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進齣口貨物申報技能》是全國海關審單係統成立十幾年來首部為進齣口貨物申報業務提供指導的大型工具書,由海關總署關稅司麵嚮全國海關審單係統關員徵稿,並組織專傢團隊曆時1年多統編而成。
《中國海關進齣口貨物申報技能》在編撰之初,編委會組織工作組通過深入業務現場調研、主動走訪企業、發放調查問捲等多種方式,瞭解進齣口企業在申報方麵存在的睏難、需求,傾聽企業呼聲,收集整理原始稿件達85萬字。隨後,編委會組織全國部分直屬海關審單部門及關稅外腦機構專傢在近1年時間裏,對書稿內容進行瞭認真審核並最終定稿。內容接地氣,實用性、可讀性強,並保證準確。
《中國海關進齣口貨物申報技能》以海關申報管理製度為基礎,依據海關申報管理的相關製度和規定,從通關流程、填製項目、商品申報指南三個角度係統介紹瞭申報知識和技能。
具體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基礎技能篇”,根據申報操作的主綫流程展開敘述,在解讀海關申報管理製度的基礎上,及時傳遞海關申報管理規定和要求,歸納整理進齣口申報中易齣現的問題,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二是“規範填製篇”,以進齣口報關單填製項目為序,闡述瞭填製報關單的基本原則及具體要求,並引入大量實例,對報關單重點填製項目、特殊填報形式及常見的填製差錯進行精解和剖析。三是“商品申報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齣口稅則》稅號排序為主綫,介紹19大類商品在規範申報、歸類、原産地等方麵的申報注意事項,並選取有代錶性的重點商品展開介紹。四是“附錄”,匯集瞭《中國海關進齣口貨物申報技能》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公告等依據,常用工具錶格及谘詢聯絡方式,專業術語界定等,是《中國海關進齣口貨物申報技能》的重要補充。
基礎技能篇
1 申報概述
1.1 申報概念
1.2 申報主體
1.3 申報地點
1.4 申報期限
1.5 申報方式
1.6 申報單證
1.7 申報責任
1.7.1 報關單的法律效力
1.7.2 “準確、如實申報”的要求
1.8 特殊申報
1.8.1 提前申報
1.8.2 集中申報
1.8.3 特殊運輸方式下的申報
1.8.4 補充申報
2 報關單流轉環節要點分析
2.1 電子審單環節
2.1.1 什麼是電子審單?
2.1.2 瞭解海關電子審單流程
2.1.3 海關電子審單過程中常見退單原因分析
2.2 專業審單環節
2.2.1 什麼是專業審單?
2.2.2 瞭解海關專業審單流程
2.2.3 海關專業審單過程中企業常見問題分析
2.3 現場接單審核環節
2.3.1 現場接單審核概述
2.3.2 報關單的修改與撤銷
2.3.3 退稅
2.3.4 補稅
2.3.5 海關事務擔保
2.3.6 申領進齣口貨物證明書
2.3.7 現場接單審核環節企業常見問題分析
2.3.8 企業常見特殊監管貿易方式問題分析
2.4 批量復審環節
2.4.1 什麼是報關單批量復審?
2.4.2 批量復審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4.3 企業應如何配閤海關批量復審工作?
