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宫:日本天皇家史日本艺文酷

大皇宫:日本天皇家史日本艺文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建强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历史
  • 天皇家
  • 大皇宫
  • 日本文化
  • 艺文
  • 历史文化
  • 宫廷生活
  • 建筑
  • 艺术
  • 日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3352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29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日本艺文酷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拨开日本天皇家重重迷雾的通俗化,趣味化的历史读物。作者在本书里首先从日本天皇家诞生之谜着手,引出日本天皇家患上的千年心病——怕死者作崇。日本历史上的怨灵信仰由此产生。天武天皇弑杀二君的皇室内斗,天皇家冷血女人的诞生,两度即位的女帝掀起的情乱风波,天皇家设置防伪系统,一直到中世藤原氏族与天皇家的深层关系,从而定格了日本天皇的政治性格:被人玩弄但又不失威望;被人利用但又没人想杀天皇。这是否就是日本天皇家至今还未寿终正寝的原因所在?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姜建强,曾在大学任教,研究哲学。20世纪90年代留学日本,后在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担任客员研究员。近年致力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已出版有《另类日本史》《另类日本天皇史》《山樱花与岛国魂 : 日本人情绪省思》等。

目录

目录:天皇制是善于妥协的王权体系
—— 天皇家诞生之谜
日本天皇不求长寿但求重生 1 → 天皇始祖天照大神奇异的生育 2 → 天照大
神何以成了天皇家的祖先? 3 → 从天照大神到神武天皇的血脉相承 4 → 神
武东征以日向为起点的必要性 7 → 神武东征与天皇诞生 9 → 原住民与渡来
人 10 → 日本天皇家源自物部氏吗? 11 → 物部氏来自朝鲜南部? 13 → 神武
天皇乃徐福之说难以成立 15 → 出云让国是日本建国的另一模式? 16 → 天
皇家千年的心病——出云 18 → 为何神武和崇神同为开国之皇? 20 → 神鬼
关系是天皇家的基础 22 → 天皇弱质是大和政权的核心所在 24
天皇家内斗的巨大阴谋
—— 天武弑杀二君之谜
让位背后的阴谋 27 →《扶桑略记》比《日本书纪》更可信 28 → 《万叶集》
支撑了天智被暗杀的说法 30 → 谁杀害了天智天皇? 31 → 天武的亲生父亲
? ?
是归化人? 33 →“双皇”母亲的真面目 36 → 京都泉涌寺为何没有天武系天
皇的牌位? 37 → 天武为什么对刘邦有兴趣? 38 →《日本书纪》中深藏的证
据 39 → 暗杀天智的幕后总指挥、合谋者及凶手 40 → 天智谋杀镰足让天武
得到启发 42 → 大友皇子难道没有即位过吗? 44 → 天智和天武的谥号各有
深意 46 → 天武即位后改号称“天皇”48 → 永远消失的还是天武王朝 50
天皇家最冷血的女人
—— 持统为皇统回归而抗争之谜
在血腥和恐怖中长大的持统 53 → 从吉野盟约到皇族会议 54 → 持统为什
么要杀大津? 57 → 大津优柔寡断酿成悲剧 58 → 皇统回归天智系功于持
统 61 → 持统不想让皇太子草壁即位 62 → 持统毒杀草壁是为自己即位
排障 64 → 不比等借持统之力架空天皇 66 → 不比等制定了天皇制的游戏规
则 68 → 持统去吉野和不比等幽会意欲如何? 71 → 药师寺是爱情的象征
吗? 72 → 持统与武则天具有可比性吗? 74 → 持统谥号的真本意义 75 → 持
统上演最后的诀别 76
两度即位的女帝掀起的风波
—— 孝谦(后为“称德”)情乱之谜
众人喜欢议论的女帝 79 → 天皇家唯一的女太子 80 → 孝谦女帝的不婚之
路 81 → 安积亲王之死迷雾重重 82 → 孝谦、仲麻吕唱双簧镇压反对派 84 → 藤
原仲麻吕是孝谦的情人? 86 → 藤原仲麻吕败给委身于他的女人 86 → 孤独女
帝再陷恋巢 88 → 道镜的青云之路 90 → 谁伪造了神托 92 → 为什么不去伊势神
宫问神托? 94 → 称德的结局是被暗杀 95 → 光仁天皇即位与井上皇后大逆事
件 97 → 称德想禅让 99 → 嫡系继承模式的结束 101 → 称德女帝留下的遗产 101
? ?
天皇家的“防伪系统”
—— 天皇家与三种神器之谜
观念上的神圣之物 103 → 镜、剑、玉三种神器的由来 104 → 神器中玉的
地位不如镜和剑 106 → 平宗盛绑架三种神器 1 0 8 → 后白河法皇的两
次占卜 109 → 后鸟羽天皇无神器践祚 110 → 宝剑沉海,天皇家如何破
难题? 113 → 围绕三种神器的激烈争斗 114 → 对三种神器的解读 116 → 三
种神器与南北朝合一 118 → 禁阙之变只抢夺神玉的玄机 120 → 长禄之
