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法律解读评析——评标专家指南(第三版)

招标投标法律解读评析——评标专家指南(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川生 等 著
图书标签:
  • 招标投标
  • 评标
  • 评标专家
  • 法律
  • 法规
  • 评标技巧
  • 工程建设
  • 政府采购
  • 招投标实务
  • 评标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36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06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页数:3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长期从事招标采购实践工作者撰写的经济与法律的著述。全书共15章。前4章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招标投标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剖析、研究和归纳,对该法有关法律关系、法律特征、执法管理等要点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重点用新颁布的相关法规对全书进行梳理。全书用10章篇幅对《2007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2007年版标准资格预审文件》及住房建筑、交通、水利、通信等行业施工、监理、货物等标准文本,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政府采购招标、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进行解读、归纳总结,重点对其中的资格预审查、编制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对比解析,考察其与法律规范的一致性、相关性和使用要点。除了各章附录的案例对本章内容予以解读外,本书第15章精选了评标的系统案例供读者学习参考。用公权力和私权利的视角解读招标投标制度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作者简介

陈川生,1982年起,担任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厅直属公司副总、情报所副所长、副处长、总经理等,1996年任山西省机械设备成套局项目处长2003年任该局总工程师、党组成员,教授级高工。曾在国家各有关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关招投标20余篇。

