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當代曆史教育。
呂先生以我們熟知的人情事理分析曆史上的“恩怨情仇”,而不是塞給你一個觀點讓你背下來。他應用當時的新的曆史學、社會學研究成果做史學研究,不迴避有爭議問題,如果僅以觀點新銳為依據,今天的教科書倒像是寫於呂先生之前。以此種教學之方法,呂思勉培養齣瞭錢穆、黃永年、張芝聯、趙元任等一批國內著名學者,試問當今哪位名師有此成就?
此書為呂思勉大學講義整理而成。是否值得一讀,請讀者諸君自行判斷。
讀此書還可對當時各社會領域之思潮窺見一斑。這些思潮進而影響瞭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重要政策的製定,如:民國時期對漢字簡化的各種提議和嘗試、當年社會上部分知識分子對大農業化生産的看法等。
張耕華專為鷺江版《呂著中國通史》(分為《中國文化史》和《中國政治史》)所做之《導讀》也頗值得一讀。
《中國政治史》僅用16萬字就寫完瞭五韆年的理亂興亡,全書無一廢字。
呂思勉於1930年前後服膺馬剋思主義,對於社會主義大同社會的理想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思想極為推崇,但對階級鬥爭理論持保留態度,這在他的史學作品中有明顯體現。
呂思勉(1884—1957年) ,1884年中法戰爭殃及東南沿海,呂思勉就在此時(字誠之)誕生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世傢。青少年時期,康梁思想因戰事而廣為傳布,呂思勉深以為是。因此,從十多歲開始,呂思勉就留心物價等生活細節,做大學教員期間曾撰文為食堂的碗筷消毒提建議。體現在治史上,則呂思勉突破瞭曆史隻為帝王將相做譜牒的片麵性。隨後,他又謹慎接受瞭馬剋思主義唯物史觀。
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體現在呂思勉的教書、著述之中,並産生瞭廣泛影響。
據說,因呂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見解,其講學授業充滿意趣,門下多齣名人。唐長孺自稱呂先生的私淑弟子,楊寬在光華大學坐堂聽課於呂先生,錢穆、黃永年、張芝聯、趙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學生。
新式思想和方法,輔以精讀《二十四史》三四遍之功力,呂思勉一生著作等身。譚其驤說,以一人之力幾乎寫完瞭中國上下五韆年的曆史,“我沒有見過第二個人”。嚴耕望評價他為,在現代史學史上,惟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裏都做齣重大貢獻的曆史學傢。
1951年呂思勉和光華大學隨院係調整並入華東師範大學。1957年逝於上海,終年73歲。
論方麵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傢。
——著名史學傢 嚴耕望
呂先生既是梁啓超“新史學”旨趣的實踐會通首人,又是把“新史學”嚮社會史方嚮開拓的先驅者。
——當代史學傢 王傢範
編著中國通史的人,很易犯的毛病,是條列史實,缺乏見解;其書無異為變相的《綱鑒輯覽》或《綱鑒易知錄》之類,極為枯燥。及呂思勉先生齣,有鑒於此,乃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他的書是《白話本國史》四冊。書中雖略有可議的地方,但在今日尚不失為一部極好的著作。又呂先生近著尚有《中國通史》二冊,其體裁很是彆緻,上冊分類專述文化現象,下冊則按時代略述政治大事,敘述中兼有議論,純從社會科學的立場上,批評中國的文化和製度,極多石破天驚之新理論。
——著名史學傢 顧頡剛
第一講 中國民族的由來/001
第二講 中國史的年代/007
第三講 古代的開化/010
第四講 夏殷西周的事跡/020
第五講 春鞦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031
第六講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040
第七講 古代社會的綜述/045
第八講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050
第九講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055
第十講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063
第十一講 前漢的衰亡/072
第十二講 新室的興亡/077
第十三講 後漢的盛衰/082
第十四講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089
第十五講 晉初的形勢/095
第十六講 五鬍之亂(上)/101
第十七講 五鬍之亂(下)/105
第十八講 南北朝的始末/110
第十九講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119
第二十講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123
第二十一講 唐朝的中衰/128
第二十二講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133
第二十三講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139
第二十四講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145
第二十五講 北宋的積弱/151
第二十六講 南宋恢復的無成/159
第二十七講 濛古大帝國的盛衰/169
第二十八講 漢族的光復事業/176
第二十九講 明朝的盛衰/181
第三十講 明清的興亡/187
第三十一講 清代的盛衰/194
第三十二講 中西初期的交涉/201
第三十三講 漢族的光復運動/209
第三十四講 清朝的衰亂/218
第三十五講 清朝的覆亡/226
第三十六講 革命途中的中國/233
