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知识产权指导案例评注(第六辑)》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独门发布,全面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新发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10大创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全文及法官评述,每个案件均由主审法官对案件争议焦点、裁判思路和方法作了深入剖析。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10大创新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的通知》(法办〔2014〕37号)要求: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成就,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我院选定了201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10大创新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现将这些案件和典型案例名单印发,供各级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参考借鉴。
本书适合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版权局、专利局、商标局、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出版机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专利代理公司、商标代理公司的日常工作所用,同时也适合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学习研究所用。
内容简介
每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在各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10大创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摘要版。
《中国知识产权指导案例评注(第六辑)》首次公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件和典型案例全文,并配以新解读评析。含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不正当竞争、侵害商业秘密、垄断、商业特许经营、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授权确权、商标授权确权、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等,几乎涉及知识产权领域的所有新疑难问题。
《中国知识产权指导案例评注(第六辑)》以案例评析方式进行编写,每个案例一般包括如下部分:(1)阅读提示和裁判要旨。阅读提示同时体现在目录和正文中,有助于读者根据目录迅速判断出案例所涉法律或者其他裁判问题。裁判要旨在于展现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过程中对法律适用、裁判方法、司法理念等案件焦点问题的精要评述。(2)案情和裁判。该部分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当事人的诉辩主张、争议焦点,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等内容。(3)法官评述。包括对本案争议焦点和不同意见、裁判思路和方法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本案纠纷发生的社会背景、裁判结果的社会影响和效果的介绍等内容。
目录
201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
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1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诉爱蓝天高新技术材料(大连)有限公司、湖南凯丰新能源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阅读提示:对于有明确端点数值范围的专利技术特征,如何确定其适用等同原则的范围2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诉佛山市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阅读提示:当有证据证明原告因被告的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远高于法定赔偿数额最高限额,但原告又无法准确证明其所受损失数额,法院该如何确定被告应承担的损害赔偿数额?3杨季康申请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诉前停止侵害著作权案
——阅读提示:一、私人书信是否构成作品,其著作权如何保护?二、何为诉前禁令的发布标准?三、侵害发表权是否“将给权利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4圆谷制作株式会社、上海圆谷策划有限公司诉辛波特桑登猜、采耀版权有限公司、广州购书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音像出版社侵害著作权纠纷申请再审案
——阅读提示:如何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外国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人民法院能否对已经其他国家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5圣莱科特国际集团、圣莱科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诉华奇(张家港)化工有限公司、徐捷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6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诉交互数字通信有限公司等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案
——阅读提示: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因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问题不能达成协议而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人民法院受理后,如何确定案由和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如何计算? 7福建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
——阅读提示:植物新品种的亲本品种权人是否当然享有新品种的共有权?未经亲本品种权人的授权,新品种育种人与第三方签订的新品种实施许可合同是否有效?
二、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8圣象集团有限公司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河北广太石膏矿业有限公司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
——阅读提示: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系对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复制、摹仿或者翻译时,在何种情况下对其不予注册?
9武夷山市桐木茶叶有限公司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叶有限公司商标异议复审行政纠纷案
——阅读提示:商品的通用名称应当如何认定?不同类型的商标在注册过程中是否应当加以区分?
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10被告人宗连贵、黄立安等人犯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一案
——阅读提示:人民法院对公诉机关提供的会计报告的查证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其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来源,主动供述其上线犯罪嫌疑人的,能否认定立功。
2013年中国法院10大创新性知识产权案件
2013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一)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二)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三)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
(四)不正当竞争、垄断纠纷案件及其他
二、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一)专利授权确权案件
(二)商标授权确权案件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的力度,充分展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成就,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从2008年起,在各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向社会公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从2012年起还增加公布了10大创新性案件。为了便于知识产权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本书编委会组织承办法官对2013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10大创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组织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王永昌、于晓白、夏君丽、周翔、殷少平、钱小红、王艳芳、罗霞、郎贵梅、朱理、董晓敏、周云川、佟姝等法官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审稿,形成本书。
