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度军事》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陆战武器
  • 军事武器
  • 武器鉴赏
  • 珍藏版
  • 世界武器
  • 军事科技
  • 图鉴
  • 冷兵器
  • 热兵器
  • 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43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89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56
字数:3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广的兵器知识系列图书,其具有如下明显的特色。
  内容全面,经典不错过从二战到现在,从欧美到亚洲,经典武器全盘收录。
  文字简明,理解更容易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减少生僻专业术语,读者理解更容易。
  结构清晰,搜索更简单分章合理,排列有序,主次分明,一目了然。
  图片丰富,阅读更轻松图片数量多、质量高,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
  【图书卖点】
  收录300多种经典陆战武器,全面认识现代陆战主力
  涉及10多个陆军大国,侧面了解各国陆上力量部署
  搭配300多张精美图片,形象诠释复杂军事科技
  一本书汇集全球经典陆战武器,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势。
  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主战坦克、轮式装甲车、履带式装甲车、火炮、导弹、枪械……总有一款吸引你。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三百余种经典陆战武器,涵盖了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爆炸武器、枪械等多个类别,着重介绍了每种武器的基本信息、整体结构和作战性能,并附有准确的参数表格。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作为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资深的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 1 章陆军和陆战武器 ............................1
现代陆军发展简史 ...................................................................2
世界著名陆军部队 ...................................................................5
陆战武器前沿技术 .................................................................11
第 2 章 坦克 .....................................15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16
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18
美国M48“巴顿”中型坦克..................................................19
美国M47“巴顿”中型坦克..................................................20
美国M46“巴顿”中型坦克..................................................21
美国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 ............................................22
美国M41“华克猛犬”轻型坦克...........................................23
美国M26“潘兴”重型坦克..................................................24
美国M24“霞飞”轻型坦克..................................................25
美国M22“蝉”式空降坦克..................................................26
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 ................................................27
美国M3“格兰特 / 李”中型坦克..........................................28
俄罗斯 T-90 主战坦克...........................................................29
俄罗斯 T-95 主战坦克 ...........................................................31
苏联 T-80 主战坦克 ..............................................................32
苏联 T-72 主战坦克 ..............................................................33
苏联 T-64 主战坦克 ..............................................................34
苏联 T-62 主战坦克 ..............................................................35
苏联 T-54/55 主战坦克 .........................................................36
苏联 T-10 重型坦克 ..............................................................37
苏联 T-34 中型坦克 ..............................................................38
苏联 BT-7 骑兵坦克 ..............................................................39
苏联 KV-1 重型坦克 ..............................................................40
苏联 IS-2 重型坦克 ...............................................................41
苏联 T-26 轻型坦克 ..............................................................42
苏联 T-28 中型坦克 ..............................................................43
苏联 T-35 重型坦克 ..............................................................44
英国“挑战者”1 主战坦克 ....................................................45
英国“挑战者”2 主战坦克 ....................................................46
英国“百夫长”主战坦克 .......................................................48
英国“酋长”主战坦克 ..........................................................49
英国“蝎”式轻型坦克 ..........................................................50
英国“维克斯”主战坦克 .......................................................51
英国维克斯 MK.E 轻型坦克 ...................................................52
英国“玛蒂尔达”Ⅱ步兵坦克 ...............................................53
英国“玛蒂尔达”Ⅰ步兵坦克 ...............................................54
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 .......................................................55
英国“十字军”巡航坦克 .......................................................56
英国“克伦威尔”巡航坦克 ...................................................57
英国“彗星”巡航坦克 ..........................................................58
英国“谢尔曼萤火虫”中型坦克 ............................................59
法国 AMX-30 主战坦克 ........................................................60
法国 AMX-40 主战坦克 ........................................................61
法国 AMX-56 主战坦克 ........................................................62
法国雷诺 FT-17 坦克 ............................................................63
法国 B1 重型坦克 ..................................................................64
法国索玛 S-35 中型坦克 .......................................................65
德国“豹”1 主战坦克 ...........................................................65
德国“豹”2 主战坦克 ...........................................................67
德国“豹”式中型坦克 ..........................................................69
德国“虎”式重型坦克 ..........................................................70
德国“虎王”重型坦克 ..........................................................71
德国一号轻型坦克 .................................................................72
德国二号轻型坦克 .................................................................73
德国三号中型坦克 .................................................................74
德国四号中型坦克 .................................................................75
德国“鼠”式超重型坦克 .......................................................76
西班牙“豹”2E 主战坦克 .....................................................77
意大利C1“公羊”主战坦克 .................................................78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79
瑞典 S 型主战坦克 .................................................................80
瑞士 Pz61/Pz68 主战坦克 ......................................................81
土耳其“阿勒泰”主战坦克 ...................................................82
克罗地亚M-95“堕落者”主战坦克 .....................................83
日本 97 式中型坦克 ...............................................................84
日本 90 式主战坦克 ...............................................................85
日本 10 式主战坦克 ...............................................................86
韩国 K1 主战坦克 ...................................................................87
韩国 K2 主战坦克 ...................................................................88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 ..........................................................89
第 3 章 装甲车 ...................................91
......
第 4 章 火炮 ....................................155
......
第 5 章 导弹和爆破武器 ..........................221
......
第 6 章 枪械 ....................................273
......
参考文献 .........................................336

