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在英美法律传统的法律教育中,侵权法的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广泛地涉及了为了获得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救济必须满足的法律标准、这些标准在理论上的正当性,以及因各种原因而没有被法院或立法机构保留或采纳的替代性规则。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会有以下收获:(a)按照传统的学说范畴去分析一个侵权法问题;(b)了解这些学说范畴可能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法理学上的考量、法律目的主张、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法律规则的试用、修改、扩张和限制的因素;(c)认识程序法和实体法在哪些关键方面存在相互影响;(d)讨论侵权法和理论如何适用于一些突出的当代问题。
本书作者James A. Henderson教授是美国侵权法第三次重述的主要起草人, 其他作者均属于美国国内侵权法研究的学者。
《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内容详实,从律师、法官、陪审团和上诉法院角度,对侵权法进行剖析,还引证了美国几乎所有重要侵权法案例、设计了思考问题供高校学生理解和练习。在美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均有较大影响,对于国内学术界了解美国侵权法理论和实务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James A. Henderson等著,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侵权法第三次重述的主要起草人。
目录
第一章 侵权程序介绍:致害性和攻击性殴击行为的责任
A. 一般性观察
作为法律行业组成部分的律师职业
鸟瞰侵权法
B. 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初步了解
调查
起诉
初审
上诉
争端解决机制:审判
C. 殴击责任所适用的实体法
1. 初步证明的案件
a. 意图
(1) 被告意图的殴击行为必须导致怎样的后果?
Vosburg v. Putney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大体上的差别
提示: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侵权责任
(2) 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构成引起致害性或攻击性接触的意图?
Garratt v. Dailey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无陪审团的审理
思考题1
争端解决机制:事实查明者——法官VS陪审团
b. 接触
(1) 构成接触的要素是什么?
(2) 哪些意图性接触是不法的?
Fisher v. Carrousel Motor Hotel
Leichtman v. WLW Jacor Communications, Inc.
提示:(简要)回顾意图要件
法律与法律目的:初步的考量
2. 特免
a. 同意
O�� Brien v. Cunard Steamship Co.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证据的充分性、指示裁断和与陪审团裁断
相反的判决
思考题2
Barton v. Bee Line, Inc.
律师的职业责任:保守秘密
提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未成年人
提示:刑事法律对同意的影响
Bang v. Charles T. Miller Hospital
Kennedy v. Parrott
侵权与合同之间的关系:医疗事故
Hackbart v. Cincinnati Bengals, Inc.
提示:通过欺诈或胁迫而获得的同意
提示:病人对挽救生命的治疗的同意
b. 理清头绪:意图、同意,以及责任保险
State Farm Fire & Casualty Company v. S.S. & G.W.
c. 自卫
提示:作为指导和判断行为的手段的规则与标准
思考题3
Courvoisier v. Raymond
律师的职业责任:利用陪审团的偏见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对行为的评价
思考题4
法律与法律目的:为什么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合理性?
d. 防卫他人
e. 防卫财产
Katko v. Briney
法律与法律目的:为什么我们关注小偷?
f. 紧急避险
Ploof v. Putnam
Vincent v. Lake Erie Transportation Co.
思考题5
g. 各种其他特免
法律与行为:前者是否影响了后者?
法律与法律目的:盘点
第二章 事实因果关系
A. 被告造成了原告的伤害吗?
Hoyt v. Jeffers
Smith v. Rapid Transit, Inc.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证据的充分性和因果关系的间接证明
思考题6
律师的职业责任:偏袒性专家证人、轻率诉讼和伪证
B. 当几个被告中的其中一人干的,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一个时:
选择性责任
Summers v. Tice
Ybarra v. Spangard
提示:连带责任
提示:DES诉讼中市场份额责任的发展
思考题7
律师的职业责任:会见证人
思考题8
C.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就可以造成全部损害的原因行为造成了
原告的损害:并发因果关系和继发因果关系
Dillon v. Twin State Gas & Electric Co.
Kingston v. Chicago & N.W. Ry.