目录

目 录

卷首篇 试论我国招投标制度中公权对私权利的规制 1
一、招投标法律关系中的公权力规制 2
(一)公权法律制度主要体现于经济管制之上 2
(二)强制性技术规范的公权力属性 4
二、招投标过程中私权法律关系 5
(一)私法中的权利保护 5
(二)技术规范的私权利 6
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交织和约束 6
(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交织 6
(二)公权力与私权利间的相互管制与制约 7
第1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法律渊源 9
一、《招标法》的法律渊源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9
(一)我国《招标法》的法律渊源 9
(二)我国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 9
(三)我国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0
二、《招标法》的法律特征 12
(一)《招标法》的法律属性 12
(二)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
(三)开展招标投标活动的当事人应当接受监督 13
三、《招标法》的核心内容和法律责任 14
(一)《招标法》规定招标范围、规模的内容 14
(二)对不同层次招标投标活动区别管理的规定 15
(三)《招标法》强制招标范围的特点 19
(四)《招标法》规定招标范围、规模的缘由 19
(五)《招标法》的法律责任 20
四、《招标法》和主要相关法律的关系 20
(一)《招标法》和《采购法》 20
(二)《招标法》和《合同法》 24
(三)《招标法》和《行政许可法》 26
本章思考题 26
第2章 招标投标活动的程序和管理 27
一、关于招标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27
(一)招标投标活动依法由招标人负责 27
(二)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权利 27
(三)招标人在招投标活动中的义务 28
二、关于程序管理的有关规定 29
(一)招标 29
(二)投标 33
(三)开标 34
(四)评标 36
(五)中标(定标) 37
二、关于结果管理的有关规定 39
(一)评标结果公示内容 39
(二)中标通知书的格式和内容 39
(三)书面合同 40
(四)书面报告及存档 40
(五)完成中标项目 40
(六)依法公告违法行为 41
三、关于投诉管理的有关规定 41
(一)关于异议和投诉的规定 41
(二)对投诉的处理程序 42
四、关于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43
(一)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 43
(二)取消或下放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管理 44
本章附录 44
(一)《招标法》关于程序时间的法定要求 44
(二)关于“天、日、工作日”等期间时限的约定 45
(三)关于废标的讨论研究 45
(四)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46
本章案例解读 47
(一)开标程序中特殊事件的处理 47
(二)关于联合体资格认定的案例 48
(三)关于围标行为认定的案例 49
第3章 评标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和评标专家 50
一、评标委员会的法定地位和作用 50
(一)评标委员会的法定地位 50
(二)评标委员会的法律特征 51
(三)评标委员会的作用 52
二、评标专家 53
(一)评标专家的条件 53
(二)评标专家的权利和义务 54
(三)评标专家的法律责任 55
三、条例关于评标程序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56
四、关于评标制度的思考和改革思路 58
(一)评标制度的异化 58
(二)深圳市实行评定分离的实践 60
本章思考题 64
第4章 评标办法研究 65
一、评标办法 65
(一)评标方法 65
(二)评标标准 66
(三)评标程序 66
(四)评标结果 70
二、评标方法实务 70
(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70
(二)综合评估法 72
(三)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73
(四)综合评估法中折算分值的方法 74
三、特殊评标程序和方法 77
(一)总承包招标和两阶段招标办法 77
(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办法 77
(三)关于PPP等特殊项目的评标办法 78
(四)框架协议招标的方法 79
四、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最低价竞标的思考 80
本章案例解读 80
(一)最低评标价的案例 80
(二)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进行评标的案例 82
第5章 资格审查和《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87
一、资格审查的目的和内容 87
(一)资格审查的法律内涵 87
(二)资格审查的内容 88
二、依法必须招标项目资格审查的规定 89
三、关于《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91
(一)《资格预审文件》的内容 91
(二)资格审查办法 91
(三)资格预审程序 92
(四)资格审查标准 93
(五)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概念 93
本章案例和练习 94
(一)关于资格预审若干问题的解读 94
(二)本章练习题 95
第6章 招标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96
一、招标文件的内涵和作用 96
(一)招标文件的内涵和作用 96
(二)法规对编制招标文件的规定 96
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99
(一)《标准招标文件》的框架和条文的特点 99
(二)《标准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100
三、《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 101
(一)标准评标程序 102
(二)《标准招标文件》中两种评标办法程序的异同 102
(三)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评标办法 104
(四)采用综合评估法的评标办法 106
四、《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 106
(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106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特点 106
(三)2013版工程量清单和评标相关的规定解读 107
(四)标准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说明 108
(五)投标报价说明 109
(六)关于招标控制价 109
(七)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正常市场秩序 111
五、关于简明标准施工和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112
(一)《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适用范围、框架和特点 112
(二)《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 112
(三)关于工程总承包 115
(四)《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的适用范围、框架和特点 116
(五)《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 116
本章案例解读 119
工程评标综合评估法评审参考范文 119
第7章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评标解读 122
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122
(一)《建筑招标文件》的适用范围 122
(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特点 123
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行业要求 123
(一)“投标人前附表”补充的行业要求 123
(二)“技术标准和要求”体现的行业特点 125
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评标办法 126
(一)《建筑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 126
(二)关于废标条件 130
(三)关于投标人低于成本评审办法 130
(四)关于综合评估法评标中的其他规定 132
本章案例解读 133
(一)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案例解读 133
(二)某配电箱招标文件没有规定产品必须3C认证的案例解读 133
(三)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规定不一致案例解读 133
第8章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评标解读 134
一、《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134
(一)《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内容 134
(二)实施《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意义 134
二、《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行业特点 135
(一)“投标人须知”体现的行业要求 135
(二)“评标办法”体现的行业特点 138
三、《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 142
(一) 建设和水利两个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区别 142
(二) 《水电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 143
第9章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评标解读 145
一、《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45
(一)《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145
(二)《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特点 146
二、《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行业特点 146
(一)“投标人须知”补充的行业要求 146
(二)“评标办法”中的行业特点 151
三、《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 159
(一)技术规范(新范本)在使用中注意事项 159
(二)技术规范修订要点 160
本章附录 162
(一)综合评估法投标人须知前附表(2014修正版) 162
