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

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童超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故事
  • 中國曆史
  • 通史
  • 少兒曆史
  • 9-12歲
  • 曆史普及
  • 文化啓濛
  • 趣味曆史
  • 曆史知識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662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5976
品牌:日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美麗國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192
字數:18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9-12歲
  1、專傢主編,品質保證。《中國通史故事》由社科院專傢童超老師主編,從選目、撰稿、配圖到裝幀設計,充分考慮大眾普及讀物的審美標準和閱讀需求,從而使本書兼具可讀性和準確性。
  2、化繁為簡,變閱讀為悅讀。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圖將繁厄、艱深的曆史梳理得更加簡潔、清晰。通過93則妙趣橫生的故事,將中華民族五韆年的社會變遷、戰爭風雲、曆史人物和文化藝術剪接成一部異彩紛呈的曆史畫捲。
  3、讀圖時代,圖說曆史。《中國通史故事》中精心選取瞭近200張圖片,既有各大博物館珍貴的文物正片,也有曆朝代錶書畫作品,既有復原圖,也有遺跡遺址……多側麵全方位直觀展現中國曆史的精彩瞬間和豐富內涵。

內容簡介

  《中國通史故事》以曆史編年為經,以各個時代影響社會曆史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為緯,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藝術、民俗等諸多方麵。全書上起神話傳說時代,下迄清王朝結束,選取瞭近100則故事,200餘幅圖片,生動、真實、客觀、凝練地再現瞭中國曆史的精彩瞬間和豐富內涵。生動流暢的文字、異彩紛呈的圖片、新穎活潑的版式、精美考究的裝幀設計,使廣大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盡享全新的閱讀感受。

作者簡介

  童超,1938年生於江蘇徐州,祖籍浙江紹興。1961年北京大學曆史係本科畢業,1964年四川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曆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史研究》雜誌社總編輯兼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係主任,以及中國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秦文研究會會長等職。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撰寫或閤著的主要學術成果有:《中國土地製度史》、《中國封建土地製度史》(第一捲)、《中國古代軍製史》、《中國軍事製度史·後勤製度捲》、《中國農民戰爭史?魏晉南北朝捲》、《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淵明》等。主編曆史普及讀物“中國大曆史”(係列叢書)和《看得見的中國史》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堯舜禪讓/6
大禹治水/8
夏宮之亂/10
殘暴的夏桀/12
成湯建商/14
盤庚遷殷/16
武丁中興/18
婦好的傳奇人生/20
武王伐紂/22
國人暴動/24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26
齊桓公慧眼識管仲/28
楚莊王一鳴驚人/30
孫武斬妃/32
孔子周遊列國/34
勾踐臥薪嘗膽/36
神醫扁鵲/38
商鞅變法/40
屈原投江/42
秦王掃六閤/44
濛恬奉詔修長城/46
沙丘政變/48
劉邦斬蛇起兵/50
鴻門宴/52
西楚霸王項羽/54
張騫通西域/56
飛將軍李廣/58
司馬遷著《史記》/60
昭君齣塞/62
王莽奪璽稱帝/64
張衡發明地動儀/66
亂世英雄曹操/68
劉備三顧茅廬/70
赤壁之戰/72
曹丕稱帝代漢/74
高平陵之變/76
豪門鬥富/78
愚夫妒婦/80
王馬共天下/82
淝水之戰/84
“三絕”畫傢顧愷之/86
劉裕建宋/88
北魏孝文帝改革/90
隋文帝勤儉治國/92
楊廣殺父自立/94
玄武門之變/96
一代諍臣魏徵/98
文成公主入藏/100
玄奘取經/102
女皇武則天/104
唐玄宗與開元盛世/106
“詩仙”李白/108
夢斷馬嵬驛/110
我花開後百花殺/112
硃全忠不忠/114
耶律阿保機稱帝/116
後周世宗柴榮/118
陳橋兵變/120
李元昊建西夏/122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仲淹/124
蘇門三父子/126
完顔阿骨打建金/128
靖康之變/130
女詞人李清照/132
嶽飛抗金/134
陸遊臨終留詩/136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38
“箭鏃”哲彆/141
忽必烈建元/142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144
元麯大傢關漢卿/146
科學巨匠郭守敬/148
和尚做皇帝/150
靖難之役/152
明成祖遷都北京/154
鄭和下西洋/156
土木堡之變/158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160
張居正輔政/162
戚繼光抗倭/164
努爾哈赤建後金/166
皇太極巧用反間計/168
清軍入關/170
鄭成功收復颱灣/172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174
曹雪芹與《紅樓夢》/176
乾隆帝六下江南/178
虎門銷煙/180
火燒圓明園/182
慈禧太後垂簾聽政/184
甲午中日戰爭/186
百日維新/188
武昌起義/190

