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我是这样地爱着你
了 了/文
爱,是什么呢?你说,爱是阳光,是风,空气。他说,爱是心痛,是情怀,是海湾。她说,爱是愉快,是难过,是陶醉。我说,爱是黑夜隙缝里的光,是大雪覆盖下探出的春。这样一个字,千万个人给了它千万个诠释。当然,这是成人世界的答案,我更愿意听一听孩子的想法。
合上这本书,我突然想起了很早之前无意间看到的一个趣味报告。国外一组专业研究人员向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爱是什么?”结果答案的广度和深度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爱就是当你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却并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爱就是当我妈咪给爹地泡咖啡,在给他之前先尝一口,看看味道是不是还可以。”“爱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却仍然舔你的脸的时候。”“爱就是当妈咪进卫生间看到爹地在里面,而她却并不觉得恶心的时候。”……
听听这些回答,这些意想不到的、充满生活画面感的句子简直比任何一个附庸风雅的形容词都来得惊艳!它们猝不及防、毫不做作地冲进你的耳朵和心灵,惊醒了这个抽象的文字在你生命里的最真实的感觉,让你猛地意识到原来爱并不是一个难以琢磨的抽象玩意。它就在你弯不下腰时,对方给你涂的那瓶指甲油里;它就在自己明明非常喜爱,却还是忍不住要分给你的那一包薯条里;它就在一大早赶在你醒来之前,给你冲泡的一杯温度刚刚好的咖啡里;它就在被你冷落了很久,却依旧欢腾地舔着你的小舌头上面。哦,原来爱躲在这么多地方!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发现呢?
再看看绘本中的这只小熊和小兔子,他们拉着手,大声地表达着对彼此的喜爱:“我给你的爱好高好高,飞到蓝蓝的天上飘啊飘。我给你的爱好远好远,可以从山的这一头……到山的那一头。我给你的爱好深好深,潜啊潜,一直潜到深深的海底。”这就是真实的孩子会说出来的话!天空在我眼里是最高的,那么,我给你的爱就像天一样高;海在我眼里就是最深的,那么,我给你的爱就像海一样深……他们没有太多的经历,不会那么多辞藻,也没有成人那些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验,甚至连“爱”这个字可能都还不会写。他们只会把自己小小世界里看到的、听到的最好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人放在一起。那些看似傻傻的、呆呆的、甚至略带夸张地表达的下面,实际上来自一颗最真实、最诚恳的心。他们对于爱的诠释,让人看了不仅很感动,也更汗颜。或许他们看到的,正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所看不到的。至于小熊和小兔子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就是这样地爱着你。
内容简介
《我是这样地爱着你》本书以孩子的视角、浅显童稚的儿童诗形式描述了一只小熊和一只小兔子对彼此深深的爱意。小熊和小兔子手拉着手,在森林中散着步,他们认真而快乐地表达着对彼此的爱。在孩子的眼里,爱并不复杂,它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存在于在小伙伴之间、存在于母子之间、存在于相爱的人之间……这份爱是这样地真诚浓烈,比其他任何人都爱得更多、更深。倘若比爱之高远,这份爱可以飞向蓝天,飘浮在晴朗的天空。倘若比爱之宽广,这份爱从山这头,一直延续到那头。倘若比爱之深沉,这份爱能深入到海洋的最底端。倘若比爱之宏大,这份爱从快乐的源头一直走到它的尽头。
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会怎样表达你的爱呢?在你做的每一件事里?还是藏在你说的每一句话里?抑或是你不经意流露出的每一个眼神里?这本作品处处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小熊和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夸张的儿童化语言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将抽象的、难以形容的爱用他们所看得见、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别有一番惊喜和感动。鼓励孩子勇敢地、真诚地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表达自己爱。
作者简介
作者:霍斯
