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科克斯评论》、《出版商周刊》、《书单》、《学校图书馆杂志》等4大图书行业媒体全力推荐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刘文、小书房儿童文学网站创始人漪然联袂撰写导读推荐
帮助儿童克服对黑夜的恐惧感,唤起儿童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驱散黑暗和恐惧,带来温暖与友谊随书附赠精美导读册,打开后有不一样的惊喜!
拿起手电筒,小男孩开启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夜游”,他用手电筒照亮了潜藏在林中的动物,也让它们用手电筒照亮了自己,小朋友,如果你也有一把手电筒,你会去照亮什么呢?
海报:
内容简介
跟随那只小小手电筒,一段妙趣横生的“夜游”瞬间开启: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小蜥蜴从池塘爬上林地,树洞里的小兔子一眨眼跑到土堆旁,小动物们开始跟手电筒玩捉迷藏。
静谧的树林开始歌唱,黑暗的草丛五彩缤纷,陌生的夜色光芒四射。
小男孩不再孤单,不再惊恐,不再害怕,和小动物一起嬉戏玩耍。
光,那样明亮;友谊,那样温暖……
作者简介
利兹博·伊德,美国知名图画书作家,出版过多部童书,如《里面外面》、《黑狗穿衣服》、《黑狗和红屋子》、《我爱妈妈》等。自小就对美术、纸艺的创作很感兴趣。《手电筒看见了什么》和《里面外面》虽然是没有文字的图画书,但是作者希望小读者们能够通过眼睛以及想象享受阅读的乐趣。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本柔和舒缓且略带轻幽默的无字图画书。
——《科克斯评论》
★这本优雅的图画书安静得如同睡前故事,可以减轻孩子们对于夜晚中各种声音的恐惧,鼓励他们同昼伏夜出的动物们交谈。
——《学校图书馆杂志》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让小读者体验到在夜间探索树林的惊奇和兴奋,并且一言不发地引导小读者去探索自己家外面的隐蔽之处。
——《繁忙的图书馆》
★孩子们一定会开心地反复琢磨书中的诸多细节,一次“无言的郊游”让他们幻想着创建属于自己的“夜晚小天地”。
——《书单》
★博伊德只想说明一点:孩子们完全有能力教育和娱乐自己,而这个过程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工具,比如一个野营帐篷、一个手电筒。
——《出版商周刊》
精彩书摘
冒险的背后
童书作者、阅读推广人、小书房儿童文学网站创始人漪然
第一次听说利兹博伊德的《里面外面》,是源于一位故事妈妈的推荐,记得当时她对我说:“我发现有一本无字书,很适合搭配你的散文诗《四季短笛》一起读。”
一本无字书,为什么会让人想到搭配散文诗呢?我当然感觉很好奇。可惜,原版书真的不好买,直到接力出版社引进了这本《里面外面》,我才得以真正翻开这本书,看到了那些贴近孩子视角的窗里窗外的生活场景——虽无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每一页都可从季节变幻的细节中找到发现的乐趣,这和散文诗的形散意不散,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最让人惊喜的还是,从这本无字书中,我终于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尝试,那就是将游戏书和无字书结合起来,去表达一种超越年龄的诗意情怀,这样,小孩子可以“玩”这本书,大孩子可以“读”这本书,而成人读者也同样可以在亲子共读中找到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
