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The History of Aviation]

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The History of Avi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罗伯特·杰克逊(Robert Jackson) 著,李志涛 译
图书标签:
  • 航空史
  • 飞行
  • 航空技术
  • 军事航空
  • 二战
  • 飞机
  • 飞行器
  • 航空发展
  • 历史
  • 交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ISBN:97875092135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804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航空史
外文名称:The History of Avia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4
字数:242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从人类飞翔的梦想到飞机大量用于战争,从最早的人工飞翼到飞行上百小时、航程上万千米的无人战机,一部世界航空史就是人类飞向蓝天、飞向梦想的历史……
  百幅珍贵插图,生动精彩叙述,再现人类飞天之路。


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做出的所有重大技术进步中,航空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通过400多张照片和插图展示了有关人类征服天空欲望的设计别致、用尽一切可用资料的研究集成。

作者简介

  罗伯特·杰克逊,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和飞行教练。现在是一位军事、海军、飞行事务的全职作家,他已出版80多部专著。

目录

1 飞翔之梦 
没有人能够准确知道人类何时第一次飞上蓝天。古时候的传说中夹杂着有关飞行生物和飞行机器的故事,而在很多年里伪科学将这些作为失去的文明了解飞行奥秘的“证据”。一组名为哈卡沙(Halkatha)的巴比伦法律文件据报道包含一段这样的文字:“操作一架飞行机器是一大特权。飞行的知识最为古老,是远古众神为挽救生命的馈赠。”另一部零碎的巴比伦文本——《伊塔那史诗》(Epic of Etana)——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前2400年,描述的似乎是一位牧人飞跃中东的故事,而带他飞翔的是一只他救的鹰。一个类似的传说,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500年,包含一位名叫卡乌斯(Kawus)的波斯皇帝。

2 动力飞行先锋:1900—1914 
虽然想要成为飞行员的人们在19世纪后期争相试验各种类型的内燃机,但真正促使载人飞行出现技术革命的是1876年由尼古劳斯·冯·奥托(Nikolaus von Otto)首次展示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3 战争及和平用途的飞艇 
19世纪后半叶,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富人广泛接受的消遣娱乐方式。不仅如此,气球也被证明可服务于军事用途,特别是在美国内战中,它们成为观察敌情的重要手段。不过,虽然尝到飞行带来兴奋和喜悦的人群稳定增长,还是有人不感到满足。他们知道在气球里的人不可能真正掌控他的新环境;人们能够爬上云端并安全地返回,但他们落在哪里取决于变幻莫测的风向。直到一位飞行员掌握了操纵气球的一些手段,能够指引气球按照他的选择飞行,对天空的征服才开始成为现实。

4 雄鹰的坠落:世界各地的航空活动 
1914年8月,德国的帝国空军有246架飞机、254名飞行员和271名观察员。其中,有33个战场飞行小队(field flight sections),每个小队有6架飞机;8个要塞飞行小队(fortress flight sections),每个小队有4架飞机。前者归入军队的直接作战控制,一个小队指派给每个单独的部队指挥部,还有的编入作战军团;后者执行的任务是保卫沿着德国边境筑有防御工事的市镇。这些飞机中有大约一半是“鸽”式的,在战前的几年由几家公司——其中包括信天翁(Albatros)、哥达(Gotha)、鲁姆普勒(Rumpler)和德意志飞机工厂(DFW)——大量生产。没有武装的“鸽”式单翼机最高飞行速度为96千米/小时(60英里/小时)。其他服役的飞机类型都为双翼机,其中包括德国通用电力公司B.II型(AEG B.II),“信天翁”B.II型,阿维亚迪克B.I、B.II型(Aviatik B.I、B.II)和DFW B.I型。