斯密瑞提?布拉萨达姆?霍斯(Smriti Prasadam-Halls),拥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童书作家兼编辑,已出版多本图画书和玩具书,其中包括极为畅销的《Jingle Jangle Jungle》、《大象的内裤》(Elephant's Pants)、《猴子如厕记》(Monkey business)等。目前,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住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里士满区。
绘者:
艾莉森?布朗在英格兰利物浦开始从事美术研究,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她从三年前开始进行儿童绘本插画工作。艾莉森是在北爱尔兰的班戈长大,现在居住在利兹。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奇妙的自然探险:跟随小小探险家发现世界的色彩与惊喜 一、 丛林深处的秘密(聚焦自然生态与生命教育) 书名:《丛林深处的秘密:小猴子的冒险日记》 适合年龄: 3-6岁 图书介绍: 欢迎来到郁郁葱葱的亚马逊雨林!在这里,生活着一只充满好奇心的小猴子——皮皮。皮皮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猴子,他是一位立志要记录下雨林中所有奇妙生物的“小小自然学家”。 本书以皮皮的视角,带领孩子们踏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每一页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之旅。我们跟随皮皮,学习如何辨认那些色彩斑斓的鹦鹉,它们羽毛的颜色是如何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幻的?我们还会偷偷观察树懒,了解它们为什么总是慢吞吞地移动,以及这种生活节奏对它们生存的意义。 故事的核心围绕着“观察与尊重”展开。皮皮在探险中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蜂鸟,他没有急于去“帮助”它,而是耐心地观察蜂鸟的父母是如何引导它学习飞行和觅食的。通过这个温馨的小故事,孩子们学会了理解生命有其自然的规律,学会了尊重每一个小生命的节奏和需求。 重点主题解析: 生态平衡的初探: 介绍雨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比如,我们会看到大树的根系如何为小蘑菇提供庇护,而小蘑菇的分解作用又如何滋养土壤。 声音的地图: 本书特别设计了“声音捕捉”环节。文字描述了雨林中各种独特的声音——清晨的蝉鸣、午后的蛙鼓、夜间的猫头鹰呼唤,引导孩子用耳朵去“描绘”一幅完整的自然画面。 颜色与伪装: 通过展示变色龙和蝴蝶的翅膀,孩子们将认识到自然界中“伪装”的艺术,理解色彩不仅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生存。 艺术风格: 画面采用高饱和度的水彩渲染,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力求还原雨林中湿润、繁茂的视觉感受。 --- 二、 星空下的童谣:月亮婆婆的晚安故事(聚焦天文与想象力) 书名:《星空下的童谣:月亮婆婆的晚安故事》 适合年龄: 3-6岁 图书介绍: 当太阳沉入地平线,小镇上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时,真正的魔术才刚刚开始。在夜空中,有一位慈祥的“月亮婆婆”,她每天晚上都会收集孩子们白天的笑声和好奇心,把它们编织成最温柔的星光,讲给熟睡的大地听。 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小宇”的孩子,他总是对黑夜感到一丝好奇和不安。月亮婆婆通过她的故事,将夜空变成了一个充满魔法的游乐场。 她会告诉小宇,为什么星星眨眼睛(其实是大气层在跳舞),月亮的圆缺变化(那是她换新裙子的时间),甚至会讲述关于北斗七星和猎户座的古老传说。这些故事既充满科学的趣味性,又饱含温暖的亲情和守护的意味。 重点主题解析: 天体基础知识的启蒙: 用拟人化的方式解释日夜交替、月相变化、流星的形成,让抽象的天文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情绪的引导与安抚: 故事节奏缓慢,语言极其轻柔,旨在帮助夜间感到焦虑的孩子平复心情,将黑暗视为一个充满故事和安宁的“保护罩”。 想象力的拓展: 故事鼓励孩子想象自己可以乘坐彗星回家,或者和星座玩捉迷藏,激发他们对未知宇宙的向往。 艺术风格: 画面采用深蓝色和紫色的底调,搭配闪耀的银色和金色点缀,营造出宁静、深邃而又梦幻的夜空氛围。 --- 三、 机械小工匠的奇思妙想(聚焦工程与解决问题能力) 书名:《机械小工匠的奇思妙想:建造一座通往云端的桥》 适合年龄: 4-7岁(稍大一点的孩子也能深度参与) 图书介绍: 提米是一位热爱修理和创造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宏伟的梦想:要为住在云端的小松鼠搭建一座坚固的桥,让他们可以安全地下来分享松果。 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故事叙述,而是一本引导式的“迷你工程手册”。提米在建造桥梁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挑战:风太大了,用什么材料才能稳固?桥墩应该搭在什么位置才能承受重量? 孩子们将跟随提米,一起学习和讨论基本的工程学概念,例如:平衡、支撑、材料的强度和连接方式。每一次失败都不是挫折,而是找出更好解决方案的机会。比如,他尝试用细木棍,发现太脆弱了,于是转向了更粗壮的树枝,并学习了“交叉加固”的原理。 重点主题解析: STEM概念的趣味化: 将“结构”、“力学”、“可替代材料”等概念融入到提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在动手之前先在书中进行“头脑风暴”。 迭代与坚持的力量: 书中清晰地展现了提米从最初的失败设计到最终成功的完整过程,强调了工程思维中“测试、反馈、改进”的重要性。 工具的安全与认识: 提米在使用锤子、锯子(当然是玩具版或象征性的)时,会有一段小小的提示,介绍不同工具的功能和使用的基本规则。 艺术风格: 画面采用清晰的线条和实物的描绘,注重机械部件和连接点的细节展示,色彩偏向于泥土色、木头色和金属灰,凸显“建造”的质感。 --- 四、 情绪小怪兽躲猫猫(聚焦情感认知与社交技能) 书名:《情绪小怪兽躲猫猫:认识你的“吼吼怪”和“抱抱怪”》 适合年龄: 3-5岁 图书介绍: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些“情绪小怪兽”。它们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到它们——有时它们会变成一只脾气暴躁的“吼吼怪”,让我们忍不住大叫;有时它们会变成一只黏糊糊的“委屈怪”,让我们想哭鼻子;但更多时候,它们是温暖可爱的“抱抱怪”,让我们感到开心和满足。 本书的主角是小女孩莉莉。莉莉通过和这些情绪小怪兽玩“躲猫猫”的游戏,学会了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感受。当“生气怪”出现时,莉莉会先找到它藏在哪儿(是肚子有点紧?还是脸有点热?),然后试着用“深呼吸”这个魔法把戏把它引出来,最后温柔地对它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 重点主题解析: 情绪命名与具象化: 将“生气”、“害怕”、“嫉妒”、“兴奋”等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爱的怪兽形象,方便孩子理解和表达。 应对策略的示范: 书中展示了多种健康的应对方法,比如:生气时去拍打枕头(宣泄)、难过时找人倾诉(连接)、开心时跳舞(分享)。 接纳所有情绪: 故事强调,没有“坏”的情绪,只有需要被理解的需求。即便是“生气怪”,它也只是在告诉莉莉:“有些事情不对劲,我需要关注。” 艺术风格: 采用柔和的色块和圆润的造型,确保所有“小怪兽”即使是表达负面情绪时,也不会显得过于吓人,整体风格温暖治愈。 --- 五、 穿越时间的小邮差(聚焦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 书名:《穿越时间的小邮差:给过去的信》 适合年龄: 5-7岁 图书介绍: 信箱里躺着一封奇特的信,收件人是“过去的自己”。这封信来自一位名叫“时轮”的小邮差,他骑着一辆挂满了齿轮的自行车,专门为孩子们递送信件,连接现在与过去。 时轮邮差会带孩子们“投递”几封信给不同的时代。第一封信是写给古代的纺织工,询问他们是如何用天然染料做出蓝色的丝绸;第二封信是寄给建造古老城墙的匠人,了解他们如何抬起沉重的石块;第三封信则是写给古代的诗人,请教他们如何捕捉风的声音写成诗歌。 重点主题解析: 生活习俗的变迁: 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衣食住行(比如,从油灯到电灯,从手工制作到机器生产),让孩子理解“发展”的含义。 劳动与智慧的传承: 强调古人的智慧是现代科技的基石,培养孩子对历史创造者的敬意。 文化符号的介绍: 穿插介绍简单的传统节日场景(如春节的贴春联、中秋的赏月),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 艺术风格: 画面融合了写实的历史场景和充满奇幻色彩的“时间隧道”设计,不同时代有其独特的色彩基调,例如,古代场景偏向土黄色和朱红,科技感场景则使用银灰和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