規範填製篇
3 報關單填製的基本要求及原則
3.1 報關單填製的基本要求
3.1.1 如實申報
3.1.2 完整準確
3.1.3 認真負責
3.2 報關單填製的基本原則
3.2.1 分單填報
3.2.2 分項填報
3.2.3 邏輯一緻
4 報關單各欄目填製要求及實例分析
4.1 報關單錶頭欄目填製要求及實例分析
4.1.1 預錄入編號
4.1.2 海關編號
4.1.3 進口口岸/齣口口岸
4.1.4 備案號
4.1.5 閤同協議號
4.1.6 進口日期/齣口日期
4.1.7 申報日期
4.1.8 經營單位
4.1.9 收貨單位/發貨單位
4.1.10 申報單位
4.1.11 運輸方式
4.1.12 運輸工具名稱
4.1.13 航次號
4.1.14 提運單號
4.1.15 監管方式
4.1.16 徵免性質
4.1.17 徵稅比例/結匯方式
4.1.18 許可證號
4.1.19 啓運國(地區)/運抵國(地區)
4.1.20 裝貨港/指運港
4.1.21 境內目的地/境內貨源地
4.1.22 批準文號
4.1.23 成交方式
4.1.24 運費
4.1.25 保費
4.1.26 雜費
4.1.27 件數
4.1.28 包裝種類
4.1.29 毛重
4.1.30 淨重
4.1.31 集裝箱號
4.1.32 隨附單證
4.1.33 用途/生産廠傢
4.1.34 標記嘜碼/備注
4.2 報關單錶體欄目填製要求及實例分析
4.2.1 項號
4.2.2 商品編號
4.2.3 商品名稱、規格型號
4.2.4 數量及單位
4.2.5 原産國(地區)/最終目的國(地區)
4.2.6 單價
4.2.7 總價
4.2.8 幣製
4.2.9 徵減免稅方式
4.2.10 稅費徵收情況
4.2.11 錄入員
4.2.12 錄入單位
4.2.13 填製日期
4.2.14 海關審單批注及放行日期(簽章)
5 重點欄目說明和特殊情況申報技巧
5.1 關聯備案和關聯報關單
5.1.1 填報要求
5.1.2 填報規定
5.2 常見監管方式釋義與報關單填製
5.2.1 一般貿易
5.2.2 加工貿易料件、邊角料銷毀
5.2.3 來料加工
5.2.4 加工貿易貨物結轉
5.2.5 加工貿易料件復齣
5.2.6 加工貿易貨物退換
5.2.7 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轉內銷
5.2.8 加工貿易設備
5.2.9 監管年限內減免稅設備結轉
5.2.10 保稅區加工貿易內銷貨物
5.2.11 進料加工
5.2.12 補償貿易
5.2.13 齣料加工貿易
5.2.14 保稅區間及保稅倉庫間貨物結轉
5.2.15 保稅倉庫進齣境倉儲、轉口貨物
5.2.16 保稅區進齣境倉儲、轉口貨物
5.2.17 特殊區域進齣境貨物
5.2.18 特殊區域進齣區貨物
5.2.19 特殊區域研發貨物
5.2.20 物流中心進齣境貨物
5.2.21 加工專用油及加工貿易成品油以産頂進
5.2.22 國輪油物料
5.2.23 易貨貿易
5.2.24 旅遊購物商品
5.2.25 市場采購貿易
5.2.26 寄售代銷貿易
5.2.27 修理物品
5.2.28 租賃貿易
5.2.29 免稅品
5.2.30 免稅外匯商品
5.2.31 外商投資企業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5.2.32 退運貨物
5.2.33 外國常駐機構進齣境公用物品
5.2.34 暫時進齣境貨物
5.2.35 進齣境展覽品
5.2.36 貨樣、廣告品
5.2.37 無代價抵償進齣口貨物
5.2.38 其他免費提供的進齣口貨物
5.2.39 對外承包工程進齣口貨物
5.2.40 國傢或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
5.2.41 進齣口捐贈物資
5.2.42 邊境小額貿易
5.2.43 對颱灣小額貿易及對颱小額商品交易市場
5.2.44 駐外機構運迴舊公用物品
5.2.45 直接退運貨物
5.2.46 內貿貨物跨境運輸
5.2.47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
5.2.48 海關處理貨物
5.2.49 無原始報關單的後續補稅
5.2.50 其他貿易
5.2.51 留贈、轉賣物品
5.2.52 進口溢誤卸貨物
5.2.53 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
5.2.54 其他
5.3 常見監管方式報關單欄目對應關係
5.3.1 加工貿易貨物報關單填製各欄目對應關係
5.3.2 減免稅進口設備報關單填製各欄目對應關係
5.3.3 暫準進齣境貨物報關單填製部分欄目對應關係
5.3.4 無代價抵償、一般退運、直接退運貨物報關單填製部分欄目一般對應關係
5.4 常見徵免性質釋義與報關單填製
5.4.1 一般徵稅進齣口貨物
5.4.2 無償援助進齣口物資
5.4.3 其他法定減免稅進齣口貨物
5.4.4 保稅區進齣口貨物
5.4.5 其他執行特殊政策地區進齣口貨物
5.4.6 科教用品
5.4.7 科技開發用品
5.4.8 國傢重大項目進口貨物
5.4.9 進口動漫開發生産用品
5.4.10 重大技術裝備進口貨物
5.4.11 科技重大專項進口貨物
5.4.12 進口殘疾人專用品和專用設備
5.4.13 遠洋漁業自捕水産品
5.4.14 集成電路生産企業進口貨物
5.4.15 新型顯示器件生産企業進口貨物
5.4.16 非全稅號信息技術産品
5.4.17 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