本书以案例评析方式进行编写,每个案例一般包括如下部分:(1)阅读提示和裁判要旨。阅读提示同时体现在目录和正文中,有助于读者根据目录迅速判断出案例所涉法律或者其他裁判问题。裁判要旨在于展现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过程中对法律适用、裁判方法、司法理念等案件焦点问题的精要评述。(2)案情和裁判。该部分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当事人的诉辩主张、争议焦点,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等内容。(3)法官评述。包括对本案争议焦点和不同意见、裁判思路和方法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本案纠纷发生的社会背景、裁判结果的社会影响和效果的介绍等内容。
本书力求能够展现法官的司法智慧和法律贡献,希望能为法律职业者和有关社会公众提供参考、指导和启迪。当然,法律适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对于本书案例中的有些观点,需要历史地、实事求是地理解和看待。除最高人民法院裁判的案件外,本书案例及评析中的观点也并不必然代表本书编委会的观点。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编辑过程中也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洞察前沿,精研实务:一部聚焦全球知识产权热点与疑难的深度解析之作 《全球知识产权争议前沿与应对策略:2023-2024年度精选判例深度剖析》 【本书定位与价值】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法律规则的动态演进与司法实践的最新裁决,构成了企业创新战略与风险防控的核心基石。本书并非对既有成熟体系的梳理,而是将视野投向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态、争议焦点以及未来趋势。它专注于对近年来在美国、欧洲(EPO/EUIPO)、中国香港、日本等主要司法管辖区和国际组织中涌现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或高度争议性的知识产权判例进行深度剖析和系统性评注。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深律师、企业法务负责人、知识产权法研究人员,以及致力于理解跨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的专业人士。我们力求通过对案例背后的法律逻辑、技术背景和商业影响的穿透性分析,为读者提供超越传统教材的、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指导性的智力支持。 【核心内容模块与深度解析】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几大核心领域,并紧密结合最新的立法和司法动向。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以精选的国际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多维度的深度解读。 第一部分:专利权的边界与反垄断的张力——技术创新保护的最新前沿 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在人工智能(AI)生成物、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CRISPR技术)以及复杂的网络通信标准必要专利(SEP)领域,各国法院和专利局在授权、无效和侵权判定上的最新立场。 AI与可专利性难题: 深入分析了美国最高法院(CAFC)和欧洲专利局(EPO)近期关于“非人类发明人”和“纯软件”在生命科学应用中如何界定技术贡献的系列判决。重点评述了在功能性限制的撰写和权利要求解释中,如何平衡算法创新与现有技术之间的界限。 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费用的“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重塑: 选取了涉及5G/6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计算的标志性国际案件(例如,涉及特定区域或特定产品组合的许可范围界定),解析了法院如何应对“全球组合许可”(Global Licence)与“本地许可”(Local Licence)之争,以及如何评估对反垄断法规的潜在影响。 药品专利的延伸保护与“Bolar豁免”的演变: 剖析了各国在数据独占期(Data Exclusivity)与专利权到期后,仿制药企业进行仿制准备行为的合法性边界。特别关注了涉及交叉许可(Cross-Licensing)和“不侵权承诺”下的研发活动风险控制。 第二部分:商标权的全球化冲突与数字化生态 本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元宇宙背景下,传统商标权的延伸与应对策略。 “同业恋上恋”的界限: 详细审视了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推广中,如何界定不同商品和服务类别之间“混淆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尤其关注了在“二手商品转售”和“授权商品瑕疵”情况下,商标权耗尽原则的适用范围。 非同质化标识(NFTs)与商标保护: 这是一个新兴且亟待明确的领域。本书分析了在虚拟资产和数字藏品交易中,如何将现实世界的商标权延伸至虚拟空间,以及在发生商标仿冒(Trade Dress Imitation)时,域外管辖权和法律适用问题的复杂性。 域外商标恶意注册的应对机制: 重点分析了在国际上,如何有效利用“无效宣告程序”和“禁令救济”来应对针对知名品牌的“抢注”行为,并探讨了在证据开示(Discovery)阶段,如何获取海外恶意注册人的实际控制信息。 第三部分:著作权法在内容生产领域的挑战与重构 在生成式AI爆炸式发展的背景下,著作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挑战。 “训练数据”的合理使用/公平处理(Fair Use/Fair Dealing)争议: 深度剖析了全球范围内针对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图像生成模型对受版权保护材料进行“抓取”和“学习”的法律定性。书中将详细对比美国、欧盟和英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立法和司法导向差异,以及对内容创作者收入分配的影响。 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 探讨了当前法律体系中,如何界定AI作为工具与AI作为“作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涉及的案例不仅关注最终产出物的独创性,也关注输入提示词(Prompts)本身是否构成创作意图的体现。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法律规制: 分析了在名人肖像权、人格权与著作权交叉领域,如何通过侵权诉讼和特定立法(如英国或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来限制和惩罚恶意使用公众人物形象进行虚假信息传播的行为。 第四部分:商业秘密的跨国保护与信息安全战略 商业秘密的认定、保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跨国并购(M&A)中的风险隔离,是企业运营的关键风险点。 “合理的保密措施”的动态标准: 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在远程办公、云端存储和外包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必须采取何种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在法庭上证明其商业秘密得到了“合理保护”。重点分析了密码管理、访问权限隔离在举证中的重要性。 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与知识产权转移: 深入研究了各国法院对竞业限制协议(Non-Compete Agreements)的执行尺度。特别关注了在新兴技术行业中,如何界定“可替代性”与“特殊知识”的范围,以避免过度限制劳动者流动性。 电子证据的获取与跨境执法协作: 探讨了在商业秘密跨境盗窃案件中,如何通过国际司法协助请求(MLATs)以及《海牙公约》等机制,实现对海外服务器和个人设备的取证,确保证据的采信有效性。 第五部分: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治理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抬升视角,审视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宏观趋势。 WIPO框架下的新议题: 概述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框架下,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延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国际保护新动向,以及对“专利池”(Patent Pools)管理的最新讨论。 新兴市场保护水平的提升与合规挑战: 选取了特定新兴经济体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后,跨国企业在当地运营中面临的合规升级要求和潜在的本地化壁垒。 绿色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平衡: 探讨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专利保护的激励作用与强制许可(Compulsory Licensing)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中的适用性及其国际争议。 【本书特色】 1. 前瞻性与聚焦性: 本书完全避开了对既有、成熟法律条文的罗列,而是聚焦于尚未形成定论、争议激烈或刚刚被法院明确界定的前沿案例。 2. 跨司法管辖区对比分析: 提供了对美国、欧洲、亚洲主要经济体在同一争议焦点上裁判思路的横向对比,帮助读者理解全球规则的差异化趋势。 3. 实务操作指导: 每篇案例评注均包含“对企业战略的启示”与“诉讼/交易应对要点”,确保理论分析能迅速转化为可执行的风险管理方案。 4. 深入的技术背景解释: 鉴于许多前沿案件涉及复杂的生物技术、半导体或算法,本书均配备了非法律专业人士亦能理解的技术背景概述,确保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争议的核心技术点。 本书将是您理解和驾驭未来知识产权格局的必备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