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海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获奖作品,“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与命运之神抗争的硬汉精神,深深鼓舞着亿万读者影响世界的百部经典之一。
《我的心灵藏书馆:老人与海(英文注释版)》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
★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即使面对残酷的失败、不可逆转的命运、依然保持人的尊严、勇气与胜利者的风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师队注释
★注释版让你读懂原著
★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藏书之爱。
《我的心灵藏书馆:老人与海(英文注释版)》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丛书大部分参考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Classics)和英国华兹华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Classics)两种版本进行校对。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师选编,本本热销。本套丛书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师从浩如烟海的名著世界中精选而出,并由资深翻译教授陈德彰寄语推荐。精选名著本本热销,风靡世界数十年,尤其适合热爱英文原版名著的广大青年读者朋友阅读。
◆注释,精确理解原版英文名著。本套丛书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师名师团队注释。文化背景详细注释,词汇短语详细说明,包含所有4级以上的难点词汇,使阅读毫无障碍。另外对文中的长句、难句、复杂句进行了重点分析解释,并提供译文,使英语学习者读懂名著,理解名著,爱上名著。
内容简介
圣地亚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与名叫马洛林的小男孩是忘年交。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之后,一日,两人相约出海。那天运气极好的两人很快就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原以为能就此返航的两人没想到捕获的大鱼却引来了鲨鱼的围攻,猛烈的进攻似乎咄咄逼人般胁迫圣地亚哥放弃到手的大鱼。而老渔夫也并没有示弱。即便一条肥美的大鱼只被鲨鱼啃食得只剩骨架,圣地亚哥也没有放弃这条来之不易的大鱼。
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迷途一代”标杆人物。他开创的“冰山理论”和极简文风,深深影响了马尔克斯、塞林格等文学家的创作理念。他单脚站立写作,迫使自己保持紧张状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老人与海》先后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文坛硬汉,更是反法西斯斗士。二战中,他在加勒比海上搜索德国潜艇,并与妻子来到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1961年,他用猎枪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孙致礼教授,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首席教授(将军级)、博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组组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委员会会员,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曾荣获总参谋部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教授孜孜不倦教书育人40余载,桃李满天下。在教学之余,孙教授笔耕不辍,一直从事英汉文学翻译及翻译研究活动。迄今为止,孙教授已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30余部,出版专著2部,编著英汉翻译教材1部,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等外语类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计约600万字。孙教授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我国翻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由于他精湛的小说艺术——这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中有充分表现——同时还由于他对当代文体的影响。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语
★《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
★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很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份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
——台湾学者陈人孝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当代知名作家王小波
★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挚爱的一本,希望大家都看看这本书,看了可以对我们这个时代增加一点信心。
——张爱玲
★奖励其大师级的叙事艺术,新近体现在《老人与海》中,以及其对当代文体的影响。
——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精彩书摘
《老人与海(买一赠一 套装共2册)》: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一条小船上打鱼的老人,现已出海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捉到。头四十天,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老人还没钓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便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极端salao,就是说倒霉透顶,那孩子便照他们的吩咐,上了另一条渔船,头一个星期就捕到三条好鱼。
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划着空船回来,心里很难受,总要走下岸去,帮他拿卷起的钓绳,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打着补丁,卷起后看上去像是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又瘦又憔悴,后颈上凝聚着深深的皱纹。两边脸上长着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晒成的良性皮肤瘤。褐斑顺着两腮蔓延下去,由于常用绳索拉大鱼的缘故,两手都留下了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全都像没有鱼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年深月久。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是老迈的,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跟海一个颜色,喜盈盈的,从不认输。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停船的地方爬上岸时,孩子对他说。“我又能跟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一些钱。”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孩子很爱他。
“别,”老人说。“你跟了一条交好运的船。就跟下去吧。”
“可是你该记得,你有一回接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接着我们有三个星期天天都逮到大鱼的。”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信不过而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个孩子,不能不听他的话。”
“我知道,”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没多大信心。”
“是的,”老人说。“可是我们有。是不是?”