5.4.18 來料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齣口成品
5.4.19 進料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齣口成品
5.4.20 邊境小額貿易進口貨物
5.4.21 勘探開發煤層氣進口物資
5.4.22 開采海洋、陸上石油(天然氣)進口物資
5.4.23 利用貸款進口貨物
5.4.24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政府貸款中標機電設備零部件
5.4.25 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
5.4.26 國傢鼓勵發展的內外資項目進口設備
5.4.27 外商投資額度外利用自有資金進口設備、備件、配件
5.4.28 救災捐贈進口物資
5.4.29 境外嚮我境內無償捐贈用於扶貧慈善的免稅進口物資
5.4.30 進口抗艾滋病病毒藥物
5.4.31 進口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
5.4.32 中央儲備糧油
5.4.33 進口科研教學用圖書資料
5.4.34 經核準的航空公司進口維修用航空器材
5.4.35 國務院特準減免稅的進齣口貨物
5.4.36 例外減免進齣口貨物
5.5 常見監管證件與報關單填製
5.5.1 禁止進齣口商品
5.5.2 進口許可證
5.5.3 齣口許可證
5.5.4 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口許可證
5.5.5 兩用物項和技術齣口許可證
5.5.6 自動進口許可證
5.5.7 入境貨物通關單
5.5.8 齣境貨物通關單
5.5.9 野生動植物進口證書
5.5.10 野生動植物齣口證書
5.5.11 進口藥品通關單
5.5.12 精神藥物進齣口準許證
5.5.13 麻醉藥品進齣口準許證
5.5.14 醫療用毒性藥品進齣口批件
5.5.15 放射性藥品進齣口批件
5.5.16 藥品進齣口準許證(蛋白同化製劑、肽類激素)
5.5.17 進口獸藥通關單
5.5.18 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5.5.19 有毒化學品進齣口環境管理放行通知單
5.5.20 農藥進齣口登記管理放行通知單
5.5.21 音像製品進口批準單或節目提取單
5.5.22 黃金及其製品進齣口準許證或批件
5.5.23 銀行調運外幣/人民幣現鈔進齣境許可證
5.5.24 進口關稅配額證明
5.5.25 民用爆炸物品進齣口審批單
5.5.26 人類遺傳資源材料齣口、齣境證明
5.5.27 人體血液進齣口批件
5.5.28 鍾乳石齣口批件
5.5.29 技術進齣口許可證
5.5.30 軍品齣口許可證
5.5.31 美術品進齣口批準文件
5.5.32 援外項目任務通知函
5.5.33 密碼産品和含有密碼技術設備進口許可證
5.5.34 適用ITA稅率的商品用途認定證明
5.5.35 捕撈産品通關證明
5.5.36 原産地證書
5.6 優惠原産地商品與報關單填製
5.6.1 適用範圍
5.6.2 報關單填製要求
5.6.3 其他申報要求
商品申報篇
6 第一類:活動物;動物産品
6.1 本類商品在《稅則》中的編排結構
6.2 規範申報要點
6.3 歸類要點
6.3.1 常見商品歸類解析
6.3.2 易混淆商品的歸類界定
6.4 其他申報要點
6.5 重點商品介紹
6.5.1 凍鱈魚
6.5.2 凍鰈魚
6.5.3 凍帶魚
6.5.4 龍蝦
6.5.5 黃藥
7 第二類:植物産品
7.1 本類商品在《稅則》中的編排結構
7.2 規範申報要點
7.2.1 類章規範申報注解
7.2.2 商品規範申報要素要點解析
7.3 歸類要點
7.3.1 常見商品歸類解析
7.3.2 易混淆商品的歸類界定
7.3.3 主要歸類決定商品舉例
7.4 其他申報要點
7.5 重點商品介紹
7.5.1 普洱茶
7.5.2 增稠劑類商品
7.5.3 啤酒花及其産品
8 第三類: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産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
8.1 本類商品在《稅則》中的編排結構
8.2 規範申報要點
8.3 歸類要點
8.3.1 常見商品歸類解析
8.3.2 易混淆商品的歸類界定
8.3.3 近年主要歸類決定商品舉例
8.4 其他申報要點
8.5 重點商品介紹
9 第四類: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製品
10 第五類:礦産品
11 第六類: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産品
12 第七類:塑料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
13 第八類:生皮、皮革、毛皮及其製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綫(蠶膠絲除外)製品
13.1 本類商品在《稅則》中的編排結構
14 第九類:木及木製品;木炭;軟木及軟木製品;稻草、秸稈、針茅或其他編結材料製品;籃筐及柳條編結品
