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全球著名智库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流的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倾力打造,对过去一年国际战略与全球安全形势做了深度阐述与评估,反映出当前国内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沿水平。
本书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集全院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对过去一年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发展和全球安全形势进行了预判和分析。全书分为全球篇、地区篇、大国篇。在全球篇中,对全球秩序、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全球能源、国际恐情、海洋秩序、网络空间外交等发展趋势做了深度分析。在地区篇中,对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总体形势和未来发展做了全面的评估。在大国篇中,对美、俄、欧盟、日本、印度的对外战略做了全面阐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中国从事综合性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机构,是全球一流智库。前身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根据中央关于建立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指示,于1980年正式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全球篇
第一章全球秩序重塑进一步展开
一、主要力量消长反复、互动复杂
二、国际机制与规则变革明显加快
三、围绕三大板块大国地缘角逐加剧
四、多重挑战凸显全球治理变革紧迫性
第二章世界经济仍处低速复苏通道
一、增长疲软,动能不足
二、震荡反复,风险集聚
三、政策难择,协调乏力
四、秩序重塑,争夺激烈
第三章国际金融走势分化,动荡频仍
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加速调整,分化加剧
二、新兴经济体动荡普现,危机正在酝酿
三、市场震荡频仍,资本潮汐显现
四、开发性金融博弈加剧,中国影响力上升
第四章全球贸易:深化调整加快重构
一、全球贸易仍处在危机后调整期
二、国际贸易格局面临深度变革
三、TPP欲重构国际贸易规则
四、中国国际经贸战略需转型升级
第五章全球能源格局加快调整分化
一、国际石油市场持续低迷
二、非传统能源发展分化
三、国际能源版图深入调整
四、各方战略竞争与合作加深
第六章国际反恐斗争步入历史新阶段
一、“伊斯兰国”跨国威胁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周边暴恐形势日趋严峻
三、国际反恐合作步履维艰
第七章国际防扩散形势阴晴互现
一、无核武器国家与核武器国家矛盾上升,侵蚀国际防扩散体系基石
二、伊核谈判终成正果,协议执行仍存风险
三、“伊斯兰国”染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非国家行为体扩散风险增加
第八章网络空间国家博弈持续升温
第九章海洋秩序加速调整
地区篇
第十章东北亚:竞争中推进合作
第十一章南亚:再入多事之秋
第十二章东南亚:共同体建设任重道远
第十三章中亚:经济危机加剧,安全威胁上升
第十四章中东:动荡持续,格局洗牌
第十五章非洲:发展现变数,转型遇难题
第十六章欧洲:艰难应对重重危机
第十七章拉丁美洲:危机逼近,艰难应对
大国篇
第十八章美国:奥巴马力拼“遗产”,稳步重塑全球竞争力
第十九章俄罗斯:在困境中寻求突围
第二十章欧盟:勉力维护一体化成果
第二十一章日本:在艰难中调整
第二十二章印度:外交亮点不断,经济改革弱于预期
第二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发力
第一章全球秩序重塑进一步展开
本章撰稿人:陈向阳、付宇、姚琨、李峥、唐新华、王鸿刚。
2015年是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演进中的特殊之年,国际秩序在二战结束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面深度调整,“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国力量消长呈现新反复,热点地区多方角力,全球治理艰难推进。
一、主要力量消长反复、互动复杂
主要力量无不加紧内外战略调整,竞相抢抓战略制高点,以便在国际秩序重塑中占得先机。西方与新兴大国力量消长呈现阶段性反复,彼此博弈更为复杂。
(一)发达国家战略调整成效渐显、影响回升
美国奥巴马政府任期临近尾声,更加在意留下个人历史印迹,着力打造政治“遗产”,强调打破两党对峙的政治僵局,藉由推行“中产阶级经济学”,使美国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影响。奥巴马不顾共和党及利益集团强烈反对,签署新的减排行政令,实施美国史上最严《清洁电力计划》,力促美国经济发展升级转型。在安全与外交领域,美国出台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军事战略》,强调美应继续“谨慎”、“依靠伙伴”、“运用巧实力而非单纯军事力量”的对外战略,维护美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美国经济经过金融危机后持续对症下药,稳健复苏态势更加明确,2015年增速升至2��6%,失业率与联邦赤字均显著降低。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15,p��168��
欧盟为摆脱发展困境,宣布启动“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强化欧元区财政金融治理,推动各方就救助希腊债务危机达成协议,针对空前难民危机推动实施共同的边境管控等措施,强化包括成员国情报共享在内的反恐合作。2015年欧元区经济有所回升,预计增速为1��5%。同上。
日本安倍政府宣布进入所谓“安倍经济学”的第二阶段,试图通过加大投资、鼓励生育、强化社会保障等举措,改善增长模式,使其经济规模早日实现“600万亿日元”(约6万亿美元)目标,但成效有限,第四季度再度呈现“技术性衰退”,“日本‘安倍经济学’疲态显现”,《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1日。2015年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0��1%微升至0��6%。IMF,World 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68�倍酝馊毡厩炕�日美同盟,依托美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设立在战时与平时都可进行全时段磋商的双边安全合作机制,日在同盟中的作用趋升。但安倍强推“新安保法”,招致民众不满。
(二)新兴大国全面深化内外战略调整、应对发展困境
印度莫迪政府加紧推进国企私有化、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社保体系等改革,全面放宽对外资的限制,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跃升至7��3%,与中国共为新兴经济体“领头羊,”IMF,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68�钡�同时印度也面临贫富差距扩大、银行金融业腐败严重、对外贸易赤字恶化等结构性难题。对外,印度推进大国平衡外交和以南亚、印度洋为优先的强势周边外交,与美、日加大协调,更加关注亚太安全事务。
俄普京政府针对西方制裁与经济衰退(今年预计-3��8%)推出“反危机计划”,先后投入2��3万亿卢布(约333亿美元)用于增加银行流动性等,力保社会稳定;“俄罗斯推出应对危机计划”,《人民日报》,2015年1月29日。出重手弹压反对派,包括以“严重危害俄国家安全”为由宣布美“民主基金会”等境外非政府组织“不受欢迎”;对外刚柔并济、竭力摆脱外交孤立,强调愿与美西方加强接触,通过与乌、德、法三国签署《新明斯克协议》以缓和乌克兰危机、改善俄欧关系,高调举办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强力介入叙利亚反恐;宣布2020年前将再投入20万亿卢布(约合2899亿美元)升级军备,强力应对北约挤压“俄罗斯强化国防工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月27日。。
巴西、南非遭遇经济与政治困境,预计年增长率分别为-3%、1��3%。IMF,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72�卑臀髁�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严重旱灾与罢工风潮冲击,经济陷入滞胀,为摆脱困境,出台新的加税减支等计划。南非发生大规模排外骚乱,数万人流离失所,失业率高达25%,基尼系数超0��7、排名全球第一。“南非减贫,要‘输血’也要‘造血’”,《人民日报》,2015年3月17日。南非政府一面加强移民管制,一面加大对能源及基础设施的投资,试图推动经济加快增长。
整体看,金融危机后发达与新兴国家此消彼长态势出现曲折乃至一定程度的“反转”,发达国家通过政策调整实力有所恢复,优势开始显现,而新兴经济体则普遍压力增大,双方围绕国际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更趋激烈。
(三)大国关系加快重组,西方与新兴大国竞合博弈
西方大国加紧联合。美欧强化“北约”作用,加大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共同抵制俄“地缘扩张”。美日同盟升级,针对中国崛起相互利用。“七国峰会”试图强化在国际政治与安全领域的作用,公开就乌克兰危机、南海问题指责中俄。