精彩书摘

  M60“巴顿 ”(M60 Patton)是美国陆军第四代也是最后一代“巴顿 ”坦克,一直服役到 20世纪 90年代初才从美国退役,目前仍有大量 M60坦克在其他国家服役。
  结构解析
  M60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主战坦克,分为车体和炮塔两部分。车体用铸造部件和锻造底板焊接而成,分为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和后部动力舱,动力舱和战斗舱用防火隔板分开。驾驶员位于车前中央,驾驶舱有单扇舱盖。
  作战性能
  M60坦克采用 1门 105毫米线膛炮,该炮采用液压操纵,并配有炮管抽气装置,最大射速可达 6~8发/分。可使用脱壳穿甲弹、榴弹、破甲弹、碎甲弹和发烟弹在内的多重弹药,全车载弹 63发。其中脱壳穿甲弹的型号为 M392A2,炮口初速 1478米 /秒。M60坦克的辅助武器为 1挺 12.7毫米防空机枪和 1挺 7.62毫米并列机枪,分别备弹 900发和 5950发。此外,在该坦克炮塔的两侧还各安装有一组六联装烟幕弹 /榴弹发射器。
  M48“巴顿 ”(M48 Patton)是美国陆军第三代“巴顿”坦克,1953年开始服役。
  结构解析
  M48坦克的车头和车底均采用船身的圆弧形,炮塔是圆形的,不同部位的装甲厚度从 25毫米到 120毫米不等,因此具有相当好的装甲防护力。M48A2、M48A3和 M48A5坦克采用制式三防装置。M48坦克的炮管前端有一圆筒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导流反射式制退器,炮闩为立楔式,有电击式击发机构。
  作战性能
  M48坦克的主要武器是 1门 M41式 90毫米坦克炮,俯仰范围为 -9度到 +19度,炮管寿命为 700发。M48A3坦克装有炮弹 62发,其中驾驶员左侧 19发,右侧 11发,炮塔底板水平放置 8发,炮塔座圈周围竖立 16发,炮塔内另有 8发待用弹。主炮左侧安装 1挺 7.62毫米 M73式并列机枪,车长指挥塔上安装 1挺 12.7毫米 M2式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 -10度到+60度,且能在指挥塔内瞄准射击。
  M47“巴顿 ”坦克 (M47 Patton)是美国陆军第二代“巴顿”坦克,它是根据 M46在一些局部战争中的实战经验而改良得来的。
  结构解析
  M47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车体由装甲钢板和铸造装甲部件焊接而成,并带有加强筋,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 (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部分 M47坦克装有 M6推土铲。
  作战性能
  M47坦克的主要武器是 1门 M36式 90毫米火炮,俯仰范围是 -5度到 +19度,有效反坦克射程是 2000米,能发射如穿甲弹、榴弹、教练弹和烟幕弹等多种炮弹,炮管寿命是 700发。车载 71发炮弹,其中 11发装在炮塔尾舱内待用。该坦克装甲厚度最大为 115毫米,车内没有三防装置。
  M46“巴顿 ”(M46 Patton)是美国在“二战”后研制的中型坦克,也是第一代“巴顿”坦克。
  结构解析
  M46坦克采用“阿里逊” CD-850-4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操纵装置是单杆式的,无论变速或转向,均使用一根操纵杆,同时操纵装置是复式的,驾驶员或其助手
  均可操纵。行动装置与 M26坦克的基本相同,在主动轮和后负重轮之间装有 1个履带张紧轮。另外,在前负重轮处增加了 2个减振器。
  作战性能
  M46坦克装有 1门 M3A1型 90毫米加农炮,带有引射排烟装置。发动机为 “大陆 ”AV-1790-5型V形12缸风冷汽油机,在转速为 2600转 /分时功率为 595千瓦。由于该发动机两排气缸的夹角为 90度,因而高度降低,给风扇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保障了冷却的可靠性。此外,发动机还采用了两套独立的点火与供给系统,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M551“谢里登 ”(M551 Sheridan)是美军专为空降部队研发的一种空降坦克,曾参与过越战、海湾战争等。
  结构解析
  M551坦克的车体用铝装甲焊接而成,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居中,动力舱在后。炮塔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右侧,装填手在左侧。行动部分有 5对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无托带轮。负重轮为中空结构,以增加浮力。
  作战性能
  M551坦克的主要武器为 1门 152毫米 M81火炮,能发射榴弹、黄磷发烟弹和曳光弹等多种弹药,还能发射 MGM-51A“橡树棍”反坦克导弹,辅助武器是 M73同轴机枪和 M2重机枪。M551坦克的一个重要设计是可以用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运和空投。
  M41“华克猛犬”坦克 (M41 Walker Bulldog)是美国在“二战”后不久研制的轻型坦克,1953年列入美军装备。
  结构解析
  M41坦克的车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前上甲板倾角 60度、厚 25.4毫米,火炮防盾厚 38毫米,炮塔正前面厚 25.4毫米。车内无三防装置。该坦克的制式设备包括加温器、涉深水装置、电动排水泵。行动部分每侧 5个负重轮,独立式扭杆悬挂,并在第一、二、五负重轮位置安装液压减振器。履带是带可拆卸橡胶衬垫的钢制履带板。
  作战性能
  M41坦克装有 76毫米 M32火炮,该炮采用立式滑动炮闩、液压同心式反后坐装置、惯性撞击射击机构,可发射榴弹、破甲弹、穿甲弹、榴霰弹、黄磷发烟弹等多种弹药,弹药基数 57发。火炮左侧有 1挺 7.62毫米M1919A4E1并列机枪,炮塔顶的机枪架上还装有 1挺 12.7毫米 M2HB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 -10度到 +65度。
  ……

