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机械加工

塑料的机械加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瑞芬 编
图书标签:
  • 塑料加工
  • 塑料机械
  • 机械加工
  • 高分子材料
  • 材料成型
  • 注塑成型
  • 挤出成型
  • 吹塑成型
  • 热成型
  • 精密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45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5240
包装:大32K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29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根据作者介绍,这本书第一版是由范忠仁教授编写的。范忠仁教授是一直从事金属切削刀具方面和塑料切削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切削加工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他在塑料切削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出了塑料切加工各种切削方法所用刀具的合理切削参数,对塑料机械加工方面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目前,塑料成型加工方面的资料很多,但对塑料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书第二版在1998年,因市场需求量大,要求再版,所以我社经过调研就安排了李瑞芬老师组织编写。近几年,由于一直有企业来电话给李老师质询这本书的事情,觉得这本书对他们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急切需要材料机械加工方面的书,却苦于在市面上买不到,基于这些原因,所以作者才想再出版这方面的书,希望能满足相关读者的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论述塑料机械加工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章详细阐述塑料的车削、铣削、孔加工(钻削)、螺纹加工、冲切加工及其他特种加工方法。书中列举了切削各种塑料的工艺参数,刀具结构的特点及设计参数、使用条件和主要尺寸。内容经典、翔实、实用性强、逻辑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对于塑料机械加工专业的师生、从事塑料加工企事业人士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塑料的组成、分类与性能1
1.1.1塑料的组成1
1.1.2塑料的分类2
1.1.3塑料的特性4
1.1.4常用塑料及其应用8
1.2塑料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切屑的类型11
1.2.1塑料切屑的形成过程11
1.2.2塑料切屑的类型14
1.3塑料的切削性能18
1.3.1塑料的切削性能18
1.3.2塑料切削性能的评定21
1.4塑料零件已加工表面质量24
1.4.1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24
1.4.2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26
1.4.3最佳切削条件的选择28
第2章塑料的车削加工31
2.1概述31
2.2热塑性塑料的车削35
2.2.1热塑性塑料车削的特点36
2.2.2几种常见热塑性塑料的车削37
2.3热固性塑料的车削65
2.3.1热固性塑料的车削特点65
2.3.2几种常见的热固性塑料的车削66
2.4塑料的成型车削74
2.4.1塑料的成型车削74
2.4.2成型车刀的种类74
2.4.3成型车刀的廓形修正计算76
2.4.4成型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78
2.5切削塑料的典型车刀结构79
2.5.1加工层压塑料的车刀79
2.5.2加工有机玻璃的车刀80
2.5.3加工尼龙的车刀80
2.5.4加工酚醛玻璃纤维层压棒料的切断车刀81
2.5.5陶瓷车刀82
2.5.6金刚石车刀82
2.6车刀几何参数的选择84
2.6.1切削热塑性塑料时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84
2.6.2车削力的计算91
2.6.3切削热固性塑料对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94
2.6.4车削力96
2.7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对加工的影响97