新兴大国协调加强。中俄在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对彼此主办的大型庆典相互支持,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果实。“金砖五国”峰会加快“新开行”建设,就完善全球治理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共同发声,共推国际关系民主化。
西方与新兴大国竞合博弈更趋复杂。西方大国集体缺席俄“红场阅兵”与中国“九三阅兵”,折射其与新兴大国的现实矛盾及对当前国际秩序的深刻分歧。美俄矛盾尤为突出,双方围绕乌克兰问题继续制裁与反制裁斗争,彼此地缘争夺延伸到叙利亚等中东地区。俄欧关系因恐怖主义“大敌当前”而略有缓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与美国逐渐拉开距离。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与焦虑感增大,政策两面性更加突出,规则排斥、海洋围堵、网络打压并举,同时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
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2015-2016年间,那个风云变幻、暗流涌动的国际舞台。我一直对地缘政治和全球性挑战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的视角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探求。书中对于大国博弈的深入剖析,例如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角力,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试图勾勒出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和战略考量。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区域性冲突的分析,比如乌克兰危机如何牵动欧洲神经,以及中东地区恐怖主义蔓延的深层根源,都通过详实的资料和严谨的逻辑展现出来。它不仅仅是一本信息汇编,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让我重新审视那些看似遥远的新闻报道,理解其背后更深层的逻辑和潜在的影响。读完之后,我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有了更审慎的思考。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书,它为我打开了理解国际事务的一扇重要窗口。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入理解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的绝佳机会。它如同一个精密的罗盘,指引我在2015-2016年那个节点,准确地把握全球格局的脉动。我发现,作者对于新兴大国崛起的论述尤为精彩,他不仅分析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力量转变,更探讨了这种转变如何重塑国际秩序,挑战既有规则。例如,书中对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角色的分析,以及它们在气候变化、金融稳定等议题上提出的新思路,都让我耳目一新。同时,对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如网络攻击、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危机等,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了解到,这些问题早已不再是单一国家能够独立应对的,它们需要全球性的合作与协调。书中对于国际组织改革的讨论,以及各国在维护全球安全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挑战,都展现了作者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全球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概念,理解它需要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以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化身为一名高级战略分析师,得以近距离观察2015-2016年全球舞台上的风云际会。书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国际关系介绍,更是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战略博弈画卷。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军事力量平衡的分析印象深刻,书中对各国国防政策的调整、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军事联盟的动向,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让我了解到,军事实力依然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而各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也直接关系到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此外,书中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在国际战略中的作用的探讨,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我认识到,除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也常常成为国家间合作或对抗的深层动因。书中对“软实力”的论述,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冲突的分析,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国际战略,必须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评分《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5-2016》这本书,如同一个资深的智囊团,为我呈现了那个转型时期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图景。我一直关注科技发展对国际战略的影响,而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书中对数字时代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以及太空探索竞争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国际力量对比和安全范式。我了解到,那些曾经被视为科幻情节的场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并对全球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书中对于气候变化、流行病等全球性环境与健康挑战的关注,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共同面临的脆弱性。它强调了,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合作应对共同的生存危机,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未来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将是一个技术、环境、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生态系统。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可能面临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2015-2016年国际战略与安全领域的一扇“信息之门”,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方式来理解那个时期的全球格局。我发现,书中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的分析,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它揭示了,尽管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联系和繁荣,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扩大、文化冲突加剧、以及跨国犯罪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根源。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探讨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时,也对合作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进行了诚实的分析,例如国家主权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张力,以及不同国家利益诉求的差异。这让我意识到,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国际秩序,并非易事,需要各国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智慧。这本书让我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评分精品
评分学习学习
评分精品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