精彩書摘

  婦好的傳奇人生
  作為王後,婦好也許不是曆史上最著名的一個,但是同時作為王後和軍事統帥,婦好卻是曆史上少有的。
  商王武丁見於史料的妻子有60多位,其中隻有三人擁有王後的地位,婦好則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在現存的甲骨文獻中,“婦好”的名字頻頻齣現,僅在安陽殷墟YH127甲骨穴中齣土的1萬餘片甲骨中,她就齣現過200多次。而且武丁在這些甲骨占蔔中嚮上天祈告的內容,涵蓋瞭婦好生活的各個側麵:徵戰、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後的狀況如何,足見武丁對婦好關切之深。
  那麼,曆史上的婦好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其實,婦好並不姓婦,她嫁給武丁成為武丁的妻子以後,武丁賞賜給瞭她相當豐厚的封地和人口,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瞭“好”的氏名,並被尊稱為“婦好”,或者“後婦好”。婦好的廟號為“辛”,商王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妣辛”或“後母辛”。
  婦好留在曆史上的記錄不僅僅停留在一個王後的位置上,她還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女軍事傢。
  婦好在剛剛成為王後的時候,武丁對她的軍事纔能還不是非常瞭解。一年夏天,商的北方邊境有外敵入侵。武丁派手下的大將前去徵討,但是戰火延續瞭很久,商朝軍隊都沒能徹底擊敗敵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婦好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前往助戰。武丁對妻子的要求非常猶豫,畢竟徵戰沙場曆來都是男子的事情。但是前綫久戰不勝,武丁也沒有其他辦法。考慮很久之後,武丁通過占蔔嚮上天詢問齣戰的吉凶,占蔔的結果是大吉,武丁這纔決定讓王後婦好率軍齣徵。
  果然,婦好在前綫調度指揮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擊敗敵人,取得瞭勝利。
  武丁從此對妻子颳目相看,封婦好為商王朝的統帥,讓她指揮作戰。從此以後,婦好率領軍隊南徵北戰,前後擊敗瞭北土方、南夷國、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個小國,為商王朝開疆拓土立下瞭不朽戰功。
  在對羌方一役中,婦好麾下的軍隊達1。3萬人,這占瞭當時商王朝總兵力的一半以上,可見武丁對婦好的信任。這場戰爭大獲全勝,也是武丁時期齣兵規模最大的一次。
  對巴方作戰中,婦好率領一部分軍隊在群山之中布陣設伏,武丁則率領其他軍隊與敵人正麵交鋒,把巴方的軍隊從東麵驅趕進婦好設好的伏擊圈。婦好率領伏兵四麵殺齣,將敵人全殲,這也成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除瞭率軍作戰,婦好還掌握著商王朝的祭祀占蔔之典,經常主持這類典禮。她是名副其實的神職人員、最高祭司,可見她在當時的尊貴地位。
  婦好於33歲時死去,這在商代已經不能算作英年早逝瞭,但是對於活瞭59歲的武丁來說,失去婦好的悲痛可想而知。
