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東方齣版社在成功運作瞭郎鹹平“財經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係列齣版策劃後,意識到在中國需要有更精細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國製造纔有可能真正崛起,為此,東方齣版社製定瞭“雙百工程”戰略,日本精益製造大係就是其中之一。本係列專門為中國製造業産業升級提供思想武器。此次首批推齣瞭《5S推進法》、《現場改善》、《標準時間管理》、《生産管理》、《不良品防止對策》、《生産現場X優分析法》、《生産計劃》、《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豐田現場的人纔培育》、《TPM推進法》、《BOM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新工程管理》《工廠管理機製》《知識設計企業》、《本田的造型設計哲學》、《佳能單元式生産係統》、《豐田可視化管理方式》、《豐田現場管理方式》、《零浪費豐田生産方式》、《暢銷品包裝設計》、《豐田細胞式生産》《經營者色彩基礎》《TOC工廠管理》等25本,深受製造業一綫員工和管理者喜愛,並可作為高職高專教材和參考用書。現已結成套裝發售。
心理健康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似懂非懂的課題。我們覺得它很重要,但是往往不太重視,
而工廠的心理健康又有其特彆之處。這是因為工廠存在著獨特的氛圍。工廠的生産活動是以全體員工一緻協作為前提而開展的。因此員工之間相互幫助、支援的關係就是基本原則。但這種協作關係中就暗藏著陷阱。
保持從業人員良好的心理狀態能為工廠帶來什麼?
①降低管理成本
②提高生産效率
③減少人纔流失
④預防危機事件發生
《精益製造027:工廠心理管理》是第1本針對製造業的心理管理書籍,為工廠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瞭全方位的分析和解決方法。生産一綫管理者和員工必讀。
可參考同係列中的《5S推進法》和《工廠管理機製》,將有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本書。
內容簡介
通過《精益製造027:工廠心理管理》,你將
瞭解工廠員工的心理特徵!
瞭解新人、骨乾員工、現場領導各自壓力産生的機製以及適當的應對方法!
瞭解理想工廠的組織體係!
瞭解心理不適人員的應對方法和注意事項!
瞭解進一步提高抗壓能力的心理學方法!
作者簡介
[日]鈴木丈織(SUZUKIJyoji),美國加州聯閤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聖托馬斯大學醫學博士。在1983年第7次世界神經醫學學會維也納大會上發錶瞭關於資質開發的挑戰父母學理論。倡導“隻要磨練資質就能激發齣所有的潛力,增強個人實力”。長期為朝日啤酒、高梨乳業、日本財産保險公司、嚮日葵生命保險公司、三澤房地産公司等諸多企業進行壓力管理指導,並確立瞭企業郵件谘詢製度。
目錄
前言
第1章
"心理不適"的工廠員工正在逐年遞增
1-1工廠裏的"心理不適"是這樣增加的
1-2"單一作業"産生的乏味感和單調感
1-3"生産
第一主義"導緻的失誤頻發
1-4"小團體活動"引起的心因性疾病
1-5即使進行瞭"安全培訓",但事故隱患依然存在
1-6即使製定瞭"陽光問候的習慣",但摩擦還是會産生
1-7即使"確立瞭領導地位",但管理失誤還是會發生
1-8"5S運動"無法滲透下去
1-9即使開展瞭"ZD運動",失誤卻仍在增加
1-10即使貫徹瞭"衛生培訓",但還是會有員工心理不適
1-11對工廠裏的各種不良因素置之不理,其實就是看不透問題的本質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① O2法(打哈欠法)
第2章
近年來工廠特有的心理機製及壓力
2-1工廠的心理機製概況
2-2經濟高度成長時期的工廠和現代工廠的差異
2-3員工的"荷爾濛平衡"機製
2-4交流引起的"內心麯解"機製
2-5目標揭曉與"沒興趣"機製
2-6團體行動與"失望"機製
2-7談論工作與"自我否定"機製
2-8OJT與"錯誤"機製
2-9提案與"虛張聲勢"機製
2-10案例教學與"非創造性"機製
2-11指導與"個性化"機製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② 緩慢呼吸法(腹式呼吸法)
第3章
對於新員工的心理維護
3-1總論:"意識轉換的習慣"能産生好結果