变后神玉回归天皇家 121 → 一种全新天皇哲学的诞生 123 → 从三神导
出三德 125
日本武尊、神功皇后与圣德太子
—— 天皇家三大异怪之谜
日本武尊拥有国民粉丝 127 → 神功皇后的“神”字怎么来的? 135 → 圣
德太子是日本人的梦 139
谁构建了天皇制
—— 藤原氏与天皇家之谜
天皇制竟由藤原氏来设计 149 → 藤原不比等的底线 150 → 利用女人谋取
权势的老手 152 → 不比等的身世之谜 154 → 太政官大权在握——不比等
的构想之一 156 → 天皇只需画圈——不比等的构想之二 158 → 宣命简化为
纶旨——不比等的构想之三 159 →《养老律令》与藤原氏的繁荣 160 → 不
比等幽禁女儿只为封锁真相? 161 → 长屋王挑战藤原氏 163 → 藤原氏
策划长屋王事件 164 → 紫式部笔下的道长大人 166 → 渗透天皇家的血
统——腹 173 → 伤心孤独的藤原彰子 174 → 犹豫踌躇的一条天皇 176 → 最
? ?
终的得失 177 → 藤原氏寄生庄园架空天皇 178 → 天智赐姓“藤原”,一
语成谶 180 → 藤原氏政治学框架的核心——关白 181 → 白河上皇的政治
手腕 183 → 院政独断成为动乱之源 185
足利义满与天皇家的博弈
—— 义满争权之谜
足利义满觊觎天皇宝座 187 → 预言诗让义满野心膨胀 188 → 义满被明朝
永乐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190 → 义满的手伸向了上皇之妻 191 → 义
满不想做外戚 193 → 义满之妻竟然成了天皇的准母 194 → 义满先夺人事
权 195 → 义满再夺祭祀权 198 → 金阁凤凰装饰物的象征 199 → 义满逼
天皇“立太子”202 → 义满暴毙 202 → 金阁寺成为镇魂之所 203 → 是
谁暗杀了义满? 204 → 迷雾重重的私生子之说 205 → 公武合体的政治梦
想 207 → 天皇家死里逃生 208
险成天皇家的掘墓人
—— 异类天皇后醍醐之谜
两统迭立协议 211 → 借失意武士之力推翻幕府 212 → 倒幕的基本思路 213 → 异
质与神奇的秘法 215 → 用骷髅本尊来倒幕 216 → 镰仓幕府的倒台 216 → 防止
武士坐大却引发反叛 218 → 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尊氏 219 → 征夷大将军
挑战后醍醐天皇 225 → 尊氏借“锦之御旗”卷土重来 226 → 楠木正成
之死 228 → 满嘴没一句真话的天皇 229 → 尊氏兄弟向南朝投降 231 → 南
朝回光返照重回京都 232 → 足利义诠的非常手段 233 → 封死后醍醐的怨
灵 235 → 南北朝长期对立 236 → 后南朝的悲情 237 → 挑战常规的“出脐
天皇”239
为天皇家咏唱春江花月夜
—— 后水尾天皇退位之谜
江户时代的君主 243 → 德川用财力绳索勒紧天皇的咽喉 244 → 德川活
用天皇的权威 246 →“保护你,就是为了限定你”247 → 运作了十二年
的婚事 248 → 紫衣事件 250 → 后水尾一再提出让位 251 → 断绝德川家的
血脉 255 → 强大的幕府让步了 257 → 新井白石的思路让公武双赢 257 → 后
水尾天皇以柔克刚延续了天皇家 259 → 将军与天皇,谁更长寿? 260
天皇神格化的系列仪式
—— 天皇家礼仪之谜
天皇家一再上演杀王悲剧 263 → 天皇家的殡葬仪式 266 → 殡的仪式为新王注
入生命力 267 → 天皇一代一度的大祭典 268 → 新帝大尝祭的本意 271 → 天皇被
封闭的神秘世界 273 → 入室特权的神性光辉 274 → 女官与神器——天皇
的私密空间 275 →“神命的通路”277 → 血缘和灵威支撑天皇制 278 → 仿
效做中国皇帝的桓武父子 280 → 天命之子与天神之子 282 → 大尝祭的费用
从何而来? 283 → 天皇就是精神皇帝? 284 → 《日本书纪》让天皇家万世
一系 286
天皇家与伊势神宫
—— 伊势东面神圣之谜
伊势神宫的种种谜团 289 → 天武天皇到伊势神宫参拜的意义 292 → 为什
么天照大神一定要坐镇伊势? 292 → 伊势神宫暗含东面神圣的思想 294 → 历
代天皇不去伊势神宫参拜事出有因 295 → 为何明治天皇、昭和天皇参拜
? ?
伊势神宫? 296 → GHQ 去伊势神宫寻找日本精神原点 297 → 伊势神宫
20 年一迁是为迎接新一轮太阳 298 → 出云大社势压伊势神宫之谜至今
难解 299
日本人为何需要天皇制
—— 事关天皇家史的最终之谜
天皇制植根于日本的民俗和思维 301 → 天皇化身为神更有权威 302 → 天
皇无实权,才能更长久 304 → 关于天皇制的三大理论 306 → 三岛由纪夫
的《文化防卫论》 310 → 天皇制是日本国情的稳定剂 315 → 天皇抚慰民
心 317 → 一万年的天皇 318
多角度审视天皇制
—— 天皇制的终极之谜
天皇家用菊为家纹 321 → 天皇家臣籍降下和赐姓解财困 322 → 天皇有别于
皇帝的关键在于血脉相连 325 → 女系天皇和女性天皇有何不同? 326 → 天
皇陵的主人到底是谁? 328 → 天皇称号背后的独立意识 331 → 天皇家后
宫的迷色 336 → 天皇家女帝辈出的四大原因 341 → 麦克阿瑟扶昭和天皇
走下神坛 344 → 天皇家的十大常识 349__

