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许是那梦想需要太多时间和金钱,譬如开跑车驰骋,驾飞机翱翔;或许是那梦想太过于离谱,譬如与异形进行星球大战,与吸血鬼拼个刺刀见红;或许是那梦想会违反法律,譬如痛殴老板,夜半尾行。但不管能否实现,它们总盘旋在你脑海里,每一天,让你浮想连翩。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上亿美元的产业来帮助人们实现各种光怪陆离的白日梦;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电子游戏。
两个毛头小伙子,一个是专注的技术宅,另一个是狂野的设计师,尽管性格迥异却因为对游戏的热爱成为完美搭档,共同创立了id Software公司,制作出让众多玩家疯狂的游戏。他们创造出令人着迷的虚幻世界,其自身的故事也很精彩。读者从他们的故事中能感受到创业的激情、对梦想的执着,同时也能了解游戏行业的历史,以及对创业公司如何走得更长远的思考。
《DOOM启世录(纪念版)》忠实详尽地讲述了两个天才游戏玩家如何走上游戏之路,如何制作出影响力极大的游戏作品——DOOM和Quake,以及他们为何在辉煌的时候分道扬镳。《DOOM启世录(纪念版)》是一部游戏领域的传记,不同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不同的体验:游戏制作的背景内幕、光环之中的趣闻轶事、年少创业的梦想豪情、奋斗途中的汗水艰辛,亦或是那成名之后的势易情迁、独辟蹊径的商业模式、天下为公的黑客精神。
孙振南,翻译水平极高,语言文字水平极高,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两位传奇的游戏设计人物JohnRomero和JohnCarmack的不同性格特点。书中文字流畅,一气呵成,让读者爱不释手。
序 两位约翰 /
01 摇滚明星 / 1
他变得越来越自大,在给一家杂志的信中,他写道:“你们这次程序竞赛的冠军肯定是我,我的程序非常棒,不要再设什么五百美元的奖金了,直接把那五百美元给我就好了,还有那个年度奖,对,一千美元那个,都直接给我。”落款一如往常:“约翰?罗梅洛,王牌程序员”。然后,他赢得了奖金。
02 火箭科学家 / 15
他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很是凄凉,他和别的学生几乎没有来往,他也不参加什么聚会和联谊活动,更糟糕的是那些课程,它们全都是考死记硬背的能力,没有挑战,没有创造性,在卡马克看来,这不只是无趣,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卡马克在某次测验的试卷背后给教授写道:“为什么你不能给个项目让我们来做?你要什么我就能做出什么!”忍受了两个学期后,他退学了。
03 侵犯版权的戴夫 / 27
他现在只是坐在什里夫波特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但他眼前屏幕上所展现的技术却可以做出那样的精彩游戏。他看到了他们的前程,儿时未来富翁的梦想就快要变成现实。罗梅洛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击溃了,他动弹不得,甚至站都站不起来。直到几个小时后卡马克回到办公室,他才有力气说话。他只有一件事要告诉他这个朋友,这个编程天才,这个绝配般的搭档:“不用想了,我们走人!”
04 买比萨的钱 / 49
曾经有一次,杰伊为了测试卡马克的注意力,特意租了一盘色情片放到录像机里,并把音量开到最大,罗梅洛和其他人很快就被那“噢……啊……”的声音吸引到了电视机旁,而卡马克,仍然无动于衷地坐在显示器前,直到过了一两分钟,他才察觉到那越来越激动的呻吟声,而他只是简单地“嗯”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埋头工作。
05 世外桃源 / 73
艾德里安那些死亡主题的作品是如此精彩,以至于大家都舍不得把它们从游戏里剔除出去。在罗梅洛的鼓舞下,艾德里安在游戏中加入了更多血腥细节,譬如僵尸被霰弹枪击中时会飞溅出鲜血淋漓的肉块。当《软盘》的人们看到这些画面时,他们显然无法领会这其中的诙谐,他们坚持要 id重新制作死亡动画――不能有任何血迹。“也许,会有那么一天,”艾德里安说:“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游戏中挥洒血色。”
06 阴郁的日子 / 85
《德军总部3D》出现在了屏幕上,威廉姆斯先生面无表情地玩了一会,id的人们在旁边紧张地看着他,最后他抬起头说:“啊,很漂亮。”游戏结束时,画面上是可爱的基恩和绿色的沃蒂冈怪物,中间一行大字:“id软件:雪乐山家族的一份子?”“可以把最后那个问号去掉吗?”威廉姆斯先生说道,然后他给 id开出 250万美元的价钱。
07 命运之矛 / 103
