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社卿,李涛 著
图书标签:
  • 解放战争
  • 军事历史
  • 战例分析
  • 战略战术
  • 中国近现代史
  • 军事科普
  • 胜道系列
  • 经典战役
  • 红色历史
  • 军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6174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048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四卷: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每卷书精选25个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等等,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创造的石破天惊的经典战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战斗精神,只是力图运用详实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雄才大略。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装斗争中诞生,在浴血奋战中成长,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八年的辉煌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指挥下,这支军队冲破艰难险阻,纵横山河疆塞,历经磨难,百炼成钢,战胜了一个个强敌,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书写了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黄洋界保卫战、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三大战役等,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等。这一个个经典战例,一个个战争奇观,汇成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发展壮大史。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分四部,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人民军队100个经典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追击战、突围战,等等。

作者简介

  张社卿,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军事术语与军事志研究室主任,大校军衔。军事学硕士。1967年出生于河南渑池,1983年入伍。历任排长、指导员、股长、副处长、处长、协理员、副部长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8年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和理论专著、教材、军事法规的编写与起草工作。
  
  李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军事术语与军事志研究室副主任,大校军衔。军事学博士。1970年生于山东济南,1989年入伍,荣立三等功3次。从事军事科研工作二十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纂等重大课题,出版了20余部共计360余万字的军事著作。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01上党战役
02邯郸战役
03苏中战役
04新开岭战斗
05宿北战役
06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07鲁南战役
08莱芜战役
09延安保卫战
10西北三战三捷
11孟良崮战役
12鲁西南战役
13千里跃进大别山
14宜川战役
15洛阳战役
16豫东战役
17襄樊战役
18济南战役
19辽沈战役
20淮海战役
21平津战役
22渡江战役
23上海战役
24进军大西南
25海南岛战役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曾写道: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军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
  老谋深算的蒋介石自然不愿现在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看来只有和谈方能赢得时间,掌握主动权。于是玩弄起反革命伎俩,表面上装出一副“和平建国”的模样,公开宣称要与共产党“和平谈判”;暗地里积极备战,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委员长旨意,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即8月16日,就命令第19军军长史泽波指挥4个步兵师、1个挺进纵队(相当于师)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大举入侵晋东南。
  长治地区,古称上党郡,位于晋东南,辖以长治为中心的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等lO多个县。此地山势高峻,峰峦耸立,东据太行,西临太岳,清漳、浊漳、沁水等河萦流其间,扼据雄关要塞,资源丰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阎锡山部撤离晋东南,上党地区遂相继沦陷。后来,八路军第129师在此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分属太行、太岳两个行政区管辖,统归晋冀鲁豫边区领导。
  史泽波将进攻的矛头直指长治,至8月25日先后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等县城。他率第19军军部、3个师及炮兵一部驻守长治,其余部队和地方团队分别守备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县,企图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打通白(圭)晋(城)铁路,最终占据整个晋东南。
  为保卫抗战果实不被掠夺、准备应付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军区。
  晋冀鲁豫根据地当时控制了80多个县,拥有2400万人口,近30万部队和40万民兵。由于地处与其他根据地四面呼应的中间地带,且是华北的大门,刘伯承称之为“四战之地”。
  26日,中央军委电示晋冀鲁豫军区,要求太行军区应立即集结主力,进行自卫反击,“收复上党全区,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彻底消灭伪顽,逼敌投降”。
  就这样,国共双方在晋东南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8月23日,延安杨家岭。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正坐在窑洞里,认真读着来自重庆的电报。这已是蒋介石发来的第三封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定大计”的电报了。
  以前的14日、20日,蒋介石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称:“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很显然,这是蒋介石的“一箭三雕”之计:其一,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借机发动内战,把战争之责推到共产党身上;其二,如果毛泽东到重庆来,就给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其三,蒋介石可以利用谈判来赢得准备全面内战的时间。
  两封电报发出后,见毛泽东没有丝毫要到重庆来的迹象,蒋介石更来劲了,一面发动所有的宣传工具大肆鼓吹要与中共和谈,进行“和平建国”;一面又发出了第三封邀请电,并把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好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找来,准备派他去延安接毛泽东一行。
  蒋介石未免高兴得太早了,中共中央早就识破了这一阴谋诡计。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蒋介石迫于国内国际形势,迫不得已做出的‘假和平、真备战’的缓兵之计”,无非是企图用“和平谈判”麻痹共产党,欺骗人民群众,同时为他调兵遣将、部署内战争取时间。
  ……
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引言 在中国现代史波澜壮阔的画卷中,解放战争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生死搏杀,不仅重塑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更留下了无数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的经典战例,至今仍被后人反复研究和学习。它们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战略与战术的较量,更是人民解放军官兵浴血奋战、无畏牺牲的生动写照。《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一书,便是致力于深入剖析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制胜之道,为读者呈现一场深刻的历史回溯。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战役名称,而是力求从宏观的战略布局到微观的战术细节,层层剥茧,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理解每场战役得以胜利的深层原因。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对战局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性战役,通过详实的史料考证、严谨的逻辑分析,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读者一同走进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感受战争的残酷与魅力,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如何以劣势装备、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最终赢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例精选与深度剖析 《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精选了多场具有代表性的解放战争经典战役,每一场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展现不同时期、不同战场的战略特点和战术运用。