  武丁對婦好予以厚葬,並修築享堂時時紀念。1976年發現的婦好墓是一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沒有被盜過的王室墓葬。該墓共齣土隨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銅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還有石器、象牙製品、陶器以及6000多枚貝殼。婦好墓齣土的器物異常精美,如工藝精湛的小玉人、鑲嵌綠鬆石的象牙杯等。在齣土的大量的青銅器中,有多件上麵鑄有“婦好”的銘文。特彆是一件帶有“婦好”銘文的武器鉞,學界普遍認為這是婦好可以領兵打仗的權力標誌。
  女皇武則天
  唐代是個相當開放的朝代,婦女與男子有著近乎平等的地位。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風氣烘托熏陶下,走齣瞭一個韆古絕唱,名震天下,統治權力中樞近半個世紀,並最終改唐易周的女皇帝武則天。
  傳說當年曾有一個善於看相的術士袁天罡,曾對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說:“這孩子(武則天)將來貴不可言。”武士彠便問:“她能成為皇後嗎?”袁天罡卻答非所問地留下一句:“豈止是皇後。”便轉身離開瞭。雖然這隻是傳說,卻也能看齣人們對武則天的神化與尊崇。
  637年,14歲的武則天被召入後宮,成為唐太宗的纔人。唐高宗當太子時,經常到父皇宮中問安,受到武纔人的殷勤接待,兩人一見傾心。唐太宗逝世後,凡未生育的嬪妃均要齣傢為尼,武纔人亦不例外,到長安感業寺落發。這時,唐高宗的王皇後與蕭淑妃爭寵,便屢次勸高宗接迴武則天。唐高宗懷念舊情,便將武則天接迴瞭宮中。
  武則天再次入宮,處處迎閤王皇後,被封為昭儀。站住腳後,她便離間王皇後與唐高宗的關係,以奪取皇後之位。為瞭往上爬,達到獲得權位的目的,武則天不惜扼殺親生女兒,嫁禍王皇後,使唐高宗心生怨恨以緻要廢掉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但廢王立武,遭到瞭唐高宗的舅父、太尉長孫無忌等舊臣的堅決反對。無論唐高宗、武則天給長孫無忌送厚禮,封他的兒子官爵,還是武則天母親楊氏去嚮長孫無忌請求,或者讓禮部尚書許敬宗去勸說,都毫無作用。655年,廢王立武在朝廷上發生激烈爭論,最後唐高宗將反對派大臣褚遂良驅逐齣朝廷,於當年十月廢掉王皇後,立武則天為皇後。
  從此,武則天協助唐高宗處理政事,漸漸掌握瞭朝政。675年,由於唐高宗患風眩頭痛病,朝廷大政幾乎都由武則天決斷。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由太子李顯即位,即唐中宗,尊武則天為太後。唐高宗遺詔軍國大務都由太後裁決。不到兩個月,武則天便以唐中宗要將天下送給嶽父為名,廢黜瞭中宗,另立幼子李旦為帝,即為唐睿宗,仍由武則天臨朝稱製,掌握大權。她以鐵腕手段排斥異己,消滅反對勢力,牢牢控製瞭局麵。
  690年,武則天下詔改唐為周,改元天授,以睿宗皇帝為皇嗣,賜姓武。至此,67歲的她終於登上瞭皇位。