精彩书摘

序:
天皇家那些谜团
雪漫漫 满大地 大地满 漫漫雪

日本的天皇家,是个谜一样的存在。
他们取《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文句,为之明治的年号;他们取《易经》“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的文句,为之大正的年号;他们取《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文句,为之昭和的年号;他们取《五帝本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的文言,为之平成的年号。被仿效的文明大国的皇帝寿终正寝了,而作为仿效者的文明小国的天皇却满富生机。真是令人费解。
象征中国皇帝权威的是五爪的龙。但同样是龙,在韩国是四爪,在日本是三爪。但恰恰是只有三爪龙的日本,天皇还在。这是为什么?1989 年6 月21 日,《朝日新闻? 晚刊》刊登一位英国学者的发言:“每个国家都有历史学家不能解明的历史事实,如美国的人种问题、德国的大屠杀、日本的天皇制。”
天皇制被列为人类三大谜史之一,这让日本人兴奋不已。
属于一神教的犹太教与基督教有个基本想法:每个文明体系的时间概念都一样。但多神教文明却发现:每个文明各有自己的时钟。为此日本人激动地说,远东的天皇制就是我们的文明时钟。欧洲历史模式的宗教、道德、政治,在日本不存在。但是日本有从它自己风土里养育出来的宗教、道德、政治。日本的俳句文体被西方人采用,日本的能剧影响了爱尔兰诗人兼戏剧家叶慈(1865—1939)。
一般而言,皇室的兴衰与历史和文化有关。但是皇室的兴衰能左右历史的走向,能定格文化的内涵,恐怕就只有日本了。在日本,述说天皇的历史,就等于在述说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或者说,一部日本天皇史就是一部日本史、一部日本文化史。
如果要问日本文明有哪些要素?或者说怎样捕捉日本文明的基本概念?应该说就是“天皇”、“多神”、“怨灵”这三要素,构成了日本不同于其他文明体征的独特体系。其中最不好理解的就是“天皇”这个要素。
天皇何以能构成一个国家的文明要素?这是很深很玄的谜。

