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全二冊)

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全二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喬清舉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72540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3357
包裝:精裝
開本: 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頁數:43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建國以來至1999年五十年間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全麵迴顧與反思。作者對此五十年間的事件、著述、文章、討論進行瞭全麵的收集整理,發掘齣許多過去不為人知的材料,較為完整地呈現齣瞭1949年以來大陸中國哲學研究的曆史進程,可謂中國哲學史學史的鴻篇巨製。其資料之翔實和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在紮實收集資料的基礎上,作者把1949年以來的中國哲學史研究作為對象進行反思,站在邏輯的高度,以民族理性成熟為綫索來統攝史料,使這一曆史過程真正成為瞭中國哲學史學史。作者又從曆史批評意識齣發,分析這一曆史過程的成敗得失 厘定其價值 評判其貢獻 超齣其局限 推進其發展,從而在學術界初步奠定和確立瞭中國哲學史學史學科的基礎。本書的齣版不僅填補這一學科的空白,也會對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以及中國哲學的未來發展形成一個巨大的推動。

目錄

關於建立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學科的若乾思考――代前言

引子

第一章 範式轉型:日丹諾夫哲學史定義的引入(1949~1956)

第一節 新範式的引入和確立

一、日丹諾夫《在<西歐哲學史>一書討論會上的發言》的翻譯齣版情況

二、日丹諾夫《在<西歐哲學史>一書討論會上的發言》的基本內容

三、學術界對日丹諾夫講話的接受

第二節 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

一、學習、宣傳馬剋思主義

二、有組織的思想改造運動的展開

三、學習和接受《實踐論》

四、參加土地改革

五、運動的洗練與體製的改變:“三反”、“鎮反”運動與院係調整

六、對電影《武訓傳》、梁漱溟、鬍適等人以及資産階級唯心主義的批判

七、蘇聯專傢對中國哲學史界的影響

第三節 馮友蘭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自我批判

第四節 新範式下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研究

二、《中國哲學史講授提綱》

三、《哲學史簡編》

四、張岱年關於張載的研究以及圍繞張載哲學的商榷

五、熊十力齣版《新唯識論》刪減本

第二章 新範式的初步反思與挫摺(1957~1959)

第一節 “百花齊放、百傢爭鳴”――反思條件的形成

第二節 新範式的初步反思

一、反思的先聲

二、反思的進行

第三節 反思的挫摺:“反右”與“反修”

一、“雙百”方針的繼續強調和“反右”運動的興起

二、學術界的政治運動與“反右”

三、從反對教條主義到批判修正主義

四、馮友蘭的自我批判

五、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齣版

第四節 1959年前後關於老子哲學的討論

一、討論的緣起與始末

二、討論的內容

第三章 新範式下的繼續探索(1960~1965)

第一節 1960年至1965年間的政治形勢與思想學術領域的批判

一、政治、社會形勢

二、對各種學術觀點的批判

第二節 對馮友蘭政治批判的繼續和馮友蘭的政治活動與反省

第三節 關於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轉化問題的論述

一、馮友蘭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同一性和相互轉化的論述

……

第四章 極端政治化:中國哲學史研究進一步陷入歧途(1966~1976)

第五章 認識史:改革開放後的新探索(1977~1989)

第六章 方法論的多樣化展開與中國哲學生命的復興(1990~1999)

結束語:理性的成熟與“中國哲學”的期待

人名索引

後記

補記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