5 环游世界 
格林尼治时间1919年7月6日下午1点54分,英国硬式飞艇R.34号俯冲向位于纽约米尼奥拉机场的停泊处,完成从东到西横跨大西洋的首次飞行。它108个小时12分钟前离开苏格兰的伊斯特褔琛(East Fortune),斯科特(G.H. Scott)少校担当这次飞行的指挥。飞艇上还有指挥英军飞艇部队的麦特兰德(E.M. Maitland)准将、一只小猫、一名偷乘者和一位名叫巴兰缇尼(Ballantyne)的飞行员。7月10日,这艘飞艇出乎意料地到达它的目的地,在接受了三天的招待和新闻采访后,它悄悄地返航。7月17日上午6点56分,在经历了75小时2分钟的飞行后,它到达英国诺福克的普勒姆,完成了首次往返大西洋飞行之旅。

6 飞行的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个十年里,动力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的发展使得世界主要国家的空军参与到不断打破纪录的演习训练之中,推动飞行距离、持续时间、高度和速度到达已有技术的极限。这些训练将对未来军用和民用飞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一些飞机直接起源于专门为打破纪录而生产的机型。就长距离飞行而言,英国皇家空军在这一时期一马当先。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皇家空军的海外行动就以一系列打破纪录的远程飞行为特点,这使得参与其中的全体机组人员获得了大量飞越困难地形的航行经验。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 
1939年3月,德国肢解了捷克,对英国和法国政府来说很清楚的一点是:他们对纳粹德国的妥协政策不再是上策。虽然稍晚了一些,但英国和法国的总参谋部最终还是坐到一起制定针对轴心国(后来由德国和意大利组成)的共同防卫策略。德国攻陷捷克后,很快在1939年4月入侵阿尔巴尼亚。此时,如果德国攻击波兰,英国和法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赫然耸现。

精彩书摘

  《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名骑手在夕阳西坠时飞奔过来热情地拥抱这两位气球驾驶员。充满成功喜悦的查尔斯立即表示要再做一次短途飞行,这次是他自己。他爬回气球的吊舱,示意自愿的地面工作人员放飞。气球在黄昏中迅速上升,过了一会儿,当残阳的最后一缕光辉落在气球上,气球变成他们头顶上空一个鲜艳的发光气泡时,观众中发出狂热的呼叫。
  气球快速攀升至大约3050米(10000英尺)的高度。温度已经降到很低,但查尔斯几乎没有感觉。他独自身处金色日光中,而气球掠过的下面的人在降临夜幕的遮蔽下没有注意到。当光线淡出淡入地平线,这位飞行员被一个新的惊喜围绕,他意识到他成为第一个在同一天内看到两次日落的人。突然,他的右耳感到一阵剧痛——由于快速爬升至接近3千米(2英里)的高度——打扰了他的白日梦。他拉动阀门的释放线,气球开始下降,第二次梦幻飞行开始后半小时,他降落在距离内勒3英里的一片耕地上。
  雅克·查尔斯到底是经受不起这种传奇经历带来的绝对刺激,还是被他的独自飞行深深地惊吓,我们不可能知道。我们知道的情况是他再也没有飞行,虽然罗伯特兄弟(安尼和柯德特)之后又多次乘气球飞行。
  虽然从事飞行的一些先驱者借助充满热空气或氢气的气球让自己飞上蓝天,但其他人在他们能够仿效鸟儿飞翔(或尽可能接近)之前不会止步。罗吉尔·培根是其中一位;另一位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在1495—1505年这十年间,他似乎沉迷于人类飞行问题。类似培根,列奥纳多的想法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不同于培根,他将大量工程学知识应用到手边的任务中。他是阐明飞行真正原则的第一人;他知道水和空气都是流动的,而固体穿过这两个介质的行为在本质上应当是相同的。
  1505年,达·芬奇撰写了一部有关鸟类飞翔的非常详细的论著,一部用秘密的反手笔迹写就的天才著作。在教会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对待那些被认为是异端看法的年代,列奥纳多费尽心机隐藏他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所做的事情。结果是他的大部分科学著作在其逝世的将近400年里不为世界所知;否贝U的话,后来的飞行先驱者就可以免受大量的心碎和悲剧。例如,达·芬奇清楚,伸开翅膀的鸟儿不能垂直下落,而是要以一定角度滑翔。他还知道鸟儿利用它们的翅膀和尾巴作为空气制动器来抑止它们的下降,而且它们还会利用上升的气流飞得更高。他甚至知道当一只飞翔的小鸟突然失去平衡时,要使其恢复安全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达-芬奇谈到飞行的著作总共加起来大约有35000字。
  虽然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为飞行的原理奠定了基础,但是在300年后定义机械飞行原理——重量、提升、拖拽和推力之间的关系——的是一位英国人。他就是乔治·凯利爵士(sirGeorge Cayley)。他住在靠近约克郡斯卡伯勒市的布朗普顿庄园,无疑是航空史上最有才华且多才多艺的先驱者之一。
  1804年,在实验了多款滑翔机设计模型后,凯利建造了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航空器,一架大约1·5米(5英尺)长的滑翔机,这个滑翔机装有倾斜成6度的固定翼,机身上还有一个通过万向节安装上的十字形水平尾翼。5年后,他建造了一架更大的成功空载飞行的滑翔机,有时可以携带一个人或一个大人背一个小孩飞行几码。没有关于这个机器外形的现存记录,也没有图纸,但凯利自己在1 810年留下了这段“诱人”的记录:“去年我做了一个机器,表面积为300平方英尺(28平方米),在有机会试验推进装置效果之前意外损坏;但它的驾驶和稳定性大为改进,能够通过方向舵的控制朝着任何方向向下倾斜飞行。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当有人驾驶它以全速向前奔跑,利用前面的微风,滑翔机能够具有足够强劲的向上的动力以使得他几乎脱离地面;还会经常把他拉起来,送到几码远的地方”。
  ……