從結構布局上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體現瞭極高的匠心。它似乎是按照中國曆史發展的內在“呼吸節奏”來劃分章節的,而不是機械地依照時間跨度平均分配筆墨。有些關鍵的轉型期,如製度重構或思想大變革的階段,被給予瞭極其詳盡的鋪陳和深入的分析,筆力之雄厚令人震撼;而另一些相對平穩的過渡時期,則被精煉為必要的背景支撐,確保瞭敘事的效率。這種詳略得當的分配策略,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效率和重點的突齣性。它成功地避免瞭“麵麵俱到卻無一深入”的通病,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把握住曆史長河中那些真正起到“拐點”作用的核心要素。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是極其鮮明的,它絕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術腔調,也全然沒有教科書式的刻闆說教。作者的筆觸如同經驗老到的匠人雕琢玉石,在保持嚴謹性與客觀性的同時,巧妙地融入瞭極富洞察力的分析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技巧。尤其是在論述那些權力鬥爭的核心環節時,作者仿佛站在曆史的迷霧之外,用清晰而富有邏輯的綫條,將錯綜復雜的政治博弈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拍案叫絕。他擅長通過對關鍵曆史人物行為動機的深層挖掘,來解釋宏觀政治格局的演變,這種由微觀個體行為導嚮宏觀曆史進程的論證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說服力。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探索一條條隱藏在曆史錶象之下的真正脈絡。
評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處理曆史的復雜性和連續性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剋製的學術態度。他沒有陷入任何單一的意識形態窠臼,而是堅持從曆史的場域內去理解當時的參與者。麵對那些充滿爭議、至今仍有人爭論不休的曆史事件或人物,作者的處理方式不是簡單地褒貶或定性,而是構建齣多視角的解釋框架,引導讀者去理解“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急於判斷“應該怎樣”。這種曆史的同情心與批判精神的微妙平衡,使得全書的論述充滿瞭灰度的智慧。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曆史研究,就是不斷去接納和理解那些我們自己難以接受的、但卻是真實發生過的復雜性。
評分這本書的史料運用達到瞭令人贊嘆的精度和廣度。不同於許多通史著作可能側重於選取大傢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我發現作者在許多關鍵的曆史節點上,都引入瞭相當多我此前未曾接觸過的一手或次一手材料進行交叉驗證和側麵印證。這種“深挖井”式的研究方法,使得即便是對於一些看似已經定論的曆史事件,也能讀齣新的解讀維度。比如,在闡述某個朝代中後期的官僚體係調整時,作者並未停留在製度描述,而是細緻地展示瞭不同派係在中央人事調動中的具體博弈細節,這需要極其紮實的檔案基礎和長期的史料積纍纔能完成。對於真正想深入理解中國政治運行機製的讀者來說,這種紮實的根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比較厚重的啞光紙張,觸感溫潤而不失質感,那種微微泛著曆史厚重感的米黃色調,讓人在拿起書的瞬間,就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尤其是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在不同的光綫下會摺射齣低調而沉穩的光澤,這種對細節的考究,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本身的尊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到位,選用瞭偏黃的護眼紙,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減輕瞭不少,這對於一本內容詳實的工具書來說,簡直是福音。排版上,字體大小適中,段落間距和頁邊距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密集的史料和論述在視覺上達到瞭完美的平衡,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專業史著的讀者,也不會感到撲麵而來的壓迫感。整體來看,這本書的實體書品質,完全配得上其內容的分量,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到踏實。
評分快遞速度非常快,包裝質量非常好,書的內容非常棒,以後購書就來京東自營啦!
評分挺好的,性價比挺好的
評分據說,因呂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見解,其講學授業充滿意趣,門下多齣名人。唐長孺自稱呂先生的私淑弟子,楊寬在光華大學坐堂聽課於呂先生,錢穆、黃永年、張芝聯、趙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學生。
評分這麼遠送來,得認真學習
評分滿意,配送很快,對快遞點贊。
評分額
評分不太喜歡這種花裏鬍哨的封麵,呂思勉的大名久仰,趁活動就搞一本看看怎樣。書的質量由於沒看到實物,不作評價,齣差中,書都直接寄迴傢裏瞭
評分書好!物流快!
評分東西不錯,價格實惠,送貨及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