这些战役涵盖了运动战、攻坚战、防御战等多种作战形式,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灵活应变的卓越能力。 辽沈战役 作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场,辽沈战役的胜利为后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将深入剖析辽沈战役的宏大战略构想,如何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东北野战军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采取“先打锦州,再打长春,最后包围沈阳”的策略,并最终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意图。我们将详细解读林彪麾下这支强大的军队,如何通过强大的政治动员、严密的组织纪律,以及出色的指挥艺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终解放东北全境。 战略决策的艺术: 深入分析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在战役发起前的战略考量,特别是如何权衡“打沈阳”与“打锦州”的利弊,以及最终选择锦州作为突破口的战略意义。 运动战的极致运用: 详细阐述东北野战军如何通过一系列机动灵活的战术动作,摆脱国民党军的纠缠,实现对敌军的分割包围,展现了运动战在解放战争中的威力。 攻坚战的突破: 聚焦于攻克锦州这一关键节点,分析人民解放军在攻城战中如何克服技术装备劣势,通过英勇顽强的进攻和周密的部署,最终夺取胜利。 政治攻势的协同: 探讨辽沈战役中政治攻势在瓦解敌军士气、争取民心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如何与军事行动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 淮海战役 被誉为“淮海战役”的战略决战,其规模之宏大、歼敌之众多,在中国战争史上堪称罕见。本书将着重分析这场战役的几个核心要素: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详细解析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如何协同作战,如何通过“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前的战略部署,将国民党军南北分割,并将其逐步围歼。 歼灭战的典范: 深入剖析战役中“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诱敌深入、围点打援等策略,将国民党军主力拖入我军预设的战场。 人民战争的伟力: 详细展现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作用,从“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到后勤保障的有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依靠人民、赢得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 攻坚战的智慧: 聚焦于徐州攻坚战,分析人民解放军如何在缺乏重型装备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夺取这座战略要地。 平津战役 作为解放战争的最后一个战略决战,平津战役以其“不打”、“少打”甚至“和平解放”的独特方式,书写了解放战争史上的辉煌篇章。本书将深入探讨: 战略包围与威慑: 分析东北野战军如何与华北野战军协同,形成对华北国民党军的战略合围,并通过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敌军内部产生分裂。 政治争取与军事打击的结合: 详细阐述人民解放军如何运用政治争取手段,策反国民党军内部将领,瓦解敌军抵抗意志,最终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 “围而不打”的艺术: 深入解析在战术层面,如何通过强大的军事部署和心理攻势,实现对敌军的有效控制,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同时又不失战机的把握。 对敌军心理的深刻洞察: 分析人民解放军如何准确把握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和将领的心态,从而制定出精准的策略,最终达成以最小代价解放华北的目标。 其他经典战例 除了上述三大战役,《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还将选取其他一系列重要的战役,如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并对这些战役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济南战役: 作为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城市攻坚战,它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城能力和快速推进的作战节奏。 孟良崮战役: 这一战役以其“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而闻名,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灵活机动的战术运用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渡江战役: 这一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胜道之道:智慧、勇气与人民的力量 《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胜道”的深入探寻。本书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提炼和总结人民解放军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核心要素: 战略的全局观与前瞻性: 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下,制定符合时代发展和革命斗争需要的战略方针,并将整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的战役和战斗中。 战术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深入解读人民解放军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不断创新战术,从运动战到阵地战,从歼灭战到攻坚战,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官兵的英勇顽强与牺牲精神: 深刻挖掘解放军官兵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所展现出的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如何成为克敌制胜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 强调人民解放军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后勤保障到情报侦察,再到积极参军参战,人民战争的伟力贯穿始终。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战争中始终坚持政治建军的原则,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巩固革命信念,发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 结语 《胜道3:解放战争经典战例》旨在通过对一系列经典战役的深度剖析,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解放战争的宏大进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借卓越的智慧、非凡的勇气以及人民的强大力量,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本书将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溯,一次对制胜之道的深度探寻,一次对革命精神的致敬。阅读本书,您将不仅能了解那些震撼人心的战役,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感悟那个时代英雄们的壮丽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说实话,我对解放战争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一些比较概括性的描述和几个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上。《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想,这本书应该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到那些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战场之中。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剖析那些“经典”的由来,不仅仅是列举战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出其背后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智慧。比如,在一些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解放军是如何通过奇袭、伏击、穿插等战术手段,以弱胜强的?在一些复杂的地理环境下,解放军又是如何灵活运用地形,化被动为主动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指挥员决策过程的描写,那些在关键时刻的犹豫、果断、甚至是冒险,都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最终走向。此外,我也对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后勤保障、情报工作、甚至是政治思想动员在战役中的作用的论述感到好奇。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军事史书,更是一部关于战争艺术和人民力量的生动写照。