(二)双信封综合评估法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符合条例规定的参考范本 165
第10章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范本》评标解析 171
一、《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71
(一)《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171
(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主要特点 171
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行业特点 172
(一)“投标人须知”体现的行业要求 172
(二)“评标办法”体现的行业特点 174
三、《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合同和技术规范 179
(一)《公路监理招标文件》的合同 179
(二)“公路监理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文件 180
第11章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管理 181
一、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管制 181
(一)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181
(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强制招标的适用范围 182
(三)关于招标组织形式的管制 182
(四)关于招标方式的管制 183
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电子招标和集中采购 183
(一)电子招标投标制度 183
(二)关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集中采购 184
三、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编制招标文本和执行程序的规定 185
(一)招标文本应载明的内容 185
(二)招标文本完善了评标办法 186
(三)招标投标程序的规定 187
四、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和评标办法 190
(一)关于评标委员会 190
(二)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评标程序 191
(三)评标结果 192
五、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的内容的特点 193
(一)招标文件范本的内容 193
(二)施工招标文件范本和标准招标文件“投标人须知”的异同 193
(三)施工和货物招标文件范本中“投标人须知”对照 194
(四)施工(货物)招标文件范本中的投标报价 194
(五)关于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的规定 195
六、通信建设项目标准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 195
(一)施工招标文件范本中的评标办法 195
(二)货物招标文件范本中的评标办法 197
第12章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管理 201
一、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 201
(一)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的定义和法律适用 201
(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的管理 202
(三)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需要审批、核准、认定、告知的事项 202
(四)关于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的管制 203
(五)关于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204
二、机电产品国际强制招标的范围 205
(一)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强制招标的范围 205
(二)应当招标可以不进行国际招标的范围 205
三、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本 206
(一)招标文件的构成 206
(二)招标文本的内容 206
(三)关于编制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本的规定 207
三、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的程序 210
(一)关于电子招标服务和监督平台 210
(二)招标程序 211
(三)投标程序 213
(四)开标程序 215
(五)定标程序 216
(六)招标合同的签订程序 219
(七)重新招标的条件和程序 219
(八)关于资料保存 219
四、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的投诉和处理 219
(一)投诉的受理 219
(二)投诉处理程序和措施 220
(三)不予受理的条件 220
(四)对投诉处理中相关事宜的规定 221
五、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评标委员会及其评标程序 222
(一) 评标委员会 222
(二)评标程序 223
六、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评标方法 224
(一)两种评标办法的基本要求 224
(二)最低评标价法的评议原则和步骤 225
(三)综合评价法的评议原则和步骤 228
(四)评标澄清的有关规定 230
(五)关于可以否决投标、重新招标或评标的规定 230
(六)关于评标报告的规定 231
七、评标报告格式示范 231
八、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法律责任 235
九、评标案例示范 236
(一)最低评标价计算案例 236
(二)最低评标价法中的价格评议案例 236
(三)综合评价法评标标准设计案例 238
(四)综合评价法评标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案例 240
第13章 政府采购方式和评标 242
一、政府采购程序 242
(一)政府采购程序 242
(二)政府采购招标程序的特点 243
二、政府采购招标程序中的评标 249
(一)政府采购中的评审专家 249
(二)评标程序 249
(三)评标方法 250
三、政府采购的其他方式 251
(一)其他采购方式 251
(二)非招标采购方式程序的一般规定 251
(三)非招标采购方式具体规定 255
(四)非招标采购方式的评审小组及其成员的权利义务 261
(五)非招标采购方式评审专家的法律责任 263
四、政府采购程序中的质疑和投诉 263
(一) 政府采购关于质疑的规定 263
(二)政府采购关于投诉的规定 264
本章案例解读 266
(一)确定适当的政府采购形式 266
(二)某医院政府采购评标组织与结果分析 267
(三)政府采购招标程序及供应商权利、义务案例 268
第14章 电子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管理 270
一、电子化招投标活动发展的技术条件 270
(一)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270
(二)行业部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270
(三)电子签名法的立法保证 270
二、电子化招标方式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271
(一)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的平台系统是我国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71
(二)电子化招标方式有利于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272
(三)招标投标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里程碑 272
(四)电子招标投标的市场呼唤《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273
三、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解读 274
(一)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框架 274
(二)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法律渊源和电子招标的定义 275
(三)电子招标投标的组织架构和功能 275
(四)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82
(五)电子招标投标程序的要求 284
(六)关于电子招标投标的监督 294
(七)关于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责任 295
(八)办法的附则 298
第15章 评标程序和方法典型案例解读 301
一、评标程序案例 301
(一)评标组织程序案例 301
(二)评标委员会组成及其权限分析案例 302
(三)评标专家判定个别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评标案例 303
(四)评标专家正确评定投标文件重大偏差和建议定标案例 303
(五)初审合格仅两家投标人评标结果分析案例 304
(六)建筑装修设计招标废标条件分析案例 305
(七)评标汇总后违规重新发放评标表格案例 306
(八)评标委员会违规要求投标人澄清实质性内容案例 307
二、评标方法案例 307
(一)工程施工招标双信封评标结果分析案例 307
(二)世界银行贷款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结果分析案例 311
附文A 关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颁布和实施的思考 312
一、《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立法过程缓慢的缘由 312
二、招标投标活动收益最大化的条件 312
三、建立招标师职业资格制度、招标投标信用制度和电子招标制度的战略意义 314
四、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在招投标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16
参考文献 316
附文B 关于招标投标活动走过场的思考 317
一、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企业的利益博弈 317
二、评标制度缺陷的影响 317
三、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产物 318
四、企业和项目法人负责制不落实的后果 319
五、市场秩序混乱的副产品 319
六、其他 320
附表1 招标投标法规关于招标程序法定时间和异议投诉法定时间的规定 321
附表2 公开招标程序图 322
附录A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依据23号令修订) 323
附录B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依据23号令修订) 329
附录C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332
参考文献 336

