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方: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

传世名方: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睦新,周定华 编
图书标签:
  • 风湿病
  • 中医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健康
  • 医方
  • 传世名方
  • 骨关节
  • 疼痛
  • 自然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23872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706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传世名方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字数:30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传世名方》系列丛书与以往的方剂类图书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急于开门见山的介绍名方,’而是先从疾病入手,从中医角度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每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辨证要点,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引出名方的介绍。针对名方,除了说明它的功效外,还深度剖析了名方的用药机理,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每个名方,更加准确地加以应用。
  《传世名方: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是《传世名方》系列丛书中的风湿病篇,书中详细介绍了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大动脉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症等19种常见的风湿病,“名医指导”结合“名方奇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魏睦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药逆转治疗。
  曾出版过《实用经方》、《实用单方》、《陪伴健康人生的名方》、《中医美容秘验绝技》、《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内科病奇方妙法》等35部科普著作,在多家知名杂志、报刊发表科普文章100多篇,并多次做客CCTV、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健康访谈节目,极具中肯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积淀,感染着广大读者和观众。
  
  周定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20年,有较高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混合结缔组织病、风湿寒性关节痛、腱鞘炎、肩周炎等风湿类疾病。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两项;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省局级课题一项;主持市局级课题两项。主编与参编的的著作有《中医儿科一本通》、《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儿科病奇方妙法》、《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妇科病奇方妙法》、《中医学》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对付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有一套
大医之法一:滋养肝肾。养阴清热方
搜索:(1)邓兆智验方(2)裴正学验方(3)榻国维验方
大医之法二:益气养血,补益脾胃方
搜索:(1)曾升平验方(2)裴正学验方
大医之法三:活血化瘀方
搜索:卢君健验方
大医之法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方
搜索:(1)裴正学验方(2)吴圣农验方
大医之法五:祛风温肾方
搜索:丁济南验方
大医之法六:伏气温病理论指导的分期辨证方
搜索:钟嘉熙验方

第2章 类风湿关节炎缠身怎么办,名医为你出高招
大医之法一:祛风散寒除湿方
搜索:(1)裴正学验方(2)冯兴华验方
(3)娄多峰验方(4)吴克潜验方
大医之法二:祛风除湿清热方
搜索:(1)冯兴华验方(2)黄胜光验方
(3)娄多峰验方(4)王衍全验方
大医之法三:祛风化痰活血方
搜索:(1)冯兴华验方(2)黄胜光验方(3)娄多峰验方
大医之法四:化痰消瘀方
搜索:(1)金实验方(2)汪履秋验方
大医之法五:补肾壮骨祛风湿方
搜索:(1)冯兴华验方(2)黄胜光验方
大医之法六:温清并用方
搜索:(1)金实验方(2)汪悦验方(3)王衍全验方
大医之法七:补肾祛寒方
搜索:(1)焦树德验方(2)阎小萍验方

第3章 名医巧辨风湿热
大医之法一:祛除外邪方
搜索:(1)徐仲才验方(2)黄春林验方(3)屠金城验方
大医之法二:养阴清热方
搜索:(1)屠金城验方(2)范世凯验方
大医之法三:滋阴平肝熄风方
搜索:(1)王根军验方(2)黄春林验方

第4章 对话名中医,解读硬皮病
大医之法一:祛风散寒除湿方
搜索:(1)顾兆农验方(2)丁济南验方(3)朱良春验方
大医之法二:活血化瘀通络方
搜索:(1)钟以泽验方(2)陈学荣验方
大医之法三:补脾益肺方
搜索:(1)范永升验方(2)邓铁涛验方
大医之法四:温补脾肾方
搜索:(1)王玉玺验方(2)陈学荣验方

第5章 名方在手,让干燥综合征无处遁形
大医之法一:宣肺润燥方
搜索:(1)金实验方(2)路志正验方
大医之法二:养阴润燥方
搜索:(1)顾仁樾验方(2)陈湘君验方
大医之法三:益气养阴方
搜索:(1)周仲瑛验方(2)孟如验方
大医之法四:清热利湿方
搜索:(1)周仲瑛验方(2)欧亚龙验方
大医之法五:养阴通络方”
搜索:(1)刘维验方(2)周翠英验方

第6章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莫着急,中医有名方
大医之法一:清热利湿通络方
搜索:(1)陈纪藩验方(2)朱良春验方
大医之法二:温清并用除湿通络方
搜索:陈纪藩验方
大医之法三: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方
搜索:(1)房定亚验方(2)陈纪藩验方
(3)鲁贤昌验方(4)路志正验方
大医之法四:补肾强督化痰祛瘀方
搜索:(1)陈志维验方(2)焦树德验方(3)苏励验方(4)朱良春验方
大医之法五:补脾益肾除湿通络方
搜索:崔学增验方
大医之法六:温阳益气散寒除湿方
搜索:路志正验方