  武則天重視農業的發展,繼續推行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此外,她還廣開言路,注意納諫,對於直言敢諫的官吏和臣民都十分敬重,即使言語有所冒犯,也不予追究。武則天又繼承瞭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汙的政策,注意嚴懲貪吏,拔擢賢纔。唐朝初年,漢魏以來興起的士族門閥製度逐漸由盛而衰,武則天在鎮壓反對勢力的同時,大力打擊舊門閥製度,扶植庶族地主齣身的官僚,發展隋唐以來的科舉製度。武則天所製定的這一係列政策和措施,順應瞭社會曆史發展的潮流。在她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ど以說武則天的統治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對唐王朝中興做齣瞭巨大貢獻。
  但她和曆代封建帝王一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點和錯誤,尤其晚年時期,武則天在生活上日益奢侈腐化、荒淫無度,又大修宮殿、佛寺,使得朝廷政治也逐漸腐敗。在鎮壓反對勢力的過程中,她任用一些貪贓枉法的酷吏,濫殺瞭一些無辜臣民。盡管如此,這些過失同她的政績相比,還是功大於過的。
  705年,武則天病危,宰相張柬之、崔玄等聯絡文武官員多人率領禁軍入宮,逼迫武則天退位,徙居上陽宮,擁戴中宗復位,恢復國號為唐。同年十一月,武則天病逝。武則天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王皇後、蕭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韓瑤的親屬等都赦罪。
  這次兵變,雖說是廢周復唐,但最終的實質是母親將帝位傳給兒子,與尋常的改朝換代並不相同。何況武後臨終自願除去帝號,稱皇後,與高宗閤葬乾陵,而且她曾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頗豐。所以整個李唐王朝及後代的李氏君主都對武後尊崇備至。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
  在中外關係交往史上,馬可·波羅是需要濃抹重彩的一個人物。他是把中國介紹給西方的第一個外國人。西方國傢正是通過他的遊記,瞭解瞭東方富庶繁華的中國。
  元朝的時候,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往來很密切。有許多外國人到過中國,其中影響最大的要算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瞭。
  馬可·波羅齣生在意大利首都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傢庭裏。1260年,他的父親尼古拉·波羅和叔父瑪賽·波羅到金帳汗國做生意,迴國途中經過不花剌,在那裏遇上瞭伊利汗國派往元朝的使臣,在使臣的邀請下,他們一起到瞭中國。元世祖忽必烈召見瞭他們,嚮他們瞭解西方各國和羅馬教廷的情況,詢問他們外國是怎樣治國和打仗的,信仰什麼宗教等等。他們的迴答令忽必烈很滿意,決定派使臣柯嘉達到羅馬教廷,任命波羅弟兄二人為副使,帶上國書,請羅馬教皇派100名精通修辭、語法、邏輯、數學、天文、地理、音樂七種學科的傳教士來中國。
  忽必烈派齣到歐洲的使團齣發不久,大使柯嘉達就得瞭重病,無法前往。波羅兄弟隻好繼續前進。他們在途中的時候,得知教皇已經去世,隻好迴到傢鄉威尼斯,打算等選齣瞭新教皇,再去羅馬教廷。這時候,尼古拉的妻子早已死去,隻留下十五歲的兒子馬可?波羅。兄弟倆在威尼斯等瞭兩年,新教皇卻一直沒有選齣,於是他們決定再到中國去。這次他們把年輕的馬可·波羅一起帶走瞭。他們先從羅馬教廷取得證書,又到聖地耶路撒冷取瞭聖油,纔正式踏上遙遠的歸途。當他們走到亞美尼亞(今蘇聯亞美尼亞)境內的時候,羅馬新教皇已經選齣,他們又返迴去見瞭新教皇。可是新教皇隻派瞭兩名傳教士隨同他們到中國去。走到半路上,兩個傳教士聽說亞美尼亞正在打仗,都嚇壞瞭,把公文和禮品交給瞭波羅兄弟,就迴羅馬去瞭。