思考题9
D. 事实因果关系和替代责任之间的关系
1. 雇主、雇员和独立承揽人——雇主责任
a. 一般原则
b. 区别雇员和独立承揽人
c. 雇员行为与雇佣范围之间的关系
d. 雇主对独立承揽人不承担责任一般规则的例外情形
e. 雇主对雇员的追偿权
法律与法律目的:雇主为什么要对雇员实施的与雇佣关系相关的
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思考题10
2. 替代责任的其他形式
a. 联合经营
b. 家庭用车责任法律学说
第三章 过失责任:注意义务与违反的证明
A. 过失概念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Brown v. Kendall
法律与行为:司法判决的各种影响因素
B. 一般标准
United States v. Carroll Towing Co.
思考题11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过失问题
Washington v. Louisiana Power and Light Co.
Weirum v. RKO General, Inc.
提示:过失责任法中的义务问题
法律与法律目的:过失概念中所反映的各种价值
C. 过失证明中适用的特殊规则
1. 违反刑事或者管理性法律
Martin v. Herzog
Tedla v. Ellman
Brown v. Shyne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违反安全保护法对法官与陪审团职能划分的影响
思考题12
2. 习惯
Trimarco v. Klein
The T.J. Hooper
思考题13
争端解决机制:特别裁断、总括裁断与对陪审团的指示
法律与行为:陪审团裁决的影响因素
Helling v. Carey
侵权与合同的关系:违反治愈承诺构成医疗事故责任的基础
3. 事实自证
Boyer v. Iowa High School Athletic Ass�餹
Shutt v. Kaufman�餾, Inc.
City of Louisville v. Humphrey
思考题14
Escola v. Coca Cola Bottling Co.
D. 基于当事人特殊关系对一般标准的修正
1. 土地占有人对侵入者、准入者和受邀者安全的责任
a. 受邀者和准入者
b. 侵入者
思考题15
思考题16
Rowland v. Christian
2. 公共承运人对其乘客安全的责任
3. 机动车驾驶员对其乘客安全的责任
E. 一般救助义务的欠缺
Erie R. Co. v. Stewart
Tubbs v. Argus
思考题17
《职业行为模范规则》
律师的职业责任:道德考量的相关性
Tarasoff v. Regent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思考题18
法律与法律目的:有救助的法律义务吗?
法律与行为:法律规则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过失责任:近因、特殊免责情形,以及抗辩事由
A. 近因
1. 与被告过失具有逻辑关联且限于可预见性后果的责任
a. 如果不是被告行为的不法性质,原告会受到同样的伤害吗?
Ford v. Trident Fisheries Co.
Lyons v. Midnight Sun Transportation Service, Inc.
Cahoon v. Cummings
b. 当被告实施行为时,对原告造成的伤害是否具有可预见性?
Palsgraf v. Long Island R.R.
Solomon v. Shuell
c. 原告损害的性质和环境是否具有可预见性?
Marshall v. Nugent
Herrera v. Quality Pontiac
Stahlecker v. Ford Motor Company
思考题19
Gorris v. Scott
思考题20
2. 解决近因问题的其他方法
B. 对可预见性后果的特殊无责情形
1. 精神和情感伤痛
a. 实际接触规则和危险地带规则
Waube v. Warrington
提示:有毒物质时代的实际接触规则和危险范围规则
b. 对旁观者的责任
Dillon v. Legg
Thing v. La Chusa
思考题21
c. 直接受害人
Burgess v. Superior Court
2. 人身关系损害
Feliciano v. Rosemar Silver Co.
Borer v. American Airlines, Inc.
3. 产前伤害
a. 家长为自身损害提起的诉讼
Werling v. Sandy
Fassoulas v. Ramey
b. 代表儿童为其所受损害提起的诉讼
Turpin v. Sortini
4. 纯粹间接经济损失
Barber Lines A/S v. M/V Donau Maru
J�餉ire Corp. v. Gregory
People Express Airlines, Inc. v. Consolidated Rail Corp.
思考题22
C. 助成过错
1. 助成过失
Butterfield v. Forrester
Davies v. Mann
2. 自甘风险
Meistrich v. Casino Arena Attractions, Inc.
