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第2版)》主要介紹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涉及的相關概念、理論和技術內容,主要包括指令集體係結構、數據的錶示和存儲,以及實現指令集體係結構的計算機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及其相互連接關係。全書共9章:第1章對計算機係統及其性能評價進行概述性介紹,第2、3章主要介紹數據的機器級錶示、運算以及運算部件的結構與設計,第4~6章介紹指令係統以及各種CPU設計技術,第7章主要介紹包含主存、cache和虛擬存儲器在內的存儲器分層體係結構,第8章介紹總綫互連以及輸入輸齣係統,第9章介紹並行處理計算係統的基本硬件結構和並行程序設計編程模型。
《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第2版)》內容詳盡,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實例豐富,並提供大量典型習題供讀者練習。《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第2版)》可以作為計算機專業本科或大專院校學生計算機組成原理與係統結構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有關專業研究生或計算機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袁春風,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1984年和1987年分彆獲得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理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南京大學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數據並行處理、雲計算以及Web信息檢索與本文挖掘技術等。在相關領域已承擔科研項目30多項,發錶論文80多篇,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江蘇省優秀軟件一等奬1項。編寫齣版《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十一五”、“十二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江蘇省精品教材)、《計算機係統基礎》(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教材)等計算機專業教材6本,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奬1次。從事“計算機組成原理”和“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課程的教學工作25年。所負責的“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為教育部一微軟精品課程。所負責的“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課程為江蘇省精品課程,其課程網站曾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特等奬,。
第1章 計算機係統概述
1.1 計算機的發展曆程
1.1.1 通用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1.2 第一代計算機
1.1.3 第二代計算機
1.1.4 第三代計算機
1.1.5 第四代計算機
1.2 計算機係統的基本組成
1.2.1 計算機硬件
1.2.2 計算機軟件
1.3 計算機係統的層次結構
1.3.1 計算機係統抽象層的轉換
1.3.2 計算機係統的不同用戶
1.4 程序開發與執行過程
1.4.1 從源程序到可執行程序
1.4.2 可執行文件的啓動和執行
1.4.3 程序與指令的關係
1.4.4 指令的執行過程
1.5 計算機係統性能評價
1.5.1 計算機性能的定義
1.5.2 計算機性能的測試
1.5.3 用指令執行速度進行性能評估
1.5.4 用基準程序進行性能評估
1.6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的機器級錶示
2.1 數製和編碼
……
第3章 運算方法和運算部件
第4章 指令係統
第5章 中央處理器
第6章 指令流水綫
第7章 存儲器分層體係結構
第8章 互連及輸入輸齣組織
第9章 並行處理係統
參考文獻
我一直認為,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是相輔相成的。雖然我暫時還無法親自去組裝一颱計算機,但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的內容,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比如,在講解存儲器層次結構時,能否通過一些代碼示例來模擬緩存命中和缺失的情況,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緩存對程序性能的影響。或者在討論指令集體係結構時,能否提供一些匯編語言的例子,展示CPU是如何執行這些指令的。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與實際硬件相關的案例分析,比如分析某個著名CPU的設計理念,或者某個服務器的硬件配置,那就更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僅僅是“讀”懂,更能“想”懂,甚至“做”到,為我將來在計算機領域的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之前也讀過一些關於計算機組成原理的書,但總覺得有些地方講得不夠透徹,或者說,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有些概念的引入過於突然,缺乏鋪墊。這本書的副標題“第2版”讓我覺得它經過瞭一定的優化和改進,也許在內容的組織和講解的深度上會比第一版更好。我希望它能在基本概念的引入上更加友好,逐步深入,而不是一下子拋齣大量復雜的術語。比如,在講解二進製、補碼這些基礎概念的時候,希望能有更詳細的解釋和更多的例子,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同時,我也很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的硬件例子,比如某個CPU的核心架構,或者某個存儲器芯片的工作原理,這樣可以讓我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硬件聯係起來,加深理解。如果這本書還能提供一些學習建議或者思考題,引導我去進一步探索,那就更好瞭。
評分我最近對計算機的“大腦”——CPU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總想知道它到底是怎麼工作的,是怎麼處理我們給它的各種指令的。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直擊這個核心問題,我希望它能詳細地闡述CPU的工作原理,比如指令的解碼、執行、寫迴過程,以及各種加速技術的應用,像流水綫、分支預測等等。我特彆想瞭解,在執行一條指令的過程中,CPU內部究竟發生瞭多少復雜的操作,又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和高效的。如果書中還能介紹一些不同類型的CPU設計,比如ARM和x86架構的區彆,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那就更好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把我從一個對CPU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變成一個能夠對其工作原理有基本理解的愛好者。我期待它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圖示,來描繪齣CPU內部那令人著迷的世界。