2.7.1热塑性塑料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对加工的影响97
2.7.2热固性塑料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对加工的影响99
2.7.3车削精度103
第3章塑料的铣削加工105
3.1塑料铣削加工的基本概念105
3.1.1加工平面的铣刀105
3.1.2加工台阶和沟槽的铣刀106
3.1.3成型铣刀107
3.2塑料铣削加工的方式和特点107
3.2.1铣削方式107
3.2.2铣削塑料的特点108
3.2.3铣刀的磨损110
3.3铣刀几何参数的选择114
3.4铣削力117
3.4.1铣削要素对铣削力的影响118
3.4.2铣刀几何角度和后刀面的磨损量对铣削力的影响124
3.4.3被加工材料的性质对铣削力的影响125
3.5铣削热126
3.5.1铣削用量对铣削温度的影响126
3.5.2铣刀的磨损对铣削温度的影响130
3.5.3塑料中的基材对铣削温度的影响131
3.5.4加工表面不同深度上的温度132
3.6铣刀的设计133
3.7铣削用量的确定138
3.7.1铣削酚醛纸基层压塑料铣削用量的确定138
3.7.2铣削其他塑料时铣削用量的选择141
第4章塑料的孔加工143
4.1钻头的几何参数143
4.1.1扁钻144
4.1.2麻花钻145
4.2塑料的钻削过程149
4.2.1钻削要素149
4.2.2钻削力与扭矩150
4.2.3钻削过程特点151
4.2.4钻削塑料钻头几何参数的选择153
4.3塑料钻削时钻头的磨损157
4.3.1磨损部分157
4.3.2磨钝标准158
4.3.3影响钻头磨损的因素160
4.4热塑性塑料的钻削162
4.4.1聚乙烯的钻削162
4.4.2硬聚氯乙烯的钻削165
4.4.3聚苯乙烯的钻削168
4.4.4其他主要热塑性塑料切削用量的选择171
4.5热固性塑料的钻削171
4.5.1浇铸聚酯树脂和浇铸氨基树脂的钻削173
4.5.2含各种基材的热固性塑料的钻削177
4.6钻削塑料的钻头184
4.6.1钻削热固性层压塑料的钻头184
4.6.2钻削有机玻璃的钻头188
4.6.3钻削聚酰胺的钻头190
4.6.4金刚石环形钻头190
4.7塑料孔的铰孔和锪孔191
4.7.1铰孔191
4.7.2锪孔192
第5章塑料工件的螺纹加工196
5.1车削加工塑料螺纹197
5.1.1平体形螺纹车刀197
5.1.2棱体螺纹车刀和圆体螺纹车刀201
5.2丝锥加工塑料螺纹202
5.2.1丝锥的组成部分及结构要素202
5.2.2切削速度和切削液的选择206
5.2.3丝锥的磨损207
5.2.4先进丝锥207
5.3塑料螺纹的其他加工方法211
5.3.1板牙211
5.3.2螺纹铣刀212
5.3.3磨削螺纹213
第6章塑料的冲切加工215
6.1冲切加工的特点及工序的基本分类215
6.1.1冲切加工的特点215
6.1.2冲切工序的基本分类216
6.2塑料冲切加工的原理217
6.2.1变形区域217
6.2.2分离过程218
6.3冲切力219
6.4冲切模222
6.4.1简单冲模222
6.4.2连续冲模223
6.4.3复合冲模224
6.4.4阳模和阴模225
6.5冲模参数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28
6.5.1冲孔尺寸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28
6.5.2冲孔直径与材料厚度的比值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29
6.5.3凸台参数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29
6.5.4冲切模圆角半径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30
6.5.5阴阳模的间隙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31
6.5.6冲孔形状对剪切应力的影响231
6.6冲模尺寸计算232
6.6.1不加热冲切232
6.6.2加热冲切233
6.7塑料冲切工艺235
6.7.1一般工艺条件235
6.7.2薄塑料板的多层冲切237
6.7.3厚塑料板的冲切238
6.7.4影响尺寸误差的因素239
6.8塑料冲切时的排样239
第7章塑料的其他特种加工243
7.1塑料的磨削加工243
7.1.1塑料磨削的常用方法243
7.1.2砂轮和砂带247
7.1.3磨削过程252
7.1.4塑料的磨削用量254
7.1.5磨削时的冷却润滑256
7.2塑料的锉削和刮削加工256
7.2.1塑料的锉削256
7.2.2塑料的刮削258
7.3塑料的切断259
7.3.1用盘状铣刀的切断259
7.3.2用砂轮切断工件塑料263
7.3.3高压液流切割塑料265
7.3.4CO2激光切割塑料284
7.4塑料工件的抛光287
7.5塑料的滚研和喷丸加工290
7.5.1塑料的滚研290
7.5.2塑料的喷丸加工291
7.6塑料的热处理292
7.7塑料超声振动切削加工293
7.7.1超声振动切削机理293
7.7.2超声振动切削技术的优点296
参考文献298

