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位滿懷宗教虔誠的雕塑傢所創作的聖特蕾莎像、一幅描摹露天舞會場麵的印象派繪畫、幾頭被紋身的豬,這些事物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答案是,它們都曾引發醜聞。
《醜聞藝術博物館》精選15世紀至今陷於爭議風波的六十餘部驚世駭俗的藝術名作——它們或褻瀆神聖、越界違規,或導緻政治紛爭、觸碰道德底綫——以全新的視角追溯風雨如磐的曆史時期,探索其最深處的禁忌、恐懼及熱望,從而發掘整個時代的精神實質。誰能規定,藝術隻能也必須是一種審美的沉思,除此之外就絕無其他可能?
內容簡介
數百年來,藝術傢們都在突破社會規範的藩籬,而擴大藝術邊界的努力,其錶現形式可以是一種新技法、一個新主題或新的觀念。15世紀,馬薩喬的一幅濕壁畫描繪瞭亞當和夏娃被逐齣伊甸園。此作采用瞭透視技法,令人震驚不已。五百年後,莫裏齊歐?卡特蘭的裝置作品《他》因錶現齣希特勒的脆弱、無力而引發人們強烈的抗議和譴責。本書所收錄的代錶作,包括油畫、版畫、照片和裝置,在問世之初,都曾引起轟動。色彩逼真的大幅畫麵之外,還配以簡潔深刻的文字,探尋藝術傢的創作意圖,解說作品的曆史情境和社會背景。藝術傢的職責就是啓迪心智,將觀者引嚮新的思維模式,而本書中的作品,便構成一次發人深省的探索和嘗試,闡釋瞭藝術傢的這種角色責任。它能引導讀者摒棄先入之見和俗套窠臼,重新審視藝術的價值。
作者簡介
埃萊亞·鮑雪隆(éléa Baucheron),藝術史學傢、學者和作傢,現居於巴黎。
戴安娜·羅特剋斯(Diane Routex),作傢、齣版人,大部分時間在巴黎工作。熱衷於攝影,曾就職於紐約powerHouse Books,與他人閤作舉辦過紐約攝影節(NYPH)。作為“布魯剋林年輕電影人”(the Brooklyn Young Filmmakers)團體的一員,曾為四部短片以及戲劇撰寫劇本。目前身處巴黎,從事齣版工作,繼續通過寫作探索新領域。
目錄
褻瀆神聖之作
瀆神的寫實主義
一種非常肉感的靈性
凡人必有一死
延續瞭近五百年的爭議
宗教裁判所、畫傢與傻子
扭麯變形的神性
充滿凡夫俗子的《聖經》
靈與肉
教皇,一如凡人
眾神之死
“政府公款資助的瀆神”
愛、死亡與螞蟻
東正教會封死瞭魚子醬的蓋子
對藝術自由的一次重擊
一把新笤帚
“ 政治不正確”之作
一粒苦澀的藥丸
掀起巨大波瀾的一幅畫
衝啊,嚮著街壘衝!
把臉畫成梨子形
溫和的革命
馬奈,手中的火力全部發射
一筆引發爭論的遺産
一尊雕像,陷入瞭“德雷福斯”事件對抗的鏇渦
革命的藝術與革命的政治
一位“墮落的”藝術傢
導緻軍隊士氣低落的事物要絕對禁止
納粹的一名受害者
外國異己人士、猶太人和共産黨人
不由自主的僞造者
惡魔化身
失去頭顱
死亡總是錯的
涉性之作
作為復仇手段的藝術
給人物脫衣
愛的觸手
“就像一塊蛋糕上的肥胖蛆蟲。”
因醜聞而成功
起源的秘密
一件遭到眾多流言中傷的作品
作為殉道者的藝術傢
陽具形態的女性主義
“這些裸體……毛發都露齣來瞭!”
愛與成功的藝術
玩弄色情
“一幕肉的戲劇”
卑劣粗鄙的重口味與法規作對
狗一般的生活
拿公共資金來資助道德敗壞的藝術?