前言/序言


翱翔天际的梦想:一部关于人类征服天空的史诗 人类仰望星空,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这股源自远古的渴望,驱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发明家和梦想家,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航空史诗。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一同见证那些伟大的瞬间,从最初的朴素尝试,到驾驭钢铁巨鸟飞越万水千山,再到天空成为战场的严酷考验,勾勒出人类与天空的百年恩怨情仇。 第一章:雏鹰展翅——原始飞行器的探索与萌芽 在机械的力量尚未普及的年代,对飞行的渴望更多地寄托于模仿自然。本书将从古代神话传说中那些渴望飞翔的人物和故事讲起,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虽然是悲剧的象征,却道出了人类对自由飞行的执着。随后,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真正将幻想付诸实践的先驱者。 李奥纳多·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百科全书式天才,对鸟类飞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留下了大量关于飞行器的草图和设计。他的“扑翼机”和“螺旋桨”等概念,虽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却为后世的飞行器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将深入剖析达·芬奇的设计理念,探讨他如何尝试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早期设计如何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风筝,作为最古老也最简单的飞行器之一,在亚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娱乐工具,更在军事上发挥过作用,例如作为信号传递或侦察的手段。本书将介绍风筝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演变,以及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空气动力学的认知。 热气球的出现,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载人升空。1783年,蒙特哥尔菲埃兄弟成功放飞了第一只载人热气球,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开启了人类乘坐比空气轻的飞行器升空的时代。我们将详细描述热气球的发明过程,以及早期热气球的飞行经历,包括它们在科学考察、军事侦察乃至洲际旅行等方面的初步应用。氢气球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热气球的续航能力和升空高度,为人们探索高空世界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机械之翼——飞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虽然热气球让人们实现了升空,但真正意义上的可操控飞行,还需要依靠具有动力和翼面的航空器。这一时期,无数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实现“比空气重的”飞行器而奋斗。 奥托·利林塔尔,这位德国的“滑翔机之父”,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量的试飞,积累了宝贵的滑翔飞行经验。他设计的滑翔机,虽然没有动力,但已经具备了现代飞机的基本结构雏形,如固定翼和可控尾翼。本书将详细介绍利林塔尔的滑翔机设计原理、他的多次飞行尝试,以及他在实验中不幸牺牲的悲壮故事,强调他为航空学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莱特兄弟,这两位自行车修理工,以其非凡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最终在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可控的动力飞行。本书将深入挖掘莱特兄弟的成功之路,从他们对利林塔尔工作的研究,到他们自行设计的风洞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再到他们不懈的试飞和改进。我们将详细描述“飞行者一号”的结构特点、动力系统,以及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2秒飞行。 飞机的诞生,如同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无数的创新和突破接踵而至。早期飞机的速度、航程和载重都极其有限,但它们已经足以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各国纷纷涌现出飞机制造公司和飞行员,飞机技术在不断地试飞和改进中迅速成熟。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早期飞机型号,例如桑托斯-杜蒙的14-bis,以及在各个国家涌现的早期飞机制造先驱。 第三章:搏击长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飞机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原本被视为新奇玩物的飞机,在战火的洗礼下,迅速暴露了其作为军事工具的巨大潜力。 战争初期,飞机主要被用于侦察和观察敌情。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对空中优势的争夺变得愈发激烈。机枪的安装,使得飞机从侦察工具变成了战斗机。本书将详细描述飞机在侦察、轰炸、扫射等方面的早期应用,以及其在战场上的初步作用。 “空中霸王”和“战斗机王”的传奇故事,激发了无数年轻人的热血。人物如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红男爵)、法国的勒内·冯克等,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我们将描绘这些空中王牌的英勇事迹,分析他们的战术和技巧,以及他们在空中战场上留下的赫赫战名。 战斗机的设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翼机、单翼机、战斗机的机动性、武器装备和火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同步器(gun synchronizer)的发明,使得机枪可以向前射击而不会击中螺旋桨,极大地增强了战斗机的攻击能力。本书将重点介绍一战时期重要的战斗机型号,如福克 Dr.I、斯帕德 S.VII、索普威思骆驼等,分析它们的性能特点和战术意义。 轰炸机的出现,则将战争带入了新的维度。对敌后目标的远程打击,改变了战争的形态。重型轰炸机如戈塔 G.IV,尽管航程和载弹量有限,却开启了战略轰炸的先河。本书将介绍轰炸机的早期发展,以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陆地和海洋的战争,更是天空的战场。