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國際貿易問題感興趣的各界人士 《國際貿易》作者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近30年,長期從事有關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因此,本書的撰寫在係統闡述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融入瞭作者多年來教學與科研過程中的分析與感悟,並結閤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發展的現實問題,敘述力求由淺入深、簡明扼要、循序漸進;理論追求錶述完整、係統科學、聯係實際;形式盡量突齣重點、有利思考、便於拓展。
內容簡介
國際貿易學是一門應用經濟學學科,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企業國際化經營、國際商務與全球營銷、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與規避,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製定國際化經營戰略和政府有關部門製定國際貿易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分析手段。培養的人纔應較係統地掌握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瞭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瞭解主要國傢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纔。如何使人們能盡快地接受國際貿易理論的觀點,並能迅速涉足其理論核心與前沿,以進一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有關《國際貿易》理論書籍的撰寫力爭深入淺齣、脈絡清晰。而本書正貼閤瞭專業的要求和人纔的需求,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對國際貿易問題感興趣的各界人士的讀物。
作者簡介
喻誌軍,經濟學博士、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美國伯剋利大學哈斯商學院訪問學者。一直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主要從事國際貿易與産業經濟研究。主持的課題:2011年國傢自然基金項目《社會監管力量與企業行為反應交互作用機理:理論與實證分析》、2008年國傢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産業內貿易統計指標研究及中國貿易狀況實證分析》、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産業內貿易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應用:探索性研究》;參與的課題:2009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速北京外貿發展方式轉型》、2003年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産業競爭力研究》、2003年國傢自然基金應急項目《中國房地産業總體態勢分析》、2001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休閑經濟研究》、“八五”期間國傢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中國産業結構問題研究》,此外,還參與完成多傢大型企業委托項目。撰寫的論文主要發錶在《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統計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雜誌。撰寫的專著有《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研究》(閤著)、《産業內貿易研究:兼論中國的貿易優勢重構》(專著)、《産業結構問題研究》(第26章)、《休閑經濟》(第7章)、《中國住宅市場的發展與政策分析》(第2章第2節)等;撰寫的教材有《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專著)、《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主編)等。
目錄
第一章 國際貿易概述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概念與特徵
一、國際貿易的概念
二、國際貿易的特徵
第二節 國際貿易的形成與發展
一、國際貿易的産生條件
二、奴隸社會的國際貿易
三、封建社會的國際貿易
四、資本主義社會的國際貿易
五、當代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國際貿易的類型與指標
一、國際貿易的基本分類
二、國際貿易的常用指標
第二章 國際分工與世界市場
第一節 國際分工
一、國際分工的産生與發展
二、國際分工的類型及影響國際分工的因素
三、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四、當代國際分工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第二節 世界市場
一、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二、世界市場的分類及作用
三、世界市場的商品購銷方式與銷售渠道
第三節 國際價格
一、國際價格的概念與影響因素
二、國際價格的類型
第三章 西方傳統自由貿易理論
第一節 傳統自由貿易理論的創立
一、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
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三、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論
第二節 傳統自由貿易理論的演進
一、赫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
二、傳統自由貿易理論的驗證—— 裏昂惕夫悖論
第四章 當代西方國際貿易理論(1)
第一節 新生産要素理論
一、自然資源理論
二、人力資本理論
三、技術差距理論
第二節 偏好相似理論
一、偏好相似理論的簡介
二、偏好相似理論的內容
三、偏好相似理論的評價
第三節 産品生命周期理論
一、産品生命周期理論的簡介
二、産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內容
三、産品生命周期理論的評論
第四節 國傢競爭優勢理論
一、國傢競爭優勢理論的簡介
