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

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 编
图书标签:
  • 侵华战争
  • 日军暴行
  • 战争史
  • 历史纪实
  • 二战
  • 南京大屠杀
  • 历史研究
  • 战争罪行
  • 近代史
  • 抗日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8002389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302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所记录的内容,均为编著者根据手材料撰写,事实充分、证据确凿,较全面地揭露了1931年至1945年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所犯的屠杀人民、轰炸城市、残害劳工、经济掠夺、摧残文化等罪行。

目录

一、惨绝人寰的杀戮
“一二八”期间日军在上海的暴行
抚顺平顶山大惨案
下五家子惨案幸存者的诉说
移民侵略与土龙山事件
血泪斑斑的“集团部落”
大连“抗日放火团”惨案
安东教育界大惨案
丰滦密“无人区”
血雨倾盆天镇城
古城正定血泪仇
血洗梅花镇
南京大屠杀实录
冀东潘家峪惨案
在上海青东的暴行
……
《山河破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口述史》 引言 1931年至1945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惨痛也最为壮烈的十二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古老的东方大地承受了近代以来最沉重的外侮,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然而,也正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展现出了空前绝后的团结与抗争,无数普通中国人在民族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用不屈的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史诗。 本书并非单纯的史实罗列,也不是宏大叙事的俯瞰。它旨在通过大量鲜活的口述历史,将读者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去倾听那些亲历者的声音,去感受那些在战火中挣扎、在苦难中前行、在绝境中呐喊的普通人的命运。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真实回响,还原战争的残酷,铭记民族的苦难,更重要的是,展现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所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不屈意志和伟大精神。 第一部分:屈辱与觉醒——九一八事变与全面抗战的序曲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的枪声,如同惊雷炸响,宣告了东北三省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沦丧。本书的开篇,将聚焦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搜集了大量当年的亲历者口述,他们可能是目睹日军炮火的东北百姓,可能是被迫撤离家园的学生,也可能是怀揣救国之志却束手无策的知识分子。 “他们像野兽一样冲进来”: 一位来自沈阳的普通农民,用朴实却令人心惊的语言,描述了日军侵占家园的混乱与恐惧。稻田被践踏,房屋被烧毁,熟悉的村庄在瞬间变成人间炼狱。他回忆起当时家人的惊慌失措,回忆起被逼离开土地时的绝望。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土地”: 一位东北大学的学生,在日军占领的混乱中,目睹了中国军人的无力反抗和百姓的流离失所。他讲述了当时知识分子心中的焦灼与愤怒,他们渴望抵抗,却又被现实的无力感所压倒。他对当时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困惑与不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活下去,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一位在东北沦陷后艰难求生的普通妇女,讲述了她在日伪统治下,为了保护家人而不得不经历的种种磨难。她回忆起物资的匮乏,日伪政权的严密控制,以及如何在夹缝中寻找一线生机。她对家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构成了那个年代底层人民最真实的生存写照。 这些口述,不仅仅是冰冷的事件记录,更是承载着个人情感、家庭记忆和时代印记的生命故事。它们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对普通中国人生态的直接冲击,以及在这种冲击下,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第二部分:血与火的洗礼——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抗战,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本书将深入到抗战的各个战场,通过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亲历者口述,展现战争的残酷与壮烈,以及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长城内外,烽火连天”: 我们采访了曾在长城沿线作战的老兵。他们讲述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与日军殊死搏斗的经历。他们回忆了战友们倒在血泊中的场景,回忆了炮火纷飞中撤退的艰难,也回忆了宁死不屈的决心。他们描述了长城脚下,中国军人如何用血肉之躯阻挡日军的钢铁洪流。 “上海,最后的坚守”: 八一三上海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军队正面战场上一次重要的抵抗。本书收录了参与上海保卫战的老兵的口述,他们讲述了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如何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回忆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回忆了中国战士的英勇无畏,以及最终撤退时的悲壮。 “血染的土地,不屈的灵魂”: 在华北战场,游击战成为打击日寇的重要方式。我们搜集了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他们讲述了如何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如何与根据地人民生死相依,如何用小米加步枪打出威风。他们回忆了伏击日军的惊心动魄,回忆了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无私支援,以及在艰苦岁月中,革命乐观主义如何支撑着他们战斗到底。 “时代的巨变,历史的选择”: 除了战场上的士兵,我们还关注了抗战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经历。比如,一位曾是国民党军队的青年军官,讲述了他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经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在国共合作抗日背景下,他所经历的思想转变。再比如,一位在沦陷区默默抗争的地下工作者,讲述了他在敌占区如何传递情报,如何组织民众,如何在黑暗中点燃希望的火种。 “家园被毁,背井离乡”: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书中,我们收录了大量来自被日军侵占地区的百姓的口述,他们讲述了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讲述了家园被毁后的流离失所,讲述了他们在沦陷区艰难维生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平的珍贵。 第三部分:不屈的意志与民族的脊梁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聚焦于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的不屈意志、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 “民族的血脉,永不屈服”: 许多口述中,都流露出对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一位老战士回忆起,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当他看到五星红旗(或当时的国旗)在阵地上飘扬时,心中就会涌起无穷的力量。