在《手电筒看见了什么》这本无字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作者的这种大胆尝试。不,应该说,本书已经是一本风格更为成熟的混合型创作,因为它已经不再是散文诗那样没有情节,倒是恰恰相反,它非常富有逻辑思维,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章节体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第一章,可以命名为“巧遇猫头鹰”,它是从封面开始的:一个打扮得雄赳赳、气昂昂的小男孩,正打着手电筒在走夜路,这时,一只猫头鹰忽然出现在他前面……当故事延续到内页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男孩已经支起了露营帐篷,躺下了,并且正用手电筒读一本书,而那只猫头鹰则已经悄悄出现在帐篷外的树杈上。于是,这个故事的第二章就从下一页开始了——“夜访小动物”……
接下来的每两页都可以自成章节,因为小男孩在不断认识新的动物朋友,如果读者想象力丰富,可以想象男孩和动物们的各种对话,自己配音。不过,所有这些章节又可以组合在一起,直到猫头鹰拿到了小男孩的手电筒,给全体动物们来了一个“大合影”……可能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读到大结局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从封面开始,男孩就是无大人陪伴的,一些中国读者会把这个细节当作是童话的背景,但实际上,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孩子六岁半就可以参加自己独自在野外求生的“童子军”训练了,而无字书中的小男孩,看身高显然已经超过六岁,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夜晚到野外露营,所以才会把一支手电筒用得那么沉着自如。而中西方的教育观差异,其实正体现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之中。
每一个陪伴孩子阅读这本书的父母,其实也是在陪伴孩子经历一段探索的旅程。我们在这时,是应该放手给孩子一个机会自己去感悟和体会,默默地、耐心地去等待一束小小的智慧光亮在黑暗中渐渐展开;还是去代替孩子做一切,剥夺那种“跟着感觉走”的阅读乐趣,这确实是值得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的。本书的作者,其实早已经在自己的创作中诠释了自己对“冒险”二字的理解,比如,如果你不是从封面而是从扉页开始读这本书,那么它又可以是一本给大孩子认识各种植物的科普无字书——小到一本书,大到整个人生,多留下一些未知的空间,才有冒险的快乐可以追寻!
……
前言/序言
闪亮的光芒:夜晚的秘密世界 一本献给所有好奇宝宝的探险绘本,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遇的黑夜王国。 夜幕降临,世界仿佛被一块巨大的、柔软的黑丝绒布轻轻覆盖。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好奇心。当白天那些熟悉的色彩和形状隐去,一个全新的、充满神秘感的领域悄然展开。这本书,正是为那些敢于点亮心中好奇火花的“夜行侠”准备的。 第一章:告别影子游戏 清晨的阳光爬上窗台,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小熊“点点”伸了个懒腰,他最喜欢白天的游戏——追逐自己的影子。影子在他脚下伸长、缩短,像一个调皮的伙伴。然而,随着太阳慢慢西沉,影子开始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黑暗中。点点感到有点失落,白天的游戏结束了,那黑乎乎的夜晚到底有什么呢? “夜晚会不会把所有东西都藏起来了?” 他问妈妈。 妈妈微笑着,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圆溜溜、握在手里刚刚好的小物件——那是一只橘色的、带着一圈银色边框的小灯笼。 “夜晚不会藏起东西,” 妈妈轻声说,“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展示。你需要一双特别的眼睛,或者一个特别的帮手,才能看清它为你准备的惊喜。” 第二章:第一束光,照亮好奇心 点点紧紧握着那只小灯笼。他小心翼翼地按下开关。 “咔哒!” 一小束温暖、略带鹅黄色的光芒,像一只勇敢的小精灵,从灯笼口蹿了出来。这束光是如此坚定,它不惧怕周围的黑暗,反而让黑暗显得更加深沉、更有层次感。 点点决定进行他的第一次“夜间科学考察”。 他首先照亮了自己堆满积木的角落。在白天的光线下,那些积木是红、黄、蓝的鲜艳组合。但在灯光的照射下,红色积木反射出深沉的酒红色,边缘被光晕勾勒出清晰的轮廓。