这次飞跃对卡马克而言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花了大量时间才琢磨出如何正确地绘制地面。他的勤奋和自律给他带来了回报,他现在甚至能够绘制出倾斜的地面,玩家可以感觉到自己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凯文在游戏里的一座小山上来来回回跑了二十分钟。显然,id该用新技术去制作一款新游戏了。
08 召唤群魔 / 123
汤姆还大肆描绘了一番新引擎的若干技术突破,甚至,提到了多人游戏――他们还压根没有实现这个功能:“游戏支持两名玩家通过串口直连或是拨号对战,而如果是在局域网上,则可以有四名玩家加入到一起……我们衷心期望 DOOM成为全世界生产率大幅下降的罪魁祸首。”
09 最酷的游戏 / 139
诚然,和怪物们厮杀也挺好玩,但那毕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没有知觉的东西,现在,玩家将可以和另一个有意识的人类进行对抗,一个能思考,会运用策略,还会不时尖叫的对手。我们可以开始互相杀戮!“如果,我们真能做出来,”罗梅洛说:“那么,这他妈的将是这个叫做地球的行星上有史以来最牛 B的游戏!”这也是卡马克的心里话。
10 DOOM世代 / 155
罗梅洛造势时就像在玩死亡竞赛:自信是不够的,要自负,心细是不够的,要胆大。罗梅洛很快就让所有人意识到,君临天下般的 id究竟是如何伟大,以及它还将变得多么伟大。“我们的计划就是,”他在网络上发表道:“让全世界游戏制作者都用上NeXTSTEP,让所有人都连到因特网上,让每个人都拥有一辆法拉利。”
11 雷神们 / 177
在卡马克和盖茨之间,亚伯拉什选择了卡马克。在他看来,id的吸引力是微软根本没法比的。当一个三维的网络世界呼之欲出的时候,当虚拟现实技术即将有革命性突破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置身其中,他希望自己能参与这历史性的事件。而且,卡马克的邀请触动了亚伯拉什:卡马克看上去很孤单,没有知音
12 审判日 / 195
微软这位大无畏的领袖身着黑色披风,手握霰弹枪,在游戏里奋勇杀敌。没过一会,他停了下来,站到镜头前,开始大谈特谈视窗 95是一个多么非凡的游戏平台,以及它将给玩家带来多么前沿的多媒体感受,譬如DOOM。就在这时,游戏中的一个小鬼凑到盖茨身边向他索要签名,怒不可遏的盖茨一枪把它轰成肉酱:“我讲话的时候不要打断我!”短片的最后,满屏的血色中凸现出微软标志,以及一行字样:“你今天想处决谁?”(Who Do You Want to Execute Today?)
13 死亡竞赛 / 219
车牌为IDTEK1 的法拉利已经停到会场中,投影仪同步放映着决赛选手屏幕上的画面,人群开始欢呼。Thresh 尽量让自己不去注意显示器上的跑车倒影,直到他完成最后一次得分――他以13 比1 取得胜利。卡马克走上台,把车钥匙交到Thresh 手中:“嗯,你准备怎么把它弄回家?”Thresh似乎面有难色:“我不知道,应该是把它托运回去吧。”半个小时后,卡马克带着五千美元现金回到会场,那是给Thresh 的运费。
14 硅堡 / 241
少了搬弄是非的人,罗梅洛得以专心带领人们做好手边的工作。1998年 2月,他拿到了他等待已久的 Quake2源代码,有了它,《大刀》的完成就指日可待了。但当罗梅洛打开源代码文件扫了几眼后,他呆住了。天哪,他嘀咕道,卡马克都干了些什么?
15 源自 DOOM / 259
卡马克自己同样陷入失望。现在的他,创作出了史上最强大的引擎,但似乎却没有人把此看做是一次契机,没有人来推动技术,没有人来推动设计,没有人来推动他。尽管卡马克从未公开表示过他怀念过去的id,怀念罗梅洛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构思和设计,但卡马克清楚地知道,现在的 id已不再是从前的id,现在的 id已经没有了自发的动力。
16 永恒的世界 / 277
从 Quake结束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尽管罗梅洛和卡马克也经常在各种场合见面,但这是罗梅洛第一次找卡马克谈一件生意上的事,一个创意,一款游戏。当罗梅洛走进房间时,卡马克一如往常坐在显示器前优化着下一代图像引擎。他的房间比以前大了不少,也更干净整洁,但仍然是那么简朴无华。“嗨,”罗梅洛说。“嗨,”卡马克说。
跋 / 301
作者后记作者致谢译者后记译者致谢参考文献
推荐序一
恭喜《DOOM 启世录》再版,DOOM 无疑是游戏行业划时代的天才级作品,是FPS 品类乃至3D 游戏的鼻祖,之后才有了《使命召唤》、《战地》、《反恐精英》、《穿越火线》等FPS 游戏的繁荣发展。
阅读本书不但可以了解游戏行业的历史,更是一部励志传记。去感受“在如今的世界上,只要你愿意,没有人可以阻止你成功,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线,再加上一箱可乐和比萨。”
如今的中国已然具备这样的条件,有梦想的你加油吧!
