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信托法律法規手冊(套裝共4冊)》所收錄法律法規條目共計413項,內容包含法律(含司法解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通知、指引、意見、公告等,均為截至2011年6月底現行有效的規定。全書共分為四捲:第一捲收錄的是信托基礎類相關法律法規;第二捲收錄的是與資産管理類業務直接相關的法規內容;第三捲收錄的是與金融機構管理直接相關的法規內容;第四捲收錄的是與信托業務有間接聯係,具有一定參考性的法規內容。鑒於信托製度的靈活性,信托業務的寬泛性,涉及的領域和業務範圍較廣,所以《信托法律法規手冊(套裝共4冊)》收錄的法規條目難免會有遺漏,敬請諒解。
內頁插圖
目錄
《信托法律法規手冊(信托捲)》
信托捲
一、信托公司經營、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號,2001)
信托公司管理辦法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年第2號)
信托公司集閤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9年第1號)
信托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0年第5號)
加強信托投資公司風險監管防範交易對手風險的通知
(銀監發(2004)93號)
關於進一步加強信托投資公司內部控製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發(2004)97號)
信托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
(銀監發(2005)1號)
關於規範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業務會計核算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5)45號)
關於加強信托投資公司部分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5)212號)
關於做好2005年度信托投資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6)8號)
關於信托投資公司開展集閤資金信托業務創新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發(2006)65號)
信托公司治理指引
(銀監發(2007)4號)
關於實施《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閤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有關具體事項的通知
(銀監發(2007)18號)
關於支持信托公司創新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發(2009)25號)
關於修訂信托公司年報披露格式規範信息披露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9)407號)
關於加強信托公司結構化信托業務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通(2010)2號)
關於修訂《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類監管指引》的通知
(銀監發(2010)21號)
關於項目運營方利用信托資金融資過程中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公告
(國傢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8號)
關於印發信托公司淨資本計算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
(銀監發(2011)11號)
關於做好信托公司淨資本監管、銀信閤作業務轉錶及信托産品營銷等有關事項的通知
(非銀發(2011)14號)
二、銀信業務
銀行與信托公司業務閤作指引
(銀監發(2008)83號)
關於進一步加強信托公司銀信閤作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8)297號)
關於進一步規範銀信閤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銀監發(2009)111號)
關於規範銀信理財閤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銀監發(2010)72號)
進一步規範銀信理財閤作業務通知
(銀監發(2011)7號)
三、房地産業務
關於規範信托投資公司辦理業務中與房地産抵押估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如
(銀監辦發(2006)92號)
關於加強信托公司房地産、證券業務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辦發(2008)265號)
關於加強信托公司房地産信托業務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發(2010)54號)
關於房屋抵押貸款風險提示的通知
(銀監辦發(2010)55號)
關於提示房地産企業規避調控政策有關風險的通知
(銀監辦便函(2010)84號)
關於信托公司房地産信托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
(銀監辦發(2010)343號)
……
資産管理捲
相關法律法規捲
金融機構管理類
精彩書摘
(一)購人股票時,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餘額,藉記“短期投資——股票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按應領取的現金股利,藉記本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收到應領取的該部分現金股利時,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對外股權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分派利潤時,藉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等科目;實際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被投資單位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藉方餘額,反映信托項目尚未收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1122應收利息
一、本科目核算信托項目應收取的利息,包括債權投資、拆齣資金、貸款、買入返售證券、買入返售信貸資産計提的利息等。