二、國傢競爭優勢理論的內容
三、國傢競爭優勢理論的評價
第五章 當代西方國際貿易理論(2)——産業內貿易理論
第一節 産業內貿易理論簡述
一、産業內貿易的概念
二、産業內貿易的形成
三、産業內貿易的分類
第二節 産業內貿易水平測度
一、格魯貝爾-勞埃德指數(G-L指數)
二、阿奎諾指數(AQ指數)
三、其他學者的指數
第三節 産業內貿易理論模型
一、新張伯倫模型
二、蘭卡斯特模型
三、布蘭德-剋魯格曼模型
四、新赫剋歇爾-俄林模型
五、垂直差異産業內貿易模型
第四節 産業內貿易形成原因
一、規模經濟與産業內貿易
二、産品差異與産業內貿易
三、不完全競爭與産業內貿易
四、對産業內貿易理論的評價
第六章 國際貿易政策
第一節 國際貿易政策概述
一、國際貿易政策的概念及其類型
二、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
第二節 自由貿易政策
一、自由競爭時期的自由貿易
二、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貿易自由化
三、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的管理貿易
第三節 保護貿易政策
一、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
二、自由競爭時期的保護貿易
三、壟斷時期的超保護貿易
四、20世紀70年代中期後的新貿易保護主義
第四節 戰略貿易政策
一、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形成
二、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內容
第五節 發展中國傢的貿易政策
一、發展中國傢的貿易保護政策
二、發展中國傢的貿易保護理論
第七章 國際貿易措施
第一節 關稅措施
一、關稅概述
二、關稅的種類
三、關稅徵收的依據和方法
四、關稅的保護程度
第二節 非關稅措施
一、非關稅壁壘概述
二、非關稅壁壘的種類
第三節 管理齣口措施
一、齣口鼓勵措施
二、經濟特區措施
三、齣口管製措施
第八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概述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及背景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
三、當代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特徵
第二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狀況
一、歐洲聯盟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
三、亞太經濟閤作組織
四、其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第三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一、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
二、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應
第九章 世界經濟一體化
第一節 世界經濟一體化概述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背景
二、經濟全球化的錶現
三、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與作用
第二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一、關貿總協定及其機構設置
二、關貿總協定的宗旨與內容
三、關貿總協定的多邊貿易談判
第三節 世界貿易組織
一、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協定的內容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及特徵
三、世界貿易組織的機構及決策機製
第十章 國際貿易條約與協定
第一節 國際貿易條約與協定的概述
一、貿易條約與協定的含義與發展
二、貿易條約和協定依據的法律條款
第二節 國際貿易條約與協定的種類
一、通商航海條約(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二、貿易協定(Trade Agreement)
三、貿易議定書(Trade Protocol)
四、支付協定(Payment Agreement)
五、國際商品協定(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greement)
六、商品綜閤方案 (Integrate Programme for Commodities)
第三節 GATT與WTO的主要貿易條約與協定
一、有關貨物檢驗、檢疫方麵的協議
二、有關貿易壁壘方麵的協議
三、有關不公平競爭方麵的協議
第十一章 貿易大國的對外貿易
第一節 中國的對外貿易
一、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對外貿易
二、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對外貿易
三、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
第二節 美國的對外貿易
一、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
二、美國的對外貿易狀況
第三節 德國的對外貿易
一、德國的對外貿易政策
二、德國的對外貿易特點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國際貿易概述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經濟的不斷增長,特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産力水平的提高,各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增多,國際貿易已成為加強各國經濟聯係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尤其是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不同國傢間的經濟閤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國與國間的貿易也就變得愈加頻繁與重要。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概念與特徵
國際貿易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經濟現象,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也具有其他社會經濟現象所不具有的獨特之處。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內容與形式也在不斷拓展與創新。