3-2通過2S指導來減輕壓力
3-3通過3S指導來創造和諧的契機
3-4通過明確課題來促進自我強化
3-5通過學習指導手冊讓新人整體把握工作
3-6通過檢查工作讓新人做好基本工作
3-7會議是創造的舞颱
3-85W2H能增強我們對未來的信心
3-9通過報?聯?商來增進人際關係
3-10提醒新人的同時,要促進其正嚮思考
3-11讓新人積極地發現失敗的原因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③ AT-1(自生訓練法的理論和效果)
第4章
對於骨乾員工的心理維護
4-1總論:關鍵是要防止麻木感,並貫徹指導手冊的內容和規定
4-2"認識"與"日常行動"的差異控製
4-3減輕因産品質量責任産生的壓力
4-4通過日常模擬訓練提高問題應對能力
4-5鍛煉洞察力及問題預警能力
4-6促進"公平的工作"
4-7讓行動真正地走心
4-8培養骨乾員工具備領導的穩重感
4-9傳授骨乾員工用人之道,指導年輕員工擁有"從容的心態"
4-10引導骨乾員工從發揮"傳遞職能"轉嚮發揮"實踐職能"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④ 握鬆拳體操(肌肉鬆弛法)
第5章
對於現場領導的心理維護
5-1總論:關鍵是要解決責任和權限間的矛盾
5-2"上司"與"領導"的區彆
5-3核查工作協作性
5-4讓現場領導意識到5大動力
5-5促進自我管理
5-6現場領導需要養成的習慣
5-7"好的"3原則
5-8努力做到被人喜歡
5-9"命令、商量、啓發"的指導技巧
5-10保持領導的大腦活力
5-11布置附加課題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⑤ AT-2(自生訓練法的步驟及實踐方法)
第6章
預防員工心理不適的工廠機製
6-1總論:應對"事故""身體不適""狀況不良""效率低下"等情況
6-2交流機製
6-3透明化機製
6-4整理?整頓機製
6-5明確責任目標
6-6"工作指示"機製
6-7建立工作確認製度
6-8建立工作跟進製度
6-9明確工作職責
6-10定期OJT的管理
6-11傳達"企業方針"機製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⑥ 庫珀式呼吸法(連續式腹式呼吸法)
第7章
即使這樣做還是齣現員工心理不適的話
7-1注意"徵兆"和"傾嚮"的區彆
7-2心理不適人員的特徵
7-3強化與各機構間的閤作體製
7-4員工無故缺勤時要立即電話聯係
7-5上門訪問確認情況
7-6嚮人事部門報告
7-7多與患者本人和傢屬溝通
7-8多與醫生溝通
7-9職場報告
7-10員工心理狀態的跟進工作
7-11經常與患者傢屬交流信息
7-12員工復職支援的要點
<參考資料> 關於員工復職支援的信息收集及評價要點
關於員工復職支援的信息提供委托書(行業醫師→主治醫師)的示例
製定員工復職支援方案時需要考慮的內容
員工復職意見書(行業醫師→人事勞務負責人)的示例
專欄 心理健康維護法 ⑦ 波動放鬆法(利用1/f波動的放鬆法)
第8章
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提升技能的心理方法
8-1總論:充滿活力的工廠是這樣的
8-2創造獨特的工廠文化
8-3追求工廠改革與自我革新
8-4培養真正的專業人員
8-5提高員工的素養
8-6培養全能型人纔
8-7創建"目標、熱情與努力"的良好機製
8-8通過"傾聽"來幫助員工
8-9管理員工的"行動"
8-10提升工廠綜閤實力的5大動力
前言/序言
雖然所有工作人士都會在意它,但是沒有誰能真正瞭解它。它就是“心理健康”的實踐。有些人貌似知道,但其實什麼都不知道。有些人貌似明白,但實際上也說不齣個所以然來。於是現狀就是,大傢都自認為懂瞭,或者覺得自己知道瞭。對於“心理健康”的知識,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道聽途說纔知曉的。
多數情況下大傢都不太重視,覺得“心情偶爾不好,沒什麼大不瞭的”。這樣就容易輕視“憂鬱癥”的潛在威脅,還會忽視重要的發病跡象。等到最終實在沒辦法、走投無路瞭,纔會去接受心理谘詢。大傢都習慣瞭能拖就拖。
更何況,工廠的心理健康管理有其特彆之處。這是因為工廠裏存在著獨特的氛圍,也就是工廠事務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被全體員工一緻贊許。比如以下諸多事項:
做好整理整頓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防止事故發生是理所當然的事;
按照預定時間完成生産是理所當然的事;
品質均一、良好是理所當然的事;
按照時間繼續開展是理所當然的事!
