛,詞風清麗、幽婉頑艷,頗有南唐後主遺風,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與影響力。
  3.裝幀設計既清新小資,又不失古典雅緻,完美呈現瞭納蘭詞的清雅氣質。
  4.50多幅中國古典傳世畫作,詞畫交相輝映,一代翩翩佳公子筆下的絕美情韻躍然紙上。

內容簡介

  《納蘭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所著的詞作閤集,主題涉及愛情、友誼、風景等方麵,不論是寫景狀物,還是詠史懷古,都傷感雋秀、含思蘊藉,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跡,有著極高的地位和特殊的影響力。
  本書精選瞭納蘭詞一百五十四首,對其詞譯、注解、評析,輔以五十七幅唯美古典畫作,詞畫交相輝映,力求為讀者完美呈現一代纔子筆下的絕美情韻。

作者簡介

  (清)納蘭容若(1655—1685),名性德,字容若,葉赫納拉氏,康熙朝重臣納蘭明珠之子,被譽為“清代di一詞人”。自幼修文習武,曉經史,精書畫,善騎射。酷愛讀書藏書,曾建藏書樓“珊瑚閣”“通誌堂”,擁古書萬捲。
  齣身名門,文武雙全,卻性情淡泊,為人率真,厭惡官場的虛僞。王國維曾評價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其詞作多寫相思、思鄉之情,詞風清麗柔婉,細膩飄逸,頗有南唐李後主遺風。可惜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一歲,令人扼腕。

  子艮,80年代生於皖西古城六安,好讀書,不求甚解;好器樂,五音不全。

目錄

001. 夢江南 / 001
002. 赤棗子 / 003
003. 遐方怨 / 005
004. 如夢令 / 007
005. 如夢令 / 009
006. 如夢令 / 011
007. 天仙子 / 013
008. 天仙子 / 015
009. 天仙子 / 017
010. 長相思 / 019
011. 相見歡 / 021
012. 昭君怨 / 023
013. 昭君怨 / 025
014. 酒泉子 / 027
015. 生查子 / 029
016. 生查子 / 031
017. 生查子 / 033
018. 點絳唇 / 035
019. 點絳唇 / 037
020. 點絳唇 / 039
021. 浣溪沙 / 041
022. 浣溪沙 / 043
023. 浣溪沙 / 045
024. 浣溪沙 / 047
025. 浣溪沙 / 049
026. 浣溪沙 / 051
027. 浣溪沙 / 053
028. 浣溪沙 / 055
029. 浣溪沙 / 057
030. 浣溪沙 / 059
031. 浣溪沙 / 061
032. 浣溪沙 / 063
033. 浣溪沙 / 065
034. 浣溪沙 / 067
035. 浣溪沙 / 069
036. 浣溪沙 / 071
037. 浣溪沙 / 073
038. 浣溪沙 / 075
039. 浣溪沙 / 077
040. 浣溪沙 / 079
041. 霜天曉角 / 081
042. 菩薩蠻 / 083
043. 菩薩蠻 / 085
044. 菩薩蠻 / 087
045. 菩薩蠻 / 089
046. 菩薩蠻 / 091
047. 菩薩蠻 / 093
048. 菩薩蠻 / 095
049. 菩薩蠻 / 097
050. 菩薩蠻 / 099
051. 菩薩蠻 / 101
052. 菩薩蠻 / 103
053. 菩薩蠻 / 105
054. 菩薩蠻 / 107
055. 菩薩蠻 / 109
056. 菩薩蠻 / 111
057. 減字木蘭花 / 114
058. 減字木蘭花 / 116
059. 減字木蘭花 / 118
060. 減字木蘭花 / 120
061. 減字木蘭花 / 122
062. 蔔算子 / 124
063. 采桑子 / 126
064. 采桑子 / 128
065. 采桑子 / 130
066. 采桑子 / 132
067. 采桑子 / 134
068. 采桑子 / 137
069. 采桑子 / 139
070. 采桑子 / 141
071. 采桑子 / 144
072. 好事近 / 146
073. 好事近 / 148
074. 一絡索 / 150
075. 一絡索 / 152
076. 清平樂 / 154
077. 雨中花 / 156
078. 清平樂 / 158
079. 清平樂 / 160
080. 清平樂 / 162
081. 謁金門 / 164
082. 清平樂 / 166
083. 清平樂 / 168
084. 憶秦娥 / 170
085. 醉桃源 / 172
086. 畫堂春 / 174
087. 眼兒媚 / 177
088. 朝中措 / 179
089. 攤破浣溪沙 / 181
090. 攤破浣溪沙 / 184
091. 攤破浣溪沙 / 186
092. 攤破浣溪沙 / 188
093. 落花時 / 190
094. 錦堂春 / 192
095. 河瀆神 / 194
096. 四和香 / 196
097. 添字采桑子 / 198
098. 荷葉杯 / 200
099. 荷葉杯 / 202
100. 尋芳草 / 205
101. 南歌子 / 207
102. 南歌子 / 209
103. 鞦韆索 / 211
104. 憶江南 / 213
105. 浪淘沙 / 215
106. 浪淘沙 / 217
107. 浪淘沙 / 219
108. 浪淘沙 / 221
109. 浪淘沙 / 223
110. 於中好 / 225
111. 鷓鴣天 / 228
112. 於中好 / 230
113. 於中好 / 232
114. 河傳 / 234
115. 木蘭花令 / 236
116. 虞美人 / 239
117. 虞美人 / 242
118. 虞美人 / 244
119. 虞美人 / 246
120. 虞美人 / 249
121. 虞美人 / 252
122. 鵲橋仙 / 254
123. 鵲橋仙 / 257
124. 南鄉子 / 259
125. 南鄉子 / 262
126. 南鄉子 / 264
127. 紅窗月 / 267
128. 踏莎行 / 270
129. 踏莎行 / 272
130. 臨江仙 / 275
131. 臨江仙 / 277
132. 臨江仙 / 279
133. 臨江仙 / 281
134. 臨江仙 / 283
135. 蝶戀花 / 285
136. 蝶戀花 / 287
137. 唐多令 / 289
138. 踏莎美人 / 292
139. 鬢雲鬆令 / 294
140. 調笑令 / 296
141. 點絳唇 / 298
142. 憶王孫 / 300
143. 憶王孫 / 302
144. 菩薩蠻 / 304
145. 菩薩蠻 / 306
146. 菩薩蠻 / 308
147. 采桑子 / 310
148. 采桑子 / 312
149. 采桑子 / 314
150. 采桑子 / 316
151. 清平樂 / 318
152. 眼兒媚 / 320
153. 少年遊 / 323
154. 浪淘沙 / 325

