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

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明貴 著
圖書標籤:
  • 機械製圖
  • 工程製圖
  • 機械工程
  • 圖學
  • 識圖
  • 繪圖
  • 機械設計
  • CAD
  • 教學
  • 實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15352
版次:2
商品編碼:1159578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2
字數:3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根據近幾年頒布的國傢標準修訂而成的。
  該書通過典型案例編排為若乾項目,全麵地介紹瞭機械繪圖與識圖的基本內容和畫圖、讀圖的方法與技巧。所講內容均以“提齣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實例→實踐訓練”的形式來完成,使讀者感到學有目的、學有所用、學完會用,極大的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
  全書內容有:製圖與識讀的基本知識、物體三視圖的繪製與識讀、軸測圖、機件結構形狀的錶達方法、零件的常見結構與通用零部件的錶示法、零件工作圖、裝配圖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及中等職業學校(全日製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等)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周明貴,陝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1978年至今,一直從事工程圖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發錶教學與科研論文20餘篇,齣版相關教材4套,獲陝西科技大學優秀教學成果奬2項。中國工程圖學學會會員,陝西工程圖學學會理事。組織編寫瞭《機械繪圖與識圖300例》以及《機械製圖》等教材多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製圖與識讀的基本知識題目一繪圖的基本知識任務一瞭解國傢標準《機械製圖》的相關規定1�蓖賈椒�麵及格式(GB/T 14689-2008)2�北壤�(GB/T 14690-1993)3�弊痔澹℅B/T 14691-1993)4�蓖枷擼℅B/T 4457��4-2002)5�背嘰繾⒎ǎ℅B/T 4458��4-2003)任務二掌握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任務三掌握基本作圖方法1�鋇確忠閻�綫段2�閉�多邊形畫法3�斃倍群妥抖�4�痹不×�接5�逼矯嬙夾蔚幕�法題目二繪製支撐塊的三視圖任務一掌握支撐塊三視圖的繪製1�蓖隊胺ǖ幕�本知識2�比�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律3�敝С趴櫚娜�視圖繪製方法4�筆道�任務二掌握支撐塊上點、直綫和平麵的投影分析1�鋇愕耐隊胺治�2�敝畢叩耐隊胺治�3�逼矯嫻耐隊胺治�4�敝С趴檣係牡恪⒅畢吆推矯嫻耐隊胺治�5�筆道�題目三實踐與訓練第2章 組閤體三視圖的繪製與識讀題目一繪製支架的三視圖任務一掌握基本體和切割體的畫法1�被�本體的分類2�被�本體的畫法3�鼻懈釤宓幕�法4�筆道�任務二掌握組閤體的組閤形式、投影特徵並繪製支架的三視圖1�綳私庾楹鹹宓淖楹閑問�2�閉莆兆楹鹹甯饜翁灞礱婀叵導盎�法3�被嬤浦Ъ莧�視圖的方法和步驟4�筆道�題目二識讀軸承座和壓塊的三視圖任務一掌握形體分析法讀圖要領和方法步驟1�綳私舛鐐嫉幕�本要領2�倍林岢凶�的三視圖的方法和步驟3�筆道�任務二掌握綫麵分析法讀圖要領和方法步驟1�畢咼娣治齜ǖ畝鐐傢�領2�畢咼娣治齜ǘ鐐嫉姆椒ê筒街�3�筆道�題目三實踐與訓練第3章 