前言/序言


法律实务前沿探析:合同订立与履行中的疑难问题解析 本书聚焦于当前商业活动中,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以及履行过程中频发的复杂法律争议,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企业法务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分析框架与解决方案。 --- 第一部分:合同效力与意思表示的深度辨析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影响合同效力的核心要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同于基础合同法教科书对基本原则的阐述,本书更侧重于在复杂商业场景下,如何识别和应对意思表示的瑕疵。 一、要约与承诺的“实质性偏离”认定标准 合同的成立依赖于完全一致的要约与承诺。本书详细梳理了《民法典》合同编中关于“实质性变更”的司法实践标准。重点分析了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数字化交易环境中,如何界定时间点、价格调整机制、交付条件等关键要素的微小差异是否构成对要约的实质性拒绝和新要约的发出。通过大量案例对比,阐述了在跨境贸易和技术服务合同中,双方对“可接受的偏差范围”的约定规范。 二、可撤销合同的构成要件与程序救济 本书详细考察了胁迫、欺诈和重大误解这三种常见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情形。 欺诈的隐蔽性识别: 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商业谈判中的“信息不对称”如何转化为法律上的欺诈。重点探讨了“沉默的欺诈”(Silence as Fraud)在信息披露义务下的适用边界,尤其是在资产转让、股权并购中的尽职调查阶段。 胁迫的程度量化: 分析了“显失公平”与“严重损害个人利益”之间的临界点。通过对司法判例的统计分析,提出了评估胁迫是否存在时的“替代选择成本分析法”。 重大误解的客观化: 探讨了在技术合同或复杂金融工具合同中,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核心价值理解出现偏差时,如何从合同目的和商业背景出发,客观判断其误解的“重大性”。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风险管理 针对无权代理、效力待定合同(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本书构建了风险预警模型。强调了“事后追认”的时效性要求和追认权人行使权利的限制。特别讨论了善意相对人在等待追认期间的撤回权与信赖保护问题,为交易主体提供了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的策略路径。 --- 第二部分: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分配与违约责任认定 合同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履行阶段。本部分集中解决履行过程中的僵局、风险转移以及违约责任的确定与救济问题。 一、情势变更原则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适用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加,情势变更的适用频率显著提高。本书对“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这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精细化界定。 疫情及地缘政治影响的量化分析: 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贸易壁垒升级等宏观风险如何满足情势变更的条件。提出了在合同中预设“风险调整条款”(Risk Adjustment Clauses)的起草技巧,以避免完全依赖法院的自由裁量权。 履行不能与履行受阻的区别: 明确区分了标的物毁损灭失导致的“履行不能”和因行政干预或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的“履行受阻”,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履行抗辩权和合同变更请求的法律依据。 二、不可抗力的范围界定与证明责任 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司法实践中对“不可抗力”的保守认定倾向。强调了企业必须建立完备的证据链,证明特定事件不仅是客观发生的,而且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存在直接的、唯一的因果关系。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政府官方文件、行业协会报告等第三方证据来支持不可抗力抗辩。 三、违约金的调整与惩罚性赔偿的边界 违约金条款是争议的焦点。本书深入分析了人民法院对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司法干预尺度。 损失的计算方法论: 详细介绍了预期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模型,包括机会成本的纳入考量。对于难以证明损失的合同(如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提供了合理的预估方法。 惩罚性违约金的限定: 明确指出我国法律体系下对纯粹的惩罚性违约金持否定态度,但探讨了在特定合同类型(如金融借贷)中,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对高额违约金的有限尊重。 --- 第三部分: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与风险后处理 合同的解除是终结合同关系的极端手段,其程序性和后果处理至关重要。 一、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时效与程序 本书重点梳理了法定解除权(如预期违约、根本违约)与约定解除权(如特定事件发生)的优先适用顺序。强调了《民法典》中关于“催告解除”的严格程序要求——催告必须明确、具体,并给予合理的宽限期。 二、合同解除的溯及力与“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在合同解除后,如何处理已履行的部分是实务难点。本书细致区分了“全部解除”和“部分解除”的法律后果。此外,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进行了严格的审查,阐述了免除或限制主要义务的条款,特别是涉及重大过错或故意行为的免责条款,在法律上的无效性界限。 三、合同无效后的财产恢复与利益衡平 对于被认定为无效的合同,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当事人的初始财产状态是关键。本书提供了针对无效合同中已支付价款、已交付货物或已提供服务在价值量化和返还程序上的操作指南,特别是针对涉及政府特许经营或高度监管行业的无效合同的处理策略。 本书力求超越理论的表述,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法律风险应对工具箱,指导法律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准确适用法律规范,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评标专家,我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尤其关注与我们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市面上关于招标投标的图书不少,但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并不多见。《招标投标法律解读评析——评标专家指南(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对现行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作者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一些模糊不清、容易产生争议的条款进行了深入的评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常见误区和易错点的提醒,这对于我们评标专家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依法评标”,更是引导我们如何“智慧评标”,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公正、高效地完成评标任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招标投标一线工作的评标专家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项目,需要解读各种招标文件,更需要对评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之前,我们可能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过往的案例来处理问题,但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仅凭经验已经不足以应对所有挑战。《招标投标法律解读评析——评标专家指南(第三版)》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将繁琐的法律条文进行梳理和解读,并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法律的适用,以及在具体评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法律条文的“反思”和“评析”部分,这能让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律的立法原意,从而做出更准确、更合理的判断。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招标投标从业者,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感觉头绪很乱,特别是评标环节,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让人望而生畏。幸好我的导师推荐了这本书,说是评标专家必备的“宝典”。我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通读了全书,感觉收获巨大。书中的内容不是那种枯燥的法条堆砌,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操作,从评标专家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每一个关键环节的法律要点和潜在风险。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法律小白也能很快理解。而且,书中列举的案例都非常典型,覆盖了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让我对如何处理这些复杂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评标工作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明确的操作指引,自信心也大大提升。