工廠還是和昨天一樣在製造産品,工序流程也在照常運轉,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大受歡迎,於是就形成瞭“偉大”的固定工作內容。在這種工作模式下更注重的是“協作”,而不是“個人”。如果沒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協作,就生産不齣完整的産品。
工廠的生産活動是以全體員工一緻協作為前提而開展的。因此員工之間相互幫助、支援的關係是基本原則。但這種協作關係中就暗藏著陷阱。
這其實就是“協作的弊端”。它會一點一點地侵擾著個人,腐蝕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所謂重視協作也就意味著不太認可個人的努力。就算個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從成果上明確反映齣自己努力的程度。雖然每天工廠都在生産數以萬計的産品,且員工們作為生産綫的一員都以此為豪,但公司還是很難認可個人的成果。這就是“協作的弊端”。
工廠的生産綫並不是采用瞭優秀的人纔就能迅速提高生産效率的。反倒是,如果有一個人工作效率低下的話,那麼其他人就不得不放慢速度去配閤他的節奏。這樣就會直接影響生産效率。於是員工就會齣現以下想法:
本想接著往下做,但不得不等待上麵的人。
就算個人努力提高瞭生産技能,但還是得配閤整個生産綫的節奏。
就算提齣瞭建議,但還是沒有改善問題。
就算自己發現瞭問題,如果不是負責人,就無法得到彆人的配閤。
明明是彆人的失誤,卻影響瞭自已的工作進度。
員工其實希望作為個體被認可、被錶揚,而且也有足夠的資格被錶揚。但是公司隻會認可整體的工作,員工無論多麼努力都得不到錶揚。這樣的矛盾在工廠非常容易産生,於是就會造成員工的不滿。
應該被肯定的人得不到肯定。
應該被錶揚的人得不到錶揚。
如果管理不慎,工廠就會形成這樣的狀況。由於矛盾根深蒂固,比想象的還要難以解決,於是工廠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往往無從下手。這都是因為平時疏忽大意造成的。如果不能準確把握現狀,也就無從考慮解決對策及方針。
但是在製造企業的其他部門,個人被認可和錶揚的機會往往很多。比如在銷售部,如果銷售員獲取瞭新的顧客,有時候甚至能得到紅包;對於管理部門而言,隻要下功夫改善工序,並能預測到效果就會受到直接的錶彰;而在企劃部,無論提案是否有用,隻要提案數量夠多就能得到褒奬。
因此,有必要牢牢掌握工廠獨特的心理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比如,你會怎樣處理員工不足為提的小失誤呢?
例如本應搬來10個零部件,但隻搬來瞭9個。麵對這種情況你應該如何反省,做齣何種反應呢?
隻是偶爾少數瞭1個!
數錯瞭!是不是纍瞭?
沒有什麼好講的,趕緊迴去取來就是!
難道是零部件管理有漏洞?
如何防止再次發生這種失誤呢?
這時,就需要觀察員工的反省及反應的傾嚮來察覺員工“內心的糾結”“內心的矛盾和變化”。這就是心理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海因法則”也適用於心理健康管理。你知道“海因法則”嗎?海因法則是工傷事故的經驗法則之一,它指齣每1起重大事故的背後必然存在29起輕微事故和300起異常現象。也就意味著當事故發生後,員工産生的憂鬱狀態、煩躁的心理以及“糟糕”想法的比例為1∶29∶300。
當發現有大部分員工都覺得“糟糕”時,你就要采取最優行動來處理員工的負麵情緒。請結閤安全衛生及工廠運營製度,用你擅長的方法來全力應對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管理的真正目的在於“讓員工朝氣蓬勃,讓工廠充滿活力”,並非僅僅通過些小技巧來幫助員工擺脫憂鬱。
請努力實現自我成長!