思考题23
侵权和合同之间的关系: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和弃权条款
3. 比较过失
思考题24
《统一比较过错法案》
思考题25
Knight v. Jewett
D. 豁免
1. 政府豁免
2. 慈善豁免
3. 家庭成员间的豁免
第五章 侵入他人土地和妨害
A. 侵入他人土地
B. 妨害
C. 实体法的司法适用
Peters v. Archambault
Adams v. Cleveland�睠liffs Iron Co.
Davis v. Georgia�睵acific Corp.
Waschak v. Moffat
Jost v. Dairyland Power Cooperative
Boomer v. Atlantic Cement Co.
Spur Industries, Inc. v. Del E. Webb Development Co.
思考题26
第六章 严格责任
A. 动物保有管理人
B. 异常危险活动
Fletcher v. Rylands
Rylands v. Fletcher
Turner v. Big Lake Oil Co.
Siegler v. Kuhlman
PSI Energy, Inc. v. Roberts
法律与法律目的:为什么要承担严格责任?
Foster v. Preston Mill Co.
思考题27
第七章 产品责任
A. 制造缺陷责任
1. 原告初步证明的案件:责任的理论学说
a. 过失
MacPherson v. Buick Motor Co.
b. 违反保证
Henningsen v. Bloomfield Motors, Inc.
c. 侵权法上的严格责任
Vandermark v. Ford Motor Co.
提示:缺陷的间接证明
侵权和合同之间的关系:产品责任与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法律与法律目的:支持缺陷产品严格侵权责任的政策目标
James A. Henderson, Jr.的《应对产品责任的时间维度》
思考题28
2. 原告的初步证明案件:因果关系
a. 事实因果关系(事实上的原因)
b. 近因(法律因果关系)
Union Pump Co. v. Allbritton
对因果关系和Daubert案的附言
3. 基于原告行为的积极性抗辩
Murray v. Fairbanks Morse
B. 缺陷产品设计责任
McCormack v. Hankscraft Co.
Troja v. Black & Decker Manufacturing Co.
Parish v. JumpKing, Inc.
思考题29
提示:设计缺陷和Daubert案
Heaton v. Ford Motor Co.
Soule v. General Motors Corp.
思考题30
C. 未尽说明或警示义务的责任
Sheckells v. AGV Corp.
思考题31
Gray v. Badger Mining Corp.
D. 产品责任的立法改革
1. 各州立法机构的改革
2. 美国国会的改革
第八章 损害赔偿金
A. 补偿性损害赔偿金
1. 人身伤害
a. 医疗费用
Williams v. Bright
Coyne v. Campbell
思考题32
b. 收入损失和收入能力减损
(1) 赔偿的基本标准
Ruzzi v. Butler Petroleum Company
Mauro v. Raymark Industries, Inc.
Grayson v. Irvmar Realty Corp.
(2) 在获得最终赔偿数额时的调整
思考题33
c. 疼痛、痛苦和其他无形要素
Walters v. Hitchcock
McDougald v. Garber
思考题34
Jones v. Harris
争端解决机制:和解
Donald G. Gifford的《法律协商策略选择的背景理论》
律师的职业责任:原告律师在和解过程中的难题
2. 不法致死
3. 个人财产损失
B.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v. Campbell
第九章 保险在侵权程序中的角色
A. 保险的本质和功能概述
Kenneth S. Abraham的《保险法律与规则:案例和材料》
B. 从损失分摊的角度审视侵权制度
Kenneth S. Abraham的《二十一世纪保险与侵权法中的损失分摊》
C. 责任保险对侵权程序的影响
1. 保险公司作为真正的利害关系当事人
Shingleton v. Bussey
2. 在侵权诉讼中辩护与和解的利益冲突
Crisci v. Security Insurance Co.
思考题35
律师的职业责任:责任保险案件中的利益冲突
第十章 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的各种替代赔偿制度
A. 劳工赔偿
Anderson v. Save�睞�睱ot, Ltd.
思考题36
Laidlow v. Hariton Machinery Co., Inc.
B. 机动车事故受害人赔偿
Mckenzie v. Auto Club Insurance Association
C. 无过错:超越工作相关和机动车相关的事故损失
1. 医疗中的无过错责任
2. 更彻底的赔偿制度:新西兰经验
3. 美国对国家灾难的反应:9.11受害人赔偿基金
第十一章 不法侵害尊严与故意致人精神损害
A. 攻击性殴击行为
B. 威吓
Read v. Coker
Beach v. Hancock
C. 非法拘禁
Whittaker v. Sanford
Rougeau v.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Coblyn v. Kennedy�餾, Inc.
