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199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承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和叶文心教授。读博期间曾到北京大学访学一年,由萧超然教授指导。
魏定熙对北大的历史定位准确,并成功地将其作为北京城市史的一部分来书写。此外,他在“五四运动在北京”这个主题中颇有创获。作为中国一所现代的帝国大学,北大是帝国的改革者们一手设计的。他们力图建立一套空前的全国学校系统,并将京师大学堂这样一个新式机构置于该系统的顶端。此后,民国初年的教育家们利用帝国时代留给北大的尊荣,将之转变为一所独立自主的大学,而其毕业生也成为现代知识分子,不再抱有过去“学而优则仕”的帝国理想。
——本杰明·艾而曼(Benjamin Elman)
本书极具价值。它填补了一块巨大的空白,对于我们理解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史和思想史均极有帮助。
——史谦德(David Strand)
导论 北京大学之历史定位
第一章 19世纪的学校、政治与改革
第二章 京师大学堂与清末北京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后的局势不稳与重新界定
第四章 新旧文化之间
第五章 政治的不断介入
第六章 五四运动的内在张力
第七章 被围困的北大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翻书,权力源自社会地位,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么社会地位来自何处呢?来自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影响力,以及不可挑战的威严
评分我也不知道怎么看
评分海外的中国研究有很多视点独到的地方,值得借鉴。
评分北大,权力,政治,地位,文化,学术汇聚之地,它的内涵超越了校园领悟。
评分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体上还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凤凰好书,都是汉学的最高境界。
评分个案研究,挺好玩的。可以读读。
评分北大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北大、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北京大学的发展史,就可谓是整个中国百年变革史的一个缩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