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套裝共5冊)

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套裝共5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邁剋爾·J.布拉德利 著,展翼文 譯
圖書標籤:
  • 數學
  • 科普
  • 大師
  • 科學
  • 美國
  • 教育
  • 少兒
  • 工具書
  • 經典
  • 套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ISBN:11698064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806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美國科學書架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56
套裝數量:5
字數:5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
  數學的奠基者·10位近代數學傢的故事
  古代數學先驅·10位古代數學傢的故事
  數學天纔的時代·10位天纔數學傢的故事
  現代數學偉人·10位20世紀上半葉數學傢的故事
  前沿數學傢·10位20世紀後半葉數學傢的故事
  “數學大師”5捲本係列叢書記錄瞭從古至今的50位享譽世界的知名數學傢,他們都對數學的發展作齣瞭突齣的貢獻,是麵對挑戰,剋服前行道路上的障礙的新技術、新觀念和數學理論的代錶人物。
  叢書收錄瞭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波斯、瑞士和美國的10位數學精英人物的生平事跡。每章都有一位數學傢的豐富信息,包括個人研究、發現和對該領域作齣的持久貢獻等,並附有總結和相關齣版物與在綫參考文獻列錶。同時包含瞭近400張照片和綫條插圖。同時還有齣版物、網絡資源和相關協會的列錶等參考文獻。
  《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是一套基礎讀物,適閤學生、教師以及普通的讀者閱讀,通過閱讀這套書,讀者可以瞭解到曆史上曾經對數學作齣過巨大貢獻但並不為人們所熟知的那些個人的信息。

內容簡介

  

  《數學天纔的時代·10位天纔數學傢的故事》
  
  是一本麵嚮中學生的數學史普及讀物。它以公元14—18世紀10位偉大數學傢的生平事跡及其數學貢獻為主綫,貫穿以當時數學研究和時代生活的背景狀況,為我們勾勒齣瞭這一時期數學發展的概貌。
  閱讀數學史著作,有益於我們瞭解數學傢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數學理論的曆史麵貌。更重要的是,對思想史、科學史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學會用一種更為深刻的眼光,來看待人類認識發展的內在進程乃至認識本身。據我所知,國內麵嚮大眾的數學史通俗讀物為數並不多,本書的齣版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瞭這一缺憾。通過閱讀本書我們應該意識到,雖然今天的小學生能熟練地列代數方程解題,中學生能毫不費力地運用對數、復數進行運算,然而這些近乎日常的概念和方法,卻是在幾百年前,方纔通過世界上智慧頭腦的艱難探索孕育而齣的。
  同時,雖然一些數學命題、數學思想背後的原理及證明可能是相當艱深的,但是一般讀者卻仍有可能瞭解到它們的基本內容——費馬大定理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這也是數學這一悠久學科彆具有魅力的一點。除瞭需要一些關於微積分原理的背景知識外,書中提到的數學思想和公式基本上屬於初等數學的內容。這些並不妨礙我們去接近數學史上的那些偉大人物和他們的深邃思想。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對數學傢們在數學之外形形色色的生活特彆進行瞭生動的描繪,使我們也得以近距離看到這些天纔們一生的平凡與不凡,利於我們增進對於數學和數學史的興趣,他們的事跡同時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相信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有感於我們現在知識的進步與生活的便利,是同他們的偉大貢獻分不開的;都會有感於偉大理念的薪火相傳,增加我們心中的崇敬、熱愛之情和曆史責任感。
  
    《古代數學先驅·10位古代數學傢的故事》
  
  本書收錄瞭阿拉伯、古希臘、印度和中世紀的意大利等國傢10位知名數學傢。每章都有一位數學傢的豐富信息.包括個人研究、發現和對該領域作齣的持久貢獻等,並附有總結和相關齣版物與在綫參考文獻列錶。《數學的誕生:古代-1300年》收錄的數學傢有: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約公元前625-約公元前547年)
  薩默斯學派的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60-約公元前480年)
  亞曆山大學派的歐幾裏德(約公元前325-約公元前270年)
  敘拉古學派的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
  亞曆山大學派的希帕提亞(約370-415年)☆阿裏耶波多第1(476-550年)
  婆羅摩笈多(598-668年)
  阿布-賈法爾-穆罕默德-伊本-穆薩-花剌子米(約800-約847年)
  奧馬·海亞姆(約1048-1131年)
  列奧納多·斐波那契(約1175-約1250年)《數學的誕生古代一1300年》包含瞭近40張黑白照片和綫條插圖。同時還有齣版物、網絡京和相關協會的列錶等參考文獻。“數學先鋒”是一套基礎讀物,適閤學生、教師以及普通賣者閱讀,通過閱讀這套書,讀者可以瞭解到曆史上曾經對數學作齣過巨大貢獻但並不為人們熟知的那些個人的信息。
  本書是一本簡單的書也是一本復雜的書,是一本遙遠的書也是一本親近的書。在書中,作者為大傢介紹瞭10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數學先驅的生平事跡與他們的偉大成就。也許其中介紹的一些數學問題你並不瞭解,也許裏麵的一些專業術語你並不熟悉,但是這並不會妨礙你對他們偉大人格的理解,也不妨礙你從他們身上瞭解到一些投身科學的精神。希望每個人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一定的啓發,也相信通過作者的生動描述會讓大傢對看似枯燥的數學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數學的奠基者·10位近代數學傢的故事》
  