它将飞机从一个新奇的玩意儿,变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军事力量,极大地加速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日后更广阔的航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时代的飞跃——战间期的航空发展与革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战争的阴影犹存,但航空事业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时期,飞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逐渐显现,同时,技术上的革新也在不断推进。 民航的兴起,是战间期航空发展的一大亮点。包机服务、邮政运输、客运航班等逐渐成为现实。本书将介绍早期航空公司如德意志汉莎航空、英国帝国航空、泛美航空等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它们在开辟航线、提升服务方面的努力。早期的客机如福克 F.VII、道格拉斯 DC-3 等,虽然舒适性有限,却代表了航空旅行的进步。 技术创新层出不穷。金属飞机的普及,取代了传统的木材和帆布结构,显著提高了飞机的强度和耐久性。单翼机的设计逐渐成为主流,流线型的机身和更强的动力系统,带来了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航程。本书将详细介绍金属结构、单翼设计、流线型机身等关键技术革新,以及它们如何改变了飞机的外观和性能。 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是航空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早期的活塞式发动机到后来的涡轮增压技术,功率不断提升,可靠性不断增强。马力的大幅提升,使得飞机能够搭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发展演变,以及它们对飞机性能的直接影响。 特技飞行和远程飞行的挑战,成为了航空探险家和飞行员们追逐的焦点。查尔斯·林德伯格的单人跨大西洋飞行,阿梅莉亚·埃尔哈特的壮举,以及多项飞行记录的不断刷新,都成为了激励人心的传奇故事。本书将重现这些激动人心的飞行壮举,并分析它们在技术和精神层面的意义。 空中加油和大型飞机的研制,也在此期间取得突破。这预示着未来更长航程和更大载量的飞行器将成为可能。海军航空的发展,特别是航空母舰的出现,改变了海军作战的格局。 第五章:钢铁巨兽的咆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航空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也让天空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场。飞机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成为衡量国家军事实力和战略优势的重要指标。 空军在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战略轰炸机,如美国的B-17“飞行堡垒”和B-29“超级空中堡垒”,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对敌方工业、城市和军事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战略轰炸机的设计理念、作战任务,以及它们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 战斗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单引擎战斗机如德国的Bf 109,英国的斯皮特 fuoco,美国的P-51“野马”,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都成为了空中格斗的王者。本书将详细对比这些经典战斗机的性能特点、武器配置以及在关键战役中的作用。 雷达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空战的模式。它使得飞机能够在恶劣天气下作战,并且能够提前预警敌方来袭。本书将介绍雷达技术在空战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成为空中防御和进攻的重要工具。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是航空史上的一次革命。虽然在一战中已有初步尝试,但二战期间,德国和英国都成功研制出了实用的喷气式飞机。例如德国的Me 262,是世界上第一架投入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它以惊人的速度彻底改变了空战的格局。本书将详细阐述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它对未来航空发展的深远影响。 海军航空的力量在二战中得到了空前的展现。航空母舰成为了海上霸主,舰载机在太平洋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本书将介绍舰载机的设计特点、飞行甲板的运作,以及它们在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等关键战役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更是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它见证了飞机的性能、规模和用途的巨大飞跃,为战后民航和军事航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将以严谨的态度,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叙事,为您展现人类如何从仰望星空到征服蓝天,这段跌宕起伏、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百年史诗。每一次成功的飞行,都是对重力束缚的挑战;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每一次的翱翔,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汗水。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辉煌的历史,感受人类飞行的魅力与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懈追求和勇于挑战的决心。从最开始对天空的仰望与模仿,到后来真正实现自由飞翔,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艰辛的过程。书中对于每一次失败的飞行实验的记录,虽然充满了遗憾,但更彰显了发明家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早期航空材料的描述,以及如何克服材料限制来制造更轻巧、更坚固的飞行器,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毅力令人钦佩。而当视角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书中对飞机在侦察、轰炸、空战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意识到,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冲突紧密相连。例如,书中对“空中霸主”概念的形成,以及各国在飞机性能上的军备竞赛,都揭示了航空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巨大影响力。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飞机的诞生和发展,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人类勇气、智慧和不断探索精神的故事。