繪製物體的軸測圖題目一根據物體的視圖繪製軸測圖任務一瞭解軸測圖的基本知識1�敝岵饌嫉男緯�2�敝岵庵帷⒅峒浣羌爸嵯蟶燜蹕凳�3�敝岵饌嫉姆擲�4�敝岵饌嫉奶匭�任務二掌握正等軸測圖的繪製方法1�閉�等軸測圖的軸間角與軸嚮伸縮係數2�閉�等軸測圖的畫法3�筆道�任務三掌握斜二等軸測圖的繪製方法1�斃倍�等軸測圖的軸間角與軸嚮伸縮係數2�斃倍�等軸測圖的畫法3�筆道�題目二實踐與訓練第4章 機件結構形狀的錶達方法題目一運用視圖錶達支架和壓緊杆的結構形狀任務一運用基本視圖和嚮視圖錶達支架的結構形狀1�閉莆棧�本視圖和嚮視圖基本內容2�焙俠碓擻沒�本視圖錶達支架3�筆道�任務二運用局部視圖和斜視圖錶達壓緊杆的結構形狀1�閉莆站植渴油己托筆油薊�法2�痹擻鎂植渴油己托筆油急澩鎇菇舾�3�筆道�題目二運用剖視圖錶達座體和四通管的結構形狀任務一運用剖視圖錶達座體的結構形狀1�逼適油嫉母拍�2�閉莆掌適油嫉鬧擲�3�焙俠碓擻悶適油急澩鎰�體結構形狀4�筆道�任務二運用不同剖切麵剖切錶達四通管的結構形狀1�閉莆掌是忻嫻鬧擲�2�彼耐ü芙峁剮巫吹謀澩�3�筆道�題目三運用斷麵圖和其他錶達方法錶達機件的結構形狀任務一運用斷麵圖錶達機件的斷麵形狀1�閉莆斬廈嬙嫉母拍�2�幣瞥齠廈�3�敝睾隙廈�4�筆道�任務二瞭解其他錶達方法1�本植糠糯笸�2�憊娑ɑ�法和簡化畫法題目四實踐與訓練第5章 零件的常見結構與通用零部件的錶示法題目一零件常見結構的錶示法任務一掌握螺紋的基本知識及錶示法1�甭菸頻男緯�2�甭菸頻囊�素3�甭菸頻墓娑ɑ�法4�背S寐菸頻鬧擲嗪捅曜�5�筆道�任務二瞭解零件的常見工藝結構1�敝�造工藝結構2�被�械加工工藝結構題目二通用零部件的錶示任務一掌握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畫法1�甭菸平艄碳�的種類和標記2�甭菸平艄碳�的連接畫法3�筆道�任務二瞭解鍵、銷連接畫法1�奔�連接2�畢�連接3�筆道�任務三瞭解滾動軸承及其畫法1�憊齠�軸承的種類2�憊齠�軸承的代號3�憊齠�軸承的畫法任務四瞭解齒輪的基本知識及其畫法1�背萋值姆擲�2�痹倉�齒輪的規定畫法3�敝背菰滄凍萋值墓娑ɑ�法4�蔽下治細說墓娑ɑ�法任務五瞭解彈簧的畫法1�痹倉�螺鏇壓縮彈簧的各部分名稱及尺寸計算2�痹倉�螺鏇壓縮彈簧的規定畫法題目三實踐與訓練第6章 零件工作圖題目一繪製軸承座的零件工作圖任務一掌握零件的視圖錶達原則和方法1�綳慵�工作圖的視圖錶達特點和要求2�筆油佳≡竦腦�則3�筆油佳≡竦姆椒ê筒街�4�敝岢凶�的視圖錶達任務二完成軸承座零件圖的尺寸標注1�綳慵�工作圖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2�綳慵�工作圖尺寸標注的方法和步驟3�敝岢凶�的尺寸標注任務三掌握零件工作圖中技術要求的標注1�綳慵�工作圖常見的技術要求2�敝岢凶�零件圖技術要求的標注3�筆道�題目二典型零件的分析與零件工作圖繪製任務一掌握軸套類零件的分析與圖樣繪製任務二掌握盤蓋類零件的分析與圖樣繪製任務三掌握叉架類零件的分析與圖樣繪製任務四掌握箱體類零件的分析與圖樣繪製題目三識讀零件工作圖任務一瞭解識讀零件工作圖的要求任務二讀零件工作圖的方法和步驟題目四 實踐與訓練第7章 裝配圖題目一繪製球閥的裝配圖任務一球閥的視圖錶達1�弊芭渫嫉墓娑ɑ�法和特殊錶達方法2�鼻蚍У氖油急澩�3�庇閃慵�圖拼畫裝配圖任務二裝配圖的尺寸標注1�弊芭渫汲嘰繮擲�2�鼻蚍ё芭渫嫉某嘰綾曜�任務三 球閥裝配圖的零件序號、明細欄和技術要求1�綳慵�序號的編寫2�泵饗咐�3�奔際躋�求4�蓖瓿汕蚍ё芭渫�題目二識讀齒輪油泵裝配圖並拆畫零件圖任務一識讀齒輪油泵裝配圖1�倍磷芭渫嫉囊�求2�倍磷芭渫嫉姆椒ê筒街�任務二由齒輪油泵裝配圖拆畫零件圖1�狽擲肓慵�的方法和步驟2�倍粵慵�結構形狀的處理3�倍粵慵�錶達方案的處理4�倍粵慵�圖上尺寸的處理5�奔際躋�求的處理題目三實踐與訓練實踐與訓練答案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與《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內容不相關的圖書的詳細簡介,字數控製在1500字左右。 --- 《城市肌理與空間敘事:當代都市規劃的在地性探索》 作者: 張文濤 齣版社: 建築與城市研究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0月 --- 導言:在急速變遷中重塑城市身份 在21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城市化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城市空間正在經曆劇烈的重塑。然而,伴隨快速擴張的,往往是對在地文化、曆史記憶與社區肌理的消解。傳統的城市規劃範式,過多依賴於宏大的、自上而下的藍圖設計,往往忽略瞭城市作為復雜生命體的內在邏輯與居民的真實生活體驗。 《城市肌理與空間敘事:當代都市規劃的在地性探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本書並非一本關於技術規範或工程圖示的教學手冊,而是深入探討城市規劃如何迴歸其“為人服務”的本質,如何通過精妙的空間設計,重拾並強化城市獨有的“身份感”(Sense of Place)。作者張文濤教授憑藉其在城市地理學、空間社會學和實踐規劃領域數十年的積纍,構建瞭一套以“肌理”為核心,以“敘事”為目標的規劃新思路。 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真正的城市活力並非來源於摩天大樓的密度,而是源自其不可復製的肌理結構——那些由曆史演變、社會互動、自然環境共同塑造的、看似無序卻內在和諧的物質與非物質要素的復雜交織。規劃師的角色,應從“構建者”轉變為“組織者”和“聆聽者”,旨在保護並激活這些肌理,並通過空間設計講述城市的故事。 第一部分:肌理的解構與重構——理解城市的底層代碼 本書的開篇,聚焦於“肌理”這一核心概念的理論構建與方法論闡釋。作者首先將城市肌理細分為物質肌理、社會肌理與時間肌理三個維度,並指齣當前規劃實踐中對這三者的割裂性處理,是造成“韆城一麵”的重要原因。 物質肌理部分,本書避開瞭傳統的用地分類,轉而深入分析街區尺度、尺度序列(Scale Sequence)以及灰空間(Grey Space)的密度與滲透性。例如,作者詳細分析瞭歐洲老城區的“內嚮型”街道與現代功能分區的“外嚮型”地塊之間的對比,強調瞭“可步行性”不僅是距離的概念,更是空間滲透性的體現。書中通過大量手繪的城市剖麵圖和尺度分析圖集,直觀展示瞭不同肌理下的陽光滲透、風道組織及視覺連續性差異,這些分析對於理解空間體驗至關重要,但與機械製圖中的標準件或裝配圖繪製方法截然不同。 社會肌理則關注空間使用者的行為模式與非正式網絡。張文濤教授引用瞭多學科的研究成果,探討瞭“第三空間”的物質載體——從鄰裏尺度的小賣部到社區公園的邊界設計如何影響社會資本的積纍。這部分內容側重於社會學觀察,而非工程力學分析。 時間肌理是本書的創新之處,它探討瞭城市空間如何容納“疊閤的時間層”。許多規劃決策往往隻關注未來十年的規劃期,而忽略瞭場地中曆史殘留的印記。本書提齣瞭“時間切片模型”,旨在識彆齣哪些元素是可塑的(Adaptable),哪些是不可替代的(Irreplaceable Heritage),為保護性開發提供理論支持。 第二部分:敘事的注入——從空間到意義的轉化 如果說第一部分是關於如何“看懂”城市,那麼第二部分則聚焦於如何“講述”城市,即將被解構的肌理元素重新組織成富有意義的空間體驗,即“空間敘事”。 路徑的文學性: 作者挑戰瞭效率至上的交通規劃思想,強調步行與騎行路徑不應僅是點對點的最短距離。本書探討瞭如何設計具有轉摺、開閤、高潮與停頓的“敘事性路徑”,使行進本身成為一種發現和學習的過程。這涉及到對視綫引導、半私密空間的設置以及公共藝術嵌入的精細化設計,與機械設計中對零件連接方式和受力分析的關注點完全不同。 地標的文化重塑: 傳統地標常被簡化為孤立的紀念碑。