积木和积木之间的缝隙,此刻深得像小小的山谷。 他发现:光线能让物体有了“厚度”。 接着,他好奇地将光束移向那盆他几乎忘记了的绿植。在黑暗中,叶子显得黝黑一片。当光束扫过时,他惊奇地发现,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像一幅精密的绿色地图。有些叶片边缘泛着一层薄薄的、像绒毛一样的质感,在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领悟到:黑暗是最好的背景,它让微小的细节得以凸显。 第三章:月亮邮差和星星的秘密信件 夜深了,点点轻轻打开窗帘的一角。天空不再是单调的黑色,而是深邃的靛蓝色。 他将灯笼的光束向上抬起,试图与天上的“大灯笼”——月亮——打招呼。 今晚的月亮像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白玉盘,散发着柔和的银辉。点点发现,月亮的光和他的小灯笼光完全不同。小灯笼的光是“集中”的,而月亮的光是“弥漫”的,它温柔地洒在屋顶、草地和窗台上,把一切都镀上了一层宁静的银霜。 突然,他的目光被天空中几颗闪烁的星星吸引住了。它们为什么会闪呢? 点点想起爷爷说过,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它们的光芒穿过很多很多的“空气”。他想象着,那些光线就像无数细小的、跳跃的信使,带着古老的故事飞向地球。 他试着用灯笼的光去“捕捉”一颗星星的光芒,但灯笼的光芒太弱小,很快就被夜空的宏大背景吞没了。 他明白了:有些美丽,只需要远远地欣赏和感受,不需要触摸。 第四章:夜行动物的小小剧场 点点将探险的范围扩大到了小院子里。 院子里变得安静得出奇,但安静并不意味着空无一人。他把灯笼的光束紧贴地面,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 “沙沙……” 一个轻微的摩擦声传来。他立刻屏住呼吸,把灯光定格在声音来源处。 那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它正背着它的螺旋小房子,慢悠悠地在潮湿的石头上爬行。在灯光的照射下,蜗牛的身体晶莹剔透,它留下的那条湿滑的痕迹,在光下反射出彩虹般的微光。这只小小的生物,在白天的喧嚣中总是被忽略,但在夜晚,它成为了一个专注而专注的“雕塑家”。 接着,他听到“扑棱棱”的一声。 那是一只夜猫子,它的眼睛在灯光下反射出两点绿色的幽光,像两颗嵌入黑暗中的宝石。猫子警惕地看了点点一眼,然后迅速地跳上了篱笆墙,消失在树影中。 点点没有害怕,他知道,那是动物们正在开始它们的工作——捕食、巡逻、寻找归途。 他意识到:夜晚是另一个世界的时间表,生活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主角和节奏。 第五章:光与影的舞蹈大师 点点回到房间,将灯笼放在桌子上,让光线自由地投射到墙壁上。 他伸出小手,在光和墙壁之间,进行了一场即兴的表演。 一只兔子!他的手指轻轻一动,墙上出现了一只有长耳朵的兔子。再把双手合拢,变成了一只张开大嘴巴的大熊。他发现,只要稍稍改变手的角度和距离,影子就能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形态。 光线投射在哪里,影子就跟随在哪里。光线是“决定者”,影子是“跟随者”。 他想,我们白天看到的也是一样吗?是不是我们只看到了事物被照亮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它在光线后面投下的、更深的“另一面”? 他将小灯笼轻轻地盖上了一块薄薄的丝巾。光线变得柔和而模糊,影子也变得朦胧不清,像水中的倒影。 他学会了:不同的光,会带来不同的真相。 尾声:收起光芒,点亮梦乡 小小的探险结束了。点点关掉了小灯笼。 橘色的光芒消失了,房间又回归到柔和的、被月光染过的深蓝。但这一次,黑暗不再是空洞的。 点点知道,在黑暗的深处,蜗牛还在慢慢地爬行,猫子还在静静地守候,而那些遥远的星星,依然在努力地向他投射着它们古老的光芒。 他把小灯笼放在床头,闭上了眼睛。他知道,好奇心这盏“灯”,已经在他心里被点亮了。即使没有外在的光源,他也能在梦里,继续探索那个奇妙的、属于夜晚的秘密世界。 “晚安,夜晚。明天,我们再来探索吧。” 他在心里轻轻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