  波羅兄弟和馬可?波羅三人穿越敘利亞和兩河流域,進入現在的伊朗,越過中亞大沙漠,再翻過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曆盡艱辛,終於進入今天的中國新疆境內,又經過喀什、於闐(今新疆和田縣),到達羅布泊。在羅布城休息瞭一個禮拜,帶上一個月的糧食,又繼續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中前進。從羅馬齣發算起,他們經過瞭三年半的時間,終於在1275年到達元朝的上都(今內濛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這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正在上都避暑,他們呈上教皇的信和禮物,把和教皇交涉的情況以及沿途的經曆嚮忽必烈做瞭匯報。元世祖高興極瞭,封他們三人為榮譽侍從。
  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就學會瞭濛古語,由於他辦事能乾、細心、認真,忽必烈對他非常信任。他常常被忽必烈召進皇宮,講述歐洲各國的曆史和風俗、現狀,忽必烈總是聽得津津有味。馬可·波羅除瞭在大都擔任職務以外,還經常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巡視各省或齣使外國。他曾經去過今天的山西、陝西、四川等省,深入四川、西藏少數民族地區,到過雲南和緬甸北部。據他自己說還在揚州當過官。他還曾奉命齣使南洋,到過安南(今越南)、爪哇、蘇門答臘(今印度尼西亞)等地,還到過印度各地和僧伽剌(今斯裏蘭卡)。
  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在中國整整生活瞭17年,非常想念傢鄉。這時候伊利汗國的大汗派使臣嚮元朝求娶王妃,元世祖決定讓17歲的公主闊闊齣遠嫁。伊利汗國的使臣和公主從陸路齣發,因為中亞發生戰爭,道路不通,又迴到大都。正巧馬可·波羅從印度坐船迴來,三名使臣便要求馬可·波羅父子三人帶他們從海路迴去。忽必烈本來捨不得讓馬可·波羅父子離開中國,因為公主齣嫁,又不得不同意,但是要求他們探親後再來中國。
  1292年初,馬可·波羅父子三人準備瞭十四艘大船,兩年吃用的糧食,帶著元世祖給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國王的國書,從福建泉州齣發瞭。海上風雲莫測,波濤洶湧,他們經過兩年半的時間纔到達伊利汗國。原來隨行的有近韆人,這時隻剩十八個人瞭。公主在他們的小心照料下安然無恙。他們把公主送到大汗那裏,休息瞭九個月之後,啓程去意大利。路上得知元世祖已經去世,他們打消瞭再迴中國的念頭。
  1295年年底,馬可·波羅父子三人迴到瞭傢鄉威尼斯。當時威尼斯和熱那亞發生戰爭,馬可·波羅參加瞭威尼斯艦隊,同熱那亞作戰,1298年,他兵敗被俘,被關押瞭一年。同獄中有一位作傢叫魯思蒂謙,馬可·波羅把自己在亞洲的豐富見聞講給魯思蒂謙聽。魯思蒂謙把它記錄瞭下來,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
  ……

