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1版曾入選2008年新聞齣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齣版工程。作者為關節鏡外科和運動醫學領域知名專傢,技術領先、獨具特色。《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二版)》是在總結瞭近萬颱手術經驗的基礎上,對第1版進行梳理精練,刪去少用和無難度技術,優化實用且有效技術,增加手術視頻。不僅圖文並茂,更讓讀者身臨其境現場觀摩名傢手術。
內容簡介
自第1版麵世8年來,作者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跨越自我,積纍瞭近萬颱手術的經驗,在關節鏡外科和運動醫學領域形成瞭自己的特色,保持領先地位。此次再版秉承初衷,以膝關節功能重建為宗旨,不拘泥於組織結構的解剖修復,通過一係列特色技術和方法,達到恢復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和運動功能的目的。全書共15章,附圖220餘幅、手術視頻二維碼15個,以膝關節各組韌帶損傷、半月闆損傷和髕股關節紊亂的治療為主,詳述瞭膝關節人工關節置換以外的幾乎所有的功能重建技術;同時還介紹瞭治療骨科常見病——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關節鏡下關節成形技術,以及膝關節嚴重創傷後遺癥——關節僵硬的微創手術治療。《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二版)》雖未包羅萬象,但卻是作者傾囊而授,介紹的是臨床證明實用而且有效的技術。並且在第1版的基礎上,縮減瞭綜述類內容,刪去瞭已經很少使用和無難度的技術,使全書內容更加精練實用;調整瞭內容結構,條理清晰,步驟明瞭;增加瞭手術視頻,更加直觀,使讀者能身臨其境觀摩名傢手術。《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二版)》是關節鏡醫師進一步學習、提高技術不可錯過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趙金忠,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鏡外科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國際關節鏡外科雜誌Arthroscopy和北美運動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通訊編委,北美關節鏡外科協會(AANA)和ISAKOS會員。1989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醫學係,1995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畢業至今於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工作。1998~2002年曾先後於奧地利、德國、韓國進修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2000年開始專門從事關節鏡外科和運動醫學方麵的工作,2002年創立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關節鏡外科,2010年創立瞭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並於2014年成功成為國傢級重點專科。研究方嚮為關節鏡技術在疑難關節傷病中的應用,以膝關節穩定性重建和復雜肩關節病損的功能重建為主要特色。2001年入選上海市“醫苑新星”培養計劃。曾獲得過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奬三等奬、上海市醫學科技奬三等奬、上海市科技進步奬三等奬。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關節鏡外科上榜名醫。主編齣版的第一版《膝關節重建外科學》2008年入選新聞齣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齣版工程,主持編譯瞭國際著名肩關節鏡外科專傢Burkhart博士的《肩關節鏡手術技術》。發錶有關自己特色臨床技術的SCI論文30餘篇。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餘名。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自體移植物的切取和準備
第一節 半腱肌肌腱的切取
第二節 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的同時切取
第三節 腓骨長肌肌腱前半部的切取
第四節 自體肌腱的準備
第二章 前交叉韌帶重建
第一節 前交叉韌帶的解剖和生物力學
第二節 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指徵、時機及方法選擇
第三節 經脛骨隧道解剖單束重建前交叉韌帶
第四節 等長單束重建前交叉韌帶
第五節 前交叉韌帶部分損傷的單束重建
第六節 8股膕繩肌肌腱經脛骨隧道解剖雙束重建前交叉韌帶
第七節 8股膕繩肌肌腱經脛骨隧道非解剖雙束重建前交叉韌帶
第八節 前交叉韌帶重建時單純縫綫固定技術
第九節 保留殘留縴維的前交叉韌帶雙束重建
第十節 前交叉韌帶聯閤前外側結構重建
第十一節 前交叉韌帶翻修手術
第三章 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急性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的關節鏡下復位固定
第三節 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不愈的關節鏡下復位固定
第四節 兒童前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的手術治療
第四章 後交叉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後交叉韌帶加強術
第三節 不保留殘存縴維單束重建後交叉韌帶
第四節 保留殘存縴維的後交叉韌帶單束重建
第五節 不保留殘存縴維的後交叉韌帶雙束重建
第六節 保留殘存縴維的後交叉韌帶雙束重建
第五章 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摺的關節鏡下縫綫綁紮固定
第三節 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斷裂閤並撕脫骨摺的關節鏡治療
第六章 膝關節內側結構損傷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膝關節後內側韌帶結構加強術
第七章 膝關節後外側韌帶結構損傷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單根遊離肌腱條重建膝關節後外側韌帶結構
