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有誰曾將上古先民呼喝逐獵同雍容華貴的投壺儀規、以及奧運會*一項標槍世界紀錄聯係在一起?
鄉鎮土豪是怎樣過中鞦的?為什麼民間三大節也是討債節?
十支麯子為何要拆成二十支半截麯子來唱?湮沒已久的《四節記》和笑樂院本的演齣實況盡在《金瓶梅》裏存現。
“?髻”的實際功用是什麼?
為什麼“叫呀酒”三萬萬省不得?
閱過此書,盡得其詳。
讀瞭“打瓜子”“抓子兒”“鬥百草”……
自會勾起對童年時代溫馨的迴憶。
《金瓶梅風俗譚》縱觀古今,視野廣闊;觀察細緻,發掘深刻。
為您充分展現明代晚期中國北方城鎮豐富的生活畫捲,幫您領略一個可能以前輕輕掠過的《金瓶梅》。
內容簡介
《金瓶梅風俗譚》,一本堪稱與文化大傢鄧雲鄉先生的《紅樓風俗譚》前後輝映的好書。
白維國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話小說的專傢,尤其以對《金瓶梅》的研究見長。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講述瞭《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種風俗,包括當時的節俗、遊娛、麯藝、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麵。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種風俗均引經據典,詳細講述風俗的成因、源流等,給讀者展示瞭一幅明代末期的風俗畫捲。全書深入淺齣,雅俗共賞。
作者簡介
白維國,1964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係,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係,畢業後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研究員。研究方嚮為近代漢語詞匯演變,主要著作有《古代小說百科大辭典》(主編之一)、《漢語史通考》(閤譯)、《金瓶梅詞典》《金瓶梅詞話校注》(閤著)、《紅樓夢語言詞典》(著者之一)、《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閤譯)、《白話語匯研究》(閤譯)、《現代漢語句典》(主編)、《白話小說語言詞典》(主編)、《近代漢語詞典》(主編之一);另有普及讀物《紅樓百問》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節俗摭談
年俗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元節
中鞦節
重陽節
鼕至節
臘八節
年下
遊娛拾零
投壺
打球
蹴鞠
踢毽孑
跳百索
抓孑兒
打瓜子
擲骰
雙陸
抹牌
鬥葉兒
酒令
耳報
燒香疤
麯藝擷英
瓦子
勾欄
路岐
慢麯
搗喇
[山坡羊]
[三十腔]
[十段錦·二十個半截兒
鬍博詞·叔兒雞
打談
笑樂院本
舞鮑老
舞迓鼓
《四節記》
唱門詞
服飾掇瑣
冠式
服式
褻衣
足衣
頭飾
佩飾
飲食抉屑
飲宴禮儀
筵宴食次
飲品三篇
後記
精彩書摘
《金瓶梅風俗譚(圖文本)》:
新正雖是大節,可是時值晦朔,月亮不露臉兒,在照明不發達的古代,不宜於夜間戶外活動,所以基本以傢庭為中心開展活動。到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個望日來到,為群聚的夜晚戶外活動提供瞭自然照明條件,於是中國最熱鬧的狂歡節日元宵,便自然而然地齣現瞭。
花燈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這是《金瓶梅》第四十二迴捲頭詩的頭兩句,又道是“天上元宵,人間燈夕”,“溶溶寶月,燦燦花燈”,元宵總是和花燈連在一起的,所以元宵節又稱燈節。
這風俗起自何時?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有《列燈賦》雲:“何解凍之嘉月,直蓂莢之盛開。……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徵安息,蠟齣龍川。斜輝交映,倒影澄鮮。”解凍之嘉月,當指春王正月。蓂莢,瑞草,傳說月初一始日生一莢,十六日起日落一莢,盛開,正當十五日,可見那時已有正月十五燃燈的活動。
隋代柳或曾呈文奏禁上元夜“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麵,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之類“非法非道”的民間遊娛活動,唐代卻得到皇傢的批準。韋述《兩京新記》載:“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驗之以隋唐兩代“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火樹銀花閤,星橋鐵鎖開”“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等元夕詩句,可知元夜張燈從隋唐始已成不可逆轉的盛大民間習俗。
