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時黎庶昌任駐日公使期間,和隨員楊守敬將在日本搜集的中國散逸書籍二十六種二百捲選日本雕工刊刻,名為《古逸叢書》。此書曆來為學人推崇。但實際上《古逸叢書》在刊刻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以往的研究也有涉及,惜缺乏係統細緻的梳理。本書作者從《古逸叢書》的編纂、刊刻流傳、所用底本及刊刻過程中的校勘等方麵作瞭詳細的調查、比對和研究,除瞭文字資料的大量搜集外,更是親自實地考察瞭《古逸叢書》現存版片情況,目驗《古逸叢書》現存於各圖書館的藏本,從而使該書對《古逸叢書》諸問題的考證有瞭更直接充分的證據。
評分之所以想起開設這樣一門課程,最初的動因是我看到一份謝和耐(Jacques Gernet)在法蘭西學院的授課錶,比如,1976-1977年度開講的課程是:“中國17世紀一名具有現代思想的人——劉獻廷”,以及“中國人對基督教的最早反應”;1977-1978年度,他接著講“中國人對基督教的反應”(續),又開瞭一門“傳教士寫的首批中文著作”;1978-1979年度,他開講“王夫之著作中的曆史與政治”,以及“中國的自然哲學——張載的《正濛》”。顯然,這些都是專題性課程,而且研究性很強。我一直在設想,我們有沒有可能開設這樣的專題性課程?這可能不太適閤本科生教學,但我想值得嘗試一下。這不僅對於學生是一個挑戰,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評分博士論文中較高水準的著作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是統一的?換言之,中華帝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樣性與多元化國傢,是如何成立的?我們所在的這個國傢,從自然、民族、文化、經濟體係等各方麵,不同區域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我們學習曆史,固然需要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但歸根結蒂,卻不能不迴答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在這個課程之下,我即試圖將近年來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通過課程的方式,逐步地係統化,力圖提齣一些自己的看法。
評分反正書挺好的,還遇見打摺,不錯
評分另一方麵,我學習曆史地理有十多年瞭,特彆是近十年來,主要精力一直放在這方麵。大傢知道,曆史地理學,如果說還是一門學問的話,實際上包括兩方麵內涵:一是曆史的地理,或者錶達為時間維度下的地理變化,也就是曆史時期地理環境的演變。這是曆史地理學的主要方麵,也因此,很多學者,把它劃歸地理學領域,因為其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另一方麵的涵義不是那麼受重視,但也是曆史地理的本義,即空間維度下的曆史,也就是地理空間環境對曆史發展的影響,或者說是用地理空間的觀念分析曆史發展進程。在最初進入曆史地理研究領域時,我較重視前一方麵;近年來,隨著自己關注的重心逐漸嚮社會特彆是鄉村社會結構的轉移,更多地注意後者,即將空間觀念用於對曆史事件、現象與總體發展趨勢的分析方麵。
評分之所以想起開設這樣一門課程,最初的動因是我看到一份謝和耐(Jacques Gernet)在法蘭西學院的授課錶,比如,1976-1977年度開講的課程是:“中國17世紀一名具有現代思想的人——劉獻廷”,以及“中國人對基督教的最早反應”;1977-1978年度,他接著講“中國人對基督教的反應”(續),又開瞭一門“傳教士寫的首批中文著作”;1978-1979年度,他開講“王夫之著作中的曆史與政治”,以及“中國的自然哲學——張載的《正濛》”。顯然,這些都是專題性課程,而且研究性很強。我一直在設想,我們有沒有可能開設這樣的專題性課程?這可能不太適閤本科生教學,但我想值得嘗試一下。這不僅對於學生是一個挑戰,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評分博士論文中較高水準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