  19世紀是數學發展承前啓後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數學傢們完善已知數學領域,使之嚴密化;提齣眾多革命性的思想和概念,為繼任者們開闢大量新“戰場”。本書中描述的10位近代數學的奠基者,用他們的生平和探索嚮讀者展示那個繽紛的時代和那些閃亮整個數學科學的思想火花。
  本書收錄瞭阿拉伯、古希臘、印度和中世紀的意大利等國傢10位知名數學傢。每章都有一位數學傢的豐富信息.包括個人研究、發現和對該領域作齣的持久貢獻等,並附有總結和相關齣版物與在綫參考文獻列錶。《數學的誕生:古代-1300年》收錄的數學傢有: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約公元前625-約公元前547年)
  薩默斯學派的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60-約公元前480年)
  亞曆山大學派的歐幾裏德(約公元前325-約公元前270年)
  敘拉古學派的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
  亞曆山大學派的希帕提亞(約370-415年)☆阿裏耶波多第1(476-550年)
  婆羅摩笈多(598-668年)
  阿布-賈法爾-穆罕默德-伊本-穆薩-花剌子米(約800-約847年)
  奧馬·海亞姆(約1048-1131年)
  列奧納多·斐波那契(約1175-約1250年)《數學的誕生古代一1300年》包含瞭近40張黑白照片和綫條插圖。同時還有齣版物、網絡京和相關協會的列錶等參考文獻。“數學先鋒”是一套基礎讀物,適閤學生、教師以及普通賣者閱讀,通過閱讀這套書,讀者可以瞭解到曆史上曾經對數學作齣過巨大貢獻但並不為人們熟知的那些個人的信息。
  
    《現代數學偉人·10位20世紀上半葉數學傢的故事》
  本書記敘的十位不平凡的人物,有著不同的國籍,各異的人生經曆,迥然的性格特質,但他們都是20世紀上半葉的數學先鋒。以希爾伯特的23道數學難題始,他們首先聚焦於剛剛創立的集閤論,進而擴展到整個數學領域的重新審視,他們中的大部分參與並成就瞭哥廷根的輝煌。數學在動蕩的戰爭歲月沒有停下腳步,相反,最初的計算機研發與軍用密切相關,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傢有國界,馮·諾依曼、圖靈、霍珀和維納都在戰時發揮瞭重要的作用。三位女數學傢中競有兩位叫格蕾斯,她們的學識和成就更來之不易,因而她們的智慧和奮鬥精神令人贊嘆。本書後半部分的三位美國數學傢以涉獵廣泛、多纔多藝見長,不再是單一的數學傢身份,而拉馬努金和艾迪斯這對天纔與怪纔似乎隻為數學而生……
  
    《前沿數學傢·10位20世紀後半葉數學傢的故事》
  作為“數學大師”叢書的第五本,收錄瞭10位20世紀後半葉的數學傢,他們每個人都在數學史上留下瞭自己的足跡。在美國成為數學研究中心的時代裏,他們是更加多元化的國際數學大傢庭的成員,構成瞭這個大傢庭的橫截麵。在這個時期內,很多長期以來開放性的問題得到瞭解決,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得到瞭大發展,新的數學思想的引入使得主要技術進步成為可能。
  這本書中收錄的數學傢反映瞭數學大傢庭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數學知識的進步是所有民族、種族、國傢和性彆的天纔共同智慧的結晶。他們來自美國、大不列顛、中國的香港和颱灣、比利時和愛爾蘭,他們是國際數學界的代錶。

作者簡介

  邁剋爾·J.布拉德利(Michael·J.Bradley),是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數學博士,現為梅裏馬剋學院數學係教授兼主任。是《離散數學導論》和《商業微積分》的作者,同時在《學院數學期刊與數學雜誌》上發錶文章。邁剋爾·J.布拉德利教授擁有23年大學水平的數學教學、寫作和研究經驗,並持續20年為4-12年級學生講授暑期數學。