錶現兒童的身體觸犯眾怒
愛,來自俄羅斯
越界之作
柯剋隊長的民團被騙瞭
平凡庸常之中的藝術
從古典到現代
最終的勝利
留下糟糕的第一印象
妓院的哲學
俗常之物的藝術
當藝術忘記瞭自己的名字
在地闆上更舒服自在
藝術不發臭
精彩書摘
一位滿懷宗教虔誠的雕塑傢所創作的聖特蕾莎像、一幅描摹露天舞會場麵的印象派繪畫、幾頭被紋身的豬,這些事物之間可能會有什麼共同之處或關聯因子嗎?答案是,它們都曾引發是非糾葛或爭議醜聞。
著眼於藝術創作所掀起的軒然大波,從這一角度來審視這些作品,能夠讓我們對某一特定曆史時代最深處的禁忌、恐懼以及熱望産生深刻的洞見,從而更好地理解那一時代的精神實質。本書精選曾陷於爭議風波的六十餘部作品,通過對這些案例的解讀研究,為讀者提供瞭一條不同的路徑,去檢視探討藝術和社會曆史。藝術創作常常充滿瞭各種棘手的主題或素材:性、褻瀆神明的言行、政治與藝術革命,無一例外都找到瞭其進入藝術領地的路徑,讓那些慣於嚮後迴顧、心態保守的人們大為驚駭、惶惶不安。因為他們隻希望看到藝術被封閉在某種形式的象牙塔中,遠離現實生活與輿論爭端。任何事物,到底是憑其自身特質或原因而誘發爭議,還是取決於“觀看者的眼睛”,這樣一個問題由於未能觸及根本,並無實際意義。藝術傢們經常被斥為無足輕重,往往還被指控敗壞瞭其時代的道德,這樣嚴詞厲色的責難早就屢見不鮮。哪怕是最溫和的離經叛道或是對正統常規的最輕微的偏移,也會遭到人們的抨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柏拉圖所創立的那種思想傾嚮的延續,因為他公開宣告瞭對藝術的不信任,鄙薄藝術是“對於模仿的模仿”,從而也輕衊地為藝術傢扣上瞭“兜售幻象之小販”的帽子。
審視一下韆百年來曾讓人們心神不寜的藝術現象與事件,無疑很富有啓發意義。比如,在中世紀,人們顯然對於宗教題材非常敏感,而在19世紀,讓人們動輒怒火中燒的則是有關政治的任何主題。你能不假思索地說齣,我們這代人,感覺什麼事在道義層麵上最令人反感嗎?根據我們所搜集到的證據,也正如你將可能看到的,這些事應該包括對人類尊嚴的攻擊侮辱,對弱勢者(孩童與動物)的盤剝壓榨,還有藝術的商業化。不過,敏感的藝術主題不會輕而易舉地落入那種基於曆史時段或創作類型的簡單分類,非此即彼的規則並不適用。舉例而言,褻瀆神聖正統、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言行,不免令人側目,而這種憂懼的心態並非我們的祖輩所獨有。盡管如此,如今的時代風尚卻看似體現齣另一個鮮明的特徵,那就是對爭議性醜聞的追逐,這種姿態甚至是肆無忌憚、寡廉鮮恥的。過往的年代裏,藝術中的醜聞劣行讓人們嫌惡蹙眉,而現在則變身為成功的同義語,並擴展延伸到所有的文化領域中,其中包括文學、電影,還有廣告界和電視業。“我思,故我在”稍微篡改一下,換成“我駭人,故我在”,倒也不失為切閤21世紀的一個魔咒或標簽。
隻是,正如你將在此書中所能覺察到的,藝術中的醜聞轟動絕非隻是推銷伎倆或商業炒作那麼簡單。那種擾動輿論視聽的風波,源於形形色色的多重誘因,也具有各種各樣的效果:促使人們去思考,有時候還激發起人們的行動。這種衝擊引導我們摒棄先入之見和俗套窠臼。誰能規定,藝術隻能也必須是一種審美的沉思,除此之外就絕無其他可能?
……
前言/序言
作為復仇手段的藝術
17世紀時,身為女人並同時是一位畫傢,這本身就已經是一樁驚人的醜聞。但這個女人還公開地、猛烈地控訴譴責曾強暴過她的一個男人,這就讓當時的羅馬社會更加難以容忍。雖然麵對壓力,阿特彌希婭?靳蒂勒奇(ArtemisiaGentileschi)毫不退縮,繼續堅定地抗爭,尋求公正。最終,她通過自己的作品達成瞭復仇的心願。
阿特彌希婭?靳蒂勒奇為學畫,師從阿格斯蒂諾?塔西(AgostinoTassi),而塔西與阿特彌希婭的父親是閤作關係。盡管這兩個男人如同親密的同事,卻未能阻止塔西的惡行:他強暴瞭靳蒂勒奇的女兒,時年19歲的阿特彌希婭。塔西被告上法庭。作為受害者,阿特彌希婭不得不接受令人羞辱的婦科檢查,遭受再一次的傷害。她還被迫接受無情的拷問,以此來驗證她的指控並非誣陷。盡管經曆這些磨難,她還是堅稱自己所控訴的都是事實。塔西被判有罪,入獄服刑,但幾個月之後便被釋放瞭,後來竟還繼續與阿特彌希婭的父親共事閤作。《聖經》中記述瞭猶滴與荷羅孚尼的故事:年輕的猶太女英雄假裝順服,把自己奉獻給一位暴君,然後藉機將暴君斬首,拯救瞭自己的族群。阿特彌希婭有數幅繪畫作品呈現瞭這個故事,她似乎從中找到瞭嚮施暴者復仇的辦法。
她最初畫這幕場景是在強奸發生不久之後,尚在法庭判案期間,但右頁插圖顯示的這一同主題版本是繪製於幾年之後。不過,當年遭受屈辱的記憶顯然還在她的心中燒灼翻騰。從被砍頭的荷羅孚尼的麵容特徵上,可以辨認齣塔西,而畫中的猶滴就是女畫傢本人的自畫像。畫麵中的鮮血讓我們想到強奸和施暴可能導緻的齣血。血冒齣來濺到畫中婦人的身上和白床單上,染紅瞭床鋪,而遮蓋在男人生殖器部位的紅布又與血跡産生瞭呼應,將這個意象直接與強奸關聯起來。1599年,卡拉瓦喬也畫過這一題材。在那一版本中,猶滴被呈現為脆弱和驚愕的狀態,因見到血腥而反胃欲吐。而在阿特彌希婭的筆下,猶滴的形象正好相反,她顯得堅強、專注,帶有心願已瞭的滿足感。她一手抓住暴君的頭發(就像畫傢自己說過的那樣,在遭強暴時曾如此推擋塔西),另一隻手則緊緊地握住劍柄,劍直直地刺入男人的脖頸。整把劍看上去恰如一個十字架。
在當時的男性沙文主義社會,男人的地位至上,對性醜聞被曝光都持敵對態度,而這幅畫自然讓他們感到尷尬。此畫的擁有者因此相當謹慎,長時期內都將其小心地藏匿,謝絕公眾參觀。
醜聞藝術博物館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醜聞藝術博物館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