他讲述了自己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向敌人屈服的信念。 “平凡中的伟大”: 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贡献。本书收录了许多来自后方建设者、医护人员、文化工作者、普通民众的口述。他们可能没有亲临战场,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抗战。一位女织工,用她颤抖的声音讲述了如何夜以继日地为前线战士赶制军服;一位乡村教师,讲述了如何在贫困的山区,坚持为孩子们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 “团结一心,共赴国难”: 国共合作是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特点。本书中,我们也会呈现一些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片段,以及普通民众对“团结抗日”的期盼。这些口述,展现了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人民超越党派、地域、阶级的团结力量。 “历史不应被遗忘”: 战争留下的创伤是深刻的,但更重要的是,历史应该被铭记。本书的结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亲历者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真实故事的呈现,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结语 《山河破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口述史》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苦难、关于抗争的书。它不是为宣泄仇恨,而是为铭记历史,为致敬那些在 darkest of times 仍然选择站起来反抗的普通中国人。希望通过这些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以及中华民族在其中所展现出的不屈脊梁。这本书,是属于所有热爱和平、珍视历史的中国人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书店偶然翻到的,当时被它厚重的封皮和标题所吸引。我一直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零散地接触到一些片段,缺乏系统性的了解。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被书中所描绘的宏大历史背景所震撼,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日本投降为止,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牵涉到如此多的事件和人物。这本书的编纂显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罪行,而是试图展现整个侵华战争的来龙去脉。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战争初期,日本方面是如何一步步侵占中国领土的描写,那些看似微小的导火索是如何点燃了一场席卷整个亚洲的战火。书中对各种战役的描述也非常详细,不仅仅是地图和数字,更重要的是对战役背后的人性挣扎和民族命运的刻画。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段屈辱但又充满抗争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对于这本书,我首先想说的是它的文献价值。作为一本纪实作品,它所收集和整理的史料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平时也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将如此多的原始资料、官方报告、幸存者证词等集于一体,并且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书中对于一些关键事件的考证,例如“七三一部队”的罪证,以及日军在占领区推行的所谓“慰安妇”制度,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些细节的呈现,不仅加深了我对日军侵华罪行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依然展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这本书就像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每一页都凝聚着血泪和反思,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历史,尤其是那些黑暗的篇章,是对我们今天生活最基本的尊重。所以,当这本《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摆在我面前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我并没有期望它能带给我什么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因为我知道那段历史本身就是沉重的。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揭示了侵略者是如何践踏一个国家的尊严,如何将无数生命拖入深渊。书中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细节,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眼目睹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我反复阅读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章节,那种无差别的杀戮,那种人性的泯灭,让我心痛不已。它提醒我,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能遗忘过去,更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评分

读完《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记录者有着多么重要的责任。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控诉,而是通过大量翔实的细节,将那段沉重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我被书中描述的日军残暴行为所震惊,但更让我动容的是中国人民在面对这样强大而残忍的敌人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书中对于一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游击战的开展,以及普通民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抵御侵略的描写,都让我深受鼓舞。它让我明白,历史的胜利,往往是无数个普通人的付出和牺牲堆积而成的。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让我对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前辈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历史的真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求知欲。从书名就能看出,它聚焦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书中内容也毫不避讳地将这些罪行一一呈现。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详细描述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细菌战和化学战,那些泯灭人性的实验和残害,让我感到毛骨悚然。同时,我也被书中记录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所感动。从正规战场的浴血奋战,到民间自发的抵抗,这本书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巨大韧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罪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民族脊梁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