內頁插圖

目錄

《數學天纔的時代》
前言
鳴謝
閱讀提示
一 吉亞斯丁-阿爾-卡西(約1380—11429)
精確的小數近似
早期天文學著作
確定π的值
方根、小數和穹隆
估算sin(1°)的值
其他著作
結語
擴展閱讀
二 弗朗索瓦·韋達(1540—1603)
現代代數學之父
律師,傢庭教師,政府官員和密碼破譯員
早期的數學和自然科學著作
作為分析術而提齣的現代代數學
提供瞭多種解法的方程理論
幾何、三角與代數的進一步發展
結語
擴展閱讀
三 約翰·納皮爾(1550—1617)
對數發明者
發明傢和神學傢
巫師的傳言
納皮爾算籌對乘法運算的幫助
方便計算的對數
為世界所贊譽的對數
其他的數學貢獻
結語
擴展閱讀
四 皮埃爾·德·費馬(1601—1665)
現代數論之父
業餘數學傢
解析幾何的起源
微積分的基本思想
概率論的基礎
確立瞭現代數論基礎的素數及整除性問題
用乘方的和錶示數
結語
擴展閱讀
五 布萊茲·帕斯卡(1623—1662)
概率論的共同創立者
在射影幾何上的發現
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計算機器
關於真空和氣壓的實驗
概率論的基礎及算術三角形
對鏇輪綫的研究重新活躍瞭帕斯卡對數學的興趣
結語
擴展閱讀
六 艾薩剋·牛頓爵士(1642—1727)
微積分、光學和重力
教育和早期生活
無窮級數和一般的二項式定理
流數法引入瞭微積分學的形式化理論
其他的數學論著
光學的新理論
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數學和物理學之外的活動
結語
擴展閱讀
七 戈特弗裏德·萊布尼茨(1646—1716)
微積分的共同創立者1
傢庭與教育1
在皇傢贊助人府上的任職1
微積分的通用理論l
其他數學發現1
哲學、動力學及神學l
結語l
擴展閱讀
八 萊昂哈特·歐拉(1707—1783)
18世紀的頂尖數學傢
學生時代,1707—1726
早期:聖彼得堡科學院,1727—1741
中期:柏林科學院,1741—1766
迴到聖彼得堡科學院,1766一1783
結語
擴展閱讀
九 瑪麗亞·阿涅西(1718—1799)
數學的語言學傢
早期傢庭生活
《分析講義》
對《分析講義》一書的反應
“阿涅西的女巫”
數學之後的第二生涯
結語
擴展閱讀
十 本傑明·班尼剋(1731—1806)
早期的非裔美國科學傢
煙農
木鍾
多種興趣
天文學傢
測繪哥倫比亞特區
1792年年曆
專業的年曆作者
榮譽和紀念
結語
擴展閱讀

《古代數學先驅》
前言
鳴謝
閱讀提示
一 泰勒斯(約公元前625-公元前547年,米利都學派)
對幾何理論最早的證明
早年生活
自然哲學傢
對數學定理最早的證明
天文學中的發現
彆齣心裁解決實際問題
關於泰勒斯的傳說
結語
擴展閱讀
二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60-公元前480年,薩默斯學派)
證明瞭直角三角形定理的古希臘人
第一個學生是花錢請來學習的
神學與數學交織的畢達哥拉斯學會
對數論的最早研究
音樂和天文學中的比率
畢達哥拉斯定理
無理數
5種正多麵體
結語
擴展閱讀
三 歐幾裏得(約公元前325-公元前270年,亞曆山大學派)
使數學變得完整而有序的幾何學之父
數學教授
《幾何原本》
《幾何原本》的原創結論
歐幾裏得方法受到的批評
平行綫公設
歐幾裏得的其他著作
結語
擴展閱讀
四 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一公元前212年,敘拉古學派)
幾何方法的改進者
實用機械的發明者
利用內接和外切多邊形求圓周率的近似值
窮竭法估算麵積和體積
富有創意的問題解決者
對大數的研究
結語
擴展閱讀
五 希帕提亞(約370-415年,亞曆山大學派)
第一位女數學傢
“完美”的人
對數學經典的注釋
著名的教師、哲學傢和科學傢
被殘忍地殺害
結語
擴展閱讀
六 阿裏耶波多(476-550年)
從字母錶示數字到地球的自轉
《阿裏耶波多曆數書》(阿裏耶波多的論著)
算術的方法
幾何的技法
正弦值錶
代數學的進步
天文學理論
第二本天文學論著
結語
擴展閱讀
七 婆羅摩笈多(598-668年)
數值分析之父
《婆羅摩修正體係》(梵天天文學體係的改進)
算術上的革命
新的幾何學方法
代數學的方法
第二本天文學論著
結語
擴展閱讀
八 阿布-賈法爾-穆罕默德-伊本-穆薩-花剌子米(約800-847年)
代數學之父
早年的生活
代數學方麵的文章
關於算術的文章
天文學錶格
地理學作品
相對次要的作品
結語
擴展閱讀
九 奧馬·海亞姆(約1048-1131年)
數學傢、天文學傢、哲學傢和詩人
早年生活
關於算術、代數和音樂的早期作品
三次方程的幾何解答
曆法的改良
平行綫和比例
哲學作品
魯拜詩集(四行詩)
結語
擴展閱讀
十 列奧納多·斐波那契(約1175-1250年)
印度-阿拉伯記數法在歐洲
早年生活
印度一阿拉伯記數係統
《算盤書》(Liber Abaci)
斐波那契數列
數學比賽
《平方數之書》(Liber Quadratorum)
其他著作
結語
擴展閱讀











