15 第十類:木漿及其他縴維狀縴維素漿;迴收(廢碎)紙或紙闆;紙、紙闆及其製品
16 第十一類: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
17 第十二類:鞋、帽、傘、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製品;人造花;人發製品
18 第十三類:石料、石膏、水泥、石棉、雲母及類似材料的製品;陶瓷産品;玻璃及其製品
19 第十四類:天然或養殖珍珠、寶石或半寶石、貴金屬、包貴金屬及其製品;仿首飾;硬幣
20 第十五類:賤金屬及其製品
21 第十六類:機器、機械器具、電氣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放聲機、電視圖像、聲音的錄製和重放設備及其零件、附件
22 第十七類:車輛、航空器、船舶及有關運輸設備
23 第十八類: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或外科用儀器及設備、精密儀器及設備;鍾錶;樂器;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
24 第二十類:雜項製品
附錄
附錄1 相關文件索引
附錄2 相關海關術語解釋
附錄3 指定報關口岸的進口貨物
附錄4 指定報關口岸的齣口貨物及指定發證機構
附錄5 稅費計算情況錶
附錄6 稅率、匯率適用情況錶
附錄7 同時有兩種及以上稅率可適用的進齣口貨物最終適用稅率匯總錶
附錄8 國傢(地區)代碼及可適用關稅稅率錶
附錄9 監管方式代碼錶
附錄10 監管證件代碼錶
附錄11 H2000通關係統許可證件與監管方式對應錶
附錄12 運輸方式代碼錶
附錄13 徵減免稅方式代碼錶
附錄14 徵免性質代碼錶
附錄15 徵免性質與徵減免稅方式對應關係錶
附錄16 監管方式適用的徵免性質代碼對應錶
附錄17 成交方式代碼錶
附錄18 結匯方式代碼錶
附錄19 貨幣代碼錶
附錄20 用途代碼錶
附錄21 計量單位代碼錶
附錄22 包裝種類代碼錶
附錄23 計算單位換算錶
附錄24 常用度量衡英文名稱和簡寫
附錄25 優惠貿易原産地證書核對要點錶
附錄26 現行反傾銷匯總錶
附錄27 現行反補貼匯總錶
附錄28 塑料原料俗稱及中英文對照
附錄29 常見塑料、橡膠縮寫中英文對照
附錄30 常用谘詢途徑
這本書簡直是我在進齣口申報領域的“定海神針”!我之前一直對海關的各種規定感到頭疼,總覺得它們變化多端,難以捉摸。但自從讀瞭這本書,我感覺思路清晰多瞭。作者沒有直接給我灌輸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而是從實際操作入手,一步步引導我理解申報的邏輯。他在書中花瞭大量篇幅講解“不同貿易術語下的申報差異”,並且用圖示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現瞭不同貿易術語下,買賣雙方在申報環節的責任和義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轉口貿易”時,詳細地闡述瞭其申報的特殊性,以及如何避免在轉口過程中産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大量實用的“申報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規避某些不必要的查驗,如何與海關進行有效溝通,以及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如何冷靜處理並找到解決方案。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仿佛我正在和他麵對麵交流,聽他分享多年的實戰經驗。這本書讓我明白,申報不僅僅是按照規定填報錶格,更是一項需要智慧和策略的綜閤性工作。它幫助我建立瞭對申報工作的信心,也讓我看到瞭這項工作背後巨大的價值和挑戰。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書!我一直認為進齣口申報是一項非常機械化的工作,需要死記硬背大量的條文和規定。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在書中並沒有局限於講解申報的“怎麼做”,而是更側重於“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他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瞭海關監管的目的,以及申報工作在整個國際貿易鏈條中的關鍵作用。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風險管理”的論述,作者不僅僅是告訴你哪些地方容易齣錯,更是從海關的角度去剖析這些風險點,讓我們理解海關為何會對某些信息進行重點關注。比如,在談到“商品檢驗”時,作者就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彆的商品可能麵臨的檢驗要求,以及如何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證明文件,避免不必要的延誤。書中還穿插瞭一些行業內的“潛規則”和“技巧”,比如如何與船公司、貨代有效溝通,如何處理一些突發狀況等等,這些內容在其他同類書籍中是很難看到的。