前言/序言


《材质的温度》 本书并非讲述某种特定材料的工业化处理方式,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材质”本身,深入探索其内在的物理属性、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微妙变化。我们试图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揭示物质世界的底层逻辑。 第一章:温度的触感 从微观粒子的振动频率到宏观物体的膨胀收缩,温度是衡量物质活力的直接指标。本章将详细阐述温度如何影响物质的内能,从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到非晶态物质的流动性。我们将借助热力学定律,解析热传递的几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探讨它们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普遍应用。例如,理解热传导的效率对于设计高效的散热系统至关重要,而对流现象则是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的驱动力。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相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奇妙过程,如水的冰融、蒸发,以及它们在不同压力下的临界点,这些都与温度的精确控制息息相关。 第二章:形变的诗篇 物质并非僵硬不变,它们拥有“形变”的语言。本章将深入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重点关注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界限。我们会解析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介绍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以及泊松比等关键力学参数,并探讨它们如何决定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塑性变形,即材料在卸载后仍保持永久变形的能力,是许多制造工艺的基础,比如金属的拉伸、弯曲和锻造。本章还将引入断裂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探讨材料在承受过大应力时如何发生失效,以及裂纹的扩展机制。理解这些形变行为,如同理解物质在压力下的呼吸和呻吟,是设计可靠结构的关键。 第三章:表面的低语 物质的“表面”是其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接口,这里充满了无数细微的“低语”。本章将聚焦材料的表面特性,包括表面能、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化学。表面能是决定物质界面行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润湿性、附着力和颗粒的聚集。我们将讨论表面粗糙度如何影响摩擦、磨损以及光学性质。此外,本章还将深入探讨表面化学,例如吸附、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金属表面的氧化层,聚合物表面的官能团,这些都如同生物的皮肤,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和功能。理解这些表面现象,对于涂层、粘合、催化剂设计以及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开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四章:细微的脉动 物质世界并非全然均匀,其内部存在着“细微的脉动”。本章将进入材料的微观结构层面,探究晶体结构、点缺陷、线缺陷和位错等概念。晶体结构是物质排列的骨架,而缺陷则如同骨架上的“瑕疵”,却往往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我们将讨论空位、填隙原子等点缺陷如何影响扩散和电学性质。位错,作为一种线缺陷,更是塑性变形的根本原因。理解这些微观结构特征,能帮助我们解释宏观力学性能的差异,例如不同晶体取向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本章还将简要介绍晶界、相界等界面结构,它们也是影响材料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环境的呼应 材料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周围的“环境”时刻发生着“呼应”。本章将探讨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包括腐蚀、老化和环境应力开裂。金属的腐蚀过程,聚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老化,以及某些材料在特定介质中发生的脆化,都是环境作用的典型体现。我们将介绍常见的腐蚀机理,如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并讨论提高材料耐腐蚀性的策略。对于聚合物,我们将分析紫外线、热氧老化等对分子链的降解机制。环境因素的考量,是保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石。 第六章:设计的启示 对材质深入的理解,最终将转化为“设计的启示”。本章旨在总结前文的知识,探讨如何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材料。无论是追求轻质高强,还是需要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亦或是要求生物相容性,都需要对材料的内在属性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合金化、热处理、表面改性等手段来优化材料性能。同时,本章也将展望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生物启发材料,这些都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材质的温度》并非一本操作手册,而是一次关于物质世界的哲学思考与科学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唤醒读者对身边材质的敏锐感知,理解它们如何在温度、形变、表面、微观结构以及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命力与规律。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钻研其中的奥秘。我对机械加工这个领域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普通却又极其重要的塑料制品,它们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加工过程诞生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塑料加工的“前世今生”,从基础的材料知识,到各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再到实际操作中的技巧。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塑化系统等各个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对于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注塑机,它们在加工不同大小和复杂度的模具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差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模具设计和维护的指导,包括流道、浇口、排气、冷却等关键要素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维护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书中对于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设备来避免意外发生,是否有相关的介绍?我坚信,安全生产是任何加工过程的重中之重,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塑料的机械加工》,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系列关于如何将抽象的材料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探索。我一直对制造业的精细化操作感到着迷,而塑料加工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不同加工技术的详细解析,例如,注塑成型是如何通过高温熔融和高压注射来完成的?它的关键参数,如注射速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是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模具设计和维护的知识,包括流道的布局、浇口的类型选择、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维护来保证模具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我对于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表面缺陷、尺寸偏差、内部应力等,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诊断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

收到《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我一直对塑料制品背后的制造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当今制造业高度发展的时代,塑料材料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其加工技术也日新月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塑料加工原理的系统性讲解,比如,注射成型是如何工作的?它的关键参数,如注射压力、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是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我更关心的是,对于不同种类的塑料,例如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它们在加工方法上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外壳、医疗器械等,所采用的塑料材料和加工工艺又会有哪些侧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加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书中对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面是否会有详细的介绍?我迫切地希望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模具设计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又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检测体系来确保最终产品的合格率。