二、應收利息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購買債券時,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扣除應計的利息(即發行日或上期付息日至購買日止的利息)後的餘額,藉記“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等科目,按應收取的利息,藉記本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實際收到該部分應收利息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齣售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應收利息,貸記本科目,按計提的長期債券投資減值準備,藉記“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科目,按債券投資的賬麵餘額,貸記“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等科目,按其差額,藉記或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三)同業之間拆齣資金按期計提利息時,按應計的利息,藉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收到利息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發放貸款,按貸款本金、適用利率和計息期限計算應收取的利息時,藉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收到利息時,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買入返售證券和買入返售信貸資産按期計提利息時,按應計的利息,藉記本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收到利息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客戶貸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後仍未收迴的,或者客戶貸款尚未到期而已計提應收利息逾期90天後仍未收迴的,或者客戶貸款雖然未逾期或逾期未超過90天但藉款人生産經營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應將原已計入損益的利息收入轉入錶外核算,其後發生的應計利息納入錶外核算。
已計提應收利息轉入錶外核算時,按所轉應收利息金額,藉記“利息收入”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已轉入錶外核算的應收利息以後收到的,應按以下原則處理:
1.本金未逾期,且有客觀證據錶明藉款人將會履行未來還款義務的,應將收到的該部分利息確認為利息收入。收到該部分利息時,按收到的金額,藉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
……
《公司法與股權管理實務精粹(套裝共3冊)》圖書簡介 內容提要: 本套裝共三冊,匯集瞭當前中國公司法領域最前沿、最實用的法律實務精髓。它不僅係統梳理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最新修訂內容及其對企業運營的深遠影響,更深入剖析瞭股權結構設計、公司治理、投融資活動中的法律風險控製與閤規要點。全書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導嚮,理論與實務緊密結閤,旨在為企業管理者、法務人員、律師及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一套權威、實用的操作指南。 第一冊:公司法前沿解析與最新修訂實務 核心聚焦: 本冊聚焦於2023年《公司法》修訂的重大變化及其對企業設立、運營、解散全生命周期的影響。 詳細內容: 1. 新《公司法》體係結構與核心理念更新: 深入解讀新法在股東責任、董事會結構、資本製度等方麵的顛覆性變化。特彆關注對虛假齣資、抽逃齣資等行為的新增規製,以及對公司法人格否認製度的細化規定。 2. 公司設立與注冊登記實務操作: 詳細闡述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分公司的具體流程與法律要點。重點解析新法對公司章程記載事項的強製性要求,以及設立失敗的法律後果。 3. 股東權利義務的再平衡: 詳盡論述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請求權、異議股東請求公司收買其股權的法定情形與程序。結閤司法判例,分析如何通過章程約定優化股東權利配置,有效防範“一股獨大”或“小股東權益受損”的風險。 4.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與勤勉義務: 剖析新法對董事會職權、專門委員會設置的要求。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明確界定董事在決策失誤、信息披露不當、關聯交易中的法律責任邊界,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內部控製機製進行風險隔離。 5. 公司解散與清算程序詳解: 依據新法規定,係統梳理強製清算、任意清算、自行清算的啓動條件、程序和法律效力。著重解析清算組的法律地位、財産分配順序,以及清算責任人(包括股東、董事)的連帶責任追究機製。 第二冊:股權設計、交易與爭議解決實務 核心聚焦: 本冊是股權管理的實操工具書,涵蓋股權激勵、股權轉讓、投融資中關鍵的法律架構搭建與風險防範。 詳細內容: 1. 股權結構設計的精細化策略: 針對初創企業、成長期企業和成熟企業,提供不同階段的股權分配模型(如創始人股權、預留池、AB股架構的法律適用性)。詳細分析股權的有效稀釋與反稀釋條款的法律效力與實操技巧。 2. 股權激勵機製的法律落地: 深度解析閤夥人協議、限製性股票、期權計劃的法律架構。重點闡述如何設計股權成熟(Vesting)、迴購機製(Clawback),確保激勵對象與公司長期利益綁定,並規避稅務及勞動法風險。 3. 股權轉讓的法律要件與流程控製: 詳述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差異。全麵解析《公司法》規定的優先購買權行使程序,股東知情同意的獲取要點,以及股權轉讓協議中的陳述與保證條款(Reps & Warranties)的起草標準與違約責任設定。 4. 公司投融資法律實務: 聚焦於股權融資(Pre-A輪至D輪)中的法律盡職調查(Legal Due Diligence)要點。分析可轉換票據(SCLP)、估值調整機製(Anti-dilution Adjustments)的法律風險點,並提供標準化的交易文件模闆應用指導。 5. 股東派生訴訟與解散之訴的策略運用: 詳細梳理股東代錶訴訟(派生訴訟)的啓動條件、訴訟主體資格、訴訟請求的範圍界定。結閤高院判例,指導如何有效啓動公司解散之訴,作為解決僵局的終極法律武器。 第三冊:公司治理、閤規審查與風險防範手冊 核心聚焦: 本冊著眼於企業日常運營中的閤規管理,特彆是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及內控製度的法律要求。 詳細內容: 1. 公司治理的現代化構建: 探討如何依據公司規模和特點,建立符閤《公司法》和資本市場要求的“三會一層”(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有效運作機製。重點分析獨立董事的選聘、履職要求及法律責任。 2. 關聯交易的法律審查與閤規要求: 詳細界定“關聯關係”的認定標準,規範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決策程序。分析未履行閤法程序導緻的關聯交易效力瑕疵及股東的追索權。 3. 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邊界(非上市主體適用): 闡述公司在對外藉貸、重大資産處置、高管變動等方麵應承擔的內部報告和信息備檔責任。指導企業建立內部信息保密與閤規披露流程。 4. 公司內部控製的法律底綫: 結閤反舞弊和反商業賄賂的要求,構建風險導嚮型的內控製度框架。重點分析財務舞弊、挪用資金等行為對公司高管的刑事及民事責任風險。 5. 公司印章、證照管理的法律風險: 規範公章、財務章、閤同專用章的使用權限與交接程序,防範私刻印章、越權代錶公司簽訂閤同的法律風險。提供證照遺失後的補救措施及法律後果評估。 本書特點: 深度整閤最新立法: 全麵覆蓋2023年《公司法》修訂後的所有重要條款及司法解釋的最新精神。 實務操作導嚮: 每一章節均配有“實務操作要點提示”和“風險防範清單”,直接服務於日常工作需求。 案例驅動教學: 引用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及各高院審結的經典案例,對抽象法律條文進行生動、直觀的解讀。 跨學科融閤: 兼顧公司法、閤同法、證券法(就股份公司而言)及勞動法的交叉適用問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本套裝是公司法領域法律實務工作者進行專業升級、構建穩健公司治理結構的必備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