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年大师经典素描人体 | ||
| 定价 | 198.00 | |
| 出版社 | 中国书店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7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杨建飞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14913323 | |
......
作品目录
012 拉斐尔·桑西 018 列奥纳多·达·芬奇
020 米开朗基罗 030 乔治奥·瓦萨利
034 安德烈·德尔·萨托 038 阿格诺罗·布隆齐诺
042 阿尔布雷特·丢勒 050 圭尔奇诺Giovanni
054 安尼巴莱·卡拉齐 058 雅科波·达·彭托莫
062 弗朗切斯科·帕尔米贾尼诺 068 安东尼·凡·戴克
072 彼得罗·达·科尔托纳 076 多梅尼科·玛丽亚
078 彼得·保罗·鲁本斯 084 贾钦托·布兰迪
090 西蒙·武埃 094 阿德里安·凡·德·维尔德
096 亚伯拉罕·布隆梅特 102 弗朗索瓦·布歇
114 小路易斯·德·布隆涅 122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
134 安东·拉斐尔·门斯 152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160 路易斯·法布利契亚斯·迪布尔 178 乔治·修拉
184 埃德加·德加 200 雅各布·约尔丹斯
204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212 约瑟夫·布隆德尔
222 奥古斯特·安格尔 236 弗里徳里克·桑迪斯
246 约翰·康斯太勃尔 254 泰奥多尔·夏塞里奥
258 让·巴蒂斯·热鲁兹 268 居斯塔夫·库尔贝
276 让·弗朗索瓦·米勒 282 欧仁·德拉克洛瓦
286 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 290 威廉·霍尔曼·亨特
294 福特·马多克斯·布朗 302 克劳迪奥·布雷沃
316 罗伊·利希滕斯坦 326 弗雷德里克·麦克蒙尼斯
330 约翰·辛格·萨金特 334 让·莱昂·杰罗姆
338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350 凯尼恩·考克斯
358 阿方斯·莱格罗斯 366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376 埃贡·席勒 386 奥古斯特·罗丹
392 马克斯·克林格
我当初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动态人体组合”这几个字触动了我。我一直觉得,要画好人物,尤其是多人组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物情感、动作的深刻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表现人物之间互动、动态以及情绪的方法。我本来也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构图、如何安排人物空间位置以及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的技巧。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书并翻阅之后,我发现它所侧重的方向,与我最初的期待有所不同。书名中“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这部分,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我读到了很多关于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如何研究人体,如何将解剖学、数学和哲学融会贯通,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描绘人体来表达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美的追求。书中展示了大量的人体素描作品,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那个时期艺术风格和思想的例证,而不是直接的“如何画”的教程。这让我开始思考,原来艺术中的“动态”,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张力,一种情感的流动,以及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评分当时看到“500年大师经典素描人体”这几个字,就觉得这肯定是一本能够提升我素描功底的宝典。我一直认为,掌握好人体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能够画出逼真、生动的人体,是检验一个画家基本功的重要标准。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人体比例、解剖结构、肌肉纹理以及不同光影下的明暗关系等方面的详细讲解。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厚厚的技法指南,里面充满了各种示范图和步骤解析,能够让我一步一步地学会如何捕捉人体的动态美。然而,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它的内容似乎更为宏观和历史化。书名中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这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我读到了很多关于那个时代艺术家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在探索人体结构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书中大量的图片,虽然都是人体素描,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那个时代艺术成就的展示,而不是直接的教学范例。我开始意识到,这本书也许更侧重于“欣赏”和“理解”,而不是“临摹”和“学习”。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艺术家们眼中的人体,以及他们是如何用画笔赋予人体以生命和灵魂的。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对人体艺术有着莫名的情结,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展现人体力量感和线条美的作品。看到“动态人体组合”这个词,我以为这本书会教我如何画一些复杂的、充满动感的群像,比如运动员比赛的场景,或者是一些史诗般的战斗场面。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透视、构图以及如何处理人物之间空间关系的一些实用技巧。我本来也期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人体解剖学插图,帮助我理解不同动作下肌肉和骨骼的运动规律。然而,打开书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似乎更像是一部艺术史的导读,重点在于介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是如何看待和描绘人体的。书中对“动态人体组合”的解读,更像是对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如何通过描绘人体来表达情感、理念和叙事的一种回顾。我读到了关于艺术家们如何从日常生活和古典艺术中寻找灵感,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对人体的精妙描绘来展现人文主义精神的。这让我开始思考,原来艺术中的“动态”,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包含了精神和情感的流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长了,我当时是在网上随便浏览,看到“500年大师经典素描人体”这几个字就点进去了,想着大概是讲一些人体素描的技巧和名家作品。点进去之后,才看到后面一长串的定语,“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动态人体组合”。瞬间感觉有点懵,一是不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素描跟其他时期的有什么区别,二是“美术掠影”这个说法有点含糊,三是“动态人体组合”又是什么概念?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纯粹的素描教程,教你如何画出逼真的人体,比如肌肉、骨骼的结构,不同姿势的比例等等。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的理解偏差太大了。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并不在于“怎么画”,而是“为什么这样画”,以及“在那个时代,人们是如何看待和描绘人体的”。它更像是一本带着历史和艺术史视角的“人体解剖学”或者说是“人体美学史”,只不过它选择的载体是素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人体比例的研究很感兴趣,他们是如何从古代雕塑和解剖学中汲取灵感的,以及他们对人体结构和动态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了他们创作出那些传世之作的。我一直觉得,要画好一个人体,不仅要会看,更要懂。而这本书,似乎就是提供了一个理解人体的全新维度,它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更是大脑理解的,是历史沉淀的。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是因为我对“人体组合”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我平时喜欢画一些多人场景,但总是觉得人物之间的比例、动态以及空间关系很难处理得当,很容易显得拥挤或者不协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思和绘制多人人体组合的技巧,比如如何安排人物的视线、动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我还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不同人物体型特征的刻画,以及如何通过服装和道具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和身份。