《數學的奠基者》
前言
鳴謝
閱讀提示
一 瑪麗-索菲·熱爾曼(1776-1831)
素數和彈性領域的發現
早期教育
勒布朗先生
索菲·熱爾曼素數
費馬最後定理
振動麯麵
哲學著作
結語
擴展閱讀
二 卡爾·弗裏德裏希·高斯(1777-1855)
數學“王子”
少年神童
最小二乘和二次互反律
大學生涯
算術學研究
天文學
學術紛爭
大地測量學和微分幾何
磁學與電學
其他發現
結語
擴展閱讀
三 瑪麗·費爾法剋斯·薩莫維爾(1780-1872)
19世紀的科學“女王”
蘇格蘭的早期生活
接觸數學
第一次婚姻與獨立
第二次婚姻和科學生涯的開端
創作第一本著作
帶來榮譽和認可的第二本著作
移居意大利
多産的一生走嚮尾聲
結語
擴展閱讀
四 尼爾斯·亨利剋·阿貝爾(1802-1829)
橢圓函數
傢庭生活和教育
代數方程的根式可解性
廣義二項式定理
橢圓函數
為數學分析建立嚴格性
逝世與遺産
結語
擴展閱讀
五 埃瓦裏斯特·伽羅華(1811-1832)
群論的革命性創始人
尋找五次求根公式
失望與挫摺
齣版著作
政治革命者
入獄
決鬥
數學傢們認識到伽羅華工作的重要性
結語
擴展閱讀
六 奧古斯塔·艾達·洛夫萊斯(1815-1852)
第一個計算機程序員
早期生活和教育
巴比奇差分機和分析機
洛夫萊斯關於分析機的著作
後期活動
結語
擴展閱讀
七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
基於統計學的健康護理
對護理和數學的興趣
剋裏米亞戰爭期間的護理
戰爭死亡率的統計學分析
促進國際衛生保健
結語
擴展閱讀
八 格奧爾格·康托(1845-1918)
集閤論之父
傢庭生活與教育
分析與數論研究
集閤論的誕生
連續統假設
子集定理、超窮算數和悖論
結語
擴展閱讀
九 桑婭·柯瓦列夫斯基(1850-1891)
女性先驅數學傢
早期數學影響
在德國學習數學
微分方程的重要發現
數學教授
關於光波的研究
關於柯瓦列夫斯基陀螺鏇轉的獲奬成果
小說傢和戲劇作傢
結語
擴展閱讀
十 亨利·龐加萊(1854-1912)
博學多纔的數學傢
早期生活和教育
自守函數
代數拓撲
其他數學領域的貢獻
物理學貢獻
研究方法和通俗科學
結語
擴展閱讀


《現代數學偉人》
前言
鳴謝
閱讀提示
一 戴維·希爾伯特(1862—1943)
新世紀的數學難題
早年
不變量論
代數數論
幾何
20世紀的數學難題
分析和理論物理
數學的基本原理與無限
戰爭與退休
結語
擴展閱讀
二 格蕾絲·西斯霍姆·楊(1868—1944)
數學閤作
早期生活及教育
生活和事業的伴侶
關於無窮導數的獨立工作
最後的日子
結語
擴展閱讀
三 瓦茨瓦夫·謝爾賓斯基(1882—1969)
數論與波蘭數學學校
在數論上的早期工作
關於集閤論的研究
波蘭數學學校
有關數論的進一步研究
結語
擴展閱讀
四 艾米麗·艾米·諾特(1882—1935)
抽象代數學傢
早年
不變量論
職位掙紮
理想理論
國際影響
非交換代數
榮譽和贊賞
在美國的最後日子
結語
擴展閱讀
五 斯瑞尼瓦薩爾·愛金格爾·拉馬努金(1887—1920)
印度數論學傢
社會影響
筆記本歲月,1904—1914
留學英國,1914—1919
迴到印度,1919一1920
結語
擴展閱讀
六 諾伯特·維納(1894—1964)
控製論之父
神童
調和分析
戰爭年代的研究
控製論
結語
擴展閱讀
七 約翰·馮·諾依曼(1903—1957)
科學和技術中的數學
早年的集閤論研究
量子理論
博弈論
算子理論
原子武器與核能
計算機結構和數值分析
自動機理論
結語
擴展閱讀
八 格蕾絲·莫瑞·霍珀(1906—1992)
計算機軟件的開拓者
早年生活和教育
編程和調試馬剋係列計算機
編譯器和COBOL編程
迴到海軍
結語
擴展閱讀
九 阿蘭·圖靈(1912—1954)
現代計算之父
教育和中心極限定理
圖靈機的引人
破譯德國海軍密碼
ACE和MADAM計算機工程
人工智能的圖靈測試
生物生長中的數學思想
結語
擴展閱讀
十 保羅·艾迪斯(1913—1996)
旅行研究夥伴
聰明的艾迪斯
第一篇研究論文
共同的研究閤作
四處遊曆的數學傢
豐富的數學貢獻
怪纔
結語
擴展閱讀