一、國際貿易的概念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傢(或地區)之間商品與服務的交換活動。它是商品交換的一種形式,屬於流通領域。從不同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包含兩種不同的內容:一種是從一國角度來看的國際貿易,稱為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指的是一個國傢(或地區)同世界上其他國傢(或地區)之間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某些海島國傢以及對外貿易活動主要依靠海運的國傢(或地區),如日本、英國等也稱其為海外貿易(Oversea Trade)。另一種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的國際貿易,是指一種世界性的商品交換活動,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關係的總和,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貿易(World Trade)或全球貿易。
全球貿易與對外貿易是一般與個彆、總體與局部的關係。兩者既有聯係又相互區彆。其聯係在於:兩者都是指跨越國界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而且全球貿易的形成還是建立在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基礎上。兩者區彆在於:全球貿易著眼於世界範圍,而對外貿易僅著眼於某個國傢(或地區),因而兩者不能相互替代。特彆是,由於全球貿易是一個完整的、客觀存在的體係,有其獨特的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因此有些全球範圍的經貿關係也無法從一國對外貿易的角度加以解釋。
隨著世界範圍內經貿關係的擴大,國際貿易的概念也在不斷深化。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國際貿易主要是以有形商品為主,即不同國傢間的貨物貿易一直是各國之間經濟聯係的唯一形式,並且在今天也仍然是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的主體。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有形商品交換規模擴大的需要,國際間的資本流動顯著增加,科技成果廣泛傳播,人員流動日益頻繁,導緻世界範圍內的無形貿易迅速增長,使得國際貿易的內涵與外延進一步豐富和擴展。一般來說,把國傢間有形商品的交換稱為狹義的國際貿易,而把包括上述所有內容(有形商品與服務)在內的國際貿易稱為廣義的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之所以存在而且不斷發展與擴大,有著其相應的客觀必然性,具體錶現在:
1.各國的要素稟賦存在著差異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的要素稟賦不同,而且,各種産品的生産所需投入的要素比例也不同。因此,如果每個國傢都各自生産其要素稟賦占弱勢的産品顯然不屬明智之舉,反之,如果依據其資源稟賦參與國際分工而生産具有相對優勢的産品,然後再進行貿易,那麼就可以在世界範圍內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增加産品的總量,提高經濟福利和生活水平。
2.各國間經濟聯係的重要途徑
由於在相當長時間內國際間的生産要素缺乏流動性,因而産品的國際貿易一直是國際間資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說,由於生産要素在國與國之間的轉移遠不如在國內那樣容易,所以纔通過商品的國際貿易來促使生産要素的相互結閤。盡管目前世界範圍內生産要素(如資本、技術、勞務等)的轉移已較為普遍,但其本身就構成瞭國際間商品與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並通過要素流動帶動産品的貿易,進而將世界經濟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3.各國藉此追求規模經濟效益
如果沒有國際貿易,也不參與國際分工,每個國傢都會使用自己擁有的資源生産各種所需産品,那麼每一種産品的生産規模就必定十分有限。相反,在參與國際分工進行國際貿易的條件下,每個國傢隻生産一種或少數幾種商品然後彼此交換,就可以通過大批量生産實現其規模經濟,此時的生産效率遠比每一種産品都生産時要高。
4.各國科技水平存在顯著差距
由於種種原因,世界各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高有低,因而導緻技術水平較高的國傢有利於生産技術密集型産品,而技術水平較低的國傢憑藉其現有技術生産同類産品,要麼成本過高,要麼根本無法生産。藉助國際貿易就能夠實現兩國的互補,使落後國傢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而迅速趕超發達國傢,促進本國經濟的繁榮,並為發達國傢的技術創新提供國際市場。
總之,國際貿易的重要意義主要在於它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乃至人類社會的進步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因此,必須準確把握國際貿易的活動特徵,以有效發揮其積極作用。
二、國際貿易的特徵
國際貿易的特徵是相對於國內貿易而言的。作為一種商品交換行為,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國際貿易是在國內貿易的基礎上産生並發展起來的,是國內流通領域嚮國外延伸的結果。國內貿易的繁榮與發展可以為國際貿易提供大量的商品和服務,國際貿易的增長與拓展也可以為國內貿易提供各種資源,即不僅可以為國內貿易提供大量國外的創新産品,填補國內貨源的短缺,還可以為國內過剩的商品和服務開闢新的市場。因此,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關係密切,且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國際貿易畢竟是超齣國界的商品流通,在很多方麵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因而與國內貿易相比又存在著很多顯著差異。
(一)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相同點
1.兩者的經濟地位相同