前言/序言

  意大利哲學傢剋羅齊曾說:“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曆史是一麵鏡子,映照的卻是當下的社會現實。因此迷戀曆史的背後,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曠世憂傷和凝然思慮。然而,現代社會生活的緊張忙碌令許多人對中華五韆年厚重悠遠的曆史、捲帙浩繁的曆史典籍隻能望而興嘆。即便有時間,又有多少人願意皓首窮經呢?有感於此,我們精心編撰瞭這部《中國通史故事》。
  本書以曆史編年為經,以每一時代最具代錶性的政治、經濟、民族、藝術、社會生活和民俗風情為緯,縱橫捭闔地勾勒齣中華民族上起原始社會、下至清亡的曆史進程。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圖將繁厄、艱深的曆史梳理得更加簡潔、清晰。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將中華民族五韆年的社會變遷、戰爭風雲、曆史人物和文化藝術剪接成一部異彩紛呈的曆史巨片。
  在這裏,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在優美、細膩的筆觸中呼之欲齣;一個個生動的曆史瞬間通過精美、珍貴的彩圖得以真實再現……
  但是,誰也無法奢望一本圖書可以全方位、多側麵地展示齣中國文明的豐富內涵,畢竟煌煌中華五韆年厚重的曆史沉澱是書籍無法承載的。我們隻是希望書中細膩靈動的文字敘述能夠讓你迴眸戰國的刀光劍影、西漢的鼓角爭鳴;栩栩如生的文武圖片可以讓你感受隋唐的盛世雄風、兩宋的經濟繁榮;曆經時光流轉的建築實景圖片可以讓你領略魏晉的舞榭風流、南北朝的石窟藝韻。
  除瞭可以讓你在圖文間夢迴前朝外,我們還希望曆史中的智慧能夠啓迪你今天的生活。因為曆史原本就是先賢們遺落的鑰匙,可以帶領我們開啓一道道現實的睏惑之門。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古代埃及文明的圖書簡介,與您提到的《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內容無關,並且力求詳細自然: 尼羅河的饋贈:法老、金字塔與神祇的古老國度 麵嚮好奇的讀者,一趟穿越時空,探索三韆年不朽傳奇的史詩之旅。 你是否曾仰望夜空,想象那些橫跨數韆年的宏偉建築?你是否曾被神秘的符號和神聖的傳說所吸引?準備好,我們將一同登上尼羅河畔的金色沙灘,走進一個光芒萬丈,卻又充滿謎團的古老文明——古埃及。 這本書不是乾巴巴的曆史教科書,而是一扇通往法老王宮、宏大金字塔工地和神秘墓穴的魔法之門。它將帶領我們深入瞭解一個如何在一個單一河流的饋贈下,發展齣如此精妙、復雜且長盛不衰的社會體係。 第一部分:尼羅河的脈動——文明的搖籃 我們的旅程從那條決定一切的生命之源——尼羅河開始。 河流的恩賜與周期:古埃及人如何依靠每年定期的洪水來灌溉農田,創造齣富饒的“黑土地”?我們將探討“洪水年曆”的意義,以及這種自然規律如何塑造瞭埃及人的宇宙觀和時間感。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我們將描繪尼羅河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生産乃至宗教信仰中的核心地位。 從部落到統一: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是如何從南部的上埃及和北部的下埃及兩個王國,通過強有力的統治者迅速統一起來的?我們將重點介紹被認為是統一者之一的“美尼斯”(或稱那爾邁),他如何奠定瞭一個延續三韆年的政治結構的基礎。 權力的象徵:法老:法老不僅僅是國王,他們是活著的“神”——荷魯斯的化身,是連接人類世界與神靈的橋梁。本書將深入剖析法老的神聖職責、他們的權力結構,以及在“王權神授”的信念下,他們是如何維持國傢秩序和文化認同的。 第二部分:不朽的建築——石頭的史詩 古埃及留給世界的最大遺産,無疑是那些挑戰時間、屹立不倒的巨型建築。 階梯金字塔的誕生:我們不會直接跳到吉薩高原,而是從更早的嘗試開始。探訪偉大的建築師伊姆霍特普,瞭解他如何設計齣薩卡拉的第一座階梯金字塔。這是人類第一次將石頭堆砌成如此宏偉的永久性紀念碑,標誌著建築學的一次革命。 吉薩的奇跡:鬍夫、卡夫拉、孟卡拉——這三座宏偉的金字塔代錶瞭古王國時期的巔峰。我們將詳細揭示建造它們所需的人力、物力、技術和組織能力。這些究竟是奴隸的血汗,還是組織嚴密的工匠和農民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會展示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理論,讓讀者親眼見證這項不可思議的工程。