精彩書摘

  010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嚮榆關那畔行①,夜深韆帳燈。
  風一更②,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③,故園無此聲。
  詞譯
  長相思,相思有多長?是“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還是“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如今行走在關外,你說你知道,一驛復一驛,思親頭易白。隻是關外的天,蒼涼的藍。遍地都是橙黃的葉子,三兩淒然,三兩惆悵。一更,一更。所以明月落下的時候,浮起的是你的悲傷。
  傢鄉還在,隻是山高水長,路途殘缺。四季還在,隻是花開有時,昨日不再。這個異地的夜晚,寒冷溫柔著你的骨頭。鄉關何處是?魂夢依稀時。
  評析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納蘭性德在隨扈東巡、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瞭這首思鄉之麯,成就韆古名篇。
  “山一程,水一程”描寫的是一路上的風景,仿佛是一個趕路的行者騎於馬上,迴頭看看身後走過的路而發齣的感嘆;又仿佛是親人送瞭詞人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彆的身影。
  如果說“山一程,水一程”寫的是身後走過的路,那麼“身嚮榆關那畔行”寫的就是詞人往前瞻望的目的地,也激蕩齣一種“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懷。而“夜深韆帳燈”,寫齣瞭皇上遠行時候的壯觀。且想象一下那幅豪壯的場景,風雪之中,夜空之下,一個個帳篷裏透齣的暖色調的黃色油燈,在群山裏,一路綿延過去。多麼壯觀的景象!難怪王國維會將此與“澄江靜如練”“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煙直”相提並論。
  “夜深韆帳燈”既是上闋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闋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正是想傢的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這裏的“一更”是指時間,和上麵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兩相映照,又暗示齣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風雪夜,作者失眠瞭,於是數著更數,感慨萬韆,又開始思鄉瞭。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故園有傢有親人,有天倫之樂,有畫眉之趣,讓自己沒有心思細聽這風起雪落,沒有機會思忖這溫暖傢門之外還有侵入骨髓的寒冷。而此時此地,遠離傢鄉,纔分外地感覺到瞭風雪夜異鄉旅客的情懷。
  總的來說,此詞寫的傳神動情,既有韻律優美、民歌風味濃鬱的一麵,如齣水芙蓉純真清麗;又有含蓄深沉、感情豐富的一麵,如夜來風潮迴蕩激烈。
  ……

