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廣大讀者更加全麵深入理解和學習《指導意見》提供基礎性材料,國資委研究中心撰寫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百題問答》亦同時齣版發行。該書以問答的形式,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100個重大問題進行瞭詳盡的解答。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曆史上的具有標誌性的重要文件。為指導廣大國有企業乾部員工深入學習領會的精神,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編寫瞭本書。
本書采用問答形式對《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詳盡解讀,係統解讀瞭國有企業改革的係列重大理論和時間問題。全書分八章100個問題,針對《指導意見》的相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解讀。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是國務院國資委的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國有資産監管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理論和實踐研究,履行智庫職能。研究中心緊密圍繞國務院國資委的中心工作開展前瞻性、政策性、應用性研究,將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與務實的操作性研究並舉。
目錄
第一章導言及總體要求
1為什麼說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2怎樣理解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與市場經濟相融閤?
3怎樣看待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4怎樣理解國有企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重大曆史使命和責任?
5國有企業如何在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嚮中高端水平中發揮作用?
6國有企業在“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中如何發揮作用?
7怎麼理解“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意義和內涵?
8如何堅持“問題導嚮”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9如何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
10怎樣在國有企業改革中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
11怎麼理解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市場主體?
12國有企業如何成為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錶率?
13為什麼要強調增強活力與強化監管結閤?
14如何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尊重首創精神的關係?
15怎樣不斷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
第二章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16為什麼劃分國有企業不同類彆、界定國有企業的功能?
17如何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18如何科學評價公益類企業?
第三章完善現代企業製度
19《指導意見》在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方麵強調瞭哪些重點舉措?
20為什麼要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製上市?
21為什麼要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22如何理解股東行為規範的內涵?
23為什麼要允許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
24如何理解在少數特定領域探索實行國傢特殊管理股製度?
25怎樣加強董事會建設?
26怎樣更好發揮董事會作用?
27如何落實董事對董事會決議承擔責任?
28當前怎樣加強外部董事隊伍建設?
29如何建立企業領導人員分類、分層管理製度?
30如何推行職業經理人製度?
31為什麼要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産率掛鈎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製?
32為什麼要推進全員績效考核?
33為什麼要建立國有企業領導人差異化的薪酬分配辦法?
34如何有效調動企業乾部職工積極性,激發國有企業活力?
35為什麼要建立健全企業各類管理人員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製度?
36為什麼要建立分級分類的企業員工市場化公開招聘製度?
37怎樣真正形成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齣、收入能增能減的機製?
第四章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製
38如何理解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
39如何創新企業國有資産齣資人機構監管方式和手段?
40如何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41如何理解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關係?
42如何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颱作用?
43如何增強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和效率?
44如何推動國有資本閤理流動、優化國有資本配置?
45如何實現國有資本的“三個集中”?
46怎樣理解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齣機製?
47如何推動國有企業閤理限定法人層級、有效壓縮管理層級?
48如何打造國有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
49如何在國有企業改製、破産、退齣工作中維護職工閤法權益?
50怎樣通過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退齣企業的資産?
51如何推動國有企業管理創新?
52如何推進國有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
53如何發揮國有企業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中發揮錶率作用?
54如何強化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55如何支持國有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56為什麼要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産的集中統一監管?
57為什麼要建立統一的國有資産管理製度規範和工作體係?
58怎麼加強企業國有資産基礎管理?
59如何認識建立覆蓋全部國有企業、分級管理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製度的意義?
60為什麼要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
第五章發展混閤所有製經濟
61怎樣把握好穩妥推進國有企業發展混閤所有製經濟的目標?
62如何推進混閤所有製經濟改革?
63什麼是齣資入股、收購股權、可轉債、股權置換、上市公司增資擴股?
64為什麼要在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嚮非國有資本推齣符閤産業政策、有利轉型升級的項目?
65怎樣推進國有企業對公共服務、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和戰略性産業等重點領域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66為什麼探索實行混閤所有製企業員工持股要試點先行?
67為什麼員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資擴股、齣資新設等方式?
68為什麼要優先支持人纔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較高的轉製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服務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69為什麼要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技、經營管理和業務骨乾等員工持股?
70怎樣規範實施員工持股的改革?
第六章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71怎樣完善企業內部監督體係?
72怎樣加強企業內部關鍵部門和崗位的監督?
73為什麼要建立審計部門嚮董事會負責的工作機製?
74如何進一步發揮企業總法律顧問的作用?
75如何強化集團公司依法依規、盡職盡責對子公司的管理監督?
76如何健全以職工代錶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監督製度?
77怎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齣資人監督?
78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製度?
79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健全國有資本審計監督?
80怎樣完善監督會商機製?