评分

读完《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我的思绪依旧沉浸在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航空发展史诗中。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并非仅仅罗列冰冷的数据和枯燥的技术细节,而是将每一次飞行的尝试、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赋予了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场景。从早期那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飞行梦想家,到那些在艰苦条件下默默钻研的工程师,再到那些勇敢驾驶着早期飞机冲向天空的试飞员,他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人类对飞行的渴望与执着。那些早期的滑翔机,看起来笨拙而脆弱,却承载着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梦想。而莱特兄弟的首次动力飞行,更是如同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书中对每一次重大发明的背景、过程以及后续影响的阐述,都显得尤为深刻。我尤其被那些早期飞行事故的描写所打动,它们不仅仅是技术的失败,更是无数人付出生命代价的教训,这些教训汇聚成了人类飞行的宝贵财富。作者没有回避其中的黑暗面,也深入剖析了技术进步与战争机器之间的复杂联系,尤其是二战前夕飞机在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令人既惊叹于人类的创造力,又对战争的残酷性感到沉重。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那个充满冒险、创新与牺牲的时代。

评分

《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并非是那些惊心动魄的飞行壮举,而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作者并没有孤立地看待航空技术的演进,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比如,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积累如何为航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早期对飞行的狂热如何与报纸媒体的宣传效应相互促进,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成为了飞机性能飞跃式发展的催化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人才”的关注,那些出身背景各异、动机不同的发明家、工程师、飞行员,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航空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例如,书中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航空发展的限制,以及之后德国如何巧妙地绕过限制,发展出令人闻风丧胆的空军力量,这一段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透彻。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人文的立体式解读,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科技史,更是一部社会变迁史。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政治格局、经济条件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地揭示出航空发展背后错综复杂的联系。