日本的天皇家,是个奇迹的存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闹革命的俄国人杀死了沙皇,而输掉战争的德国皇帝则亡命荷兰,同样是战败国的澳大利亚干脆废除了君主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君主制不见了。但同样输掉战争的日本,天皇依旧在位,德国人对此很感慨——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在一战战败后如果继续滞留在国内的话,会被革命情绪高涨的德国人杀死。为此德国人说,日本人是忠实的国民,他们对自己的天皇有忠诚心。但德国人对自己的皇帝没有忠诚心,所以威廉二世也只有逃跑一条路。
在日本,天皇直接上前线指挥军队的,也就只有古代大和时期的天皇了。按照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说法,历史上天皇手握军刀君临前线的,是从初代神武天皇到第12 代景行天皇。英国国王理查一世有“狮心王”的称号,足见其勇猛,但他在十字军东征的归途中被奥地利公爵抓获。法国国王约翰二世在百年战争中被英军逮捕,最后死于英国。但天皇在前线被捕,这样的事在日本从未发生过,而且这是无法想象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被处死的路易十六,在位时平均三天打一次猎。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 年7 月14 日,而在这一天,这位国王什么也没有干。这类君主在日本125 位天皇中也是找不到的。
日本天皇家奇迹的存在还表现在:日本历史上充满了战争和纷争,政治阴谋和权力博弈也时刻都在进行着,但令人惊讶的是,日本天皇家却始终没有被更换过。日本的天皇代表国体,但国体却被幕府遮蔽;幕府非国体,却代表国家利益。幕府与皇体,当然是格格不入。于是倒幕风潮骤起,推动皇体转化为国体,神话走向国家权力,也就是说日本最终走向王道和霸道分离的文明体系。天皇是王道,征夷大将军是霸道,这个思想早在1200 年前的律令制中就已经有了。在这个文明体系中的两个异质文明体(天皇与将军),竟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面子上还算过得去,这是日本的奇迹,更是世界的奇迹。西方历史学家对日本最为好奇的一点就是,这个奇迹为什么能在日本诞生?


日本的天皇家,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
日本这个国家所有的东西,都是天皇的私有财产。天皇可以随意地夺取臣下的财物,天皇可以是暴君。反过来臣下即便再有理由,也不能拒绝天皇的掠夺,也不能拒绝天皇的暴力。
在绝对的君主国家,决断是非善恶的人是掌权者。真理也好,正义也好,都在掌权者的手里。
这是种怎样的理论呢?这是一种是非善恶由神来决定的理论。神并不决定事物的正确与否,神本身就是正确的尺度。
依据神敕的正统性,抵抗天皇是不允许的。天皇无论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都是正确的。不是天皇在下正确的命令,而是天皇的命令本身就是正确的。这就是天皇意识形态的生命——天皇存活的生命。如果这个生命断绝了,天皇也就死了。
用这个绝对原理来衡量的话,日本天皇家的天皇确实死过一次,那就是1221 年的承久之乱——北条政子向皇室开刀。
承久之乱之后,古代天皇的意识形态宣告死亡,天皇神格主义被承久之乱击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孟子的善政之道。
向天皇亮刀,在当时是被绝对禁止的。武士团里的武士有非常恐惧的心理,就是怕轮到自己向天皇亮刀。当时幕府的中心人物如北条泰时,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承久之乱的本质就是向天皇亮刀。北条政子虽然没能拿下天皇的首级,但对天皇肉体的流放,让天皇感受到的是精神之死。
7 世纪后半叶,白村江海战日本完败,天智天皇死去,大海人皇子和大友皇子争夺皇位,爆发壬申之乱。取胜的是大海人皇子,他确立了天武朝的霸权。胜利者天武天皇被歌人肉麻地吹捧道:“大王啊,您不就是神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日本天皇就是神。
但是自承久之乱以来,天皇这位大神一直处于精神已死的状态,难以复苏。能做的就是持笏奉仕皇大神宫,以宗教性的那点权威来统合日本。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19 世纪后半叶,美国人佩里驾驶的黑船傲慢地硬闯了进来。日本处在开国与萨英战争(萨摩藩抗击英军)等强力外压之下,屈服于这种外压的德川幕府放弃了政权,取胜的明治天皇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天皇的“神圣”被写入宪法。同时,作为统帅权总揽者的天皇开始统率陆海军,掌握实权。
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不可思议的秘密究竟又何在?

