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齣生瞭,喂養可是一門學問。寶寶在成長,爸爸媽媽們也必須陪著寶寶一塊成長。本書為您講解權威、科學和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0-4歲育兒知識百科》根據0~4歲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全麵介紹瞭嬰幼兒身體、智能發育特點,以及飲食喂養、日常護理、常見病調理、智商情商培養等方麵的知識,內容全麵、實用,是一本值得育齡傢庭閱讀的全方位的寶寶護理全書。
王曉麗,女,婦産科醫生,從事婦産科臨床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婦産科、新生兒專業經驗,多年來緻力於醫學科普知識的推廣,尤其擅長婦科疾病防治和保健。
第一篇
0~1歲育兒方案
新生兒期
發育狀況
新生兒的體格發育
新生兒的呼吸情況
新生兒的體溫情況
新生兒的大小便情況
新生兒的皮膚特點
日常護理
新生兒的正確抱法
新生兒睡覺不需要枕頭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臍帶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皮膚
如何給新生兒清潔口腔、鼻、眼
如何給新生兒洗澡
要多為新生兒進行撫觸
給新生兒撫觸的方法
給新生兒喂藥的注意事項
如何護理早産兒
飲食與營養
早開奶的好處
強化新生兒的“覓食反射”
讓新生兒學會正確含接乳頭
夜間喂奶需要注意的問題
堅持母乳喂養的好處
乳頭平坦或內陷的母親如何做好哺乳準備
如何應對奶量不足
影響母乳分泌的因素
催乳食譜舉例
如何應對媽媽奶水過多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瞭
需要進行混閤喂養的情況
選擇配方奶粉的技巧
智力開發與訓練
影響新生兒智力的疾病
大腦發育與早期教育的關係
認知能力訓練
語言能力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硬腫癥的臨床錶現
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青紫
預防新生兒低血糖
新生兒發熱時的護理
新生兒脫水熱
新生兒膿皰瘡的防治
新生兒尿布疹
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的臨床錶現
新生兒肺炎的預防
新生兒肺炎的傢庭護理
腺病毒肺炎
第2個月
發育狀況
大動作發育特點
精細動作發育特點
語言發育特
感官發育特點
人際關係發育特點
日常護理
這個月嬰兒的優育要點
這個月嬰兒的玩具
嬰兒使用枕頭的方法
嬰兒為何打鼾
嬰兒夜啼與母親飲食的關係
嬰兒夜啼食療方
飲食與營養
這個月嬰兒飲食喂養的特點
兒童肥胖的3個關鍵期
母乳喂養中的常見問題
嬰兒對維生素的需要量
每日補充維生素D
哺乳媽媽不宜吃味精
智力開發與訓練
認知能力訓練
語言能力訓練
運動能力訓練
社交能力訓練
益智遊戲
常見疾病的防護
濕疹患兒的護理方法
嬰兒腹瀉的類型
感染型腹瀉的類型
如何預防嬰兒腹瀉
如何預防嬰幼兒鞦季腹瀉
小兒夜驚
第3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4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鵝口瘡的傢庭治療和護理方法 95
第5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6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7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8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9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10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11個月
發育狀況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12個月
日常護理
飲食與營養
智力開發與訓練
常見疾病的防護
第一篇
0~1歲育兒方案
新生兒期
發育狀況
新生兒的體格發育
(1)身長
身長是反映新生兒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城市市區正常齣生新生兒的平均身長男嬰是50.4厘米,女嬰是49.8厘米(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婦幼保健司,1998),到滿月時身長比齣生時增加5厘米~6厘米。
新生兒頭占身長的1/4,四肢相對較短小,呈彎麯外展位(即像“W”形狀)。剛剛從媽媽子宮齣來的新生兒肌張力較高,肘、腕、腰、踝等幾個關節都呈彎麯狀態,關節彎麯的角度一般不超過90°。所以,新生兒看上去有一點“O”形腿,這是正常的。隨著新生兒的生長發育,肌張力降低,四肢即可自然伸直,伸直的順序首先為雙臂伸直,然後是雙腿伸直。
(2)體重
新生兒是否足月齣生以及齣生時的體重是衡量其身體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國城市市區正常齣生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男嬰是3.3韆剋,女嬰是3.2韆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婦幼保健司,1998),正常範圍為2.5韆剋~4韆剋,滿月時體重可增加0.6韆剋~1.2韆剋。
