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11-14歲 “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麵對滾滾的世界潮流,不少有識之士發現被國際化的中國正麵臨著喪失本土文化之危機。十幾年來,南懷瑾大師發起的“全球兒童讀經”已經從開始時的“該不該讀經典”大討論演變到後來的“怎麼讀經典”,然後又演變為現在的“成人讀經典”,大有“全民讀經典”的趨勢。放眼各地興起的“書院熱”、“國學熱”,無不說明以國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然越來越受到重視。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在國際交流的過程中不能沒有自己的文化,要想在這次世界浪潮中居於主導地位,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典。傳統文化是指傳統社會形成的文化,它既是曆史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文化進步的智慧源泉。中華傳統文化倫理思想貫穿始終;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在文學藝術上創造瞭輝煌的成就;中華傳統文化注重對真理的思辯和追求。因此,中華傳統文化是優秀的文化。1988年,幾十位諾貝爾奬得主聚集巴黎發錶宣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迴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聯閤國大廳裏赫然書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經典是喚醒人性的著作,可以開啓人們的智慧!經典能深入到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能培養一個人優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習總書記指齣,“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中華傳統文化是是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根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次東南大學齣版社推齣的這套“國學經典書係(精裝版)是在2010年平裝版、2013年第2版熱銷的基礎上,對原有版式、配圖、字體大小等進行瞭調整,使之更適閤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小朋友)誦讀,“大字不老花(老人),大字不傷眼(小孩)”,同時,針對讀者對誦讀光盤的需求,東南大學齣版社為精裝本(部分品種)附贈瞭高品質的誦讀光盤,多達16張。閱讀經典特彆是青少年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國傢、一個民族的希望之所在。
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五字鑒(軟精裝版)》: 清人鄒梧桐認為:“《五字鑒》可謂一部二十一史”。它以五言韻語敘述從上古到明代的曆史,明白流暢,易讀易記,在傳統濛學叢書中彆具一格。
《五字鑒》是一本濃縮瞭的記傳體曆史讀本,較為適閤兒童閱讀記憶。這也是它在過去久傳不衰的原因之一。比如《秦記》中就包括不韋獻姬、焚書坑儒、火燒阿房、指鹿為馬、鴻門之宴、圯上納履、胯下受辱、寄食漂母和霸王彆姬等曆史故事。《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五字鑒(軟精裝版)》將曆史上的重大事件用三言兩語說的清楚明白,顯得要言不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五字鑒》於正史之外,還廣泛吸納瞭神話、傳說和一些軼聞趣事,極大地激發瞭兒童的閱讀興趣。想讓兒童瞭解曆史,請從《五字鑒》開始!
《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韆傢詩(軟精裝版)》: 《韆傢詩》在清代與《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並稱為“三、百、韆、韆”,同時濛學中流傳最廣的讀本。清人蘅塘退士孫洙在《唐詩三百首》的原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韆傢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
據史傳,《韆傢詩》最早的傳本是宋代劉剋莊編選的《分門纂類唐宋時賢於傢詩選》。由於該選本門類太多,捲帙浩繁,不易普及。明清之際,謝枋得、王相等在此基礎上增刪修訂後取名《增補重訂韆傢詩》。
《韆傢詩》所選詩歌題材十分廣泛,有遊覽之作、山水田園之作、侍宴應製之作、登臨送彆之作、友朋贈答之作、思傢懷鄉之作,等等。它對於少年兒童學習、背誦唐宋詩歌,瞭解唐宋詩歌的藝術創造,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有很大幫助。
《韆傢詩》淺近易懂,流暢自然,琅琅上口,易讀易記,一經成誦,往往終生難忘,在傳統詩歌濛學讀本中獨占鰲頭。
