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统》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甘阳,三联书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主编、“西学源流”丛书主编,译有《人论》、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与崔之元合编)、《古今中西之争》等。本书是作者所写的随笔文章结集,分八辑,近一百六十余篇。
有个段落,我是第二次听到了,说到从“政治”“行政”分离的角度看政治体制,中美两国的共性比美法共性要大,都是“政治集权”“行政分权”的国家。平时熟知的说法是中国是中央集权国家,美国是联邦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不是去跟美帝套近乎,不是给自己贴“民主”的金。这是克林顿第二届政府主管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Susan Shirk根据她1980到1990每年到中国实地考察写成的The Politicq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一书里提出的。当然我们知道有句诗说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通共。所以有这种逆天的论调,也不用惊诧。
评分内容有新意
评分 评分俄国人打败拿破仑,再打败希特勒,才华横溢但却永远是世界的老二,从来没能登上世界的巅峰。与此相似的还有德国人。
评分毛和邓shopping一脉相承的说法,因为我读书少,所以读到了觉得很新颖很有意思很有道理(还要看别的专门书求证)。毛通过“大跃进”和“文革”破坏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的努力,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只不过“文革”是灾难这点众人皆知,这样的提法实在是政治不正确。三十年来的官方宣传,也让人觉得共和国前三十年就是水深火热。
评分高阳的书,买过不少了。。。。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京东商城,快,好,及时
评分一天,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在会上直抒己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事后,燕大特开校务会议,讨论此一意见。最终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园中有一湖,景色绝胜,竞相提名,皆不适,乃名之曰“未名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