社會再生産過程由生産、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構成。國際貿易是商品與服務的對外交換,國內貿易是商品與服務的對內交換。兩種貿易同屬流通領域,都是把生産與消費聯結起來的中間環節,從而使生産者與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在社會再生産過程中均處於中介地位。
2.兩者的運動過程相同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同屬於商品流通範疇,因此兩者的活動過程都遵循著同一個運動公式:貨幣—商品—貨幣(G—W—G’)。其實質都是先買後賣,都是以貨幣作為齣發點和歸宿點,商品隻是這一運動過程的中介。
3.兩者的經濟職能相同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職能都是通過媒介商品交換,實現資源的閤理配置。在現實社會經濟生活中,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國內貿易都是通過組織商品買賣活動來完成其職能,通過滿足各方麵的需要來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國際資源與國內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而實現資源配置在全球範圍的優化。
4.兩者的經濟規律相同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無論從內容還是從本質上都是一種商品交換行為,因此都必須遵循商品交換固有的規律,如價值規律、競爭規律、商品交換自願讓渡規律、供求規律、節約流通時間規律等等。隻要存在商品生産和商品交換,這些規律就會存在並發揮作用,否則就無法實現預期目的。
5.兩者的經營目標相同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中的商人行為相同,即為購買商品所支付的貨幣都是暫時的墊支,都是為賣而買。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國內貿易,其目標都是通過對商品和服務的交換,獲取一定的利潤,並通過這種交換活動促進經濟增長。
(二)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不同點
1.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所麵臨的經營環境更多變
國際貿易是涉及不同國傢、地區之間的交易活動,這種跨國、跨地區的特點決定瞭國際貿易所麵臨的經營環境不同於國內貿易。①不同的政治經濟體製。不同國傢的政治經濟體製決定不同國傢所采取的對外貿易政策不同,即使都是實行市場經濟製度的國傢,其經濟體製也並非同一模式。為瞭維持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每個國傢的政府都會製定符閤本國需要的各項經濟政策,並且都是從本民族利益齣發。這些政策的差異必然對國際貿易産生不同程度的製約與影響。②不同的法律規章製度。由於曆史、傳統、民族、宗教等種種原因,各國的商法、貿易法以及規章製度韆差萬彆,有的甚至差異很大,從而使國際貿易在締結協定和執行閤同方麵要比國內貿易復雜得多。由於各國對許多問題的法律規定不同,常使國際間的經濟交往齣現糾紛。此外,國際貿易領域還有許多國際慣例,同樣也存在不同的解釋,要求人們必須熟悉與掌握。③不同的貨幣與度量衡。國際貿易雙方因國彆的不同,所使用的貨幣與度量衡製度也不相同。各國政府都有自己法定的貨幣,超齣國界一般就不能自由流通,因此使得參加國際貿易的各方所麵臨的貨幣環境復雜。同樣,當兩國的度量衡製度不同時,應以哪種計量單位為準以及不同計量單位的相互換算也是國內貿易所不曾涉及的。④不同的文化風俗習慣。各個國傢和民族在曆史發展的進程中都形成瞭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不同國傢和地區的人們,在語言、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標準、道德規範、生活水平等方麵都各不相同。這種不同的文化體係和環境往往對國際貿易産生深刻影響。如果不能準確把握,輕則會喪失市場,重則會引起爭端。⑤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由於世界各國分處不同的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不同的氣候條件,這些地理氣候因素對各國的進齣口商品結構、銷售季節、運輸方式、商品包裝、倉儲保管、交貨時間等都會造成影響。
2.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所涉及的經營業務更復雜
國際貿易所麵臨的環境決定瞭國際貿易的經營業務內容更為繁雜。①商業習慣復雜。在國際貿易中,各國和地區市場的商業習慣不盡相同,甚至差異巨大,如果不能準確把握就會影響貿易的進行。②海關製度復雜。各個國傢都設有海關,對於貨物進齣口都規定有許多限製。因此,貨物的齣口不僅要在輸齣國傢的口岸履行報關手續,而且齣口貨物的種類、品質、規格、包裝和商標等還要符閤輸入國傢的各種規定。③交易結算復雜。在國際貿易中,由於交易雙方各自使用的貨幣不同,因此在進行結算時涉及到幣種的選擇、支付工具的選擇與支付方式的選擇等多方麵問題,其具體核算與結算手續要比國內貿易復雜得多。④物流過程復雜。由於國際貿易的路途遠,風險大,因此必須考慮運輸工具、運輸方式、運輸費用以及運輸閤同條款的規定,還要辦理裝卸、提貨等手續,為瞭避免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的損失還必須進行投保。⑤交易洽商復雜。國際貿易洽商的內容廣泛、項目繁多、涉及麵廣,因此具體的談判程序要比國內貿易復雜。
3.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所承擔的經營風險更多樣
由於國際貿易要跨越國界,經曆的環節眾多,並且要進行長途運輸,因此它比國內貿易所需承擔的風險也更大。主要有:①信用風險。在國內貿易中,交易雙方的信用比較容易瞭解。但是在國際貿易中,由於買賣雙方分屬不同的國傢或地區,信息不暢,使得資信調查比較睏難,民族利益的存在甚至可能導緻信息虛假,從而危及閤同的履行。②商業風險。國際貿易中進口商往往以各種理由拒收貨物、拒付貨款,對齣口商來說就形成瞭商業風險。進口商拒收或拒付的理由多是由貨樣不符、交貨期晚、單證不符等造成的,甚至有的是由於國際市場行情變化造成的。這些理由對於齣口商來說是無法事先預料的,事後雖然可以交涉但損失已經構成。③價格風險。在國際貿易中,當買賣雙方簽訂閤同後,如果在賣方進貨前價格上漲,賣方就要承擔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風險;如果買方收到貨物後價格下跌,買方就要承擔貨物價格下跌所帶來的風險。由於國際貿易多為大宗買賣,且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異常頻繁,因而價格波動給買賣雙方造成的損益金額較大,由此形成的價格風險也很大。④匯率風險。由於在實行浮
國際貿易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國際貿易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