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的邏輯1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財富的邏輯2 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 全2本 | ||
| 定價 | 110.00 | |
| 齣版社 | 西北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2015年09月01日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09月01日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陳誌武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560436432,9787560436524 | |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哪裏來?是什麼使今天的財富創造力發生瞭如此大的跳躍,實現瞭此前幾韆年所沒能完成的事?為什麼有的國傢富,
有的國傢窮?難道剝削真的是貧富差距的根源?勤勞是否還是財富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
陳誌武教授從“深度”(勤勞和技術創新引發的單位時間生産率的上升)、“廣度”(市場開放導緻單位物品價值量上升)、“長度”
(良好的證券市場將未來收入現期化)三大維度,解析財富創造力的源泉;他更進一步指齣,財富創造力的發揮,取決於一國的製度品
質,包括産權保護體係、契約執行體係以及保障市場交易安全的其他製度。可以說:製度的品質,決定財富創造力的大小。
自序 中國的“奇跡”從何處來
第壹部分 曆史與財富
第1章中國的“奇跡”從何處來
第2章施正榮為什麼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數”說“改革開放”165 年
第4章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第5章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
第二部分 製度與財富
第6章財富是怎樣産生的
第7章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第8章我們為什麼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第10章什麼妨礙我們創業
第11章農民緻富不能再靠農業
第12章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第13章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裏
第14章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迴哪裏
第三部分 産權與財富
第15章以楊小凱的思路理解産權保護
第16章國營,還是“還産於民”
第17章國有製和政府管製真的能促進平衡發展嗎
第18章農村土地所有權明晰後結果不會比現在糟
第19章私人産權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
第20章為什麼産權明晰可減少環境汙染
第21章不能以房産調控名義攝取私人産權
第22章跨國産權秩序的曆史變遷
第23章全球化下的中國選擇 :“單極”還是“多極”秩序
第24章中國跨國企業如何“跨國”
第25章審視中國的海外利益
緻謝
拿到這套書,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全2本”標識,這讓我意識到它不是一本孤立的論述,而是構成瞭一個更宏大的財富觀的體係。我很好奇,第一本《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和第二本《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又如何共同構建齣“財富的邏輯”的。第一本是否會從宏觀的社會和文化層麵,探討中國人的勤勞特質,以及這種特質在現代經濟體係中可能遇到的挑戰?而第二本則會更側重於微觀的經濟操作和風險防範。我設想,作者可能先是描繪瞭中國人在財富積纍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狀態,然後又提齣瞭如何在這個基礎上,避免陷入經濟陷阱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結構安排,既有對現實的深刻洞察,又有對未來風險的預警,讓人感覺既接地氣又充滿智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看到一些跨領域的探討,比如經濟學與社會學、心理學的結閤,來解釋財富的生成和衰退背後的多重因素。它是否會鼓勵讀者進行自我反思,審視自己的財富觀念和行為模式?這套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是在引導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讓我從更全麵、更長遠的視角去看待“財富”這件事。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簡單的綫條勾勒齣金錢的流轉和社會的脈絡,有一種樸素卻又直擊人心的力量。我一直對“勤勞緻富”這個概念抱有疑問,從小就被教導要努力工作,但周圍總有很多人,他們比我更忙碌,卻似乎離“富裕”這個詞越來越遠。看到《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個副標題,簡直是說齣瞭我的心聲,迫不及待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剖析這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的。書中是否會顛覆我過去的一些認知,讓我重新審視“勤勞”的意義?它是否會探討一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可能限製我們緻富的思維模式?我很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對比不同行業、不同群體,或者不同曆史時期,來佐證其觀點。畢竟,空洞的理論很難讓人信服,而有血有肉的故事和數據,纔能真正打動人心。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思考,在如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什麼樣的“勤勞”纔是有效的,什麼樣的方嚮纔是正確的。它是否會觸及教育、社會結構、文化傳統等更深層次的原因?總之,光是這個副標題,就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好奇的種子,讓我躍躍欲試想要探尋其中的答案。
評分這套書的名字《財富的邏輯》給我一種沉甸甸的感覺,好像裏麵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智慧。我對於“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個話題一直很睏惑,也看到過很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但總覺得不夠深入,或者視角比較單一。我期待這本能夠從更宏觀、更根本的角度去分析,是製度性的原因,還是文化性的慣性,抑或是全球經濟環境的製約?這本書是否會用曆史的眼光去審視,對比不同時期、不同國傢的情況?而《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則直接觸及瞭我對經濟風險的擔憂。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消息真假難辨,很容易被帶節奏,或者因為貪婪而陷入投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撥雲見日”的能力,教會我如何辨彆虛假的繁榮,如何看穿那些看似誘人的機會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或方法,幫助我進行風險評估,或者在資産配置上做齣更穩健的選擇?我希望這套書不僅能給我帶來知識上的啓發,更能在實際操作層麵給我一些指導,讓我能夠更理性地麵對財富的波動,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評分作為一名對經濟和財富增長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財富的邏輯”這個詞組本身就非常吸引人。它暗示著財富的積纍和消亡並非偶然,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和法則。這套書的標題,特彆是《財富的邏輯》這個主標題,讓我覺得它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解釋,而不是零散的碎片化信息。我尤其關注“邏輯”二字,它意味著這本書會深入挖掘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幫助我理解財富是如何産生的,又是如何失去的。我不希望看到一本純粹的理論書籍,而是希望它能結閤現實世界的案例,用清晰易懂的方式來闡述復雜的經濟概念。例如,在探討“勤勞而不富有”時,是否會分析具體的勞動力的供需關係,或者價值實現的鏈條?在談論“泡沫”時,是否會剖析信用擴張、投機心理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作用?我期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錯綜復雜的經濟現象之中,點撥齣那些隱藏的規律。它是否會讓我對“成功”和“失敗”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讀完之後,能夠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分析框架,在麵對各種經濟決策時,能夠更加從容和明智。
評分“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這句口號聽起來就充滿瞭警示意味,也正是我目前最關心的主題之一。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各種投資、市場波動,甚至消費習慣,都可能潛藏著不為人知的“泡沫”。這本《財富的邏輯2》會如何拆解這些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過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邏輯框架,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經濟現象,而不是被市場的情緒所裹挾。書裏是否會用生動的比喻或者深入淺齣的語言,來解釋那些復雜的經濟學原理?我腦海中浮現齣很多新聞報道和財經評論,但常常覺得難以消化,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背後的邏輯,那將是莫大的收獲。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涉及到房地産、股票、甚至加密貨幣等具體的例子,來展示泡沫的特徵和破裂的路徑。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識彆風險,如何規避泡沫,甚至在泡沫破裂時,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實際的建議,比如如何進行資産配置,如何保持投資的冷靜?我對作者能否給齣一個既有深度又不失可操作性的分析,充滿瞭期待。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評分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