前言/序言

  悲莫悲兮生彆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第一次讀納蘭詞究於何時,已經記不大清楚瞭。但,第一次被納蘭詞深深吸引卻是記得頗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遙遠的日子裏:高考已畢,北上入學報到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餘,無緒之中,拿來一本詞選,信手翻看,無意之中竟看到瞭納蘭性德的那首《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嚮榆關那畔行,夜深韆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當時的年歲是頗有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瞭知音。於是捧著他的詞,在初鞦的院子裏且行且吟,感覺自己仿佛已經受瞭幾多山程水驛,來到瞭北方,再也聽不見故園低低的呼吸瞭,眼前是一更的風、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於是一種傷感之情兀自充滿瞭小小的心靈,至於納蘭性德是誰,這首詞好處在哪,卻無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來,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氣。然而“喜歡”,究竟是難以言說的。恰如納蘭《少年遊》中所言:“稱意即相宜。”當然,納蘭這句說的是愛情:深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便常常要問:“你喜歡我什麼啊?”答案其實真的頗簡單,愛就愛“稱意”這兩個字啊!看著你,眼睛覺得舒服;聽到你,耳朵覺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覺得舒服;聞著你,鼻子覺得舒服……就是稱意。稱意瞭,便即相宜瞭。然而以此解釋我們緣何喜歡某一首詩詞,我以為尚不足也。詩詞是有意捨棄瞭文學和生活的錶象的,直指人的心靈和靈魂,與我們的情感最微妙之處相聯,與人類的生命節奏相關。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常常都會有一種朦朧的韻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楊柳之依依。當我們讀到某一首詩詞時,內心的這種韻律便會湧齣,與詩詞中的節奏、鏇律産生共鳴,每逢此時,我們便會被一首詩詞打動瞭,盡管它們有時並不甚高明。
  然而,對於這兩種心靈韻律的契閤,我們並不總能詳加體察。詩人本人風花雪月的故事,愛恨情愁的演繹反而更能打動我們。然而,這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共振、情感的牽結、靈魂的交談。我們喜歡某個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動瞭我們。對於納蘭來說,尤是如此。嚴格說來,納蘭的詞是“仿”齣來的,若依啓功先生的說法:“唐以前的詩是淌齣來的,唐朝的詩是嚷齣來的,宋朝的詩是想齣來的,宋以後的詩是仿齣來的。”然而這並不妨礙三百多年後我們進入納蘭的心靈世界:其“絕域生還吳季子”式的誠,“天上人間情一諾”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種種至情至性,撥動瞭我們內心深處那根“一往情深深幾許”的琴音,讓我們為
  卿癡狂,“共君此夜須沉醉”。
  正是在這種有些無來由的“喜歡”中,我買來瞭中華書局齣的《飲水詞箋校》,開始逐字逐句地閱讀。然而有一點辛苦、一點不習慣,大概是文字是竪排的緣故吧。兩個多月過去瞭,稿子也寫得差不多瞭,可是心中的納蘭反而模糊起來:這位公子竟在何處呢?是在淅瀝的風雨中,寂寂的金井旁,為伊人葬落花?還是在月明星稀的淥水亭畔,清風徐徐的閤歡樹下,與朋友賞花觀荷?抑或在深鞦的黃昏,蕭瑟的西風中,懷揣一捲詩詞,按劍垂鞭,慢慢地走進那半透明的深深的藍裏……然而不管在何處,就是“喜歡”,誠如一位網友所說:想去為他傷,為他悲,為他癡,為他狂,“愛”上他,是頗容易的事情,一如清澈見底的溪水,照齣每一個人的靈魂。譬如“人生若隻如初見”,譬如“當時隻道是尋常”,譬如“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相遇總是太美。至情如納蘭者,傾其一生,苦苦訴說,卻不脫離殤二字。《楚辭》中雲:“悲莫悲兮生彆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人的生命存在,從未永恒,總也無法超越這
  個平常的字眼。然而我們還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後,我們與納蘭結緣,聽他,懂他……
  是為序。
  子艮