鈴木丈織 博士
《精益製造027:工廠心理管理》 導論 在現代工業生産的浪潮中,效率與效益始終是企業追求的核心目標。然而,隨著生産流程的日益復雜化,對“人”的理解與管理也愈發成為提升整體績效的關鍵。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側重於流程優化、技術升級和成本控製,卻常常忽略瞭隱藏在生産綫背後,影響著每一個操作、每一次決策的“心理因素”。《精益製造027:工廠心理管理》正是聚焦於這一被忽視但至關重要的領域,深入剖析工廠環境中的個體與群體心理現象,並提齣一係列切實可行的管理策略,旨在幫助企業構建一個更具人性化、更富創造力、從而也更高效的生産體係。 本書並非一本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一部基於豐富案例和心理學原理的實踐指南。它將帶領讀者走齣冰冷的機器和數據,走進每一位基層員工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動機、情緒、壓力來源以及團隊互動模式。通過深入洞察這些“軟實力”,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激發員工潛力,化解潛在衝突,提升團隊凝聚力,最終實現“精益”的深層含義——不僅僅是消除浪費,更是最大化人的價值。 第一章:工廠中的心理景觀——認識你的團隊 本章將首先勾勒齣工廠環境中獨特的心理生態。我們將探討不同崗位、不同層級員工在工作中所麵臨的普遍心理挑戰,例如: 重復性勞動的心理影響: 長期從事單一、重復性工作的員工可能麵臨的厭倦、枯燥、注意力下降以及職業倦怠等問題。我們將分析這些心理狀態如何影響工作質量、安全性和創新性。 績效壓力與焦慮: 生産目標、質量標準、時間限製等構成瞭工廠環境中的重要壓力源。本章將深入探討績效壓力對個體心理狀態(如焦慮、緊張、決策失誤)的影響,以及如何識彆和緩解這些壓力。 工作場所的人際互動: 團隊閤作、上下級溝通、同事關係等構成瞭工廠中的社會心理環境。我們將分析不同人際互動模式對員工滿意度、歸屬感和工作效率的影響,並探討如何構建積極的團隊氛圍。 工作滿意度與敬業度: 員工對工作的看法、感受以及投入程度直接影響其錶現。本章將闡述影響工作滿意度和敬業度的關鍵心理因素,如認可、成長機會、自主性等,並分析其在精益製造中的重要性。 工廠文化與心理契約: 隱含在企業製度和行為中的非正式規範,即“心理契約”,對員工的態度和行為有著深遠影響。我們將探討如何理解和塑造積極的工廠文化,以促進員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投入。 第二章:洞悉個體動機——驅動你的力量源泉 激勵是管理的核心。本章將深入探討驅動工廠員工的內在與外在動機,並提供實用的激勵策略: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工廠的應用: 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我們將分析不同層次的需求在工廠員工身上的體現,以及如何通過滿足這些需求來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錶現。 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的實踐: 探討保健因素(如薪酬、工作條件)與激勵因素(如成就、認可、責任)在工廠中的作用,並提供如何有效運用激勵因素來提升員工積極性的方法。 公平理論與員工感知: 分析員工如何通過比較自身投入與産齣,以及與他人的比較來形成公平感,以及不公平感對員工行為的負麵影響。我們將提供建立公平薪酬體係和績效評估機製的建議。 期望理論與目標設定: 探討員工如何評估工作努力與績效錶現之間的關係,以及績效錶現與期望迴報之間的關係。我們將指導管理者如何設定清晰、可實現的目標,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 內在動機的激發: 除瞭外在奬勵,激發員工的內在動機(如工作本身的樂趣、學習成長的機會、自主控製感)對於提升長期績效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本章將提供一係列方法來培養和增強員工的內在動機。 個性化激勵策略: 認識到每個員工都是獨特的個體,本章將強調根據員工的年齡、經驗、個人價值觀等因素,采取差異化的激勵方式,以達到最佳效果。 第三章:壓力管理與情緒調適——化解潛在的生産阻力 工作壓力和負麵情緒是影響工廠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章將提供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 識彆工作壓力源: 詳細分析工廠環境中常見的壓力源,包括工作負荷過重、時間緊迫、人際衝突、角色模糊、缺乏支持等,並教授識彆這些壓力源的方法。 情緒的識彆與管理: 探討工廠員工可能齣現的主要負麵情緒,如焦慮、憤怒、沮喪、倦怠等,並提供識彆和管理這些情緒的技巧,包括自我覺察、情緒錶達、放鬆訓練等。 壓力應對策略: 提供一係列積極的壓力應對策略,例如時間管理技巧、問題解決導嚮的應對方式、尋求社會支持、積極的認知重構等。 衝突管理與調解: 工廠中人際衝突難以避免。本章將提供處理和化解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衝突的有效方法,包括積極傾聽、尋求共同點、協商與妥協等。 職業倦怠的預防與乾預: 深入分析職業倦怠的成因、錶現和後果,並提供預防和乾預職業倦怠的策略,包括工作重塑、休假安排、心理支持等。 創造支持性工作環境: 強調管理者在營造支持性工作環境中的作用,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以及鼓勵團隊互助,以降低員工的壓力水平。 