前言/序言

  陆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战争形式,比海战和空战起源更早。在冷兵器时代,陆战主要是由配有冷兵器的士兵结成一定阵形,以白刃格斗决胜负。这种以冷兵器杀伤作为陆战基本内容的格斗方式,经历了徒步格斗、车战、步骑战等阶段,持续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火器的出现,特别是线膛兵器的出现并广泛应用后,火力逐渐成为决定陆战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对陆战和陆战武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各类陆战武器不断升级,也有新的陆战武器横空出世。与此同时,陆战的战略战术也随着陆战武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冷战时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的陆军部队装备了导弹、核武器、主战坦克、各类先进的火炮和枪械,以及电子、红外等技术器材,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明显增强,防护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严密组织对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和对精确制导武器的防护,已是现代陆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书精心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三百余种经典陆战武器,涵盖了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爆炸武器、枪械等多个类别。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近现代陆战武器的发展历程。本书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可以带领读者熟悉武器构造,而且还可以了解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本书共分6章,涉及内容全面合理,并配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
  本书是真正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本书由资深军事研究团队编写,力求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关于武器的相关参数还参考了制造商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外的权威军事文档。
  本系列图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意了解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本系列图书不失为最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阅读本系列图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


《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直接呈现具体装备的参数列表或技术演进史,而是致力于勾勒出陆战武器在人类军事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与设计哲学。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邀请读者从一个更宏观、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冰冷的钢铁巨兽如何与人类的智慧、勇气、野心乃至生存本能紧密相连。 一、 军事实践的沉淀:设计的逻辑与演进 每一件陆战武器的诞生,都源于战场的需求,是实战经验与技术创新的结晶。本书不会简单罗列武器型号,而是深入探讨其设计背后的逻辑。我们将追溯那些影响深远的武器平台,例如装甲车辆的起源,从早期笨重的“陆地巡洋舰”如何演变为今日灵活高效的现代主战坦克。这不仅仅是钢铁与引擎的升级,更是战术思想的革新。步兵战车的设计,如何平衡火力、防护与机动,以适应多变的战场环境;自行火炮的研发,如何实现火力投射的精度与射程的飞跃,成为战场支援的关键力量。 我们会审视不同历史时期,陆战武器设计所遵循的“黄金法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中,重装甲、高射速的出现是为了突破僵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闪电战中,坦克设计的轻量化、高速化则体现了机动作战的理念。冷战时期,核威慑背景下,陆战武器的生存性与反制能力被置于优先地位;而进入信息时代,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新的焦点,无人化作战平台的出现预示着陆战形态的进一步变革。 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设计特征,例如履带与轮胎的抉择,不同悬挂系统的优劣,炮塔的旋转方式与俯仰角度的演变,以及武器系统的弹药配置与装填效率。我们不会陷入枯燥的技术细节,而是通过解读这些设计,去理解设计者面对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权衡各种矛盾,最终塑造出这些改变战争形态的工具。例如,在探讨主战坦克的防护设计时,我们会分析复合装甲的层次感,如何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来抵御动能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在讨论火力系统时,我们会解析滑膛炮与线膛炮的特点,以及不同口径火炮在战场效能上的差异。 二、 文化的烙印:国家意志与工业力量的象征 陆战武器的设计与制造,从来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比拼,更是国家意志、工业实力、科技水平乃至于民族文化在物质上的集中体现。本书将从这个角度,解读不同国家在陆战武器研发上的独特路径与理念。 例如,德意志民族在工程学上的严谨与追求极致,往往体现在其武器的精密度、可靠性以及出色的战术性能上,其装甲车辆的设计往往充满了“黑科技”的痕迹,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到火炮的精度控制,无不体现着对细节的苛求。