第三節 自體股二頭肌長頭肌腱重建膝關節後外側韌帶結構
第八章 膝關節脫位或多嚮不穩的治療
第一節 膝關節脫位治療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急性膝關節脫位的檢查和治療
第三節 陳舊性固定性膝關節脫位的治療
第四節 膝關節四組韌帶損傷的同時重建
第九章 半月闆損傷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半月闆損傷的治療策略
第二節 半月闆損傷的手術方法
第十章 髕股關節紊亂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膝前痛的産生機製
第二節 髕骨脫位或髕骨不穩診治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成人髕骨脫位的常用手術方法
第四節 規避骺闆的髕骨脫位的手術治療
第五節 單發性髕股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策略
第六節 低位髕骨的診斷和治療
第十一章 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及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
第二節 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的手術治療
第十二章 關節鏡下關節成形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
第十三章 脛骨平颱骨摺的關節鏡輔助治療
第十四章 脛骨近端斜形截骨術
第十五章 膝關節僵硬的手術治療
第一節 屈膝障礙性膝關節僵硬的手術治療
第二節 伸膝障礙性膝關節僵硬的手術治療
前言/序言
《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二版)》是一部全麵而深入探討膝關節疾病診斷、治療及手術技術的權威著作。本書旨在為臨床醫生、外科醫生、研究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一個詳盡的學習和參考平颱,以期提高膝關節疾病的治療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書的編排結構嚴謹,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層層遞進,內容覆蓋廣泛。第一部分著重於膝關節的解剖學、生物力學以及相關影像學檢查。詳細闡述瞭膝關節的骨骼、韌帶、半月闆、軟骨及滑膜等組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為理解疾病的發生和手術原理奠定堅實基礎。影像學部分則深入介紹瞭X綫、CT、MRI等診斷技術的應用,指導讀者如何準確識彆病竈,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並為術前規劃提供依據。 第二部分深入剖析瞭膝關節常見疾病的發病機製、臨床錶現及保守治療方法。涵蓋瞭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半月闆損傷、韌帶損傷(如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髕股關節疾病、膝關節感染以及關節內腫瘤等。對於每一種疾病,都進行瞭詳細的病因分析,並著重介紹瞭非手術治療的各種選擇,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注射療法以及康復訓練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係統性地介紹瞭各類膝關節重建手術的原則、技術要點、適應證、禁忌證、術中注意事項及術後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 關節鏡手術:本書詳細闡述瞭膝關節鏡手術在半月闆修復與切除、韌帶重建(尤其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關節清理、遊離體取齣等方麵的應用。強調瞭手術入路的優化、器械的選擇、操作技巧的熟練度以及對關節內結構的精細保護。 關節置換手術:該部分對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和單髁關節置換術(UKA)進行瞭詳盡論述。從術前評估、假體選擇、截骨技術、假體安放、力綫復位到術後康復,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瞭深入的講解。對於不同類型的關節炎、不同假體係統以及復雜病例的處理,如翻修手術,也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指導。 韌帶重建手術:針對不同部位的韌帶損傷,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重建技術,包括自體移植物(如髕腱、膕繩肌肌腱)和異體移植物的使用,以及骨隧道定位、移植物固定等關鍵技術。 半月闆修復與移植:除瞭關節鏡下的半月闆修補術,本書還介紹瞭半月闆移植的適應證、技術和預後。 其他重建手術:還包括髕股關節穩定手術、膝關節周圍骨贅切除術、以及復雜創傷後的重建手術等。 第四部分聚焦於膝關節術後的康復與功能恢復。強調瞭個體化的康復計劃的重要性,包括術後早期活動、疼痛管理、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度恢復、平衡協調訓練以及重返運動等各個階段的康復策略。書中提供瞭詳細的康復流程和各種康復器械的使用指導,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第五部分則關注膝關節重建手術的並發癥防治和處理。詳細列舉瞭術後感染、假體鬆動、血栓栓塞、神經血管損傷、關節僵硬、疼痛持續等常見並發癥,並提供瞭預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第六部分展望瞭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如機器人輔助手術、3D打印技術在假體設計和規劃中的作用、生物再生技術等。 本書的特點在於其內容的全麵性,幾乎涵蓋瞭膝關節重建外科的所有重要方麵;臨床實用性強,緊密結閤臨床實際,提供瞭大量手術技巧和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又有詳盡的手術步驟;圖文並茂,大量的插圖、示意圖和X綫、MRI影像圖片,有助於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技術和病理。 《膝關節重建外科學(第二版)》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部指導實踐的操作指南,能夠幫助外科醫生在麵對復雜的膝關節疾病時,做齣更精準的診斷,選擇更恰當的治療方案,並實施更安全有效的手術,最終造福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