Sindle v. New York City Transit Authority
D. 故意致人精神损害
William L. Prosser的《冒犯与愤慨》
Calvert Magruder的《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
State Rubbish Collectors Association v. Siliznoff
Samms v. Eccles
Taylor v. Metzger
Brandon v. County of Richardson
Ford v. Revlon, Inc.
Jones v. Clinton
思考题37
第十二章 诽谤
A. 传统法
1. 诽谤的构成
a. 一般标准
b. 对陈述的解释
2. 法律救济
a. 损害赔偿金
(1) 特殊损害赔偿金
(2) 一般损害赔偿金
(3)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b. 收回陈述
c. 禁止令
3. 书面诽谤和口头诽谤的区分
a. 口头诽谤
b. 书面诽谤
4. 发布
5. 责任基础
6. 抗辩事由
a. 特免
b. 真实性
7. 法官、陪审团和证明责任
思考题38
B. 宪法性问题
Gertz v. Robert Welch, Inc.
Milkovich v. Lorain Journal Co.
思考题39
C. 诽谤法的立法改革
第十三章 侵犯隐私
William L. Prosser的《隐私》
A. 侵扰
Hamberger v. Eastman
Shulman v. Group W Productions, Inc.
B. 公开披露私事
Diaz v. Oakland Tribune, Inc.
The Florida Star v. B.J.F.
C. 歪曲暴露
Godbehere v. Phoenix Newspapers, Inc.
D. 盗用
ETW Corporation v. Jireh Publishing, Inc.
第十四章 商事侵权行为:虚假陈述和干涉商业关系
A. 虚假陈述
1. 被告陈述的实质
Adams v. Gillig
Vulcan Metals Co. v. Simmons Manufacturing Co.
Swinton v. Whitinsville Savings Bank
Ingaharro v. Blanchette
2. 明知、过失和严格责任
Derry v. Peek
International Products Co. v. Erie R.R.
Johnson v. Healy
3. 信赖和助成过失
Pelkey v. Norton
Corva v.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4. 对第三人的责任
Ultramares Corp. v. Touche
B.干涉商业关系
1. 故意干涉合同关系
Wilkinson v. Powe
2. 故意干涉预期合同
Tuttle v. Buck
Wal�睲art Stores, Inc. v. Sturges
Baker v. Dennis Brown Realty, Inc.
提示:不法解雇任意合同雇员
第十五章 全球视野下的侵权法
A. 国内法的域外管辖
Dow Chemical Company v. Castro Alfaro
B. 《外国人侵权索赔法案》
Sarei v. Rio Tinto, PLC
C. 联邦背景下的政府间责任
Missouri v. Illinois
Illinois v. Milwaukee
D. 国际背景下的政府间责任
Trail Smelter Arbitral Tribunal
Nuclear Tests (New Zealand v. France)
思考题40
附录 侵权法经济分析导论
系列提示目录
思考题目录
摘录案例目录
案例目录
索引
前言/序言
《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内容梗概 本书聚焦于美国侵权法领域的核心原则、程序运作及最新发展,旨在为法律学生、执业律师以及对美国民事责任体系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指南。全书结构清晰,兼顾理论深度与实务应用,内容涵盖侵权法的所有基础范畴,同时对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争议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 第一部分:侵权法基础与过失责任(Negligence) 本书开篇即奠定了美国侵权法的理论基石,详细阐述了侵权法的目的、救济方式以及原告需承担的举证责任。重点内容集中于过失责任(Negligence)这一侵权法最核心的领域。 1. 确定过失的要素: 注意义务(Duty of Care): 深入探讨了“合理人标准”(Reasonable Prudent Person Standard)在确定被告对原告负有的法律注意义务时的应用。书中详尽分析了特殊关系(如雇主与雇员、公共场所经营者与顾客)下的义务延伸,以及在涉及精神伤害、不作为(Nonfeasance)和作为(Misfeasance)时的判断标准。对于涉及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的注意义务,本书通过大量判例法分析,明确了“专业标准”的界限。 违反注意义务(Breach of Duty): 本部分细致考察了如何通过比较被告行为与合理人标准来判断其是否构成过失。书中引入了“风险-收益分析”(Hand Formula)等理论工具,并探讨了“事后证据”(Res Ipsa Loquitur,意为“事实不证自明”)在原告难以直接证明过失行为时如何协助举证。 因果关系(Causation): 这是侵权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本书将因果关系区分为“事实因果”(Cause-in-Fact,即“如果不是被告的行为,损害就不会发生”的“但书测试”)和“法律因果”(Proximate Cause,即“可预见性”)。