宋初,蜀孟初降,太祖趙匡胤以年豐時平,詔開封府更增十七、十八兩夕,元宵觀燈之期從三夜增加到五夜,而張燈的準備工作實際上從年前就已經開始瞭。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捲六記曰: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鼕至之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齣門,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綉交輝。麵北悉以彩結山遝,上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宣和與民同樂”。
……
《金瓶梅風俗譚》:一部穿越時空的民俗百科全書 《金瓶梅風俗譚(圖文本)》並非一部獨立的文學作品,而是一次穿越時間長河的文化探索,一次深入市井生活的民俗考古。它以《金瓶梅》這部不朽巨著為依托,卻又超越瞭單一小說的敘事框架,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個更為宏大、更為細緻、更為鮮活的明代社會風貌。本書並非簡單地摘錄《金瓶梅》中的片段,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將這部“奇書”還原為一部豐富多彩的明代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每一頁都蘊藏著前人未曾細緻描摹的時代印記。 為何選擇《金瓶梅》作為切入點? 《金瓶梅》之所以能成為研究明代社會的重要文本,其原因在於它非同尋常的寫實性。不同於許多文人雅士筆下 idealized 的宮廷生活或隱逸情懷,《金瓶梅》以其驚人的細節描寫,赤裸裸地展現瞭一個世俗社會的全貌:從官場角力、商賈營生,到市井小販的叫賣聲、傢庭主婦的油鹽醬醋,再到官僚的奢靡享樂、平民的拮據掙紮,無不躍然紙上。這種“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特質,使得《金瓶梅》成為一麵多棱鏡,摺射齣明代社會方方麵麵的光芒。 《金瓶梅風俗譚》正是看中瞭《金瓶梅》在這方麵的巨大潛力,並試圖將其潛力最大化。它不滿足於僅僅講述西門慶等人的故事,而是將故事中的人物、場景、事件,還原為一個個獨立的民俗單元,進行深度挖掘和解讀。本書並非在“講故事”,而是在“解構故事”,在故事的錶象之下,探尋其背後所承載的深層文化肌理。 本書的獨特視角與內容構成: 《金瓶梅風俗譚(圖文本)》的核心價值在於其“風俗譚”的定位。這意味著本書的研究對象不再是人物的命運跌宕或情節的麯摺起伏,而是那些構成社會生活基石的種種習俗、製度、器物、觀念。本書的構成,可以想象成一個精心設計的展覽,每一件展品都經過細緻的考據和生動的呈現。 飲食文化的細緻摹寫: 從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到官宦人傢的盛宴,從日常的粗茶淡飯到節慶的珍饈美饌,《金瓶梅》中的飲食描寫極為豐富。本書將匯集這些零散的記錄,梳理齣明代不同階層、不同場閤的飲食習慣、食材來源、烹飪技法,甚至包括餐具的形製、酒席的禮儀等。讀者將能瞭解到當時人們一日三餐如何安排,逢年過節會準備哪些特彆的食物,這些食物又反映瞭怎樣的地域特色和季節變化。比如,關於“潘金蓮在傢如何製作傢常菜肴”、“西門慶設宴款待官員時有哪些講究”、“市井小販的食品有哪些品種”等等,都將成為本書深入探究的範疇。 服飾儀容的時代畫捲: 明代服飾以其端莊、華麗而著稱,而《金瓶梅》中對人物的服飾描寫,更是為我們勾勒齣瞭生動的時代圖景。本書將從“衣”這個最直觀的層麵入手,詳細解析書中齣現的各種官服、常服、傢居服、女裝、童裝,以及與之搭配的頭飾、鞋履、佩飾。我們將探究不同材質(絲綢、麻布、棉布)、不同顔色、不同紋樣的服飾在不同場閤、不同身份人物身上的穿著意義,以及這些服飾背後所蘊含的等級製度和社會審美。比如,對於“富商西門慶的日常著裝與正式場閤的服裝有何區彆”、“李嬌兒、孫雪娥等傢中女眷的穿著風格各有何特點”、“孩童的衣著又有哪些特定習俗”等等,本書都會給予細緻的解讀。 居住空間的社會縮影: 從西門慶豪宅的亭颱樓閣,到孟玉樓簡樸的娘傢,再到瓶兒的落魄居所,《金瓶梅》中的居住環境,是人物身份、性格和社會地位的直接體現。本書將緻力於描繪明代不同類型住宅的空間布局、建築特色、室內陳設、庭院景觀。讀者將瞭解到當時建築材料的選擇、房間的功能劃分、傢具的擺設以及裝飾品的用途。例如,對於“西門慶宅邸的庭院布局有何講究”、“書房、臥室、客廳的陳設分彆反映瞭主人怎樣的品味與需求”、“普通傢庭的居住環境與富貴人傢的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麵”等問題,本書都將一一梳理。 婚喪嫁娶的民情百態: 婚姻和喪葬是構成人生重要節點的重要儀式,也是民俗集中體現的領域。《金瓶梅》中關於吳月娘為西門慶娶妾、李嬌兒齣嫁、春梅喪母等等情節,都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素材。本書將深入剖析明代的婚姻製度(如納妾、嫁妝、聘禮、媒妁之言)、婚禮儀式(如迎娶、宴飲、鬧洞房)以及喪葬習俗(如守孝、祭奠、葬禮規製)。我們將瞭解當時人們對婚姻的觀念,對生死的態度,以及這些儀式背後所蘊含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例如,“西門慶娶多位妻妾的實際過程與社會習俗的契閤度”、“吳月娘作為正妻在傢庭中的地位與權力如何體現”、“書中描寫的喪葬儀式與當時官方或民間有哪些異同”等,都將是本書細緻解讀的內容。 節慶歲時的人情風物: 明代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金瓶梅》中也穿插瞭許多與時令相關的事件,如春節的團聚、元宵的燈會、端午的龍舟、中鞦的賞月等等。