評分作為一名剛接觸計算機科學的學生,我發現計算機組成和係統結構是很多後續課程的基礎,所以找到一本好的入門教材至關重要。這本書的標題很直接,內容應該很貼閤我的需求。我希望它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二進製、邏輯門、觸發器,然後逐步引入更復雜的概念,比如加法器、多路選擇器,最終構建齣運算器和控製器。我還希望它能清晰地解釋存儲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比如RAM和ROM的區彆,以及它們是如何存儲和讀取數據的。對於輸入輸齣係統,我也希望能夠有所瞭解,比如各種外設是如何與計算機進行通信的。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計算機組成基礎,為我後續的學習掃清障礙,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作為一個喜歡鑽研技術的開發者,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寫的代碼,其性能瓶頸往往就發生在底層,發生在計算機的組成和結構上。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非常有技術深度,我希望能通過它來瞭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比如CPU是如何執行指令的,內存是如何管理數據的,以及不同硬件之間的協作關係。我尤其對處理器設計的部分很感興趣,希望能夠瞭解現代CPU是如何實現高性能的,比如流水綫、亂序執行、緩存等技術。另外,對於存儲器層次結構,我也是非常好奇,為什麼會有多級緩存,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麼,如何影響程序的執行效率。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關於指令集體係結構(ISA)的內容,比如RISC和CISC的區彆,以及它們對軟件開發的影響,那將是一大收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計算機的運作,並將其應用於我的日常開發工作中,寫齣更優化的代碼。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想真正理解一個係統,就必須瞭解它的構成和運作方式。這本書的書名“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非常吸引我,因為它直接點齣瞭這個主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組成一颱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比如CPU、內存、硬盤、顯卡等,它們之間是如何進行數據交換和通信的。我還想瞭解,在這些硬件的基礎上,操作係統是如何管理的,以及應用程序是如何在硬件上運行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計算機體係結構的知識,比如不同的總綫結構、I/O接口的工作方式,以及現代計算機係統中常見的性能瓶頸及其解決方案。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個關於計算機整體運作的清晰圖景,不再僅僅停留在應用程序的層麵。
評分作為一名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我非常看重教材的係統性和全麵性。這本書的標題“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就錶明瞭它覆蓋的範圍非常廣,既有底層的組成原理,又有上層的係統結構,這正是我備考所需要的。我翻看瞭一下目錄,內容涵蓋瞭數據錶示、運算器、控製器、存儲器、輸入輸齣係統、指令集體係結構、處理器設計、存儲器層次結構、多處理器係統等等,這些都是考研的重點和難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並且提供一些經典的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此外,我比較看重教材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希望它能按照一個清晰的脈絡來展開,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混亂。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練習題和習題解答,那就更完美瞭,這樣我就可以在學習完一部分內容後,及時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並根據反饋進行調整。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得說,相當有意思。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而是那種一看就帶著點“硬核”氣息的。深藍色為主調,點綴著一些電路圖的綫條和一些幾何圖形,給人一種嚴謹、紮實的感覺。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不是那種特彆光滑的,有點微微的磨砂感,這樣在閱讀的時候不容易反光,長時間看眼睛也不會覺得特彆纍。書的裝訂也很牢固,我用力翻瞭幾頁,書脊也沒有齣現鬆散的跡象,這點對於經常需要把書壓平來看的讀者來說,是個很棒的設計。而且,書的尺寸也比較適中,放在書架上不會顯得太突兀,拿在手裏也比較趁手。最關鍵的是,書的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剛剛好,讀起來非常舒服,不會有那種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感覺,這一點對於像我這樣閱讀量比較大的學生黨來說,簡直是福音。有時候看一些書,排版不好,字跡模糊,讀起來就很費勁,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讓人能夠專注於內容本身。
評分作為一名對計算機曆史和發展趨勢感興趣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除瞭介紹基礎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還能穿插一些曆史性的發展脈絡和未來的展望。比如,在介紹CPU設計時,能否提及一些早期CPU的演進過程,或者在討論存儲技術時,能否談談固態硬盤的崛起對計算機性能的影響。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計算機體係結構的對比,比如基於馮·諾依曼體係結構和哈佛體係結構的工作方式差異。同時,如果書中能夠涉及一些前沿的技術,比如GPU的並行計算能力,或者新型的內存技術,那將是非常吸引人的。我期待這本書不僅能教會我“是什麼”,還能告訴我“為什麼”以及“將來會怎樣”,讓我對計算機的世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更長遠的視野。
評分我一直對計算機的底層原理非常好奇,總覺得瞭解瞭這些,纔能真正理解為什麼我們使用的軟件和硬件能工作。這本書的名字就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覺得它應該能滿足我的求知欲。打開目錄,看到裏麵涉及到的章節,比如“數據錶示”、“指令集體係結構”、“處理器設計”等等,這些都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領域。而且,每一章節下麵還有很多細分的知識點,感覺內容非常豐富,應該能讓我對計算機的內部運作有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把我腦海中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起來的書,希望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我還注意到,書裏可能包含瞭一些圖錶和示意圖,這些對於理解抽象的概念非常有幫助,比如處理器流水綫、存儲器層次結構等等,這些東西如果光靠文字描述,很容易讓人雲裏霧裏,有瞭直觀的圖示,就會好很多。我期待它能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把這些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掌握。
評分不錯的!
評分好
評分經典書~
評分書好,價格不優惠
評分。。。。。。。。還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是正版,拿著挺重的。
評分買書就到京東,快遞第一時間送到
評分沒塑封,稍有汙漬劃痕,送貨很快很準時,買的多是紙箱包裝
評分上午下單,當天到。物流超快,喜歡京東的物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