本書則主張“事件驅動型地標”的構建,即通過創造可以承載特定社區儀式或季節性活動的場所,使地標成為動態的敘事節點,而非靜態的符號。內容詳細論述瞭如何通過微介入(Micro-Intervention)而非巨型工程來達成這一目標。 場所精神的營造: 場所精神(Genius Loci)是本書敘事策略的終極目標。作者通過分析若乾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材料的選擇(如本地石材、迴收木材的使用)、光影的編排以及聲景(Soundscape)的設計,將抽象的文化內涵物化為可感知的空間品質。這是一種高度依賴人文感知和美學判斷的規劃實踐。 第三部分:在地性實踐與適應性規劃 本書的第三部分轉嚮實踐層麵,探討如何在多重約束(政治、經濟、環境)下推行“在地性規劃”。 自下而上的介入: 張文濤教授倡導一種“共創式規劃”模式,其中社區居民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是規劃決策的積極參與者。書中詳細描述瞭運用參與式地圖繪製、城市漫步觀察日誌等非傳統工具,來捕捉居民對空間的情感地圖,這與傳統製圖和識圖所強調的精確測量和圖例識彆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適應性利用(Adaptive Reuse): 麵對大量功能衰退的工業遺産或曆史建築,本書強調“限製性設計”的智慧。它不是簡單地將舊建築轉化為新用途,而是尊重其原有的結構限製和時間痕跡,通過最小乾預實現最大價值轉化。這要求規劃師具備深厚的曆史洞察力和對現有結構的敬畏心,而不是從零開始繪製符閤新標準的圖紙。 生態韌性與空間融閤: 現代規劃必須考慮氣候變化。本書的生態韌性章節,將城市視為一個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復雜係統,關注雨水花園、綠色屋頂、以及滲透性鋪裝的組織,這些設計旨在增強城市對極端天氣的適應能力,其核心在於生態係統的整閤,而非單一機械結構的性能優化。 結語:麵嚮未來的城市人文關懷 《城市肌理與空間敘事》是一部麵嚮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城市地理學者及關注城市發展的公眾的深度論著。它提供瞭一套審視和介入城市復雜性的全新思維框架,引導專業人士超越純粹的技術層麵,重新拾起對城市生命力的敬畏與關懷。本書的核心不在於教人如何精確繪製平麵或剖麵,而在於教人如何閱讀城市這部宏大的、充滿隱喻的文本,並為其續寫更富有人文溫度的章節。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醒我們,最好的城市規劃,是那些能讓居民感到“歸屬”的地方。 --- (總字數:約1500字)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我接觸過不少工程製圖類的書籍,很多要麼過於理論化,堆砌著國傢標準和晦澀的術語,讀起來枯燥乏味,要麼就是實例過於簡單,根本無法應對實際工作中的復雜情況。然而,這本《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的內容編排邏輯性極強,從基礎到深化,層層遞進,讓人感覺每學完一節,自己的“製圖功力”都有瞭實實在在的提升。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公差與配閤”部分的講解。這個主題在其他教材裏常常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但在這裏,作者花費瞭大量的篇幅,用對比鮮明的圖例展示瞭不同配閤對零件功能的影響,甚至深入到瞭尺寸鏈的分析。這種對細節的執著和對實用性的強調,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工程實踐的經驗總結。我甚至在準備一個復雜裝配體的圖紙時,直接翻閱瞭這本書裏關於視圖組閤的章節,發現它提供的視角比我之前習慣的方式更清晰、更符閤機械工程師的閱讀習慣。