第7章 中医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一治一个准儿
大医之法一:滋补肝肾活血止痛方
搜索:(1)张吉验方(2)金明秀验方
大医之法二:温肾活血化瘀通络方
搜索:荆夏敏验方
大医之法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
搜索:张吉验方
大医之法四:散寒除湿活血方
搜索:(1)张吉验方(2)朱晓鸣验方
大医之法五:养血祛风润燥方
搜索:(1)张吉验方(2)朱晓鸣验方
大医之法六:清热解毒凉血方
搜索:(1)张吉验方(2)朱晓鸣验方

第8章 巧用名方,轻松对抗大动脉炎
大医之法一: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
搜索:(1)房芝萱验方(2)陈敏验方(3)赵绚德验方
大医之法二: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方
搜索:(1)房芝萱验方(2)陈敏验方
大医之法三:温阳活血通脉方
搜索:(1)孟毅验方(2)陈敏验方(3)盖世昌验方(4)孙祥验方
大医之法四: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
搜索:(1)陈敏验方(2)孟毅验方(3)王富仁验方

第9章 什么是白塞病,听名医怎么说
大医之法一:清热利湿化瘀方
搜索:(1)梁树诚验方(2)郭文勤验方(3)李孔定验方
大医之法二:滋阴益气方
搜索:(1)陆德铭验方(2)路志正验方
大医之法三:温补脾肾方
搜索:王春荣验方

第10章 中医名方帮你远离复发性多软骨炎
大医之法一:清热化湿解毒方
搜索:(1)董振华验方(2)曹济航验方
大医之法二:祛瘀化痰方
搜索:(1)张镜入验方(2)胡陟验方

第11章 患了结节性脂膜炎,中医辨证治
大医之法一:清热化湿解毒方
搜索:(1)黄玛丽验方(2)秦德声验方(3)田明涛验方
大医之法二:活血化瘀解毒方
搜索:(1)曾宪文验方(2)张治华验方
大医之法三:补脾益肾方
搜索:(1)景洪贵验方(2)张绚邦验方

第12章 看专家怎么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
大医之法一:益气活血方
搜索:夏永潮验方
大医之法二:清热解毒活血方
搜索:(1)董振华验方(2)李玉凯验方
大医之法三:清热燥湿活血方
搜索:任修德验方

第13章 结节性红斑,偏爱女性的恶魔
第14章 攻克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中医名方很靠谱
第15章 妙用名方,战胜风湿性多肌痛
第16章 名中医带你揭秘骨关节炎
第17章 痛风来袭,名方显神通
第18章 解析中医如何治疗成人斯蒂尔病
第19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岁月中隐藏的痛