评分

通读《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作品,我深深地被其中所展现出的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所打动。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人类的飞行梦想与现实的科技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不仅仅是对飞机制造技术的罗列,更是对那些推动航空进步的个人故事的深入挖掘。我尤其被那些早期飞行员的经历所吸引,他们怀揣着对蓝天的渴望,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书中对于不同时期飞机设计理念的演变,从最早的仿生学,到后来的流体动力学,再到二战期间喷气式飞机的萌芽,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航空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同时,书中对战争对航空技术发展的双重影响,既有推动作用,也带来了破坏,这一点也让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者在处理史料时,显得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激情与变革。

评分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作者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并且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书中对早期飞行器的描述,那些摇摇欲坠的木架、帆布和简单的发动机,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充满探索精神的时代,感受着每一次尝试的艰辛与激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机的设计越来越精良,性能越来越强大,书中对这些进步的描述,也逐渐变得更加技术化,但却依然保持了可读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先驱者”的章节,那些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后来的航空事业铺平了道路。书中对两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在战场上的作用的描绘,也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技术的颠覆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一次飞行表演、每一次空战、每一次战略轰炸,都仿佛发生在眼前,让我不禁感慨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力量。这本书的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但又充满了人情味,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评分

这个系列不错,屯着慢慢看看!!!!

评分

简单的罗列飞机,这本书定价太贵了,不值.

评分

一般吧,晕 非要四个字

评分

终于出版了,现在网上把有些书的价格都抄的离谱了!这本书现在我已经买下了,现在我来给它写段评论吧! 先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从它的品相说起吧!也就是先从它的外表说起吧!这本书的品相还是很好的,绝对的是全品书。也就是说封面很平很新,没有折角,印刷精致美丽大方,当然就很漂亮啦。要说到品相好,还得说说它的正文啊!每一页上都有字呢!每个字都能看清楚呢!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每页都很规整,没有脱页、漏页的现象出现呢!每个字印刷的都很精细呢。好的,现在品相已经评论完了,至此品相这一个环节还是可以打个很高的分呢。 说完了品相,接下来我们该评论些什么内容呢?是书的内容?还是书的包装?还是书的运输?还是书的价格呢? 我觉得还是先从书的内容说起吧!其实,说实话,这本书我也是刚买回来,也就是说我买的是本新书,或者说得更直白些,这本书事实上我还没有认真读,也只是粗略的翻了一下。从目录来看,这本书的选题还是很好的,还是很成功的,换句话说这本书的选题质量不是很坏,不是很失败。一个好的选题就保证了书的大半质量。这本书资料详实,论证扎实,考据精密,且符合学术史的主流趋势,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读来可以让人受教很多。最难能可贵的是,它的选题非常地吸引我,因为我最近确实也在关注类似的选题,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并找到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要自动屏蔽额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现在书的品相和内容我都已经评论完了,接下来我们评价什么呢?评论一下它的包装好吗?好的。这本书的包装还是很好的,它是用那一种很好的膜给包起来了,这个做法宝真的是非常的好和明智。所以说包装还是很多的。 至此,品相、内容、包装这三项我都已经评论好了,接下来我们评论什么呢?要不评论一下运输?算了还是评论一下价格吧!这本书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如果要是在一般的实体书店里买,可定不会打折,也就是全价卖出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享受不到优惠的意思,多不值啊。但是在京东就不同了,什么不同呢?就是可以打折了,也就是说不必花高价以全价购买了。这还是非常优惠的,这本书在京东买要比在其它实体店买便宜十多块呢。 好的,现在价格也说完了,我们还是再来聊聊它的运输吧,我大概是昨天晚上订的,刚一下订单,我就发现它顺利地在5号库,给出库了,然后是拣货,拣货之后打包啊,分拣啊,今天早上就送到学校的营业厅,中午就到学校了,就收到书了,真心很快。 基于以上几点我给这本书一个好评。..

评分

儿子喜欢,评价为图案清晰,内容真实

评分

简单的罗列飞机,这本书定价太贵了,不值.

评分

这个系列不错,屯着慢慢看看!!!!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超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