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意境 2014年中国好书获奖作品

建筑的意境 2014年中国好书获奖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默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史
  • 建筑理论
  • 中国建筑
  • 意境
  • 文化
  • 艺术
  • 设计
  • 获奖作品
  • 2014年中国好书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5357
商品编码:1167477707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萧默 著作 定  价:49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页  数:24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1095357 2014年中国好书社会科学类获奖图书。
建筑学大家萧默先生深得老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关于建筑美学的真传,在生命的*后阶段倾力完成了《建筑的意境》一书。
本书深入解读中西建筑所含藏的文化内涵,为一砖一瓦标识详尽准确的文化脚注,是一项精深的,同时又是普通读者能够读懂和欣赏的建筑文化比较研究。
序001
一>>温暖亲切的木结构和*国建筑的形体与内部空间006
建筑结构、形体与内部空间概念006
*国建筑的形体011
*国建筑的内部空间018
二>>坚强有力的石结构和西方建筑的形体与内部空间026
古希腊026
古罗马029
拜占廷与俄罗斯033
欧洲中世纪039
文艺复兴045
西方17世纪至19世纪建筑050
三>>院落组合形成的*国建筑丰富的外部空间058
宫殿059
天坛076
民居078
四>>成就相对有限的西方和伊斯兰建筑的外部空间084
西方建筑的外部空间084
伊斯兰建筑的外部空间100
五>>“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园林112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建筑的意境》作者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清晰地展现出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让读者深入了解中西建筑大到宫殿小到民居的形态和制式所含藏着的文化内涵。书中通过文化解读建筑,为中西建筑的每一种造型每一个细节都找到了文化的脚注。同时还比较了中式建筑和西方建筑大相径庭的审美意趣,揭示出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萧默 著作 萧默,1937年~,湖南衡阳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昕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建筑意》辑刊主编。主要著作: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建筑艺术史》(主编与主撰,获中国图书奖及文化部很好成果一等奖)、《敦煌建筑研究》(获文化部很好成果二等奖)、《萧默建筑艺术论集》、《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历史与审美》(获教育部很好教材一等奖)、《巍巍帝都》、《天竺建筑行纪》等。撰写国家干部培训教材《中国艺术》、《外国艺术》建筑艺术部分。 
《建筑的意境》:穿越时空,聆听建筑的呼吸 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建筑技术手册,也不是一本堆砌名家名作的画册。它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对话,一次对建筑灵魂的探寻,一次对“意境”二字在中国建筑精神中的深刻解读。2014年中国好书的殊荣,不仅是对本书内容的肯定,更是对其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的褒奖。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个鲜活的建筑世界。这里的建筑,不再是凝固的石块与钢铁,而是承载着历史温度、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生命体。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古老的宫殿,漫步在江南的园林,感受现代都市的脉搏,甚至潜入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每一次的审视,都不仅仅是对物质形态的观察,更是对空间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哲学与生活方式的体悟。 “意境”,这个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在本书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玄思,而是融于建筑肌理,流淌于空间韵律,最终抵达观者内心的深刻体验。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如何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对光影的精妙把握,对比例与尺度的独特感知,以及对象征与寓意的丰富表达,营造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氛围。这种意境,既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也有“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巧思妙想,更有“移步换景,柳暗花明”的动态之美。 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理解建筑的新维度。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建筑形式的简单描述,而是着力于挖掘建筑与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内在联系。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它们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祖先智慧的结晶。现代建筑,在追求功能与效率的同时,又该如何保留那份属于“意境”的温度?作者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引发我们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思考。 阅读《建筑的意境》,你会被作者的学识所折服,更会被他那份对建筑饱含深情的热爱所打动。文字的流畅与诗意,如同建筑本身所能唤起的情感一样,能够直抵人心。它教会我们如何去“听”建筑在诉说什么,如何去“感受”空间带来的气息,如何去“品味”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故事。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建筑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专业的建筑师、规划师,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甚至是远离建筑领域但对人文精神有所追求的读者。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建筑的独特视角,打开了一扇通往建筑精神世界的大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建筑的意境》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慢下来,去发现身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丽,去感受建筑带给我们的宁静与启迪。 它是一次充满发现的旅程,一次与古往今来建筑对话的邀约。跟随本书,你将不再仅仅看到冰冷的建筑,而是会走进它们的世界,与它们一同呼吸,一同感受,一同沉醉于那份独特的、属于“意境”的魅力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建筑的意境》这本书,我首先被其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中国好书的奖项名头,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而真正翻开书页,我才意识到,这份信心远远不够,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作者的语言非常优美,却又不做作,充满了对建筑的深情。他笔下的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物质存在,而是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了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留白”的讨论,这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作者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的解读中,让我理解了建筑空间中的“无”与“有”之间的微妙关系。比如,书中对传统庭院的描绘,那种不遮不掩,而是通过景墙、漏窗等手法,引导视线,创造出“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意境,让我回味无穷。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建筑,更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于和谐、宁静、以及与自然共生的追求。这本书让我觉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媒介。我常常在读完后,会合上书,闭目养神,想象着书中描绘的场景,仿佛置身其中,与古人一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评分