姚晓光
腾讯公司副总裁
推荐序二
很高兴看到《DOOM 启世录》中文版再版。最早读到这本书,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身边专业从事游戏制作和发行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这本书轻易地被大部分人忽略,淹没于计算机软硬件书籍的海洋中。今天,中国游戏市场已经进入了移动手机时代,以游戏产品创意设计立足的创业公司多如牛毛,政府主管部门也放开了对主机游戏的禁令,凭借明星游戏成功的创业者和设计师登上舞台,成为时代新偶像。
弹指一挥间。
每位游戏爱好者或是游戏从业者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玩家、极客、黑客、艺术家、野心家、冒险家、设计师、程序员、创业者、投资人、老板、管理者或者制作人,无论你扮演了其中哪个角色,是希望窥探id Software 的兴衰因果,或是好奇于两位天才约翰的传奇故事,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些启示。
阅读当代史,总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今天很快将悬疑的昨天剧透。诚如我们现在所见,两位创始人发迹于《DOOM》, 分道扬镳于《Quake》。1996 年《Quake》发布之后,John Remore 离开了id Software,七年后John Carmack 也离开了id,转而加盟今天大红大紫的虚拟现实公司Oculus 出任CTO。两位创始人陆续离开了id 后,id 也已许久没有推出作品,以至于其更像一家纯粹的引擎公司。
所以,作为游戏创业者,比之《DOOM》的成功,本人更关注书中两位约翰在id Software 兴衰转折中所扮演的角色。
约翰? 卡马克(John Carmack)是入列“互动科学艺术协会名人堂”的天才极客,凭借《德军总部》、《DOOM》被誉为“FPS 之父”,他在计算机图像引擎以及游戏研发方面的贡献使其无愧殊荣。
约翰? 罗梅洛(John Remore),与卡马克共同创立了id Software。作为《德军总部》、《DOOM》事实上的总设计师,罗梅洛总能第一个发觉卡马克历代引擎的潜能,并通过超然的设计理念将其呈现给所有玩家。
两位约翰在《DOOM》开发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堪称这个行业最理想的典范和样板:
前者代表游戏创意理念,后者代表游戏技术能力;
前者让创意得以实现,后者让技术能够发挥最大效能。
正是得益于两位约翰的卓越才华和默契配合,《DOOM》成为超越时代的殿堂级神作。相比而言,他们二人在产品研发合作和公司创业上的默契程度,绝不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立苹果电脑的乔布斯和沃斯尼亚克这两位史蒂夫逊色。然而,《DOOM》史无前例的成功,放大了两位伙伴性格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罗梅洛的离开。
《DOOM》成功之后,卡马克开始研发《Quake》所需的新一代引擎,而罗梅洛则忙于接受各种采访。自大,自负,在游戏中可以更激进地取得战果,而在现实中往往能扭曲一个人。我对书中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身着“WROTE IT”(我创作了DOOM)字样的罗梅洛默认了玩家拜其为“神”。
《Quake》发布之后,卡马克认为罗梅洛没有做好他的本职工作,于是,发动所有股东辞退了他。而所有股东只能同意,他们认为引擎技术才是id 的根本,换句话说,卡马克才是唯一不可缺之人。
罗梅洛组建了新的公司,信奉的理念是“设计决定一切”。然而,拿了几千万投资的他,突然发现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并非“自然天成”。创意的迸发可能是跳跃性和非线性的,技术的提升则需要充足的线性积累,简单地堆积人力并非解决之道。他们的产品一拖再拖,终于还是搞砸了。在最后阶段,罗梅洛辞退了他的主程序员,理由竟然也是他“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而与此同时,卡马克苦恼于再没人能够挖掘出他新引擎的潜能。而id 的其他股东则发现罗梅洛走后,再没有人能够制衡卡马克的专断,公司成为一言堂,内部的团结和配合彻底破坏。
可见,在早期,好的游戏只需要技术+ 创意,再配上合适的视觉表达就可以了。但单独看技术和创意,都无法支撑起完美的作品。两位约翰分家后的经历就是明证。而比创造好游戏更难的是如何打造好的游戏公司。只有技术和创意还不够,需要面对诸多新的问题,例如公司机制和团队文化。启示并没有结束。新的启示,仍然不断发生在我们身边。
王峰
蓝港互动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推荐序三
《DOOM 启世录》在我进入游戏行业之前,已经拜读过,对卡马克痴迷于技术的精神,十分钦佩。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本书的初版应该是2004 年。
转眼11 年过去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再版这部书,邀请我来作序。不由地感叹人生真的很奇妙,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当年的偶像有这样一种“相逢”。坦率来说,给卡马克这样的天才传记作序,我是很没底气的。但作为《毁灭战士》的死忠,作为FPS 游戏的重度爱好者,我其实深受卡马克等人影响。或许游戏也是一种认知哲学,借此发现自我以及找到价值认同感。
书中写卡马克说,“在信息时代,客观障碍已不复存在,所谓障碍都是主观上的。如果你想动手开发什么全新的技术,你不需要几百万美元的资金,你只需要在冰箱里放满比萨和可乐,再有一台便宜的计算机和为之献身的决心。”这种浓郁的极客言论,虽然有点极端,但是我认为没有这样一种心无旁骛追求梦想的执著,在游戏行业也许是难以生存下去的。