评分

翻开《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标题所吸引。我对塑料材料的应用前景有着极大的信心,而加工技术则是实现这些前景的关键。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各种加工方法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原理上的介绍,更希望能够了解到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技巧。例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来避免缩痕和翘曲?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否直接影响到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模具设计的指南,包括如何根据产品形状和材料特性来设计合理的流道和浇口位置?此外,我对于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比如银纹、气泡、缩松等,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帮助我识别这些缺陷的根源,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塑料,比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ABS、PC等,它们在加工过程中的特性差异,以及相应的加工参数设置,我希望能得到清晰的指导。

评分

《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仿佛是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我深耕塑料行业多年,但总觉得自己在某些环节上,例如加工参数的优化和缺陷的根源分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找到一些能够“醍醐灌顶”的知识。例如,关于螺杆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类型的螺杆(如通用螺杆、分离式螺杆、排气螺杆等)在加工不同塑料时的适用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熔融和混合效果,我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解答。再者,对于不同类型的塑料,它们的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粘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加工温度、压力和速度的选择?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我们根据材料数据来设定最佳的加工条件?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部分,当生产中出现诸如填充不足、尺寸不稳定、表面粗糙等问题时,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比如共挤出、发泡成型、IMD(模内装饰)等?我对这些新兴技术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功能性方面的潜力非常感兴趣。

评分

《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知识的“寻宝之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讲解塑料加工过程的书籍,而这个标题恰好击中了我的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塑料的加工方法,从最基础的注塑成型,到更复杂的挤出、吹塑、压塑等技术。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不同加工方法在选择材料、设计模具、控制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例如,对于生产大型薄壁制品,哪些加工方法更具优势?而对于需要高精度和复杂结构的零件,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材料改性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的讨论?例如,如何通过添加增强剂、阻燃剂、抗氧化剂等来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的性能?我非常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塑料的机械加工》实在太吸引人了,勾起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家电外壳到汽车零部件,再到各种精密的医疗器械,塑料的身影随处可见。但它们究竟是如何被加工成如此多样化的形状和功能的呢?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涵盖的各种加工技术感到兴奋,比如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甚至可能还包括更复杂的成型工艺,像是射粘合、超精密加工等等。我期待能够了解到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分别适合哪些加工方法。例如,ABS和PC在加工时的注意事项会有哪些差异?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和普通的聚丙烯在熔融流动性上有什么不同?书中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关键因素,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材料选择最合适的加工参数?此外,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缩痕、翘曲、气泡、熔接痕等,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避免?我相信这本书会为我提供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塑料的加工技术,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产品质量。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各种加工设备和模具的设计原则也充满期待,毕竟,好的设备和精良的模具是高质量塑料制品的基石。

评分

《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我一直对制造业背后的技术细节非常着迷,尤其是塑料这个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角色的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塑料加工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不同加工方法的优缺点?例如,注塑成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复杂形状的零件,而吹塑成型则更适合制造中空产品,挤出成型又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解和详细的步骤,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加工过程。此外,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加工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例如,温度、压力、速度、冷却时间等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对塑料的结晶度、分子取向、力学性能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秘诀”,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这些参数,从而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塑料制品?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与加工相关的辅助设备,如干燥设备、混料设备、模温机等,它们在整个加工流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评分

《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通往精细化制造世界的窗户。我一直对如何将基础的塑料原料变成功能各异的精密部件感到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各种塑料加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热成型、压铸等。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和冷却时间,以获得最佳的产品质量?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塑料材料的加工特性,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熔点、粘度、流动性等来优化加工参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加工缺陷的分析和预防,比如缩痕、翘曲、气泡、银纹等,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或模具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模具设计、材料选择、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为我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评分

当我看到《塑料的机械加工》这本书名时,我的内心便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机械加工是实现材料价值的关键环节,而塑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其加工技术更是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了解塑料的加工过程。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注塑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它的塑化系统、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我期待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塑料材料,例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高性能塑料,在加工时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有何不同?如何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加工温度、压力、速度和冷却时间?我非常关心书中关于模具设计的内容,包括模仁的设计、流道的布置、浇口的类型选择、排气槽的设计以及冷却系统的优化等。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指导,包括如何检测产品的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外观质量等,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加工数据来不断改进工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