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场经营与哲学的智慧对谈,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与日本著名哲学家梅原猛先生对谈人类文明的前途,包括永续经营的力量、心的管理、热情与创造、人类大爱与“利他之心”,发表了拯救人类的宣言。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发人深省,让人回归谦逊的心态,正视事业和自然。
梅原猛,日本哲学家。1925年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长于爱知县知多郡。
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毕业,曾担任立命馆大学教授,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教授,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校长,并在1987~1995年担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第一代所长。现任该中心顾问。著作《被隐藏的十字架——法隆寺论》(新潮社)在1972年获第26届每日出版文化奖,著作《水底之歌:柿本人论》(上下卷,新潮社)在1974年获第一届大佛次郎奖,并在1999年获得文化勋章。由于是公认的学者,因此他的很多作品被誉为“梅原古代学”“梅原日本学”。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的利润。这个利润率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利润率。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译者简介
曹岫云,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现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京瓷阿美巴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著作《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由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翻译稻盛和夫《活法》、《干法》等十四部著作。翻译近六年来稻盛来华讲演所有文稿。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季羡林
著名学者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文明的崩溃开始了 // 001
高度的文明为何消失了 // 002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灭亡吗 // 003
石油枯竭,都市将变成废墟 // 004
为什么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 // 006
人类忘却了对自然的敬畏 // 007
太阳崇拜才是人类文明的原点 // 008
人一旦傲慢必定灭亡 // 013
太阳曾是日本思想的中心 // 014
30多年前着手的太阳能发电 // 017
“人造太阳”与“重归太阳的恩惠” // 019
所谓保护“国益”助长了傲慢之心 // 022
“进步史观”将人类变为欲望的奴隶 // 024
经济增长或已不再重要 // 026
“欲望的无限解放”是近代文明的本质 // 029
第2章 美国文明正确吗 // 033
由美国“强加的善” // 034
“自由”和“民主”不过是招牌 // 036
缺乏伦理的金融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 039
美国的国力已达极限 // 042
庞大的贫困阶层所爆发的不满 // 044
瞄准外资金融机构的理科学生 // 045
太多的人只想坐享其成 // 047
“圣经”到哪里去了 // 049
第3章 从“欲望”转入“循环” // 051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近代化 // 052
“明治”领导者卓越的洞察力 // 053
具有美好心灵的江户时代的日本人 // 053
“进步思想”反而增添了不知耻辱的人群 // 055
互助共生社会的消失 // 057
为什么应该重新评价江户时代 // 058
“入会权”是优良的共生规则 // 060
重评江户循环型社会的时候到了 // 063
向循环型社会学什么 // 064
“承蒙赐给”对谁而言 // 066
堕落的日本道德 // 066
“战时一代”责不容免 // 067