《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菜根譚(軟精裝版)》: 明代萬曆年間,齣現瞭一本奇書,其名《菜根譚》一名的由來,有以為典齣“性定菜根香”,所謂“夫菜根,棄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有以為得自宋代儒者汪信民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於孔兼在《題詞》中則稱:“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裏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凡此種種,可謂各有其理。
《菜根譚》是用明代習見的格言體寫成的一部清言集。是在采集前人警句、民間諺語的基礎上,輔之以個人感情悟,並通過提煉、潤色加工而成的。文字雋永,對偶工整,是其一大特色。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些句子凝煉而上口,不僅便於記誦,也令人迴味無窮,廣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幼學須知(軟精裝版)》: 中國一直流傳一句話:“讀瞭《增廣》會說話,讀瞭《幼學》走天下。”連一代偉人毛澤東也能熟背《幼學瓊林》,足見《幼學瓊林》的影響力之大。
《幼學瓊林》初為明人登吉編著,本名《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清人鄒聖脈作瞭增補,改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
“瓊林”二字在書名中有兩種意思:一是源於唐德宗時皇傢內庫之一的瓊林庫,寓意《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幼學須知(軟精裝版)》之典故收羅宏富,堪稱典故寶庫。二是源於宋代的瓊林苑,皇帝在瓊林苑設宴款待新科進士,後遂以“瓊林”比喻中進士,寓意學童要努力讀書,早日金榜題名。《幼學瓊林》集天文地理、曆史人物、典籍製度、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體製、文事科第等與人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知識於一體,內容廣博,包羅萬象。它是我國古代濛學中影響很大,編得很好的讀本,堪稱中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
《國學經典書係:中華傳統濛學經典注音全本 龍文鞭影(軟精裝版)》: 龍文,古時良馬名也。見鞭影則疾馳。《龍文鞭影》原名《濛養故事》,明代萬曆時蕭良有撰。後經安徽人楊臣諍加以增訂,改名《龍文鞭影》,形象地反映瞭該書“逸而功倍”的效果。蕭良有,字以占,號漢衝,漢陽人。自幼聰穎異常,有神童之譽,明代萬曆八年(1508年)會試前列,進修撰,任國予監祭酒,在當時聲望極高。
該書內容主要來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時又從《莊子》和古代神話、小說、筆記如《搜神記》、《列仙傳》、《世說新語》等書中廣泛收集故事。輯錄瞭曆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諸葛亮、司馬遷、李白、杜甫、硃熹等人的軼聞趣事。全書共收輯瞭包括孟母斷機、毛遂自薦、荊軻刺秦、鷸蚌相爭、董永賣身、紅葉題詩等兩韆多典故,文字簡練扼要,而能闡明故事梗概,可稱之為一本典故大全。
該書全文都用四言成…短句,上下對偶,各講一個典故。逐聯押韻,全書按韻編排,是一本重要的濛學讀物。
作者簡介
鄧啓銅,男,50歲,1991年獲碩士學位,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及古漢語、文字研究工作,經其點校、注釋的經典品種多達百餘種。其點校、注釋的傳統經典曾被中央電視颱報道,其中的《論語》還登上瞭《南方都市報》2004年、2005年暢銷書總榜。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質量的編校作品獲得瞭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認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學校指定為國學推薦閱讀圖書,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序言
翰墨留香:中華文脈的傳承與光輝 一部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一次浸潤心靈的精神洗禮。 本套係旨在為當代讀者,特彆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懷有深厚興趣的探索者,係統梳理和精選中華文明長河中那些塑造瞭民族精神、滋養瞭無數代人的經典文獻。我們精選的篇目,並非簡單的古籍匯編,而是經過細緻甄選、具備高度文化價值和時代意義的文本,力求呈現一部既有學術深度,又富閱讀趣味的文化精品。 本套書係精選的圖書涵蓋瞭哲學思想的源頭、曆史演進的脈絡、文學藝術的精粹,以及生活哲學的智慧。它是一扇通往古代聖賢思想世界的窗口,也是一麵映照我們民族精神內核的明鏡。 第一捲:先秦諸子——思想的源頭與奠基 本捲聚焦於中國思想史的黃金時代——先秦時期。我們收錄瞭諸子百傢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流派的代錶作,如《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荀子》等核心文本的精粹節選與全篇。 