《前沿數學傢》
前言
鳴謝
閱讀提示
一 硃麗亞·羅賓遜(1919—1985)
數論和數學邏輯的發現
數學學子
代數中的決策問題
博弈論與政治學
希爾伯特的第十個問題
專業領域中的榮譽和貢獻
結語
擴展閱讀
二 恩內斯特·威爾金斯(1923— )
數學傢、科學傢和工程師
早期成就
數學教授
科學傢和工程師
伽馬射綫
重返教授崗位
暫時退休
結語
擴展閱讀
三 約翰·納什(1928— )
獲得諾貝爾奬的博弈理論傢
早年教育
博弈論的革命
流形和流體流動的研究
與妄想型精神分裂癥作鬥爭
獲得諾貝爾奬
結語
擴展閱讀
四 約翰·H. 康威(1937— )
“生命遊戲”的創造者
幾何難題和有限群
“生命遊戲”
數字分析
球體、點陣和編碼
結語
擴展閱讀
五 斯蒂芬·霍金(1942— )
關於黑洞的數學
早期教育
對黑洞的研究
霍金輻射和信息悖論
物理學的終結和無界猜想
普及科學
科學傢的科學
結語
擴展閱讀
六 丘成桐(1949— )
微分幾何的錶麵
莘莘學子
微分幾何開放性問題的解決
多麵屬性分析
近期的幾何學研究
結語
擴展閱讀
七 金芳蓉(1949— )
網絡數學教授
求學數學
應用數學傢
電信網絡和算法
學術研究員
光譜圖論和網絡數學
結語
擴展閱讀
八 安德魯-懷爾斯(1953— )
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數論理論傢
對數學的早期興趣
對橢圓麯綫的研究
模型和伊瓦薩瓦理論
證明費馬大定理
費馬之後的研究
結語
擴展閱讀
九 英格利德·多比希(1954— )
用小波建立圖像模型
早期經曆和教育
對量子物理的研究
多比希小波
數字圖像的壓縮
對波錶達的繼續研究
結語
擴展閱讀
十 莎拉·弗朗納瑞(1982— )
編譯密碼學的新算法
解智力題
參加科學展覽的密碼項目
凱勒喑爾瑟密碼算法
愛爾蘭年度青年科學傢
大學和職業生活
結語
擴展閱讀

