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特典003:幕末維新2

戰爭特典003:幕末維新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褚以煒,張捷聞 著,宋毅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
  • 幕末維新
  • 戰爭
  • 日本曆史
  • 特典
  • 小說
  • 架空曆史
  • 明治維新
  • 曆史軍事
  • 策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陝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41153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8629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戰爭特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4
字數:2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戰爭特典003:幕末維新2》收錄五篇文章《對幕末戊辰維新戰爭的再認識》、《草莽之崛起——大和天誅組舉兵始末》、《神話的背後——“長州奇兵隊”的虛幻和真實》、《奧州之殤——明治戊辰東北戰爭》、《最後的幕府海軍——幕末箱館戰爭》。圍繞幕末戊辰維新戰爭更為深入分析,將戰爭的細節之處及各方勢力、曆史背景呈現齣來,以饗讀者。

內頁插圖

目錄

對幕末戊辰維新戰爭的再認識
草莽之崛起——大和天誅組舉兵始末
神話的背後——“長州奇兵隊”的虛幻和真實
奧州之殤——明治戊辰東北戰爭
最後的幕府海軍——幕末箱館戰爭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對幕末戊辰維新戰爭的再認識
  慶應三年(1867)十二月九日,幕府、攝政關白等舊製被薩長倒幕派發動的王政復古政變一道廢除,朝廷新設總裁、議定、參與諸職司掌國政,新政府自此誕生。新政府雖然要求德川慶喜辭官納地,但慶喜不從,政府內部土佐、越前、尾張、宇和島等主張雄藩聯閤,以諸藩公議施行新政的公議政體派諸侯和薩摩、長州等主張武力討伐德川氏,企圖建立由他們獨攬大權的中央集權政治體製的討幕派之
  間發生瞭激烈的政治鬥爭。
  對於公議政體派所提齣的應讓諸侯公平參政的公議政體論,新政府一時找不到能夠服眾的理由將德川氏單獨排除齣去。由於德川慶勝(尾張)、鬆平慶永(越前)、山內豐信(土佐)等諸侯的政治反撲,新政府認可瞭慶喜在形式上的辭官納地,同意其作為議定參加新政權。可是,擁有壓倒日本任何一個大名實力的德川傢若成為新政府的議政大臣,薩摩、長州等討幕派的發言權就肯定會大大縮水,於是對於討幕派來說,眼下手段就是挑起戰爭,將德川傢打成“朝敵”。戊辰戰爭就是這樣爆發的。
  戰爭在誰和誰之間進行
  對於戊辰戰爭的性質,日本學界以往是將其作為“權力本質”不同的勢力之間的鬥爭來進行討論和解讀的。
  原口清在《戊辰戰爭》(墒書房1963)一書中,將這次戰爭定義為“圍繞日本的統一,是采取個彆領有權的聯閤方式,還是采取對個彆領有權的否定,將權力統於天皇必然化的方式二者之間的戰爭”,將前者定義為列藩同盟式的權力,將後者定義為主義權力。在這個意義上,原口認為奧羽越列藩同盟是大政奉還——公議政體路綫的繼承者。
  對此,石井孝在著作《維新的內亂》(至誠堂1968)中,將戊辰戰爭定義為“以未來的主義政權為目標的天皇政權和德川政權之間的戰爭”,將該戰爭分為三個階段:一階段乃是為“未來的主義全國政權”鹿死誰手而進行的“天皇政府和德川政府之間的戰爭”,從鳥羽伏見之戰到江戶和平獻城為止,戊辰戰爭的根本矛盾已在這一階段解決,之後的戰爭僅占次要意義。第二階段的東北、越後戰爭隻是“具備中央政權麵目的天皇政府和地方政權‘奧羽越列藩同盟’之間的戰爭”,他不贊成原口氏將列藩同盟看成之前公議政體路綫的繼承者的觀點,列藩同盟在石井看來不過是“落後的封建領主間鬆散的聯閤體”。至於第三階段的箱館戰爭,石井則認為梗本武揚政權和新政府的戰爭是以“救濟失去俸祿的舊幕臣”為目的的“士族叛亂的先驅形態”。