日本的天皇家,更是个孤独的存在。
日本人为天皇的诞生,设定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天上的世界,一个是地上的世界。天上世界的神叫天神,地上世界的神叫国神。天神在高天原出没,是不死之神;国神降临地上,死后埋葬到地里。
琼琼杵尊以后的天孙降临都是死后被埋葬的神。最后作为后裔的神武天皇登场,神人一体的生死观得以确立。人死后成祖灵(祖先灵),神死后成神灵。人与神的等价关系在这个生死之地得以连接,其意义就在于天皇被赋予了两个不同的身体:人的身体与神的身体,人的魂与神的灵,而不灭的、永生的是神灵。这就巧妙地暗示了天皇灵威也具有不灭性。
最初的神武天皇出自于天照大神的子孙,这就在逻辑上先验地决定了代代天皇均具有“现人神”的特性。天皇不像选总统,因为天皇的存在本身就是“国民总意志”的表现,所以国民不必投票。只要接续了天皇家的血脉,就有了天皇即位的首要条件。这也是前几年明仁天皇在动心脏手术时用自己的血输血的原因。在观念上不能有外人的血流入天皇的体内,天皇的血脉必须保持与万世一系有关联的纯洁性,而这个万世一系的系谱之源,就发端于《古事记》高天原的神话。日本皇室藏身于神话与巫术的背后,其神秘的深度无人可及。
其实,天皇是孤独的,皇室也是孤独的。看似品酒赏菊的闲适,看似皇宫朝拜的登城,都难以逃脱仍然是本质上的孤独。从第40 代天武天皇开始,到第112 代灵元天皇为止,天皇家先后共有40 位天皇退位后削发为僧尼,与古寺青灯相伴。醍醐、朱雀、冷泉、圆融、花山、桃园、灵元……从这些天皇的谥号似乎就可以读出他们内心的萧索孤独与万念俱灰。后白河上皇1169 年出家入道,42 岁成为法皇。这位法皇对人生发出感慨:听到游戏小孩的喊叫声,我的身子才能转动。深锁皇宫与古寺,每天只能与小孩的喊叫声为伴,难熬的仍然是孤独。第109 代明正女帝,身份虽高贵,但没人能娶她,只能在宫中静静地孤独终老。虽然“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但对日本天皇家来说,难逃的仍然
是千年孤独。而这份孤独,就其本质而言不是文学的而是哲学的。它凸显出的深层问题是:孤独又与什么有关?
因为孤独,所以长寿。因果律就能如此简单地演绎天皇家的寿命?
这也是个谜。

2011 年3 月11 日,东日本发生千年不遇的地震与海啸,随之而来的核辐射使半个日本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人陷入了空前的恐慌。
3 月16 日, 77 岁的明仁天皇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明仁天皇说:“苦难的日子也许还会很长,但我们不要放弃希望。希望大家保重身体,为了明天好好活着。”这是二战后日本天皇第一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国家不到危急关头,国民不到死生关头,天皇是不会公开发表讲话的。
显然,电视里露面的天皇,已经不是神,也不是现人神。电视机传出的人声,已经不是“玉音”,也不是“神音”。“为了明天好好活着”,这是人话而不是神话。
但是天皇究竟应该是以人的存在为好,还是以神的存在为好?这是有争议的。作家三岛由纪夫就说过:“如果天皇不是神,神风敢死队的飞行员之死岂不是毫无意义?”在他看来,如果天皇失去了神性,那么日本必将失去它的精神。但同样是作家的三宅孝太郎则这样说:“天皇是日本人的肚脐。”这是非常俗的比喻,但意义深刻。
这里的问题是,天皇还能代表日本的精神吗?
如果得出结论说天皇再也不能代表日本的精神了,那么在国难当头时为什么还需要天皇出面讲话?
如果得出结论说天皇还能代表日本的精神,或者,天皇代表日本的精神这点根本没有动摇过,那么皇宫里天皇家的一举一动为什么又总是处在国民的审视之下?如雅子妃的精神状况问题;如爱子内亲王不登校的问题;如德仁亲王和文仁亲王兄弟两人面和心不和的问题;如天皇患病,皇位争夺战提前爆发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为什么能成为媒体的炒作对象?一个国家的精神领袖有这样被揶揄的吗?日本人对天皇的国民心还存在吗?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不是尼采,而是黑格尔第一个指出:涌动在现代宗教情感下面的是这样一种情感——上帝死了。
那么,日本人是否也在涌动这样一种情感呢?这就是天皇家最大的谜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先不读日本史,也可以先不读日本文化史,只要先读读日本天皇家谜史,你就是半个日本通了。
中国皇帝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日本天皇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天。以天子自居的皇帝,最后失守了天。以人神自居的天皇,最后守住了天。
完全不同的思考,完全不同的路径。从这点来说,日本天皇制又成了一种模式——一种伸缩有余、张弛有度的世界文明的模式。