精彩書摘

  《數學天纔的時代》
  艾薩剋·牛頓爵士(SirIsaacNewton)在數學、光學和物理學方麵作齣瞭重要的發現,為這3個學科一個世紀之內的研究指明瞭方嚮。他的流數法統一瞭之前的數學傢的工作,並且建立瞭微積分學的廣義理論。通過對棱鏡、透鏡和反射式望遠鏡的實驗,他為光學和光的本性理論建立瞭新的原理。
  他用公式闡明瞭運動的3個定理,證明瞭萬有引力定律。他對科學理論的實驗和數學基礎的強調改變瞭科學研究的本質。
  教育和早期生活牛頓齣生在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附近的伍爾索普莊園,自傢的農場裏。使用當時的日曆,他的生日是1642年12月25日。這個日期在現在通行的:大部分歐洲國傢1581年開始使用,但英國遲至1752年纔開始使用的格裏高利曆中是1643年1月4日。他的父親艾薩剋是一位沒受過教育但生意興隆的農場主,在他齣生之前幾個月逝世。在牛頓3歲的時候,他母親漢娜·艾斯庫隨她的新丈夫巴拿巴·史密斯牧師搬去北威瑟姆,將她的孩子留給外祖父母詹姆士和瑪傑裏看護。
  作為一個孤獨的孩子,牛頓用畫建築草圖和製作模型來打發時間。他製作的模型包括老鼠驅動的風車、搖把推進的四輪馬車等。
  12歲的時候,在本地的兩所走讀學校念過書的牛頓被格蘭瑟姆的國王學校錄取。在那裏他隻是偶爾顯現齣他的學術前途。當牛頓的繼父於1656年逝世之後,守寡的母親帶著和他繼父所生的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迴到伍爾索普,讓牛頓退學迴傢幫助管理農場,牛頓在這個工作上沒有錶現齣任何天資或是興趣。在1660年,他迴到瞭學校,跟校長約翰·斯托剋斯住在一起,完成他最後一年的學業。
  1661年6月,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雖然他想要得到一個法學學位,但是他發現自己對哲學、自然科學和數學更感興趣。在他的幾本筆記本(其中一本名為《某些哲學問題》(Quaestionesquaedamphilosophiae))中,他記錄下瞭與影響過他的書有關的一些思想,以及在哲學、自然科學和數學3個領域中的原創性想法。
  1664年,牛頓被選為大學公費生,得到瞭一份為期4年資助他拿到碩士學位的奬學金。1665年4月,他完成瞭本科畢業論文,得到瞭學士學位。
  由於1665年6月暴發的瘟疫,學校停課18個月。
  牛頓迴到伍爾索普躲避瘟疫,度過瞭這段忙碌而富有創造力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裏他發展瞭他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麵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導緻瞭他最重要的3大發現——微積分的提齣、光學理論和引力理論。在1666年春天,他迴到大學,利用學校的數學圖書館查找資料,並且做瞭若乾關於光綫的實驗。盡管如此,他這段時期的大部分奠基性工作是在傢中農場做齣的。
  劍橋大學在1667年重新開課。牛頓迴到學校繼續學習。他成為三一學院的評議員(fellow)——一個隻要他待在學校,沒有結婚並且最終在政府部門任職,每年就會提供大約60鎊津貼的榮譽職位。他在1668年得到瞭碩士學位。第二年,伊薩剋·巴羅(IsaacBarrow)從教授位置上退休並成為國王的牧師,牛頓代替他成為劍橋大學第二任盧卡斯數學教授。這個職位給他提供瞭大約每年100鎊的附加收入,但要求他在學期中每星期至少授課一次,並每年嚮學校圖書館提交至少10份授課內容的講義。雖然他上的課學生齣席率經常不高(有一次他對著空教室講瞭15分鍾課),他在取得這份職位的前16年仍忠實地保管瞭關於光學、代數、數論、力學和引力的講稿。他保持瞭32年的評議員和盧卡斯教授的職位,並成功避開瞭在政府部門任職的要求。
  《前沿數學傢》
  硃麗亞·羅賓遜(Julia Robinson)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不是全職的大學教員,但是她在數論和數學邏輯方麵作齣瞭重大發現。她證明瞭環與場的決策問題定理,為數學邏輯作齣瞭貢獻。在數論上,她提齣瞭羅賓遜假設,證明瞭指數丟番圖方程的核心定理,這對解決希爾伯特的第十個問題至關重要。她是美國國傢科學院第一位女性數學傢,是美國數學學會的主席,並因其對數學的貢獻獲得麥剋阿瑟基金奬。
  數學學子 硃麗亞·霍爾·鮑曼(Julia Hall Bowman)、於 1919年12月8日齣生在美國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
  她的父親拉菲爾·鮑爾斯·鮑曼是機器和器械商,母親海倫·霍爾·鮑曼畢業於商學院。1922年母親去世後,硃麗亞和姐姐康斯坦斯就去瞭亞利桑那菲尼剋斯附近一個偏僻的小地方,和祖母住在一起。一年後,父親把生意轉手,和第二任妻子伊登尼亞·剋裏德堡一起搬到亞利桑那。1925年,他們一傢搬到加利福尼亞的洛馬角 (Point Loma)。硃麗亞在那裏上瞭小學,直到9歲的時候因為感染猩紅熱、風濕熱和舞蹈病而休學。她在一傢護理院躺瞭一年,然後在聖迭戈的新傢休養瞭一年。其問她跟著傢教學習,一周學習3個上午。12個月之內,她成功地掌握瞭5—8年級的課程。
  硃麗亞喜歡玩水槍和來福槍,也喜歡騎馬和藝術。除此之外,在高中和大學學習過程中,她對數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瞭。1936年從聖迭戈高中畢業時,她獲得瞭學校的數學奬、生物奬、物理奬以及科學通纔奬。16歲她進入聖迭戈國立學院,希望獲得數學教師的資格。然而,在數學史的課程中,她閱讀瞭埃瑞剋· 滕博爾·貝爾 (Eric Temple Bell)的《數學人》(Men of Mathematics)一書,由此對數學研究和數論著迷。大學3年級以後,她轉到瞭加利福尼亞伯剋利分校,開始瞭數學研究院的生涯。
  在伯剋利,她結識瞭許多數學學生和教授,他們給她很多的幫助。1940年,她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並進人伯剋利研究生院。她參加瞭數學傢兄弟會。研究生第一年的時候,她在俄羅斯統計學傢耶爾澤·奈曼(Jerzv Neyman)的伯剋利統計實驗室做實驗助手。
  1941年,她取得瞭數學碩士學位。她通過瞭公務員考試,本可以在華盛頓做一名夜間工作的初級統計員,但是她拒絕瞭這個職位,決定繼續深造。在研究生院的第二年,她獲得瞭助教的職位,教統計概論。1941年12月,她和拉菲爾·羅賓遜結瞭婚。他是她在伯剋利第一年教授數論的教授。大學的校規不允許夫妻在同一個院係任教,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硃麗亞·羅賓遜改做伯剋利統計實驗室一個軍事項目的研究助手,同時繼續旁聽研究生院的數學課。
  1948年,她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數學學刊》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上發錶瞭第一篇論文《論精確序列分析》(A Note on Exact Sequential Analysis)。這是她在統計實驗室研究的成果。在這篇論文中,她對前不久的序列數統計分析結果提齣瞭新的證明。
  ……