本書將梳理這些節慶活動,介紹其起源、習俗、娛樂方式,以及這些節日如何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讀者將能感受到當時社會的生活節奏和節日氛圍。比如,對於“書中描寫的春節習俗與現代春節有何異同”、“元宵節的燈會和娛樂活動有哪些具體錶現”、“端午節的習俗與日常生活有何關聯”等等,本書都會進行詳細的介紹。 宗教信仰與民間迷信的交織: 宗教和迷信是古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瓶梅》中,人物時常會到寺廟燒香拜佛,也會求神問蔔、積德禳災。本書將探究明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以及民間流行的各種迷信活動。我們將瞭解人們的祈福、還願、驅邪等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所反映的對命運的敬畏與對神靈的依賴。比如,“書中人物前往寺廟的具體儀式與目的”、“黃媒婆為西門慶占蔔算命的實際過程與方法”、“書中提及的各種‘法事’或‘符咒’的文化淵源”等等,都將得到深入的解讀。 娛樂消遣的多樣性: 在緊張勞作之餘,人們也需要娛樂。《金瓶梅》中描繪瞭許多娛樂活動,如唱麯、聽書、觀戲、飲酒作樂、遊玩等。本書將匯總這些娛樂方式,呈現明代社會豐富多彩的休閑文化。讀者將瞭解到當時人們如何放鬆身心,如何進行社交,以及這些娛樂活動所反映的社會風氣。比如,“書中提及的‘勾欄瓦捨’的錶演內容與形式”、“西門慶等人的宴飲娛樂活動具體有哪些項目”、“女眷們的日常消遣方式有哪些”等等,都將一一呈現。 社會交往與人際關係的密碼: 無論是官場的應酬、商場的往來,還是鄰裏之間的串門、親戚間的走動,都體現瞭明代的社會交往模式。《金瓶梅》中復雜的人物關係網,為我們理解當時的人情世故提供瞭絕佳的範例。本書將從人情往來的細節入手,分析當時的禮儀規範、交往方式、利益交換等。例如,“西門慶與官員、同僚、下屬之間的交往禮儀”、“親戚之間的走動與互助關係”、“鄰裏之間的日常問候與幫襯”等等,都將細緻地描繪。 經濟活動與日常生活: 從官場的俸祿、商人的交易,到小商販的擺攤設點、僕役的工錢,《金瓶梅》中涉及瞭廣泛的經濟活動。本書將從中提煉齣明代的商業模式、貨幣流通、物價水平、收入構成等信息,並將其與日常生活緊密結閤。讀者將能瞭解到當時人們的生計來源,如何進行經濟活動,以及經濟狀況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比如,“西門慶的商業經營模式與盈利來源”、“書中提及的各種商品的交易價格”、“不同職業人群的收入水平與生活質量”等等,都將是本書的重點內容。 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 “圖文本”的定位,意味著本書將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會藉助大量的精美插圖,將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直觀的視覺體驗。這些插圖可能來源於: 古籍中的版畫與插圖: 《金瓶梅》本身就擁有大量曆史悠久的插圖,這些插圖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本書將精選其中與風俗描寫緊密相關的部分,並加以運用。 對古代器物、服飾、建築的寫實描繪: 藉助於考古發現、曆史文獻和相關研究,本書將繪製或搜集古代器物、服飾、建築的寫實插圖,力求在視覺上還原明代社會的真實麵貌。 情景再現的插畫: 針對某些難以用照片或古籍插圖直接呈現的風俗場景,本書將邀請優秀插畫師進行情景再現,將書中的文字描寫轉化為生動的畫麵。 這些插圖將與文字內容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一個立體、鮮活的明代風俗世界,讓讀者在品讀文字的同時,也能“看”到那個時代的生活百態。 本書的目標讀者: 《金瓶梅風俗譚(圖文本)》的目標讀者群體廣泛: 曆史愛好者: 對中國古代曆史,尤其是明代社會生活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將是瞭解那個時代風土人情的絕佳讀物。 文學研究者: 關注《金瓶梅》的研究者,本書將提供一個全新的、側重於風俗研究的視角,豐富其研究素材。 民俗文化研究者: 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濃厚興趣的研究者,本書將提供詳實的第一手材料和深入的解讀。 普通讀者: 任何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充滿好奇的讀者,本書將以一種輕鬆易懂、圖文並茂的方式,帶領他們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感受古人的生活氣息。 結語: 《金瓶梅風俗譚(圖文本)》是一次對曆史的緻敬,一次對生活的觀察,一次對文化的梳理。它試圖打破對《金瓶梅》“禁書”的刻闆印象,發掘其作為“風俗百科全書”的巨大價值。通過深入細緻的描繪和翔實的圖文結閤,本書將為讀者呈現一個前所未有、栩栩如生的明代社會風情畫捲,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曆史的溫度與人性的光輝。這並非簡單地重述《金瓶梅》的故事,而是藉助於故事,去揭示一個時代的生活真相,去觸摸一個民族的文化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