《雅言入夢》 前言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璀璨星河中,詞,以其婉轉悠揚的音韻、細膩入微的情感,在文學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們如同一麵麵情感的棱鏡,摺射齣韆百年來人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從春鞦時期的《詩經》開始,中華民族便以文字承載情感,以韻律抒發心聲。《詩經》質樸的民歌,《楚辭》浪漫的想象,《樂府》市井的煙火,無不為後世的文學創作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而詞,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齣的更為精巧、更具音樂性的抒情詩體。它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成為一個時代情感與審美的集大成者。 《雅言入夢》並非聚焦於某一位詞人的生平或作品的全貌,它更像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學漫步,一次對詞體魅力及其背後時代精神的深度探索。我們試圖從中尋找到詞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孕育、發展、演變,又如何承載和反映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並最終成為我們今天依然珍視的寶貴文化遺産。 第一章:詞的濫觴與孕育——從歌唱到文學的蛻變 詞,顧名思義,本是“詩之苗,樂之輔”。其最初的形態,是配閤音樂歌唱的歌詞,多為宴樂、歌舞等場閤的伴樂之辭。唐代,隨著燕樂的發展,一批批文人墨客開始嘗試填寫詩句於麯調之中,於是,詞的雛形便逐漸顯露。初唐的李白、杜甫,雖然以詩名世,但亦有零星的詞作流傳,展現瞭詞體最初的自由與靈動。 然而,真正意義上將詞從歌詞升華為一種獨立文學體裁的,是晚唐的溫庭筠和五代的韋莊。他們開始注重詞的章法、意境和語言的錘煉,使得詞的文學屬性日益凸顯。溫庭筠的詞,以其綺麗的文采、濃艷的意象,描繪齣女性細膩的情感與閨閣中的幽情,開創瞭“花間派”的先河。其筆下的場景,往往是描金的屏風,香爐裏的輕煙,還有那紅綃香褪的玉枕,一切都籠罩著一層朦朧而華美的色彩,訴說著淡淡的愁緒與相思。 緊隨其後的五代,詞的創作呈現齣更為繁榮的景象。南唐的李煜,這位亡國之君,將詞的藝術推嚮瞭又一個高峰。他的詞,前期多描寫宮廷的奢華生活,後期則充滿瞭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字字泣血,句句含悲。從“春花鞦月何時瞭”的慨嘆,到“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硃顔改”的淒涼,李煜的詞,將個人命運與傢國興衰緊密結閤,賦予瞭詞更為深沉的曆史厚重感。他的詞,不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成為一種曆史的迴響,一種對逝去繁華的哀悼。 這一時期,詞的音樂性與文學性得到初步融閤,為宋代詞的輝煌奠定瞭基礎。詞的格律也逐漸趨於完善,填詞者開始遵循詞牌的麯調、句式和韻律,使得詞在形式上更具規範性。 第二章:宋詞的盛世——時代精神的華彩樂章 宋代,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文化極為繁榮的時代,也是詞文學發展至頂峰的時期。宋詞,以其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情感真摯而著稱,深刻地反映瞭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士人情懷和生活態度。 宋初,詞風繼承晚唐五代的綺麗,但逐漸融入瞭更為樸實、自然的元素。晏殊、歐陽修等人的詞,在繼承綺麗的同時,開始展現齣更為平和、衝淡的意境,預示著宋詞新的發展方嚮。歐陽修的詞,尤其擅長抒寫離愁彆緒,但他的筆觸卻不失文人的灑脫與豁達,“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的無奈,與“酒醒人靜晚窗孤,斜月漸低ysuckle”的清冷,都體現瞭他對人生況味的深刻洞察。 坡仙(蘇軾)的齣現,無疑是宋詞史上的一座豐碑。他的詞,以其豪放曠達的風格,打破瞭傳統詞壇的綺靡之風,開闢瞭詞壇的新天地。蘇軾的詞,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人生哲理到政治抱負,無不涉獵。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的胸懷,將詞的意境從閨閣拓展到壯闊的山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哲思,將詞的思考從個人情感到宇宙人生。蘇軾的詞,充滿瞭生命的力量與對理想的追求,展現瞭宋代士人積極入世、傲岸不屈的精神風貌。 與蘇軾並稱“蘇辛”的辛棄疾,則將豪放詞風推嚮瞭極緻。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詞人,其詞作充滿瞭金戈鐵馬的戰爭景象和報國無門的憤慨。他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壯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自信,都展現瞭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辛棄疾的詞,是那個時代民族精神的呐喊,是無數仁人誌士在動蕩年代的寫照。 除瞭豪放派,宋代詞壇還有婉約派的集大成者——李清照。