“是的,”孩子说。“我请你到露台酒店喝杯啤酒吧,然后把东西拿回家。”
“干吗不?”老人说。“都是打鱼的嘛。”
他们坐在露台酒店,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另外一些上了年纪的渔夫望着他,心里很难过。但是他们并不流露出来,只是客气地谈论海流,谈论钓绳投人水中的深度、持续不变的好天气以及他们的见闻。当天交了好运的渔夫都已回来,把他们的马林鱼剖开,横放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头由两个人抬着,踉踉跄跄地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着冷藏车把它们送往哈瓦那的市场上。捕到鲨鱼的渔夫们把鲨鱼送到海湾对面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带钩的滑车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一条,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从海港那边的鲨鱼加工厂飘来一股腥味;但今天只有一点淡淡的气息,因为风转向了北方,后来又渐渐平息,露台上和煦宜人。
“圣地亚哥,”孩子说。
“唉,”老人说。他握着酒杯,想着多年前的事情。
“我去弄点沙丁鱼来给你明天用好吗?”
“别。你去打棒球吧。我还能划船,罗赫略会替我撒网的。”
“我很想去。我即使不能跟你一起打鱼,也想替你做点事儿。”
“你给我买了一瓶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大人了。”
“你头一回带我上船时,我有多大?”
“五岁,那天我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拖上船,它差一点把船撞得粉碎,你也差一点送了命。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叭哒叭哒地直扑打,船上的坐板给打断了,还有你拿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直往船头上推,那儿放着湿漉漉的钓绳卷,我觉得整条船都在颤抖,听到你噼里啪啦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在砍倒一棵树,我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当真记得那回事呢,还是我告诉你的?”
“打从我们头一回一起出海的时候起,什么事儿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常年日炙、充满自信和慈爱的眼睛望着他。
“你要是我的孩子,我就会带你出去闯一闯,”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妈妈的孩子,你又跟了一条交好运的船。”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上哪儿去弄四份鱼饵来。”
……
前言/序言
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西郊的橡树园镇。他父亲是医生,酷爱钓鱼、打猎,母亲则爱好音乐、美术。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海明威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摆弄枪支,常到密执安州北部的树林地带打猎、钓鱼。上高中时,海明威热衷于参加学校的拳击、足球等体育运动,同时还参加学校的演讲协会和乐队,并向校报、校刊积极投稿,很早就显示出他在体育和写作方面的才华。17岁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没有顺从父母要他上大学的愿望,跑到堪萨斯城应征入伍,因年龄问题遭到拒绝后,他到该市的《星报》当记者,并把自己的年龄增加了一岁。当记者期间,海明威不仅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还学会了怎样撰写简洁有力的新闻报道,为他以后文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8年5月,海明威报名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6月随救护队开赴欧洲战场,来到意大利当救护车司机,7月8日被炮弹炸伤双腿,住进米兰一家医院。经过十多次手术,他的腿伤终于治愈,便带着一只铝膝盖和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两枚勋章,加入了意大利陆军。然而,战争给他心灵造成的创伤是永远难以愈合的,加上他在意大利疗养期间爱上了一位美国护士,可这位护士战后却嫁给了他人,使海明威越发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刺激。
1919年初返回家乡,海明威只好重操旧业,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记者。1921年,他与哈德莉?理查森结婚后,一同赴巴黎担任该报驻法特派记者。在此期间,海明威结识了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特别是许多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如格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埃兹拉?庞德等。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青年,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目睹了人类一场空前的大屠杀,经历了种种苦难,因而对社会、人生大为失望,便通过创作小说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斯泰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短篇小说和诗歌开始的。1923年,他在巴黎发表了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但却没有引起反响。两年后,他又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组成,描写主人公尼克?亚当斯从孩提时代到战后带着战争创伤退伍还乡的成长经历,初步显示了海明威凝练、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作风格,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不过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还是他于1926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小说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情景,反映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以及他们对生活和前途的失落感和幻灭感。因此,该书发表后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海明威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1927年,海明威辞去报社工作,潜心写作,同年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在收入其中的《杀人者》、《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等著名短篇中,海明威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的人物,对此后美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海明威着手创作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战争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年,《永别了,武器》终于问世,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涌现出来的众多反战小说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海明威返美后,先在佛罗里达居住,后侨居古巴,并曾到西班牙看斗牛,到非洲猎狮子,其间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最著名的包括《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1937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但不是很成功。同年,海明威再次以记者身份奔赴欧洲,采访西班牙内战,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创作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剧本《第五纵队》(1938)。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哈瓦那,于1940年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了美国人乔丹奉命在一支游击队配合下炸桥的故事。跟《永别了,武器》中失去信念、没有理想的悲剧人物亨利不同,乔丹是一个具有坚强信念,并甘愿为之而献身的英雄。由此可见,《丧钟为谁而鸣》反映了海明威在创作思想上的转变,从消极反战到积极投身到正义的战争中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不过,该书也遭到了评论界的批评,有人指责海明威抛弃了他原先那种凝练、白描、纯净的艺术风格和“冰山”原则,取代的是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直露,因此《丧钟为谁而鸣》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海明威在创作上走下坡路的开始。