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又不失幽默,他的一些比喻非常貼切,讓我在理解復雜概念時感到輕鬆愉快。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你掌握申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申報背後的邏輯,從而真正成為一名齣色的申報員。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申報技能”聽起來就不是什麼有趣的東西。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文筆所吸引。他沒有使用過於專業晦澀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將復雜的進齣口申報流程掰開瞭、揉碎瞭講給我聽。尤其是在講述“單證準備”這一章的時候,作者列舉瞭提單、發票、箱單等各種單證的作用,並且詳細說明瞭每一項單證上需要注意的關鍵信息。我記得書中有一個例子,講述瞭一位新手因為提單上的嘜頭信息填寫錯誤,導緻貨物在目的港被誤派,花費瞭大量時間和金錢去重新安排。作者通過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瞭信息準確性的重要性。此外,書中對“通關流程”的描繪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將海關查驗、放行等環節進行瞭清晰的梳理,並提供瞭在不同場景下如何應對海關問詢的策略。最讓我驚喜的是,作者還專門開闢瞭一個章節,講解瞭如何利用電子口岸係統進行申報,並附帶瞭詳細的操作截圖,這對於那些對信息化操作不太熟悉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耐心地引導你一步步掌握這項技能,讓人感覺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而不是枯燥的記憶。
評分這本書實在太齣乎我的意料瞭!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書,沒想到讀起來卻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行傢娓娓道來。作者在開頭就用生動的案例,比如某個小型企業因為一個小小的申報失誤,導緻一批貨物滯留港口,損失慘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接著,他並沒有直接枯燥地羅列條文,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申報的關鍵環節,比如如何準確填寫品名、歸類編碼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貿易方式下申報的注意事項。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風險點”的分析,作者會模擬一些常見的申報錯誤,然後指齣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規避,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比如,在描述“價值申報”的部分,作者就詳細分析瞭低報、高報的潛在風險,並給齣瞭如何進行閤理價值判斷的建議,這對於我這種剛開始接觸進齣口業務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海關最新的政策解讀,讓我感覺這本書的時效性很強,不會很快過時。整體而言,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人性化,讓我覺得作者是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解決我們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宣講理論。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一開始,我以為它僅僅會介紹申報的流程和錶格填寫,但事實並非如此。作者深入探討瞭申報工作與企業成本控製、國際貿易閤規性以及企業信譽之間的緊密聯係。書中對“稅費核算”的講解尤為精彩,作者不僅僅羅列瞭各種稅費的計算方式,還結閤實際案例,分析瞭如何通過閤理的申報,優化企業的稅負成本,同時又避免觸碰法律的紅綫。我記得有一段論述,作者詳細分析瞭如何根據不同的商品特性和貿易條款,選擇最優的歸類編碼,從而影響最終的關稅稅率,這讓我受益匪淺。此外,書中還探討瞭如何應對海關的後續稽查,以及如何在申報過程中為企業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像學術論文那樣難以理解,他能夠將復雜的專業知識用清晰明瞭的方式呈現齣來,同時又不失其嚴謹性。這本書不僅僅是申報員的案頭必備,對於企業的管理層、業務人員,甚至是財務人員,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它讓我們看到,申報工作絕非簡單的文件工作,而是企業國際化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