然而,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它并没有提供我所期待的那些直接的“教学”内容。书名中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这部分,让我读到了很多关于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如何通过描绘人体来表达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的介绍。虽然书中展示了不少人体作品,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艺术史的例证,而非直接的构图指导。我了解到了艺术家们是如何在画面中安排人物,如何通过他们的姿态和表情来传达情感,以及他们是如何利用光影和色彩来营造氛围。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人体组合”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人物的堆叠,更是一种叙事和情感的表达。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的是那种教学性质的素描教程,我一直想提升自己的人体素描能力,尤其是那些描绘运动中人体或者人体组合的画面,总觉得难以把握那种力量感和协调性。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透视讲解,比如如何表现人体在不同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及不同姿势下的形体变化。我还期待书中能有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肌肉和骨骼的结构,从而画出更具说服力的人体。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它与我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书中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作品,并且对这些作品进行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解读。虽然书中也展示了大量的人体素描作品,但它们更像是一种“例证”,用来阐释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对人体美的理解和表现方式,而不是作为直接的教学范例。我读到了一些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如何观察和研究人体,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解剖学知识运用到艺术创作中的描述。这让我开始思考,或许在学习素描的时候,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context 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并没有直接教我“如何画”,但它却让我对“为什么这样画”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被“500年大师经典素描人体”这句话吸引。我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尤其喜欢临摹大师的人体素描,从中学习他们的用笔、造型以及对光影的处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汇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大师级人体素描作品,并且附带一些关于艺术家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拓宽我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人体表现技巧。拿到书后,我才发现,它的重点似乎更偏向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对那个时期艺术思潮、哲学观念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探讨,以及这些如何体现在艺术家对人体的描绘上。虽然书中也展示了不少人体素描作品,但它们似乎更多地被用来印证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作为直接的教学范本。我读到了很多关于艺术家们如何研究解剖学,如何模仿自然,以及他们如何将古典美学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描述。这让我意识到,大师的经典,并不仅仅在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文化积淀。
评分我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大师经典”的向往。我一直觉得,学习绘画,尤其是素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大师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汇集那些西方顶尖艺术家的人体素描杰作,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作品的背景信息,比如创作年代、创作动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等等。我本来也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观察和处理人体结构、动态的讲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大师们独到的方法。然而,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它的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这个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那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如何将科学、哲学与艺术相结合,来探索和表现人体。虽然书中确实展示了不少精美的人体素描作品,但它们更多地是作为那个时代艺术风貌的例证,而并非以“教程”的形式呈现。我从中了解了很多关于艺术家们如何研究人体解剖学,以及他们如何从古希腊雕塑中汲取灵感的故事。这让我对人体素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思想和文化的结晶。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对“素描人体”这个关键词有着强烈的兴趣。我一直认为,素描是绘画的根基,而人体素描更是难度极高的一项挑战。我希望能从大师的作品中学习到如何准确地捕捉人体的形体、比例和动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明暗来表现人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人体部位的刻画技巧,比如如何画好手、脚、面部表情等等,以及一些关于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然而,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它的内容与我的初步设想有着很大的偏差。书名中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掠影”这部分,让我深入了解了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对人体美学的探索。我读到了关于艺术家们如何从解剖学、数学和哲学中汲取灵感,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对人体的描绘来表达人文主义精神的。书中虽然包含大量的人体素描作品,但它们更多地被用来展示那个时代艺术的成就,而不是作为直接的教学示范。这让我开始意识到,学习人体素描,不仅要关注“怎么画”,更要理解“为什么这样画”,以及艺术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评分我当初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被“500年大师经典素描人体”这个标题所吸引。我本人对古典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素描这一基础艺术形式情有独钟。我一直认为,素描是所有绘画的基础,而人体素描更是难中之难,它要求绘画者对人体的结构、比例、动态以及光影变化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我原本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比如不同角度的人体结构解析,不同光线下的明暗表现,甚至是不同材质的笔触处理等等。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惊讶地发现,它似乎并没有太多直接的“教学”内容。书中的图片虽多,但往往伴随着一些历史背景介绍,或是对某位艺术家的生平片段的描述,以及对那个时代艺术思潮的探讨。我本来是想找一本可以跟着练习的“秘籍”,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故事书”,讲述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如何探索和理解人体,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这种理解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的。比如,书中会提到一些艺术家是如何研究解剖学的,他们是如何观察活体模特,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人体的力量感和生命力的。这让我开始反思,或许我之前对素描的理解过于狭隘,只停留在技法层面,而忽略了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