  原口和石井二說係戰後日本維新史研究者對戊辰戰爭的兩種代錶性觀點,並形成瞭所謂“原口一石井爭論”。除此之外,鞦田縣齣身的維新史學傢佐佐木剋在其《戊辰戰爭》(中公新書1977)中認為奧羽越列藩同盟是為推翻被薩長討幕派所壟斷的“王政復古”而戰鬥,強調其“敗者的論理”。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戰爭特典003:幕末維新2》以外的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 --- 圖書名稱:龍吟之潮:大明水師的遠洋雄心 作者: 鐵馬冰河 齣版社: 滄海文集社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頁數: 680頁 定價: 98.00元 內容提要: 《龍吟之潮:大明水師的遠洋雄心》並非僅僅是一部關於曆史軍事的書籍,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明代海洋史詩畫捲,深入探討瞭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大明王朝在應對內憂外患,特彆是倭寇侵擾和西方殖民勢力崛起時,其海軍力量如何從區域防禦嚮遠洋投射的艱難轉型。本書聚焦於一個獨特的曆史窗口期,通過詳實的史料考證和生動的敘事手法,展現瞭明朝水師從鄭和下西洋的輝煌餘暉中汲取經驗,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重新定義其海洋戰略的曆程。 核心章節與深度剖析: 第一部分:沉寂與覺醒——從海禁到“開洋”的掙紮(約1550-1580年) 本部分詳述瞭嘉靖年間倭寇之亂對沿海防禦體係的巨大衝擊,以及朝廷內部對於“海禁”政策的反復拉鋸。作者深入分析瞭明代水師在技術、組織和人員構成上的深層睏境。重點剖析瞭以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為代錶的沿海將領如何因地製宜地創新戰術,如“鴛鴦陣”的改良應用在水戰中的實踐,以及對“狼筅”、“水鬼刀”等特種水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 技術側寫: 詳盡描繪瞭明代戰船“福船”、“沙船”的結構特點及其在不同海況下的優劣。尤其著重介紹瞭當時火器製造的水平,特彆是“鳥銃”和“紅夷大炮”在水戰中的戰術地位變化。 人事考量: 考察瞭明代水師的募兵製與世襲製並存帶來的管理難題,以及地方豪強在水師建設中的隱秘作用。 第二部分:南洋布局——海權的初步試探(約1580-1620年) 隨著東南沿海的局勢略有穩定,明朝的戰略目光開始投嚮更廣闊的南洋。本部分詳細記錄瞭明朝官方與民間力量在呂宋(菲律賓)、麻六甲等地的角力。作者通過解密地方誌和私人奏摺,揭示瞭明朝在這些地區設立的非正式貿易管製點和防禦前哨的運作模式。 外交與衝突: 重點敘述瞭明朝對呂宋西班牙殖民者的初期接觸與摩擦,展現瞭朝廷在應對異族入侵時,從最初的綏靖策略到有限軍事乾預的轉變過程。 商業驅動的海軍: 探討瞭以福建、廣東的巨商群體對海軍建設的間接資助與物資輸送作用,描繪瞭一幅官商閤力維護海上貿易綫的復雜圖景。 第三部分:遠洋的陰影——與新航路時代的碰撞(約1620-1644年) 此部分是全書的高潮,聚焦於荷蘭、葡萄牙等新興海洋強權對東亞海域的滲透。作者以颱灣海峽的爭奪戰為核心案例,展示瞭明代水師在麵對裝備更先進、組織更專業的歐洲艦隊時所展現齣的頑強抵抗與戰略失誤。 鄭成功之前的準備: 詳細梳理瞭福建水師在崇禎年間進行的幾次針對性改革,包括引進西方造船技術和火炮工藝的嘗試。通過分析當時的軍事會議記錄,揭示瞭改革在中央集權體製下推進的阻力。 戰例分析: 對幾次關鍵海戰,如崇明島之戰、金門料羅灣之役進行瞭細緻的戰術復盤,探討瞭明軍在信息獲取、後勤保障和艦船協同作戰方麵與歐洲強敵的差距。 第四部分:遺産與反思——南明水師的睏境 最後一部分,本書轉嚮南明時期,分析瞭在國傢分裂的背景下,原有的水師力量如何瓦解、重組,以及如何為後來的抗清事業提供瞭最後的海上支撐。作者對明代海洋戰略的總體成敗進行瞭深刻的反思,指齣其未能建立起一個獨立、高效且持續投入的常備遠洋海軍的根本原因。 本書特色: 1. 史料的廣度與深度: 資料引用橫跨《明實錄》、地方誌、海關記錄、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案翻譯件,力求還原一個多維度的海洋圖景。 2. 軍事與社會結閤: 不僅關注戰艦和火炮,更細緻描繪瞭水手的生活、海關的腐敗、以及沿海漁民在戰爭中的角色轉變,展現瞭海洋戰略對社會肌理的滲透。 3. 圖文並茂: 附有大量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復原的明代戰船結構圖、海圖摹本及人物肖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直觀性。 目標讀者: 對明史、軍事史、海洋史、以及中國古代海軍發展史感興趣的讀者;曆史軍事小說愛好者和專業研究人員。 --- 圖書名稱:浮世繪下的霓裳:江戶中期女性服飾與社會變遷 作者: 櫻井雅人 譯者: 李婉清 齣版社: 東瀛風物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24年3月 頁數: 520頁 定價: 128.00元 內容提要: 《浮世繪下的霓裳:江戶中期女性服飾與社會變遷》是一部聚焦於日本江戶時代(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女性服飾藝術與文化符號的專著。本書拒絕將和服僅視為一種靜態的藝術品,而是將其置於江戶中期商業繁榮、市民文化興起以及性彆觀念微妙變化的社會背景中進行考察。作者通過對大量現存的浮世繪版畫、時尚手冊(如《灑落本》、《風俗圖匯》)、以及當時的日記和文學作品的交叉比對,深入剖析瞭特定時期女性衣著如何成為錶達身份、財富、情感乃至反抗精神的復雜載體。 深度探索主題: 第一章:和服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的悖論(元祿至寶曆時期) 本章探討瞭在德川幕府推行“奢侈禁止令”的背景下,女性服飾如何在嚴格的規定中尋找創新的空間。重點分析瞭“元祿小袖”的特點,即色彩的濃鬱化和圖案的精細化。 色彩的語言: 詳述瞭當時被視為“輕浮”的色彩(如深紫色、硃紅)在特定社會階層中的流行趨勢,以及幕府對“不正當”服飾的查禁與民間如何通過材質而非款式規避禁令。 “著付け”的藝術: 深入解析瞭當時女性穿著和服的復雜技術,如腰帶(Obi)係法的演變,以及“裾引き”(拖地的和服)在特定場閤下的象徵意義。 第二章:町人文化與“傾奇者”的餘韻 隨著大阪、江戶等商業中心的崛起,町人(市民階層)成為新的消費主體。本章重點關注町人女性,特彆是遊廓中的女性(如花魁和太夫)如何引領時尚潮流。 遊廓時尚的擴散: 考察瞭奢華、大膽的遊廓服飾(如多層襯裏、復雜的刺綉工藝)如何逐漸被中産階級模仿,以及這種“下滲”現象對傳統等級觀念的衝擊。 “町娘”的時尚手冊: 詳細解讀瞭當時的時尚指導書籍,這些書籍如何指導普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素樸”與“雅緻”的平衡美學。 第三章:紋樣的秘密檔案 服飾的紋樣是社會觀念的直接投射。作者窮盡瞭江戶中期流行的上百種紋樣,將其分類為自然元素、吉祥符號和曆史典故三大類。 季節與寓意: 細緻辨析瞭“雪輪”、“流水”、“蝶”等紋樣在不同年份的流行側重點,揭示瞭隱藏在這些圖案背後的社會期盼與對時局的隱喻。 “小袖”上的敘事: 分析瞭某些復雜紋樣敘事性的特點,如以一幅畫麵的形式描繪古典故事或地方風光,反映瞭市民對文化知識的追求。 第四章:服飾與性彆權力 本書的理論核心部分,探討瞭在高度父權的江戶社會中,女性如何通過服飾錶達微妙的權力訴求。 隱秘的符號反抗: 分析瞭女性通過衣著顔色、配飾(如簪子)的選擇,錶達對傳統束縛的不滿,尤其關注瞭未婚女性與已婚女性在服飾上的顯著區分,以及這種區分的鬆動跡象。 與浮世繪大師的對話: 重點分析瞭鳥居清信、菱川師宣等大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變,展示瞭藝術傢如何捕捉並固化瞭這些服飾變革的瞬間。 結語:永恒的優雅與時代的烙印 本書最後總結道,江戶中期的女性服飾是特定曆史時期社會經濟結構、藝術思潮和性彆政治相互作用的結晶,其美學成就至今仍影響著全球對“和服”的認知。 本書特色: 1. 圖像學分析: 大量采用浮世繪圖像進行細緻的服裝結構、材質和色彩分析。 2. 文化跨界: 融閤瞭服飾史、社會史、藝術史和性彆研究的視角。 3. 詳盡的詞匯錶: 附帶完整的江戶時期服飾術語對照錶,便於讀者理解專業內容。 目標讀者: 對日本文化、服飾藝術史、浮世繪研究、以及女性文化史感興趣的專業人士及普通愛好者。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五段: 這套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在保持曆史的莊重感的同時,又注入瞭一種近乎文學性的詩意。句子長短錯落有緻,尤其是在描繪自然風光或人物內心獨白時,筆觸變得異常柔和而富有韻律感,讀起來有一種古典美學的高級享受。我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放慢閱讀速度,細細品味某些段落的遣詞造句,仿佛在欣賞一篇優美的散文。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現代的讀者能夠真正“進入”那個遙遠的年代,感受到那個時代獨有的浪漫與悲涼的交織。這是一本不僅值得閱讀,更值得反復迴味的佳作,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悟和體會。對於喜歡深度曆史題材並追求文學性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珍藏。

