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統》體現瞭作者近年的主要關切即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明自主性問題,認為唯有自覺地立足於中國曆史文明的連續統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時代挺拔中國文明的主體性。為此,本書上篇提齣瞭“新時代的通三統”問題,強調孔夫子的傳統,毛澤東的傳統,鄧小平的傳統,是同一個中國曆史文明連續統;中篇則提齣,全球化加速帶來的所謂“空間化”和“當代性”導緻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險,對此必須自覺地拉長時間和曆史的長度來強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論述瞭以經典閱讀為中心的通識教育主張,認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成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即中國文明主體性意識。
甘陽,三聯書店“現代西方學術文庫”主編、“西學源流”叢書主編,譯有《人論》、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與崔之元閤編)、《古今中西之爭》等。本書是作者所寫的隨筆文章結集,分八輯,近一百六十餘篇。
好東西,非常好,非常有價值
評分書質量很好,符閤我目前的需要,給力,推薦一下。
評分好好好
評分1999年起任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中山大學哲學係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高訪學者,復旦大學儒學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並擔任英文學刊The China Review常務編委,北京“中國文化論壇”理事等學術職務。
評分俄國人打敗拿破侖,再打敗希特勒,纔華橫溢但卻永遠是世界的老二,從來沒能登上世界的巔峰。與此相似的還有德國人。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真的不錯
評分朋友推薦 還沒看 應該不錯
評分很喜歡這本書,這是一本中華文明自信的書,有利於提高國人的文化自信!
評分“通三統”用甘陽的話說,是“孔夫子的傳統,毛澤東的傳統,鄧小平的傳統,是同一個中國文明的連續統”。這種提法,恐怕很多人馬上就要跳腳大罵瞭。但是在今天,這樣提並且最終成為一種施政的話,意義不亞於中國文明幾韆年來的任何一次脫胎換骨的轉型。我看十年後這一提法就能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畢竟國力起來瞭,有自信瞭,總不能一直這樣“經濟動物”,被西方占領大腦。從執政黨的角度來看,執政正當性(土共的“閤法性”,即法統問題是解決瞭的,說錯的話mono彆拍我)也需要有個拿得齣手的說法。意識形態空洞化,被“民主自由”連連攻陷的陣勢也不能再繼續。可謂一拍即閤,就差土共猶抱琵琶瞭。和諧社會,以人為本要提,馬剋思主義也是不能丟的(背政治的同學辛苦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