《建筑的意境》这本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真正能静下心来阅读,并且能带来深刻思考的书籍,是多么难得。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建筑的内心世界。我特别欣赏他对于“意境”二字的阐释,这绝非简单的美学概念,而是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刻体悟。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但吸引我的并非是那些宏大的叙事,而是那些隐藏在细节之处的匠心独运。比如,在描述江南民居时,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白墙黛瓦的表象,而是深入探究了“马头墙”的设计如何体现了防火、分隔空间的功能,又如何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感。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让我对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匆匆掠过身边的建筑,却忽略了它们背后蕴含的智慧和情感。《建筑的意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建筑精神世界的窗户,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建筑,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

《建筑的意境》这本书,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建筑之旅。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诗意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了建筑的灵魂深处。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建筑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建筑的哲学读物。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尺度感”的论述。建筑的尺度,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大小,更是指它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分析,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一个好的建筑,应该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舒适、亲切,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比如,书中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描写,那种低矮的屋檐、小巧的院落,与人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亲切的氛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家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心灵的归宿。这本书也让我更加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是爱不释手。《建筑的意境》这个名字,就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再加上“2014年中国好书”的殊荣,让我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我一直觉得,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构建,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作者在这本书中,正是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建筑的精神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笔下的建筑,不再是冰冷的实体,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借景”的探讨。这种将外部的自然景致引入建筑内部的手法,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精髓。作者通过对一些经典园林的解读,让我们领略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那种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巧妙融合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丰盈,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去感受书中描绘的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评分

这本书,我可以说是一字一句地品味下来的。名字《建筑的意境》就足够吸引我了,再加上“2014年中国好书”的加持,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拿到书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他能够用最朴实却又最深刻的语言,将建筑的灵魂挖掘出来。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虚实”的探讨。在建筑空间中,“虚”指的是空间,“实”指的是构件。作者通过对不同建筑的分析,展现了如何通过对“虚”和“实”的巧妙运用,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比如,书中对庭院深深的描绘,那种层层叠叠的空间感,既有规整的布局,又有留白的区域,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呼吸感和想象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意境”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更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的氛围,一种让人产生共鸣的情感。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想象着书中描绘的场景,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评分

这本书我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刚开始拿到《建筑的意境》这本书,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在中国好书的榜单上看到它,更是增添了我对它的好奇。我一直觉得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应该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建筑的这种期待。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一种非常诗意和富有哲理的方式来解读建筑。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建筑的剖析,不仅仅是介绍它的结构和风格,更多的是挖掘它背后的故事和精神。比如,书中对苏州园林的描述,我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韵味。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建筑与人文、自然、哲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获得心灵的洗涤。我常常会在读完一章后,停下来思考,回味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并尝试将这些观点应用到自己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建筑的观察中。这本书让我对“意境”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建筑感兴趣,或者对生活有更高追求的朋友。

评分

《建筑的意境》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建筑的看法。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建筑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是一种专业领域的东西。但是,作者用他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将建筑的魅力展现在我面前,让我明白,建筑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影响我们的心情,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影”的运用。光影是建筑的灵魂,它能够改变建筑的空间感和氛围。作者通过对一些经典建筑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光影是如何在建筑中玩转的,又是如何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的。比如,书中对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的描写,那种斑斓的光影透过窗户洒进教堂,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光影的世界,去感受建筑的呼吸,去体会建筑的情感。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愿意去观察我身边的建筑,去发现它们的美。

评分

《建筑的意境》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建筑的诗集。它不像一般的建筑书籍那样充斥着专业术语和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诗意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带领读者去感受建筑的美。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他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建筑的神韵。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尺度”的讨论,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尺寸,更是指建筑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大量建筑案例的分析,让我们理解了,一个好的建筑,不仅仅是能够满足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人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能够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比如,书中对徽派建筑的描写,那种黛瓦粉墙、飞檐翘角,如何与周围的山水田园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朴素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一些有历史感的建筑中,对照着书中的描述,去感受那份“意境”。

评分

对于《建筑的意境》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是一次精神的盛宴。作为一本2014年中国好书的获奖作品,它的品质自然毋庸置疑。但我真正被吸引的,是作者对于建筑内在精神的探索。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建筑的形态,更是在挖掘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哲学。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时间”在建筑中的体现的解读。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但同时,它也在不断地被时间所塑造和影响。作者通过对不同建筑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如何在建筑上留下印记,又如何赋予建筑更深的韵味。比如,书中对古老城墙的描述,那种斑驳的墙体,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又在召唤着人们对历史的追溯。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与建筑产生更深层次的交流,去理解它们的故事,去感受它们的情感。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它们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评分

《建筑的意境》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建筑类书籍之一。在“中国好书”的评选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建筑中最细微之处的韵味,并将其用文字生动地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理念的阐述,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深深地融入了建筑的设计之中。比如,书中对古代宫殿、寺庙的描述,强调了它们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如何通过朝向、布局、以及材料的选择,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者没有生硬地去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们体会到这种“合一”的境界。我常常觉得,当我们沉浸在书中描绘的那些古老建筑中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古人一同感受自然的美好,一同体验生活的哲学。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建筑的审美能力,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我向所有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朋友们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评分

书不错,需要好好阅读,十分开心

评分

给力了,很好

评分

还没有开封,近期准备看

评分

书没看,但书脊胶脱落了。

评分

本来是冲着推荐去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推荐适合所有的人

评分

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

书是挺好,但发票上价格乱写

评分

2015中国好书建筑的意境 2014年中国好书获奖作品 建筑 萧默 正版图书

评分

书没看,但书脊胶脱落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