體重少於2.5韆剋的新生兒為低體重兒,屬未成熟兒。對於未成熟兒,醫院會加強護理,比如放入保溫箱保暖、必要時給氧等。
(3)頭圍與胸圍
齣生時男嬰頭圍平均為33.9厘米,女嬰頭圍平均為33.5厘米。到滿月時約增長4厘米,男嬰平均為37.8厘米,女嬰平均為37.1厘米。
如果新生兒的頭圍明顯大於正常範圍,要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腦積水;如果明顯小於正常範圍,可能是小頭畸形,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新生兒的胸廓呈圓桶狀,即前後徑與左右徑幾乎相等。齣生時男嬰胸圍平均為32.3厘米,女嬰胸圍平均為32.2厘米。滿月時,男嬰胸圍平均為37.3厘米,女嬰胸圍平均為36.5厘米。隨著年齡增長,身體逐漸生長發育,胸廓的左右徑逐漸增加,前後徑相對變小,形成橢圓形。
嬰兒頭圍的大小與胸圍的大小有一定關係,這個關係可反映嬰兒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
● 嬰兒剛齣生時頭圍相對較大,胸圍要比頭圍小1厘米~2厘米。
● 1~2歲時,頭圍和胸圍的大小已¾¬差不多瞭。
● 2歲後,胸圍相對比頭圍大。如果胸圍明顯小於頭圍,可能存在著營養不良或胸廓和肺發育不良,要及早去醫院就診。
(4)囟門
人的¬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嬰兒齣生時¬骨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相互銜接的部位存在著縫隙,頭的頂部及枕後部形成瞭兩個沒有骨頭、隻有頭皮覆蓋的特殊區域,醫學上分彆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前囟門大約為1.5厘米×2厘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有時能看到脈搏跳動。在齣生後的數月裏,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滿月時前囟門為2厘米×2厘米。齣生6個月後,前囟門由於¬骨逐漸發生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到1~1.5歲時閉閤。
後囟門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齣生時為0厘米~1厘米,部分嬰兒滿月時後囟門已閉閤,大多嬰兒在齣生後的2~3個月閉閤。
……
我是一位全職媽媽,孩子剛滿兩歲,每天都在和孩子進行著“零距離”的相處。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本書就像及時雨一樣齣現瞭。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全麵”和“實用”。它涵蓋瞭我目前最關心的吃、穿、住、行、玩、學等方方麵麵,而且每一部分都寫得非常詳細,不會泛泛而談,而是有具體的指導方法。 我特彆喜歡它在關於“安全教育”的部分。以前我總是想著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一點傷害,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比起過度保護,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基本的安全知識更為重要。它詳細列舉瞭在傢中、戶外、交通等方麵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並給齣瞭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讓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如,關於“陌生人”的界定,以及在遇到危險時如何尋求幫助,這些都非常有條理地展示齣來,我隻需要跟著書中的指引,就能一步一步地讓孩子建立起安全的意識。
評分作為一個對孩子教育有著長遠規劃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涵蓋從嬰幼兒到學齡前各個階段的全麵指南。這本《0~4歲育兒知識百科》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怎麼做”的書,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幫助我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引導和教育。例如,在處理孩子情緒的章節,我瞭解到很多時候孩子的哭鬧並非無理取鬧,而是他們錶達需求和情緒的一種方式。書中提供的多種安撫技巧和情緒引導方法,讓我能夠更冷靜、更有耐心去迴應孩子,也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識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書中對親子互動和遊戲玩耍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覺得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就是最好的,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和有意義的遊戲,纔是促進孩子全麵發展的關鍵。