评分

我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偶然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就有专家强烈推荐,说是评标专家必读。买回来后,我先是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录,发现内容安排得非常合理,涵盖了从项目准备到评标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理解那些晦涩的法律条文。他不仅仅是在讲解法律,更是在分享他多年评标的经验和心得。书中大量的“疑难点解析”和“典型案例评析”环节,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我之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它不仅仅是一本法律解读的书,更像是一本“评标宝典”,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业务能力,规范评标行为,更好地履行评标专家的职责。我已经把它列为我案头的常备书籍了。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最近听同事提起,说评标专家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都能在里面找到解答,而且是权威的解读,就赶紧下单了。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里面的排版设计很舒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尤其喜欢它那种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写作方式,把复杂的法律条文拆解开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还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一点非常实用。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操作的评标专家来说,最怕的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背后的逻辑,从而在实际评标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而且,听说是第三版,肯定比前两版更新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对于跟上时代的步伐来说,这个版本是必不可少的。

评分

公司采购,内容很实用,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针对心的工具书,值得专业学习好好研究!

评分

很实用,讲解的很详细哦。是初学者的不错的选择。很好。

评分

好书,正好派上用场!

评分

里面错别字太多。

评分

1

评分

具有很好的参考

评分

京东送货特别快,比书店便宜

评分

性价比非常好,非常适合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