当我在2013 年接触《全民枪战》这款游戏时,几乎所有人都不认可在手机上做FPS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如今这款手机端FPS 游戏,风靡海内外,每天的DAU(日活跃用户)达到了500 万之多,它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读这本书,就我而言有两个启示:一是这两位游戏信徒卡马克和罗梅洛——用信徒来形容他们实不为过——在充满荆棘的游戏开发道路上如何做到颠覆,做到极致;二是时势造英雄。书中描述的时代背景是20 世纪70 年代到21 世纪,正好是从大型计算机到苹果机迁移,从苹果机到PC 迁移的时代。而今天,也正是从PC 到手机端的迁移时代。技术和硬件的发展,造就了一代成功的游戏人,而同时也会淘汰一批裹足不前的游戏人。大凡重大技术变革与更新换代,便是成就事业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书中让我非常有共鸣的是,游戏以及游戏从业人员在时代中社会角色的变化。一开始,成功的游戏制作者,似乎都是主流社会不予接纳的边缘人群,他们是黑客、辍学者、叛逆青年;但这些不起眼的人其实还是开拓者、幻想者、冒险家、艺术家……
在今天,游戏制作者已经从边缘人群进入主流社会,从个人到行业,其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我们看到,整个国内A 股市场中,有30 多家上市公司是游戏公司。此外,纳斯达克、港交所,还有大量的国内上市的游戏公司。而且,很多游戏公司的规模早已超过了百亿。这是时代赋予的红利——游戏公司借助手机智能端的普及带来的人口红利,一下子成为风口浪尖的行业。根据最新的调查,全国有近3 亿用户通过手机下载并试玩过手机游戏。就《全民枪战》这个游戏来说,就有近1 亿的用户下载过。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我也希望我们的英雄互娱,也能有《DOOM》这样经典的产品,而且能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对一个游戏制作者来说,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吗?
应书岭
英雄互娱总裁
推荐序四
作为从业14 年的游戏媒体人,尤其是创业之后,有个严肃、凝重的问题始终
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现在的玩家要想从事游戏行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且是必然的,我们要玩大量的、多样的游戏,而不是打开手机只有《天天酷跑》、打开电脑只有《英雄联盟》。这是远远不够的,玩家对游戏人最大的两个疑问莫过于:1)你们上班是不是天天玩游戏? 2)我玩过很多游戏是不是就能做游戏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回答:这是大错特错的误解。其实国内许多所谓的游戏人不玩游戏照样混得不错——好吧,这是个冷笑话,我相信这也不符合你的追求。认真地说,从《DOOM 启世录》主人公之一——John Carmack 身上,你会发现一个真正游戏人的风骨:专注、热情、坚持、自律、黑客精神,以及更多。
说到专注,本书中有一个例子令人印象深刻:同伴为了恶作剧,在Carmack工作的地方播放AV,并且丧心病狂地把声音调到最大。Carmack 只是不以为然地扫了一眼,然后继续全神贯注地敲写代码。放到现在这大概又是一个恶搞程序员的段子,然而事实往往比段子更加精彩。
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文笔构筑了这本可读性极强的好书,在我看来它应该是游戏人的必读之作。假如你还在游戏行业的主题乐园之外兴奋地徘徊,《DOOM启世录》将为你打开大门:这里不仅有与世界过招、与时间赛跑的理想,也有与朋友诀别、与商业和解的现实。
当然,90 后甚至00 后的你,接触的第一部FPS 游戏可能会是CF,你并不需要放下书本再去回顾DOOM 或者Quake。因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你或许无法想象这种粗糙简陋的画面在几十年前意味着什么。不过好消息是,2013 年,Carmack 离开了一手创办的id,以CTO身份加入Oculus VR,在虚拟现实领域大展拳脚。当游戏从2D 进化到3D 的时候,我们无法目睹大神的诞生;但是当游戏从3D 进化到3D 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将见证大神的归来。
火狼
前《电脑游戏攻略》编辑,现有趣点CEO
第五段: 《DOOM启世录(纪念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久违的震撼和惊喜。我一直对那些拥有宏大叙事和深刻内涵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所构建的宇宙,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同时也孕育着无尽的可能。作者用他独特的笔触,将那些冰冷、残酷的战争场景,描绘得既血腥又充满艺术感。我仿佛能听到战场的号角,感受到刀剑碰撞的火花,闻到弥漫的血腥味。然而,它并非单纯的暴力堆砌,更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我被那些在绝望中依然选择战斗的角色所感动,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坚持,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尊严。这本书的纪念版,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一份对经典的致敬,一份对未来的期许。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难忘的作品之一,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和灵感。