前言/序言


探索日本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精选图书推荐 本推荐书单旨在为您呈现一系列与“大皇宫:日本天皇家史”主题相去甚远,却同样能激发您对日本文化、历史、艺术与社会产生深刻兴趣的优秀读物。这些书籍涵盖了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社会现象、从传统技艺到前沿思潮的多个维度,为您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和全面的日本图景。 --- 一、 古代与神话:追溯文明的源头 如果您对日本的起源和早期信仰体系感兴趣,以下几本书将是极佳的选择,它们深入探讨了神道教的根基、早期国家的形成以及神话叙事如何塑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 1. 《古事记与日本神话的构建》 内容概述: 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翻译或复述《古事记》的内容,而是聚焦于这部日本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的文本结构、神话谱系的构建过程,以及它如何被历代知识分子用以确立政治合法性。作者详细分析了天照大神、须佐之男命等核心神祇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神话中对“秽”(Kegare)与“净”(Kegare-nuki)的观念如何影响了后世的宗教仪式和宫廷礼仪。书中特别对比了《古事记》与《日本书纪》在叙事角度上的差异,揭示了早期日本宫廷政治的复杂性。 重点关注: 早期宗教人类学、神话叙事学、文本批判学。 2. 《奈良平安时代的贵族生活与审美》 内容概述: 聚焦于日本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奈良至平安时期。本书通过对《源氏物语》、《枕草子》等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重构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日常起居、服饰、饮食乃至情感生活。它深入探讨了“もののあはれ”(物哀)这一核心审美范畴是如何在宫廷生活中得以体现和完善的。书中还包含对当时的建筑风格、庭院设计以及和歌创作规范的详细介绍,帮助读者理解这种精致而内敛的贵族文化是如何为后来的日本艺术奠定基调的。 重点关注: 宫廷文学、审美哲学、平安文化史。 --- 二、 艺术与工艺:技术与精神的融合 对于热衷于日本精湛工艺和独特艺术形式的读者,以下推荐将侧重于物质文化与精神追求的结合。 3. 《江户期浮世绘大师的版画技艺与社会批判》 内容概述: 本书将浮世绘视为江户时代社会变迁的“新闻快照”。它超越了对葛饰北斋或歌川广重作品的单纯鉴赏,而是深入剖析了从木版雕刻、印刷到色彩调配的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浮世绘如何成为新兴町人阶层表达自我、批判幕府统治和记录都市风俗的媒介。书中对美人画、役者绘和风景画所隐含的社会阶层和性别规范进行了深入分析。 重点关注: 视觉艺术史、印刷技术史、江户社会文化。 4. 《茶道中的“侘寂”:从千利休到现代器物学》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解构“侘寂”(Wabi-Sabi)这一看似玄奥的日本美学概念。它以茶道史为核心线索,追溯了千利休如何将禅宗思想融入茶事,确立了粗粝、不完美、转瞬即逝的美学标准。书中详细考察了茶碗、茶室(如草庵风)的材料选择与空间布局,论证了这些物质元素是如何服务于精神修行的。此外,本书还讨论了当代设计师如何将“侘寂”的原则应用于现代设计和生活哲学中。 重点关注: 禅宗美学、器物学、空间设计哲学。 --- 三、 战后与现代社会:剧变中的身份重塑 要理解当代的日本,必须审视其在剧烈社会动荡中所经历的身份重塑。 5. 《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与集体记忆重构》 内容概述: 本书探讨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如何在废墟之上迅速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它侧重于战后一代人如何处理战争遗留的创伤,以及“经济增长”这一叙事如何被建构为民族身份的新支柱。书中对泡沫经济的兴衰、终身雇佣制的瓦解,以及由此对中产阶级心态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社会学和经济史的交叉分析。 重点关注: 战后史、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 6. 《日本流行文化中的“萌”与“卡哇伊”文化研究》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部严肃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旨在解析“可爱”(Kawaii)现象在日本社会中超越了儿童娱乐的深刻意义。它分析了动漫(Anime)、漫画(Manga)和电子游戏如何输出和重塑全球的“卡哇伊”标准。作者探讨了“萌”文化在性别角色、消费主义以及对传统权威的反叛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考察了它如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日本软实力(Soft Power)的核心组成部分。 重点关注: 流行文化研究、符号学、全球化与身份认同。 --- 四、 地理与自然:环境塑造下的民族性格 深入了解日本多山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的频繁性,有助于理解其文化中的敬畏与坚韧。 7. 《日本列岛的地质构造与灾害文化》 内容概述: 本书从地质学和地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日本岛屿的成因,以及地震、海啸和火山活动如何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结构中。它详细描述了古代到现代,人类在适应频繁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展出的独特建筑技术(如抗震结构)、社区互助机制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宗教性敬畏(如对山神的崇拜)。书中对比了不同地区(如关东与关西)对灾害的反应差异。 重点关注: 地理科学、灾害社会学、环境史。 --- 通过以上七部涵盖神话、艺术、社会变迁和自然环境的著作,您将获得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日本认知框架,而无需聚焦于任何特定皇室成员的生平或宫廷斗争的具体细节。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原本对这类题材抱持着一种“看惯了”的心态,总觉得历史题材的作品难出新意。然而,这本书却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并未沉溺于传统的宫廷斗争叙事,而是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却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侧面。比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时期礼仪制度变迁的探讨,角度非常新颖独到,将政治权力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联系起来,展示了一种更为立体和深层次的历史图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宏大叙事之外的补充,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知储备。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历史的透镜,让原本熟悉的故事线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人眼球,封面那一抹深邃的靛蓝,配上鎏金的标题字体,散发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气息。初次翻开,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内页的纸张质感,厚实而细腻,即使用钢笔书写也不会洇墨,这对于喜欢在书边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也相当讲究,字里行间留出的空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下来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整体来说,从触感到视觉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的用心与对文化载体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很期待里面的内容能与之精美的外壳相匹配。我特别欣赏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电子阅读日益盛行的今天,一本拥有如此出色物理形态的书籍,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不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描述,它更深入地剖析了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乃至哲学思想的根源。作者似乎拥有将复杂的多重因素融合成一个清晰逻辑链条的能力,使得那些看似随机的历史波动,都有迹可循。阅读过程中,我的思维一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不断地在梳理、对比和吸收新的概念。它不只是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意味着什么”。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知识地图被重新绘制了一遍,获得了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更具穿透力的理解。这是一次真正的精神上的挑战与滋养。

