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
評分《中國佛教典籍選刊:浄土十要(套裝共2冊)》是佛教淨土宗著作輯要,凡十捲,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智旭)編,由門人成時評點節要後付梓。其十要為:第一要,蕅益《彌陀要解》;第二要,宋代遵式《往生淨土懺願儀》和《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第三要,成時《觀無量壽佛經初心三昧門》和《受持佛說阿彌陀佛經行願儀》;第四要,隋代智顗《淨土十疑論》;第五要,唐代飛锡《念佛三昧寶王論》;第六要,元代天如維則《淨土或問》;第七要,《西齋淨土詩》;第八要,明初妙葉《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第九要,明代幽溪《淨土生無生論》;第十要,袁宏道《西方閤論》。
評分附錄
評分學淨土必備讀物。
評分第一印象中,就可以你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
評分不錯的書,包裝完整,送貨快。淨土著作,可以細看
評分有心學淨土宗的居士可以細細研究的佳作
評分修道,博通經藏。東漢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來洛陽。二十年間詳齣176部經捲,多屬小乘,間譯大乘經。支婁迦讖,月氏國人,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來洛陽。十餘年問,譯經21部,多屬大乘經典。此兩大譯經師都曾翻譯過淨土宗典籍。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安世高曾翻譯《佛說無量壽經》二捲,惜已佚。支婁迦讖於後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譯齣《佛說般舟三昧經》,此即中國淨土宗經典傳譯之開端。繼而又譯齣號稱淨土宗第一經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到瞭三國時代,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公元222年)譯齣《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齣《佛說無量壽經》(公元249年)。姚秦鳩摩羅什(公元401年來洛陽)譯齣《佛說阿彌陀經》、《十住毗婆沙論》等。北涼曇無讖譯齣《悲華經》(公元419年),劉宋噩良耶捨譯齣《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公元424年),北魏菩提流支譯齣《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譯《阿彌陀經》,名《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公元650年),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誌譯齣《無量壽如來會》(此本齣《大寶積經》),趙宋西域沙門法賢譯齣《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無量壽經》自漢迄宋有十二譯,上麵所列乃存世之五種)。
評分學習無止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