40年代初,海明威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富有寓意和诗化之美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发表后为海明威赢来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瑞典皇家文学院以“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自杀身亡。
《老人与海》的基本素材,来自作者1936年4月在《乡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蓝海上:海湾来信”的通讯,其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巴老渔夫出海捕到一条马林鱼,那条鱼极大,“把小船拖到很远的海上”,两天两夜后,老人才把它钩住。后来遭到鲨鱼的袭击,老人与之展开搏斗,最后“累得他筋疲力尽”,鲨鱼却把能吃到的鱼肉全吃掉了。当渔民们找到老人时,他都“快气疯了”,“正在船上哭”。
经过十多年的酝酿,海明威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加工和提炼,写成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古巴渔夫,接连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他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大的马林鱼。他竭尽全力,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将大鱼捕获,绑在船边。但是在归途中,遭到鲨鱼的疯狂袭击,老人在疲惫不堪中,与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虽然杀死了好多鲨鱼,但却失去了鱼叉、船桨和舵柄,自己也受了伤。最后,虽然总算击退了鲨鱼群,可是回到海港时,绑在船边的马林鱼只剩下一副空骨架。老人回到棚屋便倒头睡着了,梦中见到了狮子。
小说中的圣地亚哥是一个在重压下仍能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一个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他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特点。在长期令人难以忍受的失败中,他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刚强与坚毅;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殊死搏斗中,他显示了超凡的体力、技艺和斗志。他是明知要失败而不怕失败的英雄,他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人尽可被毁灭,但是不会被打败。”他不畏失败的顽强拼搏,昭示了人类那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虽然海明威并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含有什么寓意,但是文学界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老人与海》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达到了寓言和象征的高度。正是由于这一特色,《老人与海》很可能成为海明威最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海明威是个文体家,一个独一无二的文体家,而《老人与海》又是最能集中体现海明威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这部思想深邃、风格纯净的小说中,海明威恢复了他在《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优雅、紧凑、凝练的写作风格,将他的叙事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海明威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成两大特征:一是“冰山”原则,二是“电报式”文体。
海明威曾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来的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隐藏在水下的占冰山的“八分之七”。一个优秀的作家,就是要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绘出意蕴深厚的生活画面,唤起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开掘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对现实生活作出自己的判断。海明威说,他本来可以将《老人与海》写成一部一千多页的巨著,把渔村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过程都写进去,但实际上他献给读者的却是不到六十页的一个中篇,有关人物的背景、身世及其相互关系,仅作极其简约的交代,而集中描写老人在海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尽量突出主人公的行动和心理,借以彰显他那种历尽千难万险却能屹立不倒的英雄气概。
对于海明威的行文风格,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有一个精辟之见:自19世纪亨利?詹姆斯以来一派冗繁芜杂的文风,像是附在“文学身上的乱毛”,被海明威“剪得一干二净”。他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一把板斧的人”,“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疏疏落落、经受过锤炼的文字,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海明威的“电报式”文体,采用结构简单的句子,常是短句,或并列句,用最常见的连接词联结起来。他讨厌大字眼,总是摒弃空洞、浮泛的夸饰性文字,习惯于选用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他总是保持冷静而克制的笔调,尽量用动作词汇来写,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能用一字则不用两字。
阅读《尤利西斯》那种“天书”般的意识流小说,固然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极大挑战,阅读《老人与海》这种简洁凝炼的文字,读者也不见得有多么轻松,因为你要从那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八分之一”的描写中,领悟那深藏不露的“八分之七”的深厚意蕴,同样不会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孙致礼
老人与海(买中文版全译本赠英文原版 套装共2册)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老人与海(买中文版全译本赠英文原版 套装共2册)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老人与海(买中文版全译本赠英文原版 套装共2册)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老人与海(买中文版全译本赠英文原版 套装共2册)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