同時,雄偉的獅身人麵像——守護金字塔的永恒哨兵——它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麵容和秘密? 來世的居所:神廟與陵墓:金字塔是法老的安息之所,而宏大的卡爾納剋神廟和盧剋索神廟,則是諸神居住的永恒宮殿。我們將探索這些神廟的布局、巨大的方尖碑和層疊的柱廊,理解它們如何被設計成微縮的宇宙模型。 第三部分:神祇、靈魂與永生——宗教與來世的信仰 古埃及文明的核心驅動力是他們對永生的不懈追求。 多神的世界:埃及擁有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眾神譜係。誰是太陽神拉(Ra)?誰是冥王奧西裏斯(Osiris)?我們還將介紹智慧之神托特(Thoth)、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以及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傢族和神話故事。這些神祇如何體現瞭自然界的各種力量? 木乃伊的秘密:為什麼保存屍體如此重要?本書將詳盡介紹製作木乃伊的復雜過程,從器官的取齣、天然防腐劑的使用,到包裹和陪葬品的放置。這不僅僅是一個防腐技術,更是一種對“卡(Ka)”和“巴(Ba)”(靈魂的不同組成部分)得以在來世重聚的信仰實踐。 審判之日:死亡不是終結,而是通往另一世界的開始。我們將走進《亡靈書》的世界,瞭解死者的靈魂如何接受“稱心儀式”——心髒被放置在瑪特(Ma'at,真理與正義女神)的羽毛秤上,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進入阿努比斯掌管的永恒天堂。 第四部分:智慧的遺産——文字、藝術與日常生活 古埃及人不僅會建造巨物,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充滿瞭精緻的智慧。 象形文字的魔力:從石碑上的宏大銘文到莎草紙上的行政記錄,象形文字是理解他們的鑰匙。我們將介紹“羅塞塔石碑”的發現,以及尚波良如何成功破譯瞭這種美麗的符號係統。讀者將學習識彆一些基礎的象形文字符號。 藝術的法則:埃及藝術有著驚人的穩定性和規範性——人物的頭部側麵、身體正麵、腿部側麵……為什麼他們堅持這種“正麵律”?我們將解析這種藝術風格背後的宗教和宇宙秩序觀念,以及壁畫和浮雕如何成為講述曆史和神話的視覺語言。 塵世的色彩:走齣法老的陵墓,來看看普通埃及人的生活。他們的食物(麵包、啤酒、洋蔥)、他們的服飾、他們的傢庭結構、他們在尼羅河上航行的小船。瞭解埃及的醫生、抄寫員、工匠和農夫是如何構築這個龐大帝國社會結構的。 結語:不落的太陽 從古王國到中王國,再到新王國,埃及文明經曆瞭輝煌的鼎盛,也經曆瞭動蕩的衰落。然而,即便在被希臘人、羅馬人徵服之後,法老王朝留下的精神印記依然深刻。 本書旨在讓讀者理解,古埃及文明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那些巨大的石塊,更在於其對秩序、永恒和宇宙規律的深刻理解。翻開這本曆史的書捲,感受尼羅河的呼吸,觸摸曆史的脈搏,你將發現一個比任何傳說都更加真實、更加迷人的古代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曆史就是枯燥乏味的年代和人名堆砌,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把那些遙遠的時代一下子拉近瞭。讀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穿越瞭一樣,親眼看到瞭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壯舉,感受到瞭唐朝長安城的繁華盛景,也體會到瞭宋朝科技的輝煌。尤其是那些小故事,比如古代人們怎麼過節,皇帝們平時都在做什麼,還有那些有趣的傳說,都讓我覺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活。而且,這本書的插圖也特彆棒,那些人物畫像、建築圖、地圖都栩栩如生,讓我更容易理解故事的背景。我本來對曆史沒什麼興趣,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竟然開始主動去瞭解更多關於中國古代的事情瞭,我還會纏著我爸媽問一些書裏沒講到的細節,他們都說我變瞭好多!這本書真的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中國曆史的大門,我愛上瞭這個充滿智慧和魅力的古代世界。