評分

這套教程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輔助視圖和特殊視圖”部分的詳盡闡述。過去我對這些視圖的理解總是模模糊糊,總覺得它們是用來湊數的,但在學習瞭書中的相關章節後,我纔明白它們在消除圖紙歧義、優化視圖布局方麵的關鍵作用。特彆是針對一些不規則的零件,如何選擇最佳的投影方嚮、如何使用局部放大圖來清晰錶達關鍵特徵,書中都有非常詳盡的圖文解析。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如何處理復雜的連接件時,那種“化繁為簡”的思路。他們不是簡單地羅列規則,而是教你如何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那樣去“簡化”思考路徑,用最經濟的視圖組閤來錶達最復雜的信息。此外,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非常好,即使經常翻閱和在車間帶著看,也不會輕易損壞,這對於一本工具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真正做到將理論與應用無縫對接的精品教材,強烈推薦給所有需要提升機械製圖理解能力的朋友們。

評分

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齣身,但工作需要經常與機械圖紙打交道的技術人員來說,選擇一本閤適的入門書至關重要,選錯瞭書可能會浪費大量時間卻收效甚微。這本書的優秀之處在於,它沒有把我們當成未來的製圖設計師來要求,而是聚焦於“識圖”這一核心技能的培養。它假設讀者可能隻需要快速、準確地理解圖紙上的信息,而不是精通所有復雜的幾何公差或麯麵建模。因此,它的案例設計非常巧妙,大多集中在常見的機械結構,比如齒輪箱、聯軸器、簡單的夾具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能頻繁遇到的對象。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每當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比如倒角、圓角、螺紋的畫法,都會立刻附帶一個清晰的剖麵圖或局部放大圖進行說明,讓你“眼見為實”。這種注重直觀理解和實踐應用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

評分

這本《機械製圖與識圖實例教程(第二版)》真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寶典”!我剛翻開第一章,就被它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深深吸引住瞭。作者似乎完全理解初學者的睏惑,從最基礎的綫條種類、圖例符號講起,就像手把手帶著你走進一個全新的機械語言世界。特彆是那些關於投影法的解釋,以往我總覺得那些二維平麵圖是如何準確還原三維實體的過程很抽象,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精妙的配圖和深入淺齣的文字闡述,讓我豁然開朗。那些剖視圖、斷麵圖的繪製技巧,不再是冷冰冰的規則,而是活生生的空間想象力的訓練。而且,書中的實例選擇非常貼近實際生産一綫,不是那種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我記得有一個關於復雜麯麵零件的繪製練習,我嘗試瞭好幾次纔勉強理解,但對照書中的解析步驟,纔發現自己遺漏瞭關鍵的觀察點。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不隻是教你怎麼“畫”,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看懂”圖紙背後的設計意圖和製造邏輯。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經常和車間打交道的工程師來說,這簡直是必備的“翻譯手冊”。

評分

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教材更新換代很快,但核心內容變化不大。但翻閱這第二版後,我發現它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同時,融入瞭許多現代製造和標準更新的元素。比如,在標注規範方麵,它明顯比我大學時用的老教材更加貼閤最新的國際標準和國傢標準,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遵循最新的規範以確保圖紙的通用性和準確性。此外,書中對“零件圖”和“裝配圖”的關聯性分析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初學者在繪製裝配圖時,總是把零件圖孤立地看待,導緻裝配關係齣現矛盾。這本書通過一係列由零件到總裝的案例推演,清晰地展示瞭如何在分解零件的細節設計中,預先考慮到它在整體中的作用和與其他部件的交互。這種係統性的思維訓練,遠比死記硬背幾個標注規則要高明得多。它真正培養瞭我們從宏觀到微觀的工程視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