前言/序言


探索數學的奇妙宇宙:一套集智慧與啓迪於一體的經典讀物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渴望能有一扇窗,引領我們窺探那些塑造瞭人類文明、驅動著科學進步的基石——數學。今天,我們為您呈現的這套“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正是這樣一套精心打磨、充滿智慧的數學啓濛與進階讀物。它並非僅僅是枯燥的公式與定理的堆砌,而是將數學的魅力、曆史的演進、以及它在現實世界中的深刻應用,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娓娓道來,旨在點燃每一個讀者對數學的熱情,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以及發現數學之美的能力。 這套叢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鮮活的人物故事、深邃的曆史背景巧妙融閤。我們不再是從冰冷的教科書上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仿佛置身於數學大師們的思想殿堂,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經曆那些充滿靈感的瞬間、艱難的探索,以及最終的突破。從古希臘的幾何學先驅,到近代微積分的奠基者,再到現代數學的創新者,每一本書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嚮導,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感受數學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數學的優雅與力量:不止於計算 許多人對數學的印象停留在計算、公式和考試,似乎它隻是一個工具,與生活遙不可及。然而,這套叢書將徹底打破這種誤解。它揭示瞭數學作為一門“關於模式和結構的科學”的本質,以及它在理解世界、解決問題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例如,在關於幾何學的篇章中,你將不僅僅學習點、綫、麵、體,更會體會到歐幾裏得如何通過公理化的方式,構建瞭一個嚴謹而普適的幾何體係,這個體係至今仍是現代科學的基礎。你將看到,勾股定理不僅僅是a² + b² = c²,更是連接空間關係、影響建築設計、甚至是星體運動的深刻原理。叢書會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在自然界中,諸如花瓣的排列、雪花的晶體、甚至星係的鏇臂,都隱藏著數學的規律?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你將驚嘆於數學在描繪和預測自然現象上的強大能力。 在代數的世界裏,我們看到的不再是煩人的x和y,而是抽象思維的利器。叢書會闡述代數如何幫助我們建立通用模型,解決復雜的問題,以及為科學研究打開新的大門。從方程的求解到函數的關係,再到群論、環論等更抽象的數學結構,作者會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切的例子,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概念的精髓。你會發現,那些看似高深的代數工具,實則在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統計學等諸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微積分,更是被譽為“現代科學的語言”。這套叢書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解讀微積分的誕生與發展。你將瞭解到牛頓和萊布尼茨在獨立研究中如何發現瞭變化率的奧秘,以及積分和微分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概念如何統一起來,成為瞭描述連續變化世界最強大的工具。從物體運動的軌跡到經濟增長的趨勢,從物理學定律到生物學模型,微積分無處不在,它賦予瞭我們分析動態係統、預測未來趨勢的超凡能力。 數學大師們的傳奇人生:智慧與堅韌的交響 這套叢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它對數學史上各位巨匠的深入刻畫。我們不僅會瞭解他們的數學成就,更會走進他們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你會讀到古希臘哲學傢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信仰,以及他和他學派對數與和諧的獨特理解,他們的思想對西方哲學和科學産生瞭深遠影響。你還會跟隨阿基米德,這位古希臘最偉大的科學傢之一,看他是如何在戰場上運用他的智慧,又是如何在浴缸裏發現瞭浮力定律,他的思維方式和實驗精神至今仍是科學探索的典範。 接著,你將來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認識到伽利略如何在天文學研究中大膽運用數學工具,挑戰當時的主流觀點,並為後來的科學革命奠定基礎。你還將深入瞭解笛卡爾,這位偉大的哲學傢和數學傢,他如何將代數與幾何巧妙地結閤,開創瞭坐標幾何的新紀元,讓幾何問題可以通過代數方法解決,極大地推動瞭數學的發展。 當然,少不瞭17世紀的兩位數學巨匠——牛頓和萊布尼茨。叢書將詳細介紹他們各自獨立研究微積分的曆程,以及由此引發的曠日持久的“優先權之爭”。但這背後,更展現瞭他們非凡的洞察力、嚴謹的邏輯以及對真理不懈的追求。你還會瞭解到歐拉,這位數學史上産量最高的學者,他如何以驚人的速度和廣度,在幾乎所有的數學分支都留下瞭深刻的印記,他的符號體係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高斯,這位“數學王子”,他的成就覆蓋瞭數論、代數、幾何、統計等多個領域。叢書將帶領你領略他年少時的驚人天賦,以及他嚴謹而深刻的研究方法,他的工作深刻地影響瞭後世的數學發展。 而到瞭近代,你將認識到黎曼,他如何將幾何學推嚮瞭新的高度,他的黎曼幾何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瞭理論基礎。你還將瞭解到康托爾,這位集閤論的奠基者,他開創性的工作挑戰瞭傳統的數學觀念,雖然曾一度遭受質疑,但最終被證明是現代數學的基石之一。 這些數學大師們,他們並非生來就擁有無盡的智慧,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深刻的思考、以及麵對挫摺時的堅韌,纔最終抵達瞭數學的巔峰。他們的故事,是對所有學習者最鼓舞人心的篇章。 數學思維的培養:解決問題的通用語言 在這套叢書中,我們不僅僅是在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數學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核心在於: 邏輯嚴謹性: 數學要求每個步驟都有嚴密的邏輯支撐,不容許任何含糊不清。通過閱讀,讀者會潛移默化地培養起清晰的邏輯鏈條,學會如何進行嚴密的推理。 抽象與建模: 數學能夠將現實世界的問題抽象化,轉化為模型進行分析和求解。讀者將學會如何從復雜現象中提取關鍵要素,建立數學模型,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模式識彆: 數學是關於模式的科學。通過觀察和分析,讀者將培養識彆不同領域中潛在模式的能力,這有助於理解事物之間的聯係,發現規律。 精確性與量化: 數學強調精確的定義和量化的描述。讀者將學會如何用精確的語言錶達思想,並運用數據和計算來驗證觀點。 創新與探索: 數學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和探索。這套叢書將展現數學傢們如何挑戰舊有觀念,提齣新穎的理論,從而激勵讀者保持好奇心,敢於探索未知。 這些數學思維的能力,不僅在學術研究中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的決策、工作的分析、甚至人際交往中,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通用的解決問題的語言,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世界,更有效地應對挑戰。 一套值得珍藏的讀物 “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是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珍貴讀物。它適閤對數學充滿好奇的學生,也適閤渴望提升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更是所有希望理解世界運行規律的讀者不可錯過的選擇。 這套書的裝幀精美,內容翔實,圖文並茂,閱讀體驗極佳。每一冊都經過精心策劃,力求將復雜的數學概念以最易懂、最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扇通往數學殿堂的堅實橋梁,帶領你一步步深入探索,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 當我們翻開這套書,我們不僅僅是在閱讀,更是在與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傢對話,在感受數學思想的流淌,在汲取解決問題的智慧。它將點亮你對數學的全新認知,讓你看到數學不僅僅是冰冷的符號,更是連接萬物的語言,是理解宇宙奧秘的鑰匙。 無論你是初次接觸數學,還是已經有一定基礎,這套“美國科學書架·數學大師係列”都將為你帶來一次難忘的數學之旅。它將激發你的潛能,拓展你的視野,讓你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擁有更強大的思維武器。這是一套值得您細細品味、反復閱讀,並世代珍藏的經典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對這套書的期待值一開始是挺高的,但實際閱讀下來,體驗還是有些復雜的。它在某些章節的處理上,確實展現齣瞭大傢風範,那種對復雜問題的洞察力和梳理能力讓人佩服。比如,在講解某個微積分定理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接拋齣證明,而是先用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背後的直覺講透,這一點非常加分。然而,我發現它在一些基礎概念的過渡上處理得略顯倉促。對於一個數學基礎不是那麼牢固的人來說,可能需要頻繁地查閱其他資料來補全中間缺失的邏輯跳躍。這套書的優點在於深度,但有時這種深度也成瞭理解的門檻。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針對不同學習階段讀者的引導性說明,而不是全部都以一個很高的起點來要求讀者。不過,瑕不掩瑜,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渴望挑戰思維極限的讀者,這套書絕對能帶來不小的啓發。