评分

评价五 解放战争,一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一段改写中国命运的史诗。当我在书店看到《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这本书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历史的洪流扑面而来。我一直对那些在战术层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尤为感兴趣,它们不仅是军事史上的瑰宝,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经典”战例的细节,不仅仅是介绍双方的兵力部署和战斗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解析其中精妙的战术设计和指挥艺术。比如,在一些决定性的歼灭战中,解放军是如何做到“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在一些战略转移和防御战中,解放军又是如何以空间换时间,保存实力,并寻觅战机?我期待书中能够对这些战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指挥员们是如何运用军事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最佳决策的。我也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战争时期军民关系的描写,因为我知道,人民的支持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能否让我对解放战争的战术层面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是我购买它的最大期待。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名军事史爱好者,我一直对解放战争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充满兴趣。偶然间翻阅到一本名为《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书名就足以激发我无限的遐想。书名中的“胜道”二字,仿佛蕴含着某种决胜的智慧和规律,让人不禁好奇作者是如何剖析那些决定性的战役,又是如何提炼出其中的精髓。而“解放战争经典战例”更是直指核心,我想这本书必然会带领读者重温那些耳熟能详却又充满戏剧性转折的战斗,比如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孤军深入,比如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先扫除敌人之据点,再分割包围,最后各个歼灭”的战略部署,又或者是平津战役中“围而不打,最后全部歼灭”的雷霆手段。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这些战例中的战术运用、指挥决策、后勤保障,甚至是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关键时刻的通信联络,或是战场上的突发状况如何被巧妙化解。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战史罗列,更会是一本深度挖掘、富有启发性的军事读物,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评分

评价三 刚拿到《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这本书,就被它那份厚重感所吸引。解放战争,一个多么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承载了无数英雄的梦想与牺牲。我一直对那个年代的军事斗争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被誉为“经典”的战役,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提供一份冷冰冰的战例清单,而是能够深入到战役的每一个环节,去探寻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例如,在一些经典的攻坚战中,解放军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用劣势装备打出优势的?在一些大规模的运动战中,解放军的兵力部署和机动策略又是如何做到神出鬼没,让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的?我期待书中能有对这些问题的细致解答,甚至是对战役中一些争议性问题的客观分析。我也希望作者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将这些战例放在整个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让我们看到这些战役是如何相互关联,最终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通往历史深处的一扇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一窥究竟。

评分

评价二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我是一个对历史比较挑剔的人,总觉得很多关于解放战争的书籍,要么过于宏大叙事,要么就落入俗套,缺乏新意。但是,《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这本书,从封面设计到整体风格,都透着一股子“硬核”的味道,让我觉得或许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对“经典战例”的选取和解读。是不是那些真正改变了战争走向的关键性战役?书中对这些战役的分析是否深入,是否能揭示出那些鲜为人知的战略战术亮点?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事件,而是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一样,层层剥开战役的脉络,分析双方的优劣势,挖掘战术运用中的精妙之处,以及那些在战役关键节点上起决定性作用的细节。例如,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不同解放军指挥员的个性特点是如何影响战役进程的,又或者,解放军在有限的物资条件下,是如何通过灵活的战术和高昂的士气来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的。这本书能否给我带来对解放战争更宏观、也更细致的理解,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还可以,写的不是很详细

评分

还没看,不过物流还是杠杠滴。

评分

xingxjngxjnhxjngxingxjng

评分

是老人家想要的,很满意......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评分

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胜道3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是老人家想要的,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