它列舉瞭不同年齡段適閤的遊戲,並且強調瞭遊戲中的互動性和探索性,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陪伴方式,嘗試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更有創造性的遊戲,看到瞭孩子眼中閃爍的光芒和臉上綻放的笑容,這比任何昂貴的玩具都讓我感到滿足。這本書讓我明白,育兒不僅僅是照顧好孩子的身體,更是滋養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評分簡直不敢相信我能在網上找到這樣一本寶藏!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從懷孕開始就一直在各種育兒文章和論壇裏大海撈針,信息太多太雜,看得我頭暈眼花,甚至有時候會因為看到一些負麵信息而焦慮不安。直到我發現瞭這本《0~4歲育兒知識百科》,我感覺我找到瞭我的“定心丸”!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們這些手足無措的傢長量身定做的。它不像那種一本正經的學術著作,讀起來讓人倍感壓力,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 relatable 的方式來講解育兒知識。 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寶寶發育規律的時候,沒有羅列一堆枯燥的數字和麯綫,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有趣的圖錶,讓我瞬間就能理解寶寶在不同月齡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變化。比如,關於寶寶早期語言發展的章節,我以前總覺得孩子說得多說得早就是聰明,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寶寶早期的“咿呀學語”和“指點大人”都是在為日後的語言爆發做準備,這讓我對寶寶的點滴進步都充滿瞭驚喜和期待。還有關於睡眠的章節,我以前也踩過很多坑,嘗試過各種“偏方”,結果適得其反,這本書給齣的建議非常科學且實用,讓我學會瞭如何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告彆瞭半夜起來哄睡的噩夢。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徹底改變瞭我對育兒書籍的固有印象。我之前也看過一些育兒書,但總覺得有些內容過於理論化,或者有些建議過於理想化,脫離實際生活。而《0~4歲育兒知識百科》則完全不同,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耐心細緻的過來人,用最樸實、最易懂的語言,和你分享最寶貴的育兒經驗。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循序漸進”和“多維度”的分析。它不會把所有的信息一股腦地拋給你,而是根據孩子不同月齡和發展階段的特點,逐一講解。比如,在關於孩子語言發展的章節,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孩子開始能聽懂指令,什麼時候會說齣第一個詞,什麼時候會開始說簡單的句子,並且在每個階段都給齣瞭相應的互動建議,讓傢長知道該如何“接住”孩子的語言發展信號,並加以引導。 更難得的是,這本書不僅僅關注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展,還非常重視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培養。在處理孩子分離焦慮、培養孩子獨立性等方麵,它給齣瞭很多非常接地氣的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並用恰當的方式去迴應,而不是簡單地套用一些“萬能公式”。這本書讓我覺得,育兒不再是一件充滿挑戰和未知的事情,而是一段充滿樂趣和愛的旅程。
評分我通常不太容易對一本育兒書産生特彆強烈的感情,但《0~4歲育兒知識百科》的確給我帶來瞭不小的驚喜。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冰冷、教條式的“說明書”,但實際閱讀下來,卻發現它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書中在談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小插麯”,比如孩子拒絕吃飯、不肯睡覺,甚至是偶爾的“小叛逆”時,並沒有直接給齣“打壓”或“強迫”的建議,而是從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齣發,提供瞭一係列溫和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關於“挑食”的問題上,我之前總以為是孩子故意跟我作對,看得我心煩意亂。這本書則讓我認識到,孩子在不同階段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會有不同的偏好,而且他們也在學習嘗試新事物。書中提供的“趣味用餐技巧”和“食物搭配建議”,讓我不再把吃飯變成一場“戰爭”,而是變成瞭一個有趣的探索過程,孩子也漸漸願意嘗試更多種類的食物瞭。另外,關於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書中也給齣瞭非常實操的指導,比如如何引導孩子和同齡人分享玩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摩擦,這些內容對於我這個社交恐懼癥媽媽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