而俄罗斯(前苏联)的武器设计,则往往秉持着“简单、粗暴、易于生产、火力强大”的原则,在广袤的国土上,追求一种大规模生产与部署的优势,其装甲车辆的外形往往更加粗犷,但内在的生命力与作战效能却不容小觑。美国的设计则更倾向于技术整合与模块化,强调标准化、自动化以及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其武器系统往往拥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与先进的电子设备。 本书还将探讨“武器外贸”所带来的影响。当一种武器平台被广泛出口,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转移,更是设计理念、战术思想的传播,乃至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改变。一些经典的武器平台,例如AK系列步枪,它们简单易用、坚固耐用、故障率极低的特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无数次局部冲突的样貌。 三、 战争的哲学:权衡与抉择的艺术 每一项军事技术的突破,都伴随着对战争伦理、资源消耗与战略目标的深思熟虑。本书将探讨陆战武器在战争哲学层面的意义。 当一种新型坦克问世,它可能意味着战场上双方需要重新评估战术,改变兵力部署。当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出现,它可能引发对“附带损伤”与“非对称战争”的讨论。本书会关注那些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它们是如何挑战既有战争模式,迫使人类不断反思战争的本质与代价。 例如,在探讨空中支援武器时,我们会思考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上的定位,它既是步兵的“眼睛”与“拳头”,又是高风险的“诱饵”。这种“空中骑兵”的出现,是如何改变地面部队的协同作战模式,又如何带来新的战术挑战。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反坦克导弹时,我们会思考其“一击毙命”的威力,它如何颠覆了过去以数量取胜的装甲对抗模式,迫使坦克设计者更加注重防护与信息化作战能力。 本书还会提及武器的“生命周期”概念。一件武器从研发、生产、列装、服役到最终退役,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决策与权衡。研发阶段的资金投入与技术风险,生产阶段的产能与成本控制,服役阶段的维护保养与升级换代,退役阶段的库存处理与技术销毁,这些都是构成武器“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国家在军事投入上的战略取舍。 四、 走向未来:智能化与人机协同的曙光 步入21世纪,陆战武器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智能化、无人化与网络化。本书将展望陆战武器的未来走向,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协同等新兴技术将如何重塑未来的战场。 我们将思考无人战车在战场上的应用前景,它们是作为独立的作战单元,还是作为有人平台的“僚机”?无人侦察系统与无人作战系统的结合,将如何实现情报的实时获取与精准打击?未来的战场,是否会由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主导,人类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本书将引发读者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思考。当决策过程被算法加速,当战场信息传递的延迟被降至最低,当人类的意志与机器的执行力完美结合,战争的形态将发生怎样颠覆性的改变?这其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对人类社会又将意味着什么? 结语 《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并非一本冰冷的机械图册,而是一本关于人类智慧、历史变迁与军事哲学的百科全书。它试图通过解读陆战武器的设计、演进与应用,揭示人类文明在追求安全与力量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历的变革,以及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它鼓励读者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这些钢铁巨兽背后的故事,去感悟它们与人类命运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这是一次对人类军事智慧的致敬,一次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层探索,一次对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审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军事迷的福音!从封面设计就能感受到它的重量和价值,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印刷,每一页都充满了细节。翻开它,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型的武器博物馆,从古老的冷兵器时代一路穿越到现代的尖端科技,简直是视觉和知识的双重盛宴。作者对武器的讲解深入浅出,不仅仅是列出参数和型号,更重要的是讲述了每一件武器背后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以及它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喜欢关于那些标志性武器的章节,比如AK-47、M16、T-34坦克,书中不仅有高清的实物图片,还有精细的剖面图,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内部构造。作者对这些武器的演进历程梳理得非常清晰,从最初的原型到后来的改进型,再到对其他国家武器设计的影响,都一一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个年代战争的硝烟和科技的变革。对于想要系统了解陆战武器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部浓缩的陆战史。