评分第二段: 坦白说,一开始我带着一丝忐忑的心情去翻阅《DOOM启世录(纪念版)》,毕竟“DOOM”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不可撼动的经典光环,我担心它会过于沉重或者晦涩。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将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战斗场面与深刻的人物刻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无论是恶魔的嘶吼、武器的轰鸣,还是角色们每一次呼吸的细节,都被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我就是那个身处战场中央的战士,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和绝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暴力输出,更是在暴力之下,挖掘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张力。那些看似冷酷的战士,在最严酷的环境下,也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牺牲,都让我深深动容。而且,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有张有弛,在紧张刺激的战斗间隙,穿插着引人深思的段落,让我不会感到疲惫,反而更加沉浸其中。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打怪升级”的书,它是一部关于勇气、关于反抗、关于生命意义的史诗。
评分第四段: 在我看来,《DOOM启世录(纪念版)》是一次对经典IP的致敬,更是对其精神内核的全新演绎。作者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以一种更加大胆和创新的视角,去重新解读和拓展了“DOOM”的世界观。我惊叹于他构建的那些错综复杂的情节线,以及那些在冲突和磨难中不断成长的角色。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关于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是在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牺牲,共同谱写了一曲悲壮而又充满力量的战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派系和势力之间关系的描绘,那种阴谋与阳谋交织,光明与黑暗并存的复杂性,让人欲罢不能。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极其考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了纪念版的价值和诚意。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冲击,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我能感觉到,作者在每一个字句中都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和理解,这是一部真正热爱“DOOM”的人才能写出的作品。
评分第一段: 《DOOM启世录(纪念版)》这本书,我只能说,简直是硬核到让人怀疑人生的杰作!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沉甸甸的质感和充满力量感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原始而狂野的气息,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血与火的宇宙深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探险。作者的文字功底堪称一绝,他用一种极其生动、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将那些宏大叙事、残酷战争和角色内心深处的挣扎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常常被书中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震撼,又为那些在绝境中奋力挣扎的灵魂所触动。它所营造的氛围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我读到某些情节时,甚至会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我能想象到,为了打磨出这样一部作品,作者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那些细腻的描写,那些精妙的构思,无一不彰显着他对“DOOM”这个经典IP的深刻理解和无限热爱。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重新思考力量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在绝望面前,我们能够爆发出怎样的潜能。
评分第三段: 《DOOM启世录(纪念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构建一个世界,一个让你完全迷失其中,无法自拔的世界。我被作者那磅礴的想象力和恢弘的叙事能力深深震撼。书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跃然纸上。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那些复杂的背景设定,去感受那种天翻地覆的宇宙观。它所描绘的不仅仅是狭义上的“DOOM”,更是将这种风格延伸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维度,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那些庞大的恶魔生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充满了力量感和压迫感,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渺小和敬畏。同时,那些身处绝境的人类角色,他们的坚韧和不屈,又构成了最耀眼的光芒。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深渊,也依然有希望的光芒在闪烁。它的纪念版,更是将这种经典的力量进行了升华,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它的相遇。
评分超级好哦~~~~~~~
评分好看
评分每一版都要买,非常喜欢。
评分买书容易,但一直还没看...
评分终于再版了,先差点买了盗版。
评分快递快,包装好,满意
评分非常好,一直看这个,又买了一本。方便。
评分非常好
评分很值得读的一本书,内容很舒服,平凡中创造奇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