道德和教养要靠家长的强制性教育 // 069
把“循环”作为最大的价值 // 070
第4章 建立“世界联邦政府” // 075
启动核按钮的危险性 // 076
那些祈祷人类和平的人 // 078
将“不杀生”作为道德准则 // 079
EU可成为“世界联邦政府”的雏形 // 084
先由日中韩三国设立“亚洲联盟” // 086
最初三国达成一致很重要 // 089
谁来当议长国 // 089
人类靠争斗才能发展的观点已经过时 // 090
回归“以和为贵”的传统 // 091
坚持和平主义的民族才是勇敢的民族 // 094
第5章 以“利他之心”为主课 // 095
丢失了“慈悲”和“爱”的人类 // 096
赤裸裸的“欲望人” // 097
正确的从商之道 // 098
人的“心”和“体”表里一体 // 100
“心的管理”尤为重要 // 101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 102
欲望的膨胀使人忘记了“利他之心” // 103
教授庶民道德的《忠臣藏》和《男儿》 // 105
评论家为何推崇丑恶的作品 // 108
赞扬自然主义文学是错的 // 110
抑制浮躁、陶冶精神的古典音乐 // 112
表彰“隐善”的机制 // 113
第6章 思想闪光的力量 // 115
新的构想从何而来 // 116
从摔跤中获得新型陶瓷的灵感 // 116
遭受口诛笔伐、突破常识的学说 // 119
依据直觉的行动产生新技术 // 122
柿本人麻吕魂附我身吗 // 125
太阳能电池的成功源于思想的闪光 // 128
创造就是创建新的常识 // 129
因为欲罢不能而加入通信事业 // 130
持续不断地创造 // 133
第7章 无私的热情带来了成功 // 135
为什么大家公认必然失败的事业成功了 // 136
人有“自燃性”、“可燃性”和“不燃性” // 137
如水般冰凉的理性不可或缺 // 138
自如运用“互相矛盾的才能” // 139
过了80岁后想做的事 // 140
“南无,南无,谢谢” // 142
接收思想闪光的“无私的天线” // 143
无私的观念改变社会 // 145
我为什么能活到现在 // 146
不是“我活着”,而是“让我活着” // 147
一颗在天空中翱翔的心 // 148
不离天道的西乡隆盛 // 153
倒幕成功源于“天之声” // 154
未制止西南之役的“情义中人” // 155
日本人为什么喜爱楠木正成和西乡隆盛 // 156
恢复西乡隆盛的名誉只是时间问题 // 157
顺着王道,堂堂正正活下去 // 159
后记 // 160
译者简介 // 163
前言
稻盛和夫
作为一个工程师,作为一个经营者,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近代文明的由来,以及这个文明未来的走向乃至终点。
大约250年前,欧洲兴起了工业革命,以此为契机,近代文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发展基于人类禀赋中的好奇心和探求心,与此同时,人类具有的“希望更加富裕、更加便利”——这种不知餍足的欲望,也成为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把这种欲望作为引擎,发挥自身的智慧,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结果是人类构筑了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但与此同时,人类又不得不面临地球环境和能源的问题。
然而,人类还在追求进一步的富裕,将无休止的欲望当作动力,持续不断地追求经济的增长。那么人类这种追求增长的模式,能够无限地持续下去吗?遵从这种模式,人类能够持续生存下去吗?我心中时常抱着这样的疑问。
这时,我平素非常尊敬的哲学家梅原猛先生建议我一起去考察古代的埃及文明。由埃及学权威、沙伊巴大学校长吉村作治先生当向导,梅原夫妇、东京大学教授松井孝典夫妇、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安田喜宪夫妇一起同行。
“与这几位当代日本的知识精英同行,去探访5000年前辉煌的埃及文明遗迹,此乃不可再得的良机。”我毫不犹豫,决定夫妻俩一起参加。
这时,梅原先生又提出一项建议,希望以文明论为题同我展开对谈。尽管我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力难胜任,但梅原先生是哲学家,在历史和考古方面的造诣也颇为深厚,最有资格谈论有关文明的话题,听一听他的文明史观,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考虑到这一点,我接受了他的提议。
开头所提及的、长期以来我对近代文明所持有的疑问,在访问埃及之后愈加强烈了。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曾经如此繁荣的埃及文明崩溃了,只剩下遗迹,这是为什么?