对于多重原因事件(Multiple Sufficient Causes)和多重必要原因事件(Multiple Necessary Causes),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解释了聚合因果(Aggregated Causation)和“替代性因果责任”(Alternative Causation)的司法处理方式。 损害(Damages): 详细介绍了可受偿的损害类型,包括人身伤害的经济损失(医疗费、误工费)、非经济损失(痛苦与折磨)以及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2. 特殊过失情境: 本书专题讨论了在特定环境下的过失责任认定,如涉及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中的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警告不足;以及在土地占用人责任(Premises Liability)中对闯入者、被许可人及被邀请人的不同义务标准。 第二部分: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与其他侵权类型 在论述完过失责任的体系后,本书转向了不以过失为基础的责任形式——严格责任,以及其他重要的侵权类别。 1. 严格责任: 危险活动(Abnormally Dangerous Activities): 分析了何种活动因其内在的、高度的危险性而应承担严格责任,即使行为人已采取了最大的注意。 动物致害: 区分了对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责任标准,特别是对于具有“已知危险倾向”的家畜的严格责任规则。 产品责任(作为严格责任的一种形式):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在统一的州法框架下,制造商和分销商对有缺陷产品造成损害的严格责任。这包括对设计缺陷和警告不足的分析,并将其与基于过失的传统产品责任区分开来。 2. 故意侵权行为(Intentional Torts): 本书系统梳理了意图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攻击与殴击(Battery and Assault): 强调了“意图”与“接触”的要求,以及对合理界限的侵犯。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False Imprisonment)。 精神损害赔偿(Intentional Infliction of Emotional Distress, IIED): 强调了行为的“极端与令人愤慨”(Extreme and Outrageous)标准。 侵犯财产权: 包括侵占(Trespass to Chattels)和财产盗用(Conversion)。 侵犯不动产: 包括侵入(Trespass to Land)。 3. 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 本书详尽介绍了被告可以用来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抗辩理由,包括: 原告的同意(Consent)。 自卫与保卫他人(Self-Defense and Defense of Others)。 必要性(Necessity): 区分了公共必要性和私人必要性。 原告的过错(Contributory Negligence/Comparative Fault): 深入对比了传统上的“同等过失原则”与现代广泛采用的“比较过失原则”(纯粹比较过失与修正比较过失)。 第三部分:侵权责任的特殊领域与程序考量 本书的后半部分扩展到侵权法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应用,并结合了司法程序的重要性。 1. 侵权法与其他法律领域的交叉: 侵权法与合同法、保证责任的关系。 侵权法中的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详细分析了现代法律如何改革和限制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以确保公平性。 代位求偿权(Indemnification)和分摊(Contribution)。 2. 侵权诉讼中的程序性问题: 本书强调,侵权法不仅是实体规则的集合,更是一个动态的诉讼过程。因此,书中包含了对以下程序性要素的探讨: 证据开示(Discovery): 在侵权案件中,特别是涉及医疗记录和技术性缺陷的案件中,证据开示的策略。 专家证人: 依据《达伯特标准》(Daubert Standard)对侵权案件中科学证据和专家证词可采性的审查。 审前动议(Summary Judgment): 在过失要素的认定上,法院何时可以作为“法律裁判者”提前裁决。 和解与调解: 侵权案件中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3. 侵权法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本书的终章探讨了侵权法在现代社会功能中的演变,包括对环境责任、网络侵权、以及对政府实体(主权豁免的限制)的侵权责任的分析,体现了侵权法在平衡个人权利、公共安全与经济效率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覆盖,《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且紧跟当前司法前沿的侵权法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