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1.1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发展 1.1.1 分布式发电技术 1.1.2 分布式发电技术发展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原理 1.2.1 太阳能及光伏技术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优势 1.2.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构成 1.2.4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及应用 第2章 太阳能电池 2 1 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发展 2.1.1 太阳能电池原理 2.1.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发展 2.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组件 2.2.1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2.2.2 太阳能电池组件 第3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蓄能技术 3.1 分布式光伏发电蓄能技术作用与分类 3.1.1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蓄能技术的作用 3.1.2 分布式光伏发电蓄能技术分类 3.2 蓄电池蓄能 3.3 铅酸蓄电池蓄能 3.3.1 铅酸蓄电池的分类及技术指标 3.3.2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3.3 铅酸蓄电池的特性 3.4 VRLA蓄电池蓄能 3.4.1 VRLA蓄电池的内阻 3.4.2 VRLA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4.3 VRLA蓄电池的特性 3.4.4 VRLA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3.4.5 VRLA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3.5 胶体铅酸蓄电池蓄能 3.5.1 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优缺点 3.5.2 胶体铅酸蓄电池电解质的特征与特性 3.5.3 胶体铅酸蓄电池与AGM—VRI。A蓄电池的比较 第4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及逆变器 4.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及数据采集器 4.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4.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器 4.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 4.2.1 离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及逆变器的基本设计 4.2.2 离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 4.2.3 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及基本设计 4.2.4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 4.2.5 光伏逆变器设计的最新趋势 第5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 5.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5.1.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原则及总体设计 5.1.2 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 5.1.3 蓄电池组设计 5.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法 5.2.1 分布式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法 5.2.2 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5.2.3 控制器/逆变器选择 5.2.4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5.2.5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保护及防雷接地装置 第6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实例 6.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实例 【实例1】25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2】25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3】60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4】90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5】100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6】25k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6.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实例 【实例7】1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8】5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9】60、10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10】30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11】1M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12】2M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实例13】10M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似乎停留在上一个十年。很多图表看起来像是用比较老旧的CAD软件绘制的,线条不够清晰,颜色对比度也偏低,这在需要精确识别电气连接和结构细节的时候,确实造成了一些阅读上的障碍。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大量采用高清的三维渲染图或者无人机拍摄的现场安装对比照片,直观地展示支架系统的安装细节,比如斜屋面和平面屋面的固定方式差异,以及线缆的规范化敷设技巧。另外,关于光伏系统的安全规范,比如防雷击设计、接地系统设计,能不能提供更贴近国内(或特定国家/地区)最新设计规范的详细说明?我一直在寻找关于“微逆变器”和“优化器”在大型分布式项目中的性价比分析,以及它们在灰度遮挡场景下的实际性能提升数据报告。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设备选型计算表格模板,并附带Excel的公式说明,那它的工具书价值会大大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几何图形,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与技术、能源领域相关的专业气质。装帧质量看起来也相当不错,硬壳精装,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像是可以长期放在书架上参考的工具书。我原本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逆变器品牌和最新一代光伏组件技术参数的深度对比分析,毕竟在实际项目中,选型往往决定了最终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我对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公式不太感兴趣,更偏爱那种能直接指导实践的“实战手册”类型,比如不同地域(如高海拔、多云地区)的实际发电曲线预测模型,或者在极端天气下系统稳定性的应急处理流程。这本书如果能包含更多关于智能电网接入标准、并网调试的具体步骤和常见故障排查的图文解析,那对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来说,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我特别希望看到一些真实项目失败案例的复盘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比单纯学习成功经验更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基础的阐述上显得较为稳健,但总感觉在“工程实例”的讲述上略显单薄,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挑战性的实战案例。我期待的是那些非标准化的、充满复杂约束条件的屋顶设计,比如历史建筑改造项目、超高层建筑幕墙集成光伏(BIPV)的结构荷载计算,或者如何在受限空间内实现最大化装机容量的优化布局策略。如果能有一个详细的、从前期勘测到最终验收的全流程时间轴和里程碑节点说明,将非常有价值。此外,关于光伏组件的降额因子(Derating Factor)的选取,不同设计标准之间的差异很大,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权威的对比分析,帮助设计者做出最保守又最经济的选择。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扎实有余,创新不足”,更适合作为入门课程的辅助教材,而非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兵器谱”。
评分拿到手翻阅了一下,感觉整体的行文风格比较偏向于传统的学术论述,对初学者可能友好度稍显不足。那种对光伏效应、半导体物理的起源追溯部分,虽然严谨,但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快速进入“工程应用”层面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冗余。我更期待的是,能够针对当前“分布式”这个关键词,深入挖掘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政策层面的解读。比如,目前针对屋顶分布式项目,业主侧的融资渠道有哪些新变化?针对社区内部的能源共享(Peer-to-Peer Trading)技术实现路径是否已经成熟?如果能有关于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LCA)的环境影响评估标准,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优化来降低碳足迹的实例说明,那将是极具前瞻性的内容。我对如何运用最新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来优化复杂屋面光伏阵列布局的软件操作流程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有相关的软件截图和操作步骤演示,让设计可视化更进一步。
评分我发现书中对系统的运行维护(O&M)部分的着墨似乎不够深入。设计阶段固然重要,但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发电量维持,更依赖于后期的精细化管理。我期望看到关于远程监控系统(SCADA)如何集成故障预警、基于AI的性能衰减预测模型等前沿运维技术的详细介绍。例如,如何通过热成像无人机检测出潜在的热斑隐患,以及具体的清洗策略对发电增益的影响分析。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来说,并网点和接入电网的阻抗匹配问题常常是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无法并网的症结所在,书中对这个复杂问题的探讨是否足够细致?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测试的要求和设计优化手段的案例,这对于确保系统在电网波动时能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这本书在技术深度上似乎有所保留,更像是一本概览性的教材。
评分内容有点浅,不过也还算全面
评分挺不错的,深入学习技术。
评分很实用
评分2014年的也拿出来卖…… 无语了
评分很快,服务也好
评分简单教程,了解个大概就好
评分很快,服务也好
评分最近流行分布式光伏,正好公司最近这些项目也多,买来看看
评分呃呃呃得得得呃呃呃呃呃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