81如何建立健全監督意見反饋整改機製?
82如何完善國有資産和國有企業信息公開製度?
83如何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84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失職瀆職的責任追究機製和倒查機製?
85如何建立健全企業國有資産的監督問責機製?
第七章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領導
86如何在改革中加強和改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87為什麼要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
88如何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89怎麼樣落實好國有企業黨組織從嚴治黨的責任?
90為什麼要把黨建工作作為國有企業推進混閤所有製改革的必要前提?
91如何加強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
92如何實施人纔強企戰略?
93如何落實反腐倡廉的“兩個責任”?
94如何落實“一崗雙責”?
第八章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環境條件
95政府如何轉變職能提高效率?
96如何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公共服務支齣補償機製?
97怎麼用足用好涉及國有企業重組的稅收優惠政策?
98怎樣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曆史遺留問題?
99如何營造有利於國有企業改革的良好輿論氛圍?
100怎麼加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國有企業改革的組織領導?
附錄
後記
這本書就像一本“攻略”,為我這個對國有企業改革感到些許迷茫的讀者指明瞭方嚮。我一直對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改革過程中齣現的各種問題也確實令人深思。特彆是關於如何優化國有資本布局,以及如何推進國有資産的戰略性重組和區域性整閤,是我非常關注的議題。書中是否會就此展開論述,比如如何根據國傢戰略需求,優化國有經濟的整體布局?又如何通過兼並重組,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另外,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方麵,如何構建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現代企業治理體係,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例如在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各個環節如何明確職責,形成有效的製衡機製。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不僅僅是對政策的解讀,更是一種對改革實踐的探索和總結,相信會為讀者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十分樸實,但我相信這份樸實背後蘊含著深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我一直關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深知其復雜性和重要性。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道重要課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梳理和解答。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國有企業在體製機製、管理模式、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等方麵的痛點和難點,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改革思路和具體舉措。例如,在股權多元化方麵,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以及在推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風險點和應對策略?又比如,在如何建立健全現代企業製度方麵,如何平衡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與企業市場化運營之間的關係?我對書中關於國有企業混閤所有製改革的論述尤為感興趣,希望能夠看到關於如何選擇閤適的混閤模式、如何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方麵的詳細闡釋。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應該是那些希望深入理解並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製定者、企業管理者、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從業者,相信它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參考和藉鑒。
評分初次翻閱,一股撲麵而來的信息量讓我有些目不暇接,但隨即而來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有條理,將改革的方方麵麵都進行瞭細緻的分解,並輔以詳實的解讀。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國有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科技創新無疑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書中是否能夠深入探討如何引導國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又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吸引和留住高層次科技人纔?此外,對於國有企業如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特彆是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貢獻,我也十分期待書中能有獨到的見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性的議題,國有企業作為重要的經濟力量,其在推動社會綠色轉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關於國有企業如何構建綠色供應鏈、發展綠色技術、以及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帶頭作用的指導。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又不失溫度,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落地性,相信能夠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認識改革的邏輯和方嚮。
評分從字裏行間,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國有企業改革事業的深厚情懷和專業洞察。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係列政策文件的梳理,更是對改革實踐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進行的迴應和解答。我一直對國有企業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提升國際競爭力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如何鼓勵和支持國有企業“走齣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又如何構建有效的國際化經營戰略,規避海外投資風險?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國有企業海外並購、技術引進、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麵的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另外,在國有企業激勵約束機製的完善方麵,如何真正做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又有效約束其行為,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比如如何構建多元化的激勵體係,將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閤,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協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抽象的改革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指南,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參與到這場偉大的改革進程中。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係統性的思考和精細化的操作。我一直對國有企業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復雜環境,提升其市場化經營能力感到好奇。書中是否會就此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在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建立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製等方麵,是否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可以藉鑒?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如何打破“身份”的束縛,讓國有企業真正建立起以能力和績效為導嚮的人纔評價和晉升體係。此外,國有企業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麵,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我希望書中能夠就此展開論述,比如如何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和防控體係,加強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確保國有資産的安全。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們理解改革的深層邏輯,把握改革的關鍵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改革的挑戰,也指引著改革的未來。
評分挺好的,國企人員可以看一下。
評分為單位購買,國有企業學習使用。
評分紙質不錯,配圖豐富生動,物美價廉,值得購買?
評分自營依舊給力,東西很快就到瞭!
評分買瞭一堆的書籍,這會有的好好看瞭!
評分好好學習,推進改革,哈哈
評分自營依舊給力,東西很快就到瞭!
評分紙不錯,書也很整齊,快遞很快,好好學習,努力進步
評分相較於國資委文件,這算是較具體的國企改革樣本,希望後麵會齣版各個行業的具體的國企改革案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