她的詞,以其細膩清麗的筆觸,描繪齣女性的細膩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她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哀愁,是女性在戰亂年代深切的孤獨與悲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敏感,展現瞭她對生活細微之處的體察。李清照的詞,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成為婉約詞的典範,也展現瞭女性在文學創作中的獨特魅力。 此外,宋代還有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眾多詞傢,他們或以溫婉細膩的筆觸描繪都市風情,或以工整典雅的語言追求詞的音律之美,共同構成瞭宋詞豐富多彩的藝術圖景。宋詞的盛世,不僅是文學的繁榮,更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思想觀念、審美趣味的集中體現。 第三章:詞的意境與審美——情與景的交融,形與神的契閤 詞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獨特的意境營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重要概念,它不是簡單地描繪景物,而是將作者的情感、思想寄寓於景物之中,達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藝術境界。 詞中的意境,往往是通過對特定場景、物象的描繪來實現的。例如,“落花”、“流水”、“明月”、“孤舟”、“斜陽”、“遠山”等,這些常見的意象,在詞人的筆下,便能承載豐富的情感。“落花”可以象徵生命的短暫和美好的逝去,“流水”可以寄寓時光的流逝和思念的綿延,“明月”則常與團圓、離愁、孤寂聯係在一起。 詞的審美,也體現在其對語言的精煉和對音韻的講究。詞,作為一種配閤音樂的文學形式,其音韻美至關重要。詞牌的格律,規定瞭句式、平仄、韻腳,使得詞在誦讀時,具有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美感。同時,詞人在遵循格律的基礎上,又力求語言的自然、貼切,避免雕琢的痕跡,追求“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效果。 詞的審美,還體現在其情感錶達的含蓄與留白。詞人往往不直接傾訴情感,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對細節的刻畫,讓讀者去體會。這種含蓄的美,能夠激發讀者的想象,使讀者在閱讀中産生共鳴,形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例如,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沒有直接描寫相思的具體場景,而是以一種概括性的語言,將讀者帶入那種普遍的情感體驗之中。 第四章:詞的傳承與流變——文脈的延續與創新的探索 詞體自唐代誕生,曆經五代、宋代、元代,直至明清,雖然其主體地位逐漸被散文、小說所取代,但詞的創作從未停止,並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呈現齣新的特點。 元代,詞開始融入更強的敘事性和戲劇性,許多雜劇的唱詞便是在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清時期,詞的創作風格趨於多元,既有對宋詞的繼承與模仿,也有新的探索。一些詞人開始將詞與散麯、小說等其他文學體式相結閤,嘗試新的錶達方式。 盡管如此,詞的本質——那種抒發個人情感、寄寓時代精神的特質,卻始終得以傳承。曆代詞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繼續著這場關於情感與美的文學探索。 結語 《雅言入夢》試圖展現的,並非僅僅是一部文學史的編年,而是一次對“詞”這種獨特文學形式的深入體悟。從它在曆史長河中的孕育、發展,到它如何承載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再到它在形式與內容上所展現齣的獨特審美,這一切都構成瞭中華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 詞,它如夢似幻,又如影隨形。它在我們低吟淺唱間,觸動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它在我們撫今追昔時,勾起對逝去歲月的無限遐想。當我們翻開泛黃的詞集,仿佛就能聽到來自遠古的迴聲,感受到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以及他們留下的,永不褪色的情感與智慧。這便是“詞”的魅力,也是《雅言入夢》希望與您共同探索的,那片沉浸於文字與音韻之間的,永恒的雅言之夢。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巧妙,它沒有采用簡單的年代順序或主題分類,而是仿佛遵循著一種內在的鏇律在組織篇章。有時候,前一首詞中留下的一個意象,會在後幾首詞中得到某種程度的迴應或深化,形成一種若即若離的呼應關係。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整體的美學張力。它引導著讀者像在聆聽一麯精心編排的交響樂,高低起伏,時而激昂,時而低迴,但始終有一條清晰的主題綫索貫穿其中。這種內在的邏輯性,讓原本零散的詩句匯集成瞭一部具有完整藝術生命力的作品集,展現瞭編者在處理古典文本時所具備的高超的文學鑒賞力和組織能力。這讓我在閱讀時,少瞭跳躍感,多瞭沉浸感。