評分

我之前對中國曆史的認知,大多來源於一些零散的電影和電視劇,總覺得有些誇張和不準確。讀瞭《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之後,我纔真正體會到瞭曆史的厚重感和真實性。這本書非常注重細節,它不僅僅講瞭大的曆史事件,還深入挖掘瞭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思想文化等方麵的內容。比如,在講到春鞦戰國時期的時候,它詳細描繪瞭諸子百傢爭鳴的盛況,每個學派的主要思想都用很形象的比喻給解釋清楚瞭,讓我這個對哲學一竅不通的人也能有所領悟。還有,書裏對不同朝代的服飾、飲食、建築風格的描述也特彆細緻,讓我能夠想象齣那個時代人們的具體生活場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述一些重大變革時,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原因和結果,而是通過講述一些具體的人物故事,來展現這些變革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對當時社會産生瞭怎樣的影響。這些故事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時代的印記,讓我對曆史人物有瞭更深的理解和共情。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構成的,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都可能串聯起時代的脈絡。

評分

這本《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簡直是給我的驚喜!我一直是個比較“馬虎”的學生,對需要記住很多細節的曆史課程總是感到吃力。但是,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用一種我完全能接受的方式,把我帶進瞭中國曆史的長河。它不像一本教科書,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匯和枯燥的論述。相反,作者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就像在跟我聊天一樣,把每一個朝代的特點、重要的曆史事件都講得繪聲繪色。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不會一股腦地把所有信息都丟給我,而是有選擇性地選取瞭最能代錶那個時代、最能引起我興趣的內容。比如,講到漢朝,它會重點講絲綢之路的開闢,以及它對當時對外交流的影響;講到明朝,它會詳細介紹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還有那時候精美的瓷器。這些內容都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也讓我對中國古代的成就充滿瞭自豪感。而且,書裏的時間綫設計也非常巧妙,不會讓人覺得混亂,每個故事都承接得很好。看完這本書,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形成瞭一個相對完整的畫麵,我甚至開始能區分不同朝代的風格和特點瞭。

評分

《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這本書,我隻能說,它太棒瞭!我以前總覺得曆史書很無聊,因為裏麵都是一些我記不住的名字和日期。但是,這本書完全不一樣。作者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把中國幾韆年的曆史講得特彆有趣。我感覺自己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紀錄片,或者在聽爺爺奶奶講古時候的故事。它沒有把所有的事情都講得那麼嚴肅,反而加入瞭很多幽默的元素,讓我在哈哈大笑中就記住瞭很多曆史知識。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古代的科技發明,比如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作者把它們的發明過程和對世界的影響都講得特彆清楚,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智慧。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貼近我們,就像在跟我們同齡人交流一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我特彆喜歡它的一些小標題,比如“皇帝也有煩惱”、“古代孩子的生活”之類的,一看就很有吸引力。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的曆史充滿瞭好奇,甚至開始自己去搜集關於某個朝代或者某個曆史人物的更多信息瞭。它讓我明白,曆史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中國通史故事 [9-12歲]》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通史”聽起來就有點宏大,我擔心它會像學校裏講的那樣,一股腦地灌輸知識。但讀瞭幾頁之後,我發現自己完全錯瞭。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沒有上來就講那些復雜的政治鬥爭或者朝代更迭,而是從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方麵入手。比如,它講到瞭古代人吃什麼、穿什麼,他們玩些什麼遊戲,他們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這些內容讓我覺得特彆親切,也更容易記住。而且,作者在講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會穿插一些小故事,比如某個皇帝是如何發現某個發明,或者某個戰役是如何被巧妙地取勝的。這些故事讓我覺得曆史人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四大發明的介紹,作者把它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以及對當時人們生活産生的巨大影響都講得非常清楚,我甚至還嘗試著按照書裏說的原理,用一些簡單的材料模擬瞭一下造紙的過程,雖然最後做的不好,但也覺得特彆有意思。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不僅僅是過去,更是我們今天生活的基礎。

評分

得意者不囂張,失意者不猥瑣。

評分

詩歌鑒賞,詩人故事,唐詩宋詞,俱全

評分

京東圖書越來越好瞭,總是愛不釋手。希望圖書闆塊越來越好,有更多外國的好書進來,棒棒噠。

評分

寶貝收到瞭,很不錯,自己很清晰,是我想要的,快遞也很給力,下次還會再來的

評分

給孩子買的,感覺還不錯,希望她能喜歡,並有幫助吧,我自己有先看,會比較易懂,總體不錯

評分

超劃算,就喜歡京東這種活動!超劃算,就喜歡京東這種活動

評分

《中國傳世散文100名篇》是一部經典的散文集子。本書分為古代和現代兩大章節。首先將古代經典的優美散文做瞭集閤,為瞭閱讀方便,該書還對所選篇目進行瞭精心翻譯,使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散文中所蘊含的意蘊美。

評分

溫故知新的好書~印刷很漂亮,解說很通俗,還有詩人故事可讀過!

評分

99十件,很超值,質量很好,內容也不錯,現在很多物品都是從京東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