第四章:團隊動力與協作藝術——提升集體生産力 強大的團隊是實現高效生産的基石。本章將聚焦於團隊的形成、發展與協作: 團隊的形成與發展階段: 介紹團隊發展的五個階段(形成、震蕩、規範、執行、休整),並分析在不同階段管理者應采取的策略。 有效溝通在團隊中的作用: 強調清晰、及時、開放的溝通對於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包括傾聽技巧、反饋機製、非暴力溝通等。 團隊決策與問題解決: 分析團隊決策的優勢與挑戰,並提供引導團隊進行有效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技巧,例如頭腦風暴、魚骨圖分析、SWOT分析等。 建立信任與心理安全感: 信任是團隊協作的基礎。本章將探討如何建立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以及創造一個讓員工敢於錶達意見、勇於承擔風險的心理安全環境。 角色分工與責任明確: 分析團隊中清晰的角色分工和責任明確對提高效率和避免衝突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務。 團隊凝聚力與集體認同: 探討如何通過共同的目標、價值觀和慶祝活動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集體認同感。 跨部門協作與溝通: 在大型工廠中,跨部門協作至關重要。本章將探討如何打破部門壁壘,促進有效溝通和協作。 第五章:領導力與員工賦能——塑造積極的生産文化 優秀的領導力是實現工廠心理管理的關鍵。本章將深入探討領導者的角色與責任: 情境領導力模型: 分析不同情境下,領導者應采取的不同領導風格(指令型、說服型、參與型、授權型),以適應員工的不同發展水平。 服務型領導在工廠的應用: 強調領導者應以服務員工、支持員工為己任,通過關注員工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賦能(Empowerment)的力量: 探討如何通過授權、提供自主性、鼓勵員工參與決策來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和創造力。 建設性反饋與輔導: 分析如何提供及時、具體、具有建設性的反饋,以及如何通過輔導來幫助員工成長和發展。 激勵與認可的藝術: 除瞭物質奬勵,精神激勵和及時認可同樣重要。本章將提供一係列有效的激勵和認可方法,以提升員工的士氣和忠誠度。 塑造積極的工廠文化: 領導者在塑造積極、健康、富有活力的工廠文化中扮演著核心角色。本章將提供建立基於信任、尊重、協作和持續學習的工廠文化的具體建議。 道德領導與誠信管理: 強調領導者以身作則,踐行誠信和道德原則,是建立員工信任和維護企業聲譽的基礎。 第六章:持續改進與心理健康——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工廠 精益製造的核心是持續改進,而員工的心理健康是實現可持續改進的基石。本章將探討如何將心理管理融入持續改進的體係中: 心理健康監測與早期預警: 建立監測員工心理健康狀況的機製,以及時發現潛在問題並進行乾預。 工作場所心理健康支持體係: 探討建立心理谘詢服務、員工援助計劃(EAP)等支持體係的重要性。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促進: 分析工作與生活失衡對員工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供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策略。 安全文化與心理安全: 將心理安全融入安全生産管理中,分析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安全行為,並提供提升安全文化和心理安全感的措施。 員工參與與持續學習: 鼓勵員工參與改進活動,傾聽員工的建議,並提供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既是持續改進的關鍵,也是提升員工心理滿足感的重要途徑。 數據分析與心理指標: 探討如何收集和分析與員工心理健康相關的指標(如離職率、缺勤率、員工滿意度調查等),並將其納入持續改進的決策過程中。 應對變革與不確定性: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工廠麵臨各種變革。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心理管理,幫助員工適應變革,應對不確定性,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 結論 《精益製造027:工廠心理管理》是一項緻力於將心理學智慧與精益生産實踐相結閤的探索。通過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工廠環境中的個體與群體心理,企業將不僅能夠實現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更能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員工幸福感高、富有創造力的工作場所。這不僅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更是構建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現代工業新範式的關鍵。本書希望為管理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工具和方法,幫助他們看見並激活隱藏在生産綫背後的最大力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