評分

很久沒有讀到讓人有“醍醐灌頂”感覺的數學讀物瞭。這套書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敘事方式。作者仿佛在和你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而不是在進行單嚮的灌輸。我注意到書中的插圖和圖錶都經過精心設計,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裝飾,更是輔助理解的關鍵工具。尤其是在解釋空間幾何和拓撲學概念時,那些三維圖示的清晰度簡直令人贊嘆,極大地減輕瞭我的想象負擔。我過去總是覺得某些數學分支遙不可及,但讀完這幾冊後,感覺自己好像被帶上瞭一個高倍望遠鏡,看到瞭更廣闊的數學世界。唯一的建議是,如果能在配套的電子資源中增加一些互動式的模擬演示,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數學這東西,動手實踐的意義不亞於閱讀。但就紙質書的呈現而言,這套書已經做到瞭教科書級彆以上的享受。

評分

這套書剛拿到手,光是看到那個封麵設計,我就覺得挺有誠意的。特彆是那個“美國科學書架”的標識,讓人感覺這套書的學術背景應該很紮實。我最近在找一些能真正深入淺齣講解數學概念的書,畢竟很多傳統教材要麼太晦澀,要麼又太過膚淺,抓不住重點。這套書的整體排版和印刷質量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覺得物有所值。我翻看瞭一下目錄,發現它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一些更前沿的應用,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尤其欣賞它沒有那種死闆的公式堆砌,而是努力去構建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對於我這種需要不斷復習和拓展知識麵的讀者來說,這樣的組織方式是最好的。我希望能通過它建立起更係統、更直觀的數學思維,而不是僅僅記住幾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從初步接觸的感覺來看,這套書很有潛力成為我書架上常備的工具書。

評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瞭解到這套書的,當時正在為一個項目研究相關的數學模型。我最看重的是書籍的實用性和前瞻性。這套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像是一張詳盡的“地圖”,清晰地標示齣各個數學分支之間的相互聯係。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那些“思考題”,它們不是那種可以直接套公式的題,而是需要你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解決的開放性問題。這種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正是我在尋找的。很多科普讀物為瞭追求易懂,犧牲瞭嚴謹性,但這套書似乎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它在保持數學嚴謹性的同時,通過精妙的論述,讓原本冰冷的數字也變得“活”瞭起來。對於希望將數學理論應用於實際工程或科學研究的朋友們,這絕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評分

我是一個對數學史和數學思想演變非常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購買這套書,主要是想瞭解現代數學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其宏偉殿堂的。我驚喜地發現,這套書不僅講解瞭“是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些理論是如何在曆史長河中被提齣、被爭論、最終被接受的。它巧妙地將數學發展與當時的科學背景、哲學思潮聯係起來,讓學習過程充滿瞭人文色彩。閱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工具書的枯燥感,更像是在閱讀一部波瀾壯闊的知識史詩。書中的案例選擇也體現瞭作者的匠心,很多是教科書中不常齣現的、但卻極具啓發性的經典案例。對我而言,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數學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引導我去探究那些隱藏在公式背後的智慧和人性光輝。這套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數學學習範疇。

評分

好書

評分

........................

評分

書籍灰塵很重

評分

送貨速度一流,快遞小哥服務態度好,就是外包裝有破損一直沒有徹底解決。

評分

封麵有點舊-相當舊,不過內容還可以

評分

數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評分

我嗚嗚嗚嗚

評分

活動買的,一堆摺扣後相當實惠,書的質量也很好。

評分

貨真價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