“文明必然走向崩溃”——畅游在尼罗河上,这个念头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从埃及回国后,对谈即将展开。建筑在人的欲望,也就是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久远的将来,恐怕也难逃自我崩溃的命运,抱着这样一种近乎绝望的想法,我和梅原先生开始了对谈。
人类如果不肯遵照佛陀有关“知足”的教诲,节制自身的欲望,与地球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切生命共存共生,回归朴实、有节制的生存方式,那么人类就会滑向自我灭亡的深渊。
不!人类或者已经开始在自我毁灭的坡道上滑行。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威胁,但我们又没有勇气来承认这个紧逼的事实。我和梅原先生两个人的声音虽小,却想为人类敲响警钟。
读者之中,可能有人认为,针对人类的前途,本书中将有许多悲观的论述。但是,我们绝不是悲观论者。我们是要怀着危机感,正确地认识现实,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进而怀抱希望,努力向前。也就是说,悲观处既要深入地思考,又要以乐观的态度从容应对。这就是我们的观点。
谦虚地反省迄今为止文明的发展过程,从今以后,大家都来推崇“知足”这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就一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为此,首先要正视严峻的现实。
2008年秋,从美国次贷问题发端,金融风暴袭击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度降临。
危机的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事情的本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上天为人类敲响的警钟。
人类现在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来和这个地球共生共存?这就必须从爱、慈悲、同情以及利他之心出发,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基于欲望和利己之心之上的所谓经济增长。
终结依靠欲望和利己之心发展至今的现代文明,构建基于爱、慈悲、同情以及利他之心的崭新的文明,让一切人类活动的动机,从欲望转变为利他,使21世纪成为历史性变革的新世纪。
通过本书,希望能唤起更多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我们的祈望。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引人深思的力量,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简洁的字体,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宏大的叙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人类生存意义、探讨普遍困境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拯救人类的哲学》这个书名,无疑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它不像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畅销书,而是散发出一种朴实而坚韧的气质,仿佛一位老者在娓娓道来,将那些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智慧重新点亮。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个体在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渺小与伟大,以及哲学如何能成为一种抵御虚无、寻找方向的有力武器。或许,它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明智选择的视角,甚至能够启发我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对于“拯救”这个词的解读,是宏大的社会变革,还是个体心灵的救赎?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种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表述,让我对阅读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在我内心深处播下思考的种子,并引发持续的共鸣。
评分拿到《拯救人类的哲学》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的沉重感。书名就带着一种使命感,似乎预示着一场深刻的智慧探索。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被书中提出的问题所触动,那些问题直击人心,迫使我去审视那些我从未深入思考过的生命议题。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时而如一位严谨的学者,娓娓道来;时而又如一位充满激情的先知,振聋发聩。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人性之善与恶”的辩证分析所吸引,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在道德困境中,哲学所能提供的指引。这本书没有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一种理解世界的视角。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拯救”并非来自外部的恩赐,而是源于内在的觉醒和不断的自我超越。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每一次的阅读,都可能带来一次心灵的触动和认知的飞跃。
评分《拯救人类的哲学》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种不回避现实的勇气。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许多书籍都倾向于提供短暂的慰藉或虚幻的逃避,而这本书却敢于直面人类存在的根本困境,并尝试提供一种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框架。作者在书中对“虚无主义”的剖析,尤其深刻,让我看到了这种思潮对个体精神的侵蚀,以及如何才能在这种挑战面前,建立起坚实的精神支柱。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集体意识”与“个体觉醒”之间关系的讨论,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既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又不失对整体的关怀。这本书并非一本励志鸡汤,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邀请,它要求读者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我愿意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那些对人生意义、社会未来感到困惑,并愿意为之付出思考努力的人。
评分读完《拯救人类的哲学》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困扰我的许多问题,似乎找到了某种清晰的脉络。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却教会了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在看似无解的困境中寻找一丝曙光。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却极其有力的笔触,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思考工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意义的追寻”那一章,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原来它们也承载着深刻的意义。书中的论证逻辑严谨而不失人情味,既有对历史哲学思潮的梳理,又不乏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引用古人智慧时,那种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让那些遥远的哲言,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在你孤独迷茫的时候,默默地陪伴在你身边,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丢在书架上的书,而是会让你反复品味,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说实话,在翻开《拯救人类的哲学》之前,我对于“哲学”这个词,总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觉得它过于学术化,不适合普通人阅读。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非常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深奥的哲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生活化的场景中,让我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让我看到了哲学是如何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责任”与“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对选择时的真实动机,以及如何才能在拥有自由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哲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我感到非常庆幸能够接触到这样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自我认知、拓展思维边界的好书。
评分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
评分借看的朋友托我又買了兩本。內容不算多,讀完卻受益匪淺。需要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取樂有獲!
评分虎扑5月26日讯 今天骑士在主场109-99战胜凯尔特人,系列赛大比分战成3-3平。本场比赛骑士球员勒布朗-詹姆斯出战46分钟,33投17中得到46分11篮板9助攻3抢断。
评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像老板一样经营。
评分好书,无需过多评价!
评分包装好,内容不错,通俗易懂,实用值得推荐,快递给力。
评分又快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又好。又快又好。
评分看了几本稻盛的书觉得不错,决定要全部买来放书架。
评分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很很很很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