前言/序言


《传世名方: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 本书并非一本记录具体方剂的实用手册,也非罗列历代名医诊治风湿病的详尽病例集。相反,它将目光投向了风湿病治疗的更深层哲学与方法论。本书旨在探讨“大医”在面对风湿病这一复杂难缠的顽疾时,所秉持的核心理念、辨证思路、治病策略以及对患者身心整体的关照。 风湿病,以其病因多样、病程迁延、症状复杂多变而著称,常常折磨患者,影响其生活质量。历代医家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并非简单地汇集这些经验,而是试图从中提炼出能够指导当下临床实践的普适性智慧。 核心理念的深度挖掘: 本书将深入剖析“大医”对待风湿病的核心观念。这包括但不限于: 辨证论治的精髓: 在风湿病“千人千方”的特性下,如何超越表象,洞察病机本质,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治疗方向。本书会探讨辨证思路的演变,以及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如何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对风湿病的认识相结合。 整体观念的体现: 风湿病往往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情志、饮食、起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书将阐释“大医”如何将人体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调和人体内部失衡,而非仅仅针对局部的疼痛和炎症。 “治未病”的思维: 在风湿病的防治中,如何从早期干预、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等角度出发,践行“治未病”的理念。本书会探讨“大医”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情志养生等方式,帮助患者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对身心的长期侵扰。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智慧: 面对风湿病个体差异巨大的特点,本书将强调“大医”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是治疗方法的调整,更是对医者审慎、灵活、不拘泥于成法的精神的体现。 辨证思路的科学解析: 本书将重点分析“大医”在辨别风湿病证型时所依据的关键原则和方法。这并非简单的列举证型,而是对辨证思维过程的深入解析: 病因病机的追溯: 从寒、湿、热、瘀、虚等多个维度,解析风湿病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机制。探讨“大医”如何通过四诊合参,捕捉细微的病机变化。 症状的深度理解: 每一个症状,如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肌肉酸痛等,在“大医”眼中,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本书将探讨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症状背后的证候。 病位与病性的判断: 如何准确判断病邪侵犯的部位(关节、肌肉、脏腑等)以及病邪的性质(寒、热、虚、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书将解析“大医”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 脉证的综合运用: 脉象和症状的相互印证,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本书将阐释“大医”如何通过细致的脉象分析,辅助证候的判断。 治病策略的哲学思考: 本书不会提供具体的药物配伍,但会深入探讨“大医”在制定治疗策略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思路: 治标与治本的权衡: 如何在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与根治疾病、恢复功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攻邪与扶正的策略: 在风湿病病情复杂,常夹杂虚证的情况下,如何恰当运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多维度治疗手段的整合: “大医”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而是可能包含内服、外用、针灸、推拿、导引、食疗、情志疏导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本书将探讨这些手段如何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 动态调整的必要性: 风湿病病情多变,治疗方案也需随之调整。本书将强调“大医”如何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对患者身心整体的关照: “大医”认为,风湿病患者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痛苦,往往还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本书将探讨“大医”如何从心理、精神层面关照患者: 同情与尊重: “大医”对待患者,必怀有深厚的同情心和尊重,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医患沟通的艺术: 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让患者理解病情,建立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方式的指导: 除了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调养对风湿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大医”会给予患者细致入微的生活指导。 心理疏导的融入: 如何通过鼓励、开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重拾生活信心。 《传世名方: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是一部旨在启发和引导医者及患者深入理解风湿病治疗的哲学与智慧的书籍。它所提供的,是跨越时空的、关于“医道”的深刻洞见,是“大医”在治疗风湿病这一古老难题时所凝聚的精髓,而非简单的药方集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真正的医术,不仅在于方剂的精确,更在于医者对生命、对疾病、对患者的深刻体悟和智慧运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想着大概就是一本传统的药方汇编,可能会有一些介绍性的文字。但是,当我认真阅读之后,我才发现我完全低估了它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直接给出各种治疗风湿病的“秘方”,而是以一种更为人文和历史的视角,去探讨“大医”是如何“疗疾”的。它更多的是在讲述那些在医学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医者,他们面对疑难杂症,特别是那些像风湿病这样迁延不愈的疾病时,所展现出的高超智慧和精湛医术。我读到了他们如何通过对病机病理的深刻洞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调理身体,达到治本的目的。书中对一些古代医案的解读,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治疗疾病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大医之法”,不仅仅是药物本身,更是医者背后的学识、经验、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它让我对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也让我认识到,健康的管理,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过程。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很吸引人,特别是“医治风湿病的大医之法”这几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能够立刻解决痛苦的秘方。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的价值并非在于提供现成的药方,而是在于它所揭示的更深层次的医学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教”我们如何去治疗风湿病,而是通过回顾和分析历史上那些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有着卓越贡献的医家,来展现他们是如何运用中医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的。我特别欣赏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医家的“匠心”,他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药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人体的深刻理解,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灵活应变能力。书中的一些案例,虽然年代久远,但其中蕴含的辨证施治的思路,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医术,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之上的,并非一蹴而就。虽然我并没有从中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止痛药”,但它让我对中医的治疗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明白,对待疾病,需要的是耐心、信心和科学的态度。

评分

评价一: 最近偶然间翻阅到一本关于古籍医方的书籍,虽然书名乍一看与我近期的健康需求似乎有些距离,但内容却意外地引发了我对传统医学智慧的深度思考。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罗列治疗风湿病的具体药方,而是将笔触延伸到了更宏观的层面,探讨了历代名医在面对疑难杂症,尤其是那些缠绵难愈的痹证(古时对风湿类疾病的称呼)时,所秉持的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路。作者通过对一些经典医案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古人如何从整体观出发,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来理解疾病的根源。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治未病”的理念,并非简单地指预防,而是强调在疾病发生早期,通过调养身体,提升正气,从而达到“不药而愈”的境界。书中的语言古朴典雅,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对于我这种对中医历史和理论感兴趣的人来说,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宝藏的窗户。虽然我并没有从中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特效药”,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明白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非仅仅依赖于一两剂药物,而是需要系统性的调理和对身体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收获,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管理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评分

评价三: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的书。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比较“工具书”性质的指南,里面会详细列出各种治疗风湿的药方和用法。然而,当我翻开书页,才发现它的格局要宏大得多。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医者之道”的哲学著作,它通过讲述历代名医们在面对疑难杂症,尤其是风湿病这类顽疾时,所展现出的高超医技和人文关怀,来诠释何为真正的“大医”。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医者深深吸引,他们不仅仅是开方抓药的匠人,更是洞察天地万物之理的智者。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那种耐心、细致和同情心,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治好风湿病”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理解疾病的本质,去领悟生命的力量。它让我认识到,在面对疾病时,心态和对身体的整体认知同样重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直接灌输药方来得更加深刻,也更有价值。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医者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评价二: 我拿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想看看“传世名方”这几个字到底承载了多少古人的智慧。结果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简单的“包治百病”的药方集,而是更侧重于介绍那些在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医者,他们是如何通过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去攻克当时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特别是那些病程长、症状复杂的痹证。书中详尽地描绘了这些大医们的诊疗过程,他们如何仔细地询问病史,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捕捉细微的病情变化,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这些医案时,那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忠实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读完后,我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掌握这些古老的诊疗技巧,但至少对中医的精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到真正的医术不仅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医学艺术的赞叹,以及对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由衷敬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