评分

这本书在资料的考据和引用的严谨性上,表现得尤为出色。可以看到作者为了构建出扎实的论据,必然花费了大量心力去查阅和对比各类文献资料。书中注释详实,参考文献列表的长度也令人印象深刻,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历史求真的态度。对于每一个重要的论断,作者都提供了多方位的佐证,使得我们作为读者在接受信息时,心中充满了信服感,很少会产生“一家之言”的疑虑。这种对史料的尊重,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这种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是任何优秀历史著作的基石,而这本书无疑将这一标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行文流畅度和语言的驾驭能力,简直让人惊叹。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画面感,仿佛能将读者直接拉入那个遥远的历史场景之中。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人文风俗熔铸一体,叙事节奏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又不失沉稳。特别是一些对关键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入木三分,使得那些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不再是刻板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个体。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趣味性,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知识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读起来有一种听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陈年往事的韵味,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评分

关系是天皇家的基础 22 → 天皇弱质是大和政权的核心所在 24

评分

一直在找这方面的书籍,印刷不错,就是字小了点,其他OK

评分

封面设计好看

评分

书还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 天武弑杀二君之谜

评分

相比之下,润叶她爸倒没有她在村里威信高。由于父亲和哥哥性子都很耿直,少不了常和书记顶顶碰碰,因此他们两家的关系并不怎么好。但润叶姐却始终和他们家保持着一种亲密关系。也许因为这一点,平时书记才没有过分地和他们一家人过不去。少平在内心一直对润叶姐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评分

人 10 → 日本天皇家源自物部氏吗? 11 → 物部氏来自朝鲜南部? 13 → 神武

评分

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

评分

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在鲁晓娟蹲在地上抱住双臂痛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国产连续剧一样抱住她(像大团圆一样的温情),而是站在旁边,看着她,想要靠近,又并没有靠近,眼睛湿润,嘴唇颤抖,心里即便已经千山万水,然而终究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要做,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情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