評分

第一段: 這本書的開篇就給人一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仿佛能聞到那個時代特有的硝煙和舊時代的腐朽氣息。作者在人物塑造上極為細膩,尤其是主角的成長軌跡,從一個懵懂的熱血青年到最終肩負起時代重任的領袖,每一步的心路曆程都描繪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賞他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復雜性的把握,沒有簡單地將人物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不同立場人物之間的掙紮與無奈。比如,那些看似反派的角色,其動機和行為邏輯也都有著深刻的曆史背景支撐,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禁陷入沉思:如果是我身處那個時代,又會做齣怎樣的選擇?戰爭的殘酷性被刻畫得淋灕盡緻,每一次交鋒、每一次流血,都不僅僅是簡單的戰鬥描寫,而是對人性、對國傢命運的深刻拷問。那種在絕境中求生的韌勁,以及為瞭理想甘願犧牲的精神,深深地觸動瞭我。

評分

第四段: 我通常對手握重型武器和宏大場麵的描寫有些免疫,總覺得那容易流於空泛。但這本書的戰鬥場麵,卻有著一種令人心悸的真實感。那不是單純的武力展示,而是戰術、意誌、甚至一點點運氣交織的復雜過程。作者對於古代軍事策略的運用,展現瞭紮實的功底,讀起來邏輯清晰,極具畫麵感,讓你仿佛能聽到金戈鐵馬的轟鳴。更難得的是,即便是最激烈的衝突,作者也從未忘記關注小人物在宏大敘事下的命運。那些被捲入洪流的普通士兵、商賈,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希望,都被賦予瞭足夠的篇幅,使得整個故事充滿瞭人情味,而不是冰冷的史詩敘述。看完之後,那種被震撼又被撫慰的復雜情感,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

第三段: 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是其對“變局”的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段曆史的演進,更是探討瞭“變革”本身所蘊含的巨大代價和復雜人性。作者似乎對那個時代抱有一種深沉的同情,他沒有迴避那個時代帶來的痛苦和撕裂,反而將這些矛盾衝突放大,讓讀者直麵曆史的殘酷真相。我感覺作者對曆史的理解是多維度的,他沒有簡單地將曆史劃分為黑白兩端,而是用一種近乎哲學的筆觸去解構那些促成時代巨變的底層邏輯。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文字背後所映射齣的當代社會議題,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是很多作品難以企及的深度。裝幀設計和排版也相當考究,紙張的觸感和字體的選擇都提升瞭整體的閱讀體驗,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

評分

第二段: 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擔心它會不會像很多曆史題材作品那樣,充斥著枯燥的說教和對史實的機械堆砌。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敘事節奏掌控得極佳,高潮迭起,低榖沉潛,張弛有度。尤其是在描繪關鍵的曆史轉摺點時,作者的筆力遒勁有力,將曆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讀起來酣暢淋灕,完全停不下來。我特彆喜歡它對細節的打磨,無論是服飾的質感、市井的喧囂,還是權力中心內部的暗流湧動,都構建瞭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它不是讓你站在曆史的上帝視角去評判,而是讓你沉浸其中,感受那個時代特有的激情與悲愴。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主角們將如何應對新的挑戰。

評分

買200減一百大促,買來屯著以後慢慢看

評分

這本書略尷尬,對新手並不友好。由於其編年史體製,描述的是時間的斷層,而具體某個事件的發展就被割裂瞭。對於很多老手而言,這本書是通史,即不夠深入也不夠詳細,雖然事無巨細,但基本都是點到為止,缺乏細節描述。但是這本書的價值也正在於編年史,將同一時期的事件編撰到一起,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聯係。比如亨利四世和教皇的衝突以及第一次十字軍東徵,這兩件事我都知道,但是從未其聯係到一起。但是從這本編年史裏就能看到這兩個事件在時間上高度重閤,這樣就能引發我的興趣去找更詳細的資料。總之,這本書還是很不錯的,非常適閤對十字軍運動和歐洲中世紀已經有一定瞭解,但是對整個歐洲時間綫還沒有完全對應的讀者群體。

評分

明治維新,日本那段曆史確實有看頭

評分

祗園精捨鍾聲響,訴說世事本無常。沙羅雙樹花失色,盛者必衰若滄桑。驕奢主人不長久,好似春夜夢一場。強梁霸道終殄滅,恰如風前塵土揚。

評分

經典作品,內容精彩,值得購買。

評分

真的很不錯,發貨快,物流人員態度好

評分

(等你一萬年)

評分

瞭解歐洲中世紀曆史的重要階段,騎士,古堡,聖殿等等

評分

指文的選材都是不錯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