評分

這本《納蘭詞》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古典美學的極緻體現。燙金的工藝勾勒齣繁復而雅緻的紋飾,墨綠色的封皮觸感溫潤如玉,仿佛能感受到宋代文人那種含蓄而深沉的內斂氣質。初次捧讀,光是翻閱那些帶著淡淡墨香的紙頁,便已是一種精神的洗禮。特彆是內頁的排版,留白得恰到好處,使得每一首詞作都如同懸掛在宣紙上的孤月,清冷而孤高清絕。作者對細節的把控令人贊嘆,從目錄的字體選擇到詩句間的間隔,無不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美學的敬畏與遵循。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綫,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想要輕聲細語對待它的衝動。閱讀的體驗從視覺、觸覺開始,就已經遠遠超越瞭一般的書籍範疇,它成功地將閱讀行為升華為一種儀式感十足的文化朝聖。

評分

翻開內頁,那語言的魅力簡直是無孔不入,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潤物無聲卻又徹底浸透人心。我尤其欣賞其中幾處場景描寫的細膩入微,那種仿佛親曆者般的感同身受,著實讓人心神俱顫。比如,描寫黃昏時分,遠山黛色的剪影與近處庭院中那點點滴滴的暮靄交織在一起的意境,寥寥數語,卻構建齣瞭一個廣闊而又寂寥的古典空間。讀到那些關於離彆與相思的篇章時,情感的湧動是那樣自然而然,不矯揉造作,帶著一種貴族式的剋製,但越是剋製,那份深埋的情感就越是具有穿透力。它沒有直白地呼喊痛苦,而是用一種近乎哀婉的詠嘆,將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愁緒烘托到瞭極緻,讓人在默讀中,不自覺地就濕瞭眼眶,那種共情是極其深刻且持久的。

評分

從文學史的宏大敘事角度來看,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切口,去觀察特定曆史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精神麵貌。它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流露,更是那個時代文化氛圍的側影。通過詞中反復齣現的特定意象——比如塞外的風沙、江南的煙雨、以及對故友的遙望——我們仿佛能構建齣一個那個特定階層的生活圖景和精神睏境。它讓我們得以窺見,在那個禮儀森嚴的社會背景下,個體的情感是如何被精緻地封裝、又如何以藝術的最高形式被錶達齣來。對於任何一個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古典文學精神內核的求知者而言,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它以最精煉、最富於感染力的方式,講述瞭一個關於“美”與“憾”的永恒主題,其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文學欣賞範疇,具有深厚的曆史和文化研究意義。

評分

與其他一些偏重於華麗辭藻堆砌的作品相比,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所蘊含的哲思和那種穿越時空的孤寂感。它不隻是在抒發個人的兒女情長,更多的是對生命無常、韶華易逝的深刻洞察。那些看似尋常的景物,在作者筆下,都被賦予瞭一種宿命般的悲涼色彩。例如,對庭前落花的描寫,不是簡單的傷春悲鞦,而是對時間流逝、繁華終將落盡的一種哲學式喟嘆。這種成熟的、帶著看透世事的通達,使得作品的基調雖然低沉,卻不至於沉溺,反而給人一種在絕望中尋找高貴美的力量感。每次讀到這些地方,我都會停下來,閉上眼睛,去體會那種“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之後,對世界更深一層的理解,仿佛與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

評分

包裝完好 物流很快還沒有看 外觀無破損 我纔不說我買書看封麵

評分

屯書罷瞭,嗯,既然你誠心誠意的要求我評價一下,那我就大發慈悲地告訴你,這個商品還不錯喲!恩,為什麼我這樣子評價額,因為買的東西是在太多來不及曬單瞭,但是如果不這樣迴復一下,又不能體現我消費者的上帝權力,所以必須這樣來一套術語。所以如果我是這樣迴復的,說明這個平颱還可以,賣傢很給力,商品沒有很差,哈哈。如果真的不好,我會自己評價一下的,為後麵的買傢們提供一些藉鑒。

評分

書挺好的,有需要的可以購買,值得深入閱讀

評分

很好的書價格閤理送貨快好好好好

評分

感覺不錯,價格也很公道,值的購買!

評分

大概翻瞭翻 比較易懂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評分

王國維,久仰大名!以前曾經藉閱,這次瀏覽京東商城圖書書目,看到此書,被封麵設計吸引,決心擁有一本,作為珍藏!收到大為驚喜!感謝快遞小哥兒!沉沉的兩箱書,一口氣搬上六樓,大汗淋灕!辛苦啦!謝謝!

評分

據說評價可以得京豆,好吧,那就評價一下吧,對於書而言,自己喜歡就是好,看好瞭再下單準沒錯,搞活動買東西好劃算

評分

市場上盜版書太多,京東商城買書比較放心,趁活動時買還比較實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