评分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可以说是近年来我读过最令人惊喜的军事类书籍了。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武器介绍,更像是一部关于军事科技发展的百科全书。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基础的枪械到复杂的坦克、自行火炮,再到各种支援车辆,几乎涵盖了现代陆战的所有重要装备。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坦克发展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坦克设计理念和技术革新,比如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的T-34坦克如此成功,或者现代主战坦克为何会朝着更强的火力、更好的防护和更高的机动性发展。书中的图片质量惊人,很多武器都有多角度的展示,甚至还有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这让阅读体验大大提升。文字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语言简洁而精准,既有专业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本书让我对陆战武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战争机器,而是人类智慧和战争艺术的结晶。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鉴赏指南”性质的书籍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会是流于表面的图文介绍。然而,《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呈现的内容之详尽、考究,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在武器的性能分析上,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的口径、射程这些数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设计背后的逻辑,例如为何某款步枪的弹匣容量如此设计,或者某辆坦克的倾斜装甲为何能有效提升防护力。书中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武器的战场实测数据和战术应用,结合具体的战役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让原本静态的武器信息变得生动且富有逻辑。我尤其惊喜地看到了关于一些冷门但极具代表性的武器的介绍,它们可能没有像M1A2艾布拉姆斯那样声名显赫,但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本书的图文结合做得非常到位,精美的插画和高清的实物照片相互映衬,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动态的武器展览之中,对每一件展品的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这本《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按照武器的类型和发展年代来划分,让读者能够很清晰地脉络化地理解陆战武器的演变。一开始是对早期火器和攻城器械的介绍,那些笨重但威力十足的大家伙,在当时的战争中可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接着就进入了近代战争的范畴,步枪、火炮、装甲车辆等纷纷登场,每一类武器的介绍都极其详尽,包括其问世的时代背景、关键技术突破、实战表现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书中提供的图片质量极高,很多细节都清晰可见,配合文字描述,让我对这些冰冷的钢铁机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武器性能时,不仅仅是列举一些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结合历史战役的例子,来展现这些武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如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读完这本书,我对很多曾经只能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武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甚至能说出它们的一些“小故事”。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军事史略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武器世界的大门。它不是那种堆砌枯燥数据、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手册,而是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将陆战武器的发展演变娓娓道来。《陆战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在内容的组织上非常巧妙,从早期的火器萌芽,到中世纪的攻城器械,再到近现代的步枪、机关枪、坦克、火炮等等,每一阶段都有详细且引人入胜的介绍。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武器时,不仅仅关注其机械结构,更注重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书中穿插了很多关于武器的设计师、制造商以及它们在关键历史事件中的作用的介绍,这让每一件武器都仿佛拥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故事。书中的图片质量堪称一流,各种角度的细节图、剖面图,以及一些罕见的历史照片,都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读这本书,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武器知识,更是在回顾一段波澜壮阔的军事科技发展史。

评分

孩子一直想要这套书,活动价购入,很实惠

评分

收录300多种经典陆战武器,全面认识现代陆战主力

评分

非常好,算是参考书吧,京东快递就是快

评分

儿子很喜欢,最近迷军事书籍,尤其是各种@

评分

鉴赏系列不错的图书

评分

书内字迹很清晰

评分

纸质很好,图很清晰,全部坦克都有。

评分

爽歪歪,是不错的收藏品,可以长知识,哦

评分

《世界@鉴赏系列:现代舰船鉴赏指南(珍藏版)》精心选取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近300款经典军用舰艇,涵盖了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两栖舰艇、小型水面战斗舰艇和辅助战斗舰艇等多个类别,着重介绍了每款舰艇的研发历史和作战性能,并详细罗列了各项基本参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