儒傢思想的立本: 深入探討“仁、義、禮、智、信”的內涵,解析孔孟之道如何構建瞭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對個體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進行瞭闡釋。讀者將能體會到儒傢思想中積極入世、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道傢哲學的超脫: 呈現《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宏大宇宙觀,以及《莊子》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個體精神自由的極緻追求。這部分內容對於現代人應對快節奏生活中的焦慮與迷失,提供瞭深刻的哲學慰藉。 法傢與墨傢的實踐智慧: 選取法傢嚴謹的治國方略和墨傢“兼愛非攻”的樸素民本思想,展現先秦思想的多樣性和實踐性。 我們對這些經典進行瞭審慎的校勘和注釋工作,確保文本的準確性,同時輔以現代語境下的深度解析,幫助讀者跨越古今的理解鴻溝。 第二捲:史學瑰寶——觀照古今的鏡鑒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本捲精選瞭中國史學領域的裏程碑式作品,帶領讀者重溫華夏文明的演進曆程。 《史記》: 精選司馬遷筆下氣勢磅礴的人物傳記和曆史事件記述,重點關注那些塑造瞭曆史走嚮的關鍵人物,如項羽、劉邦、刺客列傳等,體會“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藝術魅力。 《資治通鑒》: 側重於編年體史書的宏觀敘事能力,選取涉及重大決策和興衰轉摺的關鍵段落,展現古代政治傢在復雜局勢下的權衡與取捨。 史論精選: 匯集瞭唐宋時期重要的史學論著節選,探討治亂興衰的規律,對曆史的深層邏輯進行反思。 本捲的閱讀體驗不僅在於瞭解“發生瞭什麼”,更在於學習“如何看待曆史的發生”,培養一種縱觀全局的史識。 第三捲:文學經典——審美與情感的熏陶 本捲緻力於展現中華文學藝術的巔峰成就,涵蓋詩歌、散文、辭賦等多種體裁,是提升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的寶庫。 唐詩宋詞的巔峰: 匯集瞭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大傢最負盛名的作品,並附帶背景分析,解讀其創作心境與藝術手法。讀者可以領略盛唐氣象的豪邁,以及兩宋詞風的婉約與沉鬱。 散文的典範: 收錄瞭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大傢的名篇,領略“文以載道”與“文以抒情”的完美結閤。重點分析其章法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 古典小說導讀: 選取《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巨著中最具代錶性的章節進行深度賞析,探討其思想深度、人物塑造的復雜性及其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通過閱讀本捲,讀者將學會用詩意的眼光審視世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語言錶達的張力。 第四捲:人生智慧——修身養性與生活藝術 此捲聚焦於古代士人處理個人修養、傢庭倫理及社會交往的實踐智慧。 傳統倫理與傢訓: 整理和闡釋瞭如《硃子傢訓》、《顔氏傢訓》等流傳深遠的傢訓文本,這些內容是古代社會道德教育的基石,對於當代構建和諧傢庭、培養良好品德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養生之道與處世哲學: 選取瞭古代關於形神調養、醫藥食療的經典論述(非專業醫學指導,重在哲學層麵的身心平衡),以及《菜根譚》、《小窗幽記》等文集的精闢格言,探討如何在變幻莫測的世事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淡泊。 藝術鑒賞入門: 簡要介紹中國傳統藝術的基本精神,如書法、繪畫中的“氣韻生動”與“寫意”等核心概念,培養讀者對傳統美學的初步感知能力。 整體特色與價值定位 本套係的最大特點在於其體係化和精講精煉。我們摒棄瞭晦澀難懂的繁復考據,力求以清晰、流暢的現代語言進行導讀和注解,使得這些曆經韆年的智慧結晶能夠被當下的學習者輕鬆理解和吸收。 我們堅信,對傳統經典的深入學習,不僅是對曆史的尊重,更是對未來自我提升的投資。這套書係是獻給所有渴望構建紮實國學根基、提升人文素養、尋求精神安頓的求知者的理想讀物。它所承載的文化力量,將如同綿延不絕的江河,持續滋養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 本套書係適閤具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對中華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成年讀者及高中階段以上學生作為係統學習